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多学了三五年----海龟的悲哀(原作者不祥) -- 边寒剑

共:💬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转载】多学了三五年----海龟的悲哀(原作者不祥)

国展MBA人才招聘会的门口,横七竖八停着一些红色夏利出租车。车里坐的是从国外回来的MBA,车厢后座上堆得满满的resume和申请材料把车身压得很低。会场的大门被人群包围着,一堆一堆地,填没了大门和会场之间的空隙。会场进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通道。招聘公司就在通道的两边。早晨的太阳光从会场大厅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

台外面晃动着的几副眼镜上。

那些戴眼镜的MBA海归大清早打车出来,到了招聘会,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公司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Top10学校的年薪10万,其它的7万,”柜台里的招聘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戴眼镜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去年你们不是开价20万么?”

“50万块也开过,不要说20块。”

“哪里有跌得这样利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国的MBA象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

回国时争先恐后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前几年经济好,国外大学招人多,签证也容易,好不容易熬到毕业,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

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兆头!“还是不要着急找工作的好,我们回家歇一段时间再说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嗤,”招聘先生冷笑着,“你们不来,我们就招不到人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读过MBA的洋人,香港和台湾人,头几批还没招完,国外公司又有几批layoff了。”

洋鬼子,假洋鬼子,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而不找一份工作,却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怎么能够失业呢?老婆孩子是要吃饭的,为了在国外读书,生活,借下的债是要还的。

“我们到香港去吧,”在香港,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候着他们,有人这么想。

但是,先生又来了一个“嗤”,摸着油光甑亮的头发说道:“不要说香港,就是到美国去也一样。全球经济不景气,我们同行公议,现在MBA的开价是10万。”

“到香港去没有好处,”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国内到香港要办居留证,知道他们收我们多少钱!就说依他们交,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先生,能不能抬高一点?”差不多是哀求的声气。

“抬高一点,说说倒是很容易的一句话。我们这公司是拿本钱来开的,你们要知道,抬高一点,就是说替你们白当差,这样的傻事谁肯干?”

“这个价钱实在太低了,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去年的开价20万,前年的开价还有40万,不,你先生说的,50万也开过;我们想,今年总该比20万多一点吧。哪里知道只有10万!”

“先生,就是去年的老价钱,20万吧。”

“先生,读MBA的人可怜,你们行行好心,少赚一点吧。”

另一位先生听得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扔到过道上,睁大了眼睛说:“你们嫌价钱低,不要回国好了。是你们自己回来的,并没有请你们回来。只管多罗嗦做什么!我们有的是钱,不召你们,可以召别人。你们看,门口又有两辆夏利停在那里了。”

三四副眼镜从门口进来,眼镜后面是长期劳累苍白的脸。他们随即加入先到的一群。斜伸下来的光柱子落在他们的厚厚的申请材料上。

“听听看,今年什么价钱。”

“比去年都不如,只有10万年薪!”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神色。

“什么!”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进裂了三四个。

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工作总还是要找的;而且命里注定,只有眼前的这些公司可以选择。公司里有的是钱,刚毕业的MBA学生正需要钱。

在学校好和坏的辩论之中,在工作经历多和少的争持之下,一些人找到了工作;聚集在柜台前的人开始散去,门口的出租车也开始拉活。带眼镜的朋友把自己简历和申请材料送进公司的柜台,换到手的是或大或小的一个offer。”

“先生,给cash,不要Stock Option,不行么?”多年积累的知识换不到现钱,好象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

“土老冒!”夹着一枝香烟的手按在电脑键盘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等公司上市以后就可以兑现,不会少你们一分钱。我们这里没有cash,只有Stock Option。”

“那末,换成美元吧。” 从心里上说,知道在黑市上美元汇率比银行的高。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这是在中国,你们不要人民币,可是要想吃官司?”

不要这钞票就得吃官司,这个道理弄不明白。但是谁也不想弄明白,大家看了看offer上可怜的工资,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offer塞进曾经装满简历的空口袋或者从秀水街买来的的旧皮箱里。”

一批人咕噜着离开了招聘会,另一批人又从出租车上下来。同样地,在招聘柜台前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赶走了毕业以来望着精美的学位证书所感到的快乐。同样地,在万分不情愿的合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换到了只有Stock Option的offer。

国展附近的马路上见得热闹起来了。

他们咕噜着离开招聘会的时候,犹如走出一个一向于己不利的赌场――这回又输了!输多少呢?他们不知道。总之,今后5、6年挣的钞票没有半张或者一毛是自己的了。还要添补上不知在哪里的多少张钞票给人家,人家才会满意,这要等人家说了才知道。。

