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商榷】部分中国人太有钱了 -- 5大队2队

共:💬4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商榷】部分中国人太有钱了

2009

美国《纽约时报》9月26日 文章,

原题:中国新买主重塑拍卖市场 如果你想知道中国的情绪到底有多高涨,不要总把目光停留在年增长率、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地方。仔细看看拍卖市场里所发生的一切吧:在这里,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中国的买主们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牛气冲天。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些纷纷竞购艺术品但却并不深谙此道的新买主们的表现。

如果没有他们,9月14日和15日在纽约举行的克里斯蒂拍卖会,就不会演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狂欢———尽管伟大作品奇缺,但拍卖额高达2394万美元。这些新买主的作用从拍卖会首节的极高成交率中就可窥见一斑。在150件拍卖品中只有4件流拍,流拍率仅3%。

让拍卖行更加喜出望外的是,中国新买主的表现令阿瑟·姆·赛克勒向不同机构捐赠的其他几千件名不见经传的藏品“蓬荜生辉”———最后一位收藏者冲动地买下了大批藏品。来自中国大陆的竞购者一开始就表现得杀气腾腾,只要克里斯蒂拍卖行美国和亚太区副主席点明是赛克勒的藏品,他们就一拥而上。一件克里斯蒂估价只有两三万美元的藏品被追升到36.25万美元。无论拍卖品多么名不见经传,情绪高涨的买主们都不放过任何一件。一个估价3万到5万美元的嘉庆年间的白色花瓶,以59万美元的价格被香港的一个买家买走,而在一些鉴赏家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件品性不高的复制品而已。

 好戏还在后面,在克里斯蒂拍卖现场,一些不为业内人士熟悉的中国新买家站了出来。这使得许多普通藏品以前所未有的不可思议的高价成交。一件小玉器以10倍于估价的价格拍出。但买家们不但对其热捧的藏品深信不疑,还对克里斯蒂给出的所谓“18世纪”藏品的不确定性不以为然。新买家正在强有力地改变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某些方面改善了市场,而有些则使市场更为混乱。▲(作者索伦·梅里基安,王会聪译)

这些有钱人,杀气腾腾

除了花钱没有任何方式消磨time

真是穷得只剩钱了

家园 日本也是曾经如此大拍特拍
家园 还是有区别

日本人是买西方的艺术品,比如莫奈等

而中国人买的是我们自己的,被西方人抢去的那些收藏品

家园 一帮土老帽而已

被人当凯子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