西西河

主题:【原创】随感、随记 -- 投入

共:💬54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041:孩子,有什么力量,让我们如此畏惧、惶然不知所措呢

外链出处

《战略特勤组》这片子确实是部难得的好片子,剧本好、任务好、情节好、人物、主题设定也好。

像H的助手,明显设定是没思想的行动者、虐待狂,到最后,暴打有思想、有情操、有担当、有牺牲的H。

H,以恶行为擅长、自认行善的人。开始瞧不上布罗迪的好人道德,只是要一个正直的人,一是红脸、白脸游戏,一是防止利用他的恶人掉过头收拾他自己。但是后来审讯中间崩溃,需要布罗迪的精神鼓舞。最后要求布罗迪亲自把小孩带回来,实在是开始自问,我是否在黑暗中太久,以致跨过线了。

    

    很可惜,这样一部片子,好像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而像《76区》这么一部白痴片,竟然引起反战的大讨论,像《尼克松》这么一部明显的党争片,竟然引起左翼的一片叫好,实在是暴露了美国所谓主流人道主义者的道德虚弱。因为在《76区》未来场景中选择立场,一点都不吃力。在《尼克松》中谴责道德有亏的一方,甚至更加丑化、污蔑,可以博得欢呼。

    

    而在《战略特勤组》这样的片中,就如同现实,当你预期某个决定,可能会遭到来自左右各个不同方向的攻击,你会如何做?对个人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什么也不做,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就如同主流人道主义者,对《战略特勤组》这么一部对反恐战争提出严肃描绘的电影,就不发表评论。

    

    那么本片的编剧呢?他们不知道怎么做,就编了个结局,让人犯自杀了,大家不需要选择了。然后坏人继续是坏人,那个美国政府的代表提醒大家:什么都没有发生,所以我也就没有做过恶行。好人继续是好人:布罗迪把孩子带到阳光下。甚至坏人开始觉悟:H助手在门外保护孩子。H呢?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会怎么做,因为他说很高兴和布罗迪共事。

    

    真同情本片的编剧,他们的处境如此尴尬,纯粹是自找的,因为他们把孩子引入了纷争。如果没有孩子,编剧早就知道故事如何发展了,比如《石破天惊》,帅老头发现自己斗不过政府,就放弃认输,甚至反过来背叛追随他作恶的部下,因为他有高尚的道德:不可以牵连大众。人们甚至为这个帅老头的行为鼓掌呢。

    

    孩子,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胡作非为的小毛头们,到底有什么力量,让我们如此畏惧、惶然不知所措呢?

家园 你又瞎抬杠

庄子曰:子非鱼。。。这句话的正确的理解是子非鱼这句话是《庄子》里记载的,你有见过诸子百家里有《惠子》这个章节吗?

老庄都太牛逼了,P民还是看看荀子更实际一点。

家园 042:思想斗士范跑跑的真实面目

外链出处

范跑跑呢,是地震后风云一时的人物,有人这样评价他:

/*********************************************

范跑跑也是一位勇敢的斗士,他是以自己的灵魂在和冷冰冰的,反人性的虚伪道德做抗挣。

**********************************************/

这种光辉形象,是如何树立的呢?源于他自己的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开篇就是高屋建瓴:

/*******************************************************

    我曾经为自己没有出生在美国这样的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国家而痛不欲生!因为我大学毕业十几年的痛苦与此有关,我所受的十七年糟糕教育与此有关。我无数次质问上帝:你为什么给我一颗热爱自由和真理的灵魂却让我出生在如此专制黑暗的中国?让我遭受如许的折磨!

  ********************************************************/

  

  

  并在其中讲述自己对学生发出了著名的感言:

  /************************************************************

  “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

  勇敢无畏的表达了个人的真实想法、引起了巨大的社会争议。

  

  

  

  但真相是什么呢?

  /************************************************************

  其实当时我并没有对学生说

  “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十八岁的人了!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

  这段话(即使说了,我也不认为这么说有什么不对,这更多的是对利害关系的理性考量),而只是说了上面“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这句话。

  *****************************************************/

  

  

  

  他为什么要说自己说了实际没有说的话呢?或者说他为什么在文章里撒谎呢?

  /***********************************************

  首先,这段话是写给我兼职的杂志社的执行主编看的,因为地震后直到现在,他都无法摆脱一种良心的折磨

  第二个原因是对道德绑架的反感

  第三,想刺刺某些道德家,也有借机让他们暴露自己面目的意思

  **************************************************/

  原来本意是为了朋友、为了正义、为了揭露丑恶、为了自由和真理、为了反对黑暗、专制的现实,从而借用了一些文学创作手段。

  

  

  只是这虚构言论、行为,拔高某人形象、思想,以达到提高全体国民道德水平、政治教育水平的手法,很是熟悉。

  看来范跑跑和谭千秋光辉形象的塑造者,师出同门。而且范跑跑更胜一筹,剧本编篡、台前幕后,无所不会、无所不能。

  看来道德高尚的思想斗士范跑跑,在民主、自由、人权之外,还信奉这样的一个信条:为了打倒自认的无赖、可以动用一切无赖的手段。并且不惜身体力行、上窜下跳。

家园 043:从聂辉华文章看中国学术界滥竽充数集体包庇

外链出处

聂辉华,自述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从事一年博士后研究。在关天发表了一篇文章《[学术]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并注明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2010年第4辑(总第48辑)。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24608.shtml