输是输定了,马上打车回去未必就会好多少,招聘会附近走一转,看看有没有别的机会,也不过在输账上加上一笔,况且实在是心有不甘。于是招聘会外面见得热闹起来了。

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拥挤的马路上走。嘴里还是咕噜着,复算刚才得到的代价,咒骂那黑良心的招聘公司。女人臂弯里钩着皮包,或者一只手牵着小孩,眼光只是向两旁的精品服装店直溜。小孩被玩具店的新奇玩具引住了,赖在那里不肯走开。

“小弟弟,好玩呢,玩具遥控汽车,买一个去,”故意作一种引诱的声调。接着是马达轰鸣声和喇叭声―叭,叭,叭。

“喂,海龟,这里有各种公司的招聘信息,特别推荐最新乡镇企业招聘,月薪4000,年终有奖金,要不要考虑一下?”

几家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特别卖力,不惜工本叫着“海龟”,同时拉拉扯扯地牵住“ 海龟”的衬衣,他们知道惟有今天,“海龟”的自信心降到了最低,这是不容放过的好机会。

在节约预算的踌躇之后,“海龟”把在国外省吃俭用下来的钞票一张两张地交到商店里。日常用品之类必需用,不能不买,只好少买一点。北京的房子价钱太“咬手”,不买吧,还是租一个月1000的两居室。衣服呢,预备买两件的就买一件,预备夫妻俩一同买的就单买了老婆的。玩具汽车拿到了手里又放进了柜台。秀水街的时装在老婆身上试穿,刚刚合式,给老公一句“不要买吧”,便又脱了下来。想买车的简直不敢问一声价。说不定要十几万吧。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买回去,别的不说,几个白头发的老爸老妈就要一阵阵地骂:“这样的年时,你们贪安逸,花了十几万买这些东西来用,永世不得翻身是应该的!你们看,我们这么一把年纪,谁开过汽车来!”这罗嗦也就够受了。有几个女人拗不过孩子的欲望,便给他们买了最便宜的变形金刚。变形金刚的腿臂可以转动,要他坐就坐,要他站就站,要他举手就举手;这不但使拿不到手的别的孩子眼睛里几乎冒火,就是大人看了也觉得怪有兴趣。

“海龟”在路边的小饭馆吃完饭后,便来到国展附近的小酒吧里开始喝酒。酒到了肚里,话就多起来。相识的,不相识的,落在同一的命运里,又在同一的酒吧喝酒,你端起酒杯来说几句,我放下小吃来接几声,中听的,喊声“对”,不中听,骂一顿,大家觉得正需要这样的发泄。

“10万元年薪,真是碰见了鬼!”

“去年是经济低迷,失业。今年算是好年时,经济开始复苏,还是失业!”

“今年情况比去年还恶劣;去年还开价20万呢。”

“只好再去念博士学位了。唉,读完MBA居然找不到工作!”

“为什么还要念书呢,你真想不开!我一定要继续找下去,去上海找,去广州找。我不想再读博士,宁可跑到内地,找一家乡镇企业!”

“也只好去内地呀。在北京生活费又贵,还要还借的债。借了这么多的钱去读MBA,贪图些什么,难道为了今后背着更重的债!”

“MBA真个读不得了!”

“自己开公司吧。我看搞一家自己的公司倒是满写意的。”

“开公司,给自己打工,也不用看别人脸色,好打算,我们一块儿去!”

“谁出来找人投资?开公司需要上百万的前期投入,没有钱根本做不起来。”

“我看,到国外再去做engineer吧。我以前同学小王,不是么?在美国什么IT公司里做,听说一个月工钱有3000美金。3000美金,照今天的价钱,就是25万人民币年薪呢!”

“你翻什么隔年旧历本!美国经济不景气,好多的IT公司关了门,小王的签证过期已经被移民局遣送回国了,你还不知道?”

路路断绝。一时大家沉默了。苍白的脸喝酒后变得通红,个个难看不过,好象就会有殷红的血从皮肤里迸出来似的。

“我们辛辛苦苦读MBA,到底替谁读的?”一个人呷了一口酒,幽幽地提出疑问。

就有另一个人指着国展门口各公司的招聘广告说:“近在眼前,就是替他们读的。我们吃辛吃苦,赔重利钱借债,MBA读了出来,他们嘴唇皮一动,说‘10万块一年!’就把我们的辛苦一古脑儿吞了去!”

“要是让我们自己定价钱,那就好了。凭良心说,25万一年,我也不想多要。”

“你这囚犯,在那里做什么梦!你不听见么?他们公司是拿本钱来开的,不肯替我们白当差。”

“那末,我们读书也是拿钱来读的,为什么要替他们白当差!”

