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身边的高息贷款(上) -- 月色溶溶

共:💬345 🌺9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深圳小工厂主的民间融资情况

回电子赵括:

首先感谢赵尚书赵大人关注,详情请听俺细细道来。

我是开塑胶精密配件小厂的,属于精细加工,原材料基本上都是进口的(悲叹一下,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大型国企们要努力呀,这些高档塑胶原料只有你们才有这么多资金去投资生产,别让我们这些小蚂蚁再受日韩欧美垄断企业的价格操纵的欺榨了!),员工人数与月色MM文中所提的借款方差不多。

我厂与客户结款方式是月结30天、60天乃至90天的,也就是交货后分别为第2、3、4个月的月底结第一个月的全月货款,此后交货的结款时间以此类推。简要说,就是我们收到第一个月货款前已经分别押了2、3、4个月的货款在客户手里,我们始终得分别押1、2、3个月的货款在客户手里,直到双方结束长期合作关系后的几个月里才能把货款全部收回,而且客户经常还会到期不按时付款,只拖一个月内付款的客户算是优质客户,拖两个月才付的是常见客户。

因为我厂的原材料都是进口的、价格比较昂贵和只能用现金从代理商手里采购,所以我的流动资金需求很大。例如,假设我一个月销售额为100万,那我得至少准备300万流动资金。加上我厂的精细加工设备也很贵,我新添设备扩张产能时需要资金也很多。所以,我在新增大客户或接到大订单或者扩张产能时,往往资金缺口大。

我虽在深圳创业,但我老家在中部地区,自己本金也不多,老家不像沿海的潮汕、浙江、福建那样的民间借贷比较盛行,亲戚愿意借钱给我的也不多。所以,我一般是在新增大客户或接到大订单或者扩张产能实在缺钱才去找亲戚借钱,数量在10万到150万之间,期限一般在1-2年期内,每月必须付当月利息。

我的月纯利润在**%左右(两位数,具体就不说了吧),所以3-15%的月利息在我承受范围内,也很愿意接受,因为,这是一个缺乏融资渠道的小创业者唯一可选之路,也是必需之路。

没办法,银行不借给小企业,地下钱庄太黑,小额贷款公司审核苛刻、额度低。现在产品降价、人工原料房租水电油都在涨价导致行业利润在不断走低,我得不断地把客户转为大中型企业,还得不断增加设备或者提高设备的档次以生产较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以确保产品利润率不下降乃至有所提高,有人愿意借给我的话,我已经是感激万分了。

当然,我也知道这样高的借款利率对企业的资金积累不利,高负债率也有很大经营风险,所以一旦有资金就赶紧还掉一部分借款,除非在借款时,平时努力保持负债占流动资金比例的为0-20%。

赵大人,我在河里潜水4、5年了(前两年才注册了这个ID,不过才发言了几次),知道你是河里喜欢敲诈勒索、爱翻过来打板子的著名狗官 )_: ,所以俺得告诉你,俺不是搞非法集资的,俺是诚实守信、借钱必还、勤劳创业实属经营需要才被迫接受高利贷的标准良民哦。没办法,谁让俺资金不多,也不是像大中型国企那样的党国花血本养着的社会主义经济支柱,而是所谓的“补充”。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怨社会不是?呵呵。

对于我是否愿意借给别人资金的问题,我的厂是滚动式发展(感谢祖宗、太上老君、如来、上帝、真主...,我所在的是可以滚动发展的新兴行业),赚一点投进去一点,自己资金往往不太充裕,很少有剩余资金借给亲友。但是有时手头松点,有亲友要短期用一下,我是选择最低的月利2-3%。

关键词(Tags): #民间借贷(wfan)通宝推:小豆豆,投入,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地产行当月息2分(1年24%)是亲戚价,月息5分

(1年60%)是标准温州价。中小型房地产最发财的往往不是开发商而是借钱给开发商的,而这些放钱的也往往是各种渠道筹集的利息不等。

家园 也有倒了,还不了钱的

很正常的。我住的小区里面经常有追债的人上门的

家园 不管是投资股票还是高息借贷,都有风险,要看自己的眼光了。
家园 浙江的银行,坏账率在全国是很低的。

如果同样借款给国企和民企,我不认为对民企借贷会风险更高。国企,那人家认为是“理所当然”,利润上交,贷款赖掉。民企呢?谁不怕法院来封门啊?要真是能还,谁会赖?要真是还不了了,我看国企数量更大账目更乱。