    

    通篇看下来,既没有发现清晰的头脑,也没有专业的学术素养。给人的感觉是拍一下老婆大腿、冒出一个新思维,扇自己一记耳光、产生一个新主张。

    

    他首先指出一个现象:一、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价格

    并举出了这样一个实例:同样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在美国卖得比在中国还便宜?例如,我自己在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商场买了一件哥伦比亚(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

    

    然后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品牌效应。

    第二,交易费用。

    第三,知识产权。

    第四,消费文化。

    得出结论:二、不同的制度,不同的交易费用

    

    我想请问这位聂教授几个问题:

    一:不同的品牌,它是一样的产品吗?

    二:交易费用,这个涉及生产成本吗?美国的电脑销售完全网络销售吗?公司里的政府客户销售,都被裁员了吗?

    三:知识产权保护,长远确实关系市场占有,可这和你说的现象有什么关系?而且山寨是正版吗?国内的A货,什么时候比正版还贵了?

    第四,消费文化。实际说的是追求名牌,但这和第一个问题一样,不同的品牌,它是一样的东西吗?

    最后,这四方面的论述,哪里提到了制度?你所提到的不同制度,到底是什么制度不同于什么制度?你的论述和开头举的例子,有什么关系?

    

    就这么一篇文不对题、四六不通、基本概念都没有的文章,竟然正式发表在《经济学家茶座》,这么一个听起来像是经济学家内部交流的刊物上,真不知道杂志主编是脑子进水了,还是收到印刷费、勘校费名义的红包了,简直就是沆瀣一气,相互包庇。可见当今学术界的乌烟瘴气、滥竽充数。

    

    

    作为一位非经济专业,但懂得思考的人,让我对你讲讲你的学术随笔应该怎么写:

    

    既然讨论的命题是: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价格。

    那么首先就需要定义:不一样的价格,指的是零售价格。而一样的产品,就是在中国某一间工厂生产,质量、规格、款式、尺码甚至出厂价格都是一模一样的商品,比如哥伦比亚(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简单的说,就是同一批订单中的两件羽绒服,一件会走到美国市场,一件会走到中国市场。

    

    然后,就是要查清羽绒服,从出厂到销售给客户,需要经历哪些环节。

    比如先是运输,其次是分销,最后是零售终端。

    注:网络销售也是一种销售。但是为了简便比较,讨论中仅限于零售终端方式。

    

    最后就是相关的费用产生:

    直接费用类别有运输、仓储、损耗,分销,税收及隐形税收(中国的各式收费),财务费用。

    间接费用就是各种分摊:广告、零售终端的租金、人工等。

    

    简短节说,给你引用下其他网友以前的讨论:

      国内消费品物价比国外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花46

      1、国内没退税(不同的消费品相差15%--25%);

      2、国内物流成本贵,汽车内陆运输从沿海到云贵川比沿海走集装箱海运到美国东海岸贵2倍还多。

      3、国内零售环节过多,基本是四级批发制(总代,区域总代,一级代,二级代),每级一般加价10%--25%。

      4、国内结账账期长,沃尔玛90天,家乐福90--120天,其他零售商时间更长,账期利息全部转嫁给消费者。

      5、零售行业税费太重(具体请上地税局网站查科目,工商收费也蔚为壮观,城管大杀器更不用说。。。。。。)

      6、物业租金太贵(沿海内地相比都很贵,只是贵的程度不同),一般一个中部县级市中心区门脸房每平米3万--5万。(刚调查完),也只能转嫁。

      其他原因请大家补充。

    

    以上的讨论,只是粗略地就事论事,但是告诉你一个例子,教你怎么严肃思考、论述问题,书写文章。学术虽然不神圣,但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别再拍你老婆大腿、扇自己耳光了。这样的行为不止让你们肉痛,也让我心存鄙夷。

家园 你去看荀子吧,我没拦着啊。哈哈哈
家园 前几年一个夏天

我还真跑到通县台湖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比你小子年纪还大的荀子,定价6毛7好像,花了10块钱买的,线装本的,很赞,嘿嘿

顺便还买了本英文版周易,外侧,看的那叫一个晕头转向哦,也是10块钱

那里有很多发黄的库存老书,老子都有在附近买个房子整天蹭书看的冲动(附近都是农田和果园,有几个村落)

家园 对,还买了一本西班牙语入门教材

因为那段日子跟西语朋友打交道多,听花样年华里的插曲脚的西语是个好东西,哈哈

家园 没想到你还能读古文。赞

我还真跑到通县台湖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比你小子年纪还大的荀子

家园 你喝了吧

我一直都看这些没用的东西啊,不然怎么知道衣冠禽兽这个词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