“我刚才在招聘会上这么想:现在让你们沾便宜,先干上几年;往后经济复苏了,带着客户和技术跳槽!”故意把声音压得很低,网着红丝的眼睛向国展斜。

“真个经济好的时候,拿到别的offer,马上走人是不犯法的!”理直气壮的口声。

“今年春天,XX电信设备公司不是有几个人自己带技术出来开公司么?”

“XX公司到法院告了他们,现在还有几个人在拘留所。”

“今天在这里的,说不定也会有人吃官司,谁知道!”

散乱的谈话当然没有什么议决案。酒喝完了,大家打车回自己租的房子。

国展门口便冷清清地散落着脏兮兮的各式招聘广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么惨啊

愁啊,咱借钱上学的怎么办啊,

家园 呵呵,该摆个摊在国展门口,就说算明年什么学位吃香。
家园 惨!!!

写得太惨了,让人心惊肉跳的

惨!!!
家园 别怕,会做人,会做事;就是没文凭也一样顶天立地的。
家园 唉,刚看到老外也有一个智商200,5个博士头衔的

满大街找工作呢。。。

家园 是啊,谁让时机把握得不好呢

这就和占萝卜坑的道理差不多。好坑未必能被好萝卜占到啊。 别的萝卜来得早,把萝卜坑都占满了,再好的萝卜来晚了,没有坑,那也没有办法呀。

当然了,如果工作的可替代性太强了,也挣不到什么大钱的,一定得有点别人不具备的特殊本领才行的,呵呵。

家园 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真是经典呀

以前看过一个"商业银行版",现在又看到一个"海龟版".

不过这样一来,我倒产生一个想法:

写文的人很容易找到一些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反而是批驳的人,想要批驳一个结论的时候,发现自己很难否定所有的可能性.估计很多人因此喜欢以部分事实推导普遍结论.

说到海龟,例1,我们公司一个加拿大回来的MBA,现在负责national marketing,年薪30万.花红另算(估计很难拿到).目前客观来说还没发挥什么作用,但这不是因为个人素质问题,而是系统问题.但如果30万年薪的人同样无法解决系统问题,那么不如只花10万好了.

例2,公司另一女士正在美国读MBA,由于获得某个高层照顾,离开时获一笔赔款,估计二年后回来将获得不低于前一个海龟的年薪.但其人秘书出身只有一个英语优势而无其他专业特长,既使有某高层笼罩,N年来在公司内部始终无法跻入主流,故有镀金之举.这样的人如果直接进入市场,前景堪危.可是实际上要比"国展诸公"们活得滋润多了.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罢了.

家园 故事中所说的薪资,其实和我知道的差不多.

镀金本就不比纯金,学历也不一定代表了什么.缺乏工作经验,才从校门出来的MBA,也就是这么回事吧.如果想要好点的待遇,还是先留在国外工作个一段时间,企业也比较知道你能做些什么.只不过,现实工作本就不尽如意,如果这样就被打败了,那心态上或许还要些调整吧.

年薪五十万,应该是网络泡沫时代的泡沫之一吧.

家园 有点夸张。

我觉得还没有那样严重,不过国内企业已经不像过去对海龟盲目崇拜了。

家园 今年欧美b-school的job market好象已经全面复苏了

至少在那些名校是这样。我所知道的一些consulting和ibank又恢复了几年前那种使劲lobby优秀candidate的景象了。

不必太灰心。潮起潮落么!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家园 我的一些同学也遇见过这样的事情!

我的一个同学,英国回来后,去上海三个多月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个去深圳也是很长时间找不到。现在国内的好工作不好找呀!毕竟很多都是刚从学校里面出去的,有真才实学的毕竟少呀!我们这里国内研究声月薪才1500-2000呢!

至于边某本人,还算好点,起码暂时不用发愁了!目前公司就我和我妈妈两个人,业务还不算太忙!本来今年广交会好多客户要联系、要样品,结果等广交会结束以后电子信件一发,全都没了消息!幸好还有些老客户,一个月赚点钱还能够用!唉!如果明年广交会更好一些的话,也许我也不在我们石家庄,也跑到北京国展去招人了

家园 英国的教育实在是糙了点

3年一个本科, 1年一个硕士, 再一年付博士(MPil), 再一年博士就到手了. 6年一个博士, 国内拿一硕士也得7年.

听说英国好多学校和系如果不是因为有中国留学生撑着早就倒闭了.

家园 写得很有意思,但10万不错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