所以,不管国企和民企,如果纯粹从银行贷款的安全性来讲,只是考察问题,并没有先天的谁优谁劣问题,甚至,国企更可怀疑。

家园 拿利息的发财,这情况可真不少见。
家园 我所知道的广东的有7厘,亲戚非亲戚一个价

曾经有过1分,随着银行降息,降下来了

家园 国内的道德崩坏始于温州假货。
家园 【原创】我身边的高息贷款(下)

这个40%年息真的不贵,你听我说。要是找银行贷款,一需要门路,二其实也便宜不到哪里去,三还要经常还进去再拿出来以示你有还款能力,很麻烦。

至于那种零碎的几万几十万的私人借款,一万一月给一百利息,看起来年息才12%不高吧?可你要知道,这是每月要给现金做利息的,抽的可是你的流动资金,这跟一年一付利息其实差别很大。你给出去的现金,要是一年一付,它还是可以参与资金滚动的。算下来,每月付息的12%年利率,其实就相当于一年一付利息的20%年利率了。

是吗?我疑惑,我是数盲,他解释了一大串,我脑子里却越来越糊涂:那这40%数字也实在太大啊,他哪里来这么高的利润呢。。。

你不知道,40%是一年的利息,他资金周转一次就有20-30%的利润啊。他们做工程,一般两到三个月就能完工一个,也就是二到三个月资金就能周转一次,出来20-30%的利润。我们保守一点算好了,算他平均三个月周转一次,每次25%的利润。你算一下,就完全靠借一百万来做工程,年息40%,一年能变成多少?两年后还本净赚多少?

三个月周转一次,一年就能周转四次。每次25%的利润,那就是每次赚25万,一年就能赚100万,100万变200万。给出去40万做一年的利息,自己还能剩60万赚头。。。好像是不错啊?

我一边喃喃算,一边佩服自己,我一贯是数盲,这回算起来怎么这么得心应手呢?

你这个错得太厉害了。。。我来算给你看。。。我哥开始找纸笔。

我来算我来算,我听明白了。这时候,我一个同事搭了话,他一直在旁边听得聚精会神:我用excel来算一下,快得很。。。

对他的“数学水平”,我还是很信任的,于是就坐等他演算。

果然,他很快处理出了一个图,还有另外两种付息模式的对比,如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哥说,看到了没?100万,每年结算40万利息,两年还本,自己的净利还能剩下358万!我目瞪口呆:这赚头,很不错啊。。。这样的话,40%的利息真的不是不能借,真缺钱能借到就很好了。看起来,年息40%还本,和每月付息的年息24%的结果确实差不多,真没想到。

可是,哥哥你要注意,他的生意是不是稳定啊。要是生意一直好那当然没问题,要是生意不好了呢?这利息还是很厉害的啊,他借的不是只有你的两百万吧?

那当然,他借了好几个地方呢。我已经提醒他了,必须注意资金的利用率,能达到一定的标准,那这笔钱借着就合算。一旦达不到一定的周转率,就要马上处理。他说他也知道,会“专款专用”,这回借来的钱,只盯着刚签定框架协议的那家老大,不会跟别的生意资金混用,以策安全。

哦,那他其实不一定会借满两年吧?我说。这么好赚,有钱了谁还会借着钱白白给这么多利息啊?

借钱的时候谈妥了,最长借两年。中间他要还呢,也是可以的,按时间长短比例付息。但是,一般来说,他会借满两年的,甚至会借得时间更长。

为什么?挣得这么快,两年早就够本金了吧?

因为他发展需要钱啊。企业壮大了,要买设备,要买地,要有更多的现金周转。关键的一步是,买地自己建厂房,这个很重要。有了地和厂房,这企业的层次就不一样了,上台阶了。买了地,跟银行抵押贷款也方便了。他挣的钱,如果想维持利润率,好多要去变成固定资产,不能参与滚动。所以,以后几年,他还是会很需要流动资金的。到时候,很可能会延长借期的。

哥哥,那你自己资金很宽松吗?

我啊,去年的帐目现在全结清了,所以现在手头资金很宽松,抽这点钱没事的。以前我资金紧的时候,也贷过这种钱的。现在我贷给他呢,一是看他生意是很有保障,二是看他人踏实,三是自己有闲置资金了。

嗯。。。我也有一点钱,可以借出去么。。。同事慢吞吞的说。

呵呵。有一百万吗?不到一百万他大概是不要的。要的话,利息也不会是这个数的。。。我哥笑着跟他说。

(完)

元宝推荐:爱莲, 通宝推:流云天下,绿水,JACK船长,渡泸,辉汉如雨,康苏,none空空,老拙,pkhelen,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不一样的~~

民企和国企的安全性对于银行来说是不一样的。

国企资不抵债还可以挺着,挺着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重组比如资产划拨等等,只要企业不倒闭,那么这个贷款在理论上就不是要不会来的死帐,因为企业还在,银行还找得到债主。更重要的原因是,国企上面有人,有了问题,只要上面的人说没问题,那就没问题,因为有人但这个责任,那么银行自然也就没了风险。欠债的国企千千万,倒掉的国企只是国家需要放弃而已。

民企不一样,民企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国企这么多,而且想赖也赖不掉。债主一上门,就完蛋了。一完蛋,银行的贷款就没了着落,那么贷款员就倒了霉~~因为这笔贷款已经成了死帐~~企业都没了,那么贷款自然没了。

国企也好,民企也好,都不怕法院封门,封门之前假如说有资产,早转移了,剩下的就是门而已~~

家园 兄台深得此中真谛啊~~
家园 是啊,“在理论上就不是要不回来的死帐”。

国企封门,封的又不是谁家的门,民企可不是,只要有一点办法可以还钱,就会去想办法,因为只要企业“活着”,就还能开门做生意,就还有翻身的希望。

没说银行这么做“错”。银行的钱其实又不是他们自己的钱,国家的钱袋子而已。

家园 贷款的安全,很大程度是管理方法问题

国有银行原来的贷款管理,就是垒大户,找几个大的国企,授信,然后一年吃几顿饭,沟兑下关系就可以了;甚至是,等着被别人请吃饭;

现在要对中小企放贷,就要仔细的多,要看产业、(企业的)客户情况、交税情况、甚至水电用量;做起来比原来的管法,当然累的多;

所以,国有银行肯定不喜欢做中小企贷款的,除非独立出中小企部门;其实,也不苛求国有银行做什么了,只要放开这个行业,让民间资本也能去做银行业务,自然会去改进贷款管理,只要客户经理沉的下去,没有说管不好的。

家园 对,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民间不是没钱,是没政策。

家园 其实也不是这样~那只是一个角度,我们换个角度

民企和国企面对银行的贷款,都会想办法还钱,不存在想不想办法的问题,因为还钱是在履行贷款合同,不履行贷款合同,那么就会承担违反合同的代价,任何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假如是还有盈利的希望,那么谁都希望企业能够正常运转下去,不会不还钱,因为我还要鸡下蛋。问题的关键在于还不出钱怎么办?

这里牵扯到 有限责任公司的问题了~~

根据我国的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承担的债务只是这个公司的资产来承担,不会涉及到股东的个人财产.简单说也就是这个公司的50万注册资金不足以承担100万的外债的时候,这个公司就是破产了.不能偿付的债务也是不能追偿的.甲乙丙丁都是以自己的那部分出资对外承担债务责任.也就是公司的资产承担对外责任.

换句话说,向银行贷款,是公司以公司资产来做抵押物。而借高利贷,是借款人以个人资产为抵押物。

假设说,一个公司正常经营~没有任何违法经营。(如果做假帐转移资产,那么就有法律风险了),因为经营不利等原因,导致公司资不抵债。如果他是向银行贷款的话,那么企业法人的私人财产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而高利贷则不同,因为是常常是到了最后抵房抵车,能抵什么抵什么。

两向比较,是向银行贷款的压力大还是贷高利贷的压力大?

企业破产对企业法人来说除了损失公司资产以外,还最多损失个人的信用。而高利贷,则是什么都没有了,估计最后会剩下老婆孩子和裤头。

也正是因为银行对民企一方面无法追债追到个人头上,另一方面,对国企的特殊法人身份,可以让贷款的追偿更有保证,所以才会有现在的局面。

这些都不是“错”,只是一种特殊的国情因素吧。

如果我们把国企换一下,换成一家大公司,规模和资产远远大于民企,银行的选择同样也不会是民企。因为银行干的从来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