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声叹息 -- 写在小布什再次当选 -- 萨苏

共:💬54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美国会变成神权国家吗?

我也是亲美派, 要不我怎么在加洲呆了五年呢. 原因嘛, 跟老萨说得差不多, 历史上, 现实中都没有利益的根本冲突.

身在加洲, 尤其在湾区, 看到的都是反布什, 支持凯利的, 从汽车BUMPER上的STICKER到报纸对竞选人的背书. 无怪乎, 加洲早注定是民主党的票仓, 布什早就放弃了, 凯利自己也放心得不来了.

凯利长得是不太讨人喜欢, 跟小克差太多了, 但我很支持他的政策, 如伊拉克, 同性婚姻, 杆细胞研究和税收政策.

我最反对布什的倒还不是他的伊拉克泥潭. 这都轮不上了. 最最让我气愤的是

1)允许宗教团体参加国家资助的慈善招标.

这就是向政教合一国家迈出的第一步. 救济贫苦本来就是国家的义务. 当然应该由政府机构来执行. 宗教团体的慈善行为能不挂上它们自己的标签吗? 受惠者到头来会更爱这个国家还是畈依那个救济过自己的宗教呢?

就目前美国的宗教团体来看, 基度教占绝对多数, 其中的基本教义派又占了大多数. 这笔纳税人的钱进了谁的腰包自然是很清楚了. 我是个无神论者, 我交的税将来会被那些伪善的神父用来骗取一个身处不幸的人的信仰. 想想这些, 真比吃个苍蝇还难受.

基度教基本教义派在美国的影响力与日俱??. Mel Gibson 的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就是一个明显的代表. 该片完全按照圣经原本, 充满对犹太人的诬蔑. Gibson 在拍摄其间, 多次将脚本和毛片送教庭征询意见. 所以一上银幕就立刻得到了包括教庭和各个基度教派别的一致赞扬. 在有些地方还成了招募新会员的一种手段.

到了美国才知道教会势力的庞大, 刚来美国时, 在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大学城. 人口十万, 学生两万三. 就这么个小城, 教堂就有二十来个. 可以称得上是城里最好的建筑. 新生一来, 就有人热情得邀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 周末还有人上门布道. 小弟我是不厌其烦.

(打累了, 下次再说)

家园 我对美国的教会印象一直不错

但是心里边感觉它最好离政治远一些,不然好东西也要染上肮脏了。

家园 其实没有必要为中国人叹息

从历史来看,驴象两党的对外政策一向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在历史上两党政策完全相反的时候只有在南北战争和越战两个时期而已,这次虽然两党分歧较大,但也没有超出太多,依然在美的体制框架内。

这次选举是从89风波后第一次在总统候选人辩论中不把中国问题作为辩论议题,一是对美国人来说,有更重要的话题――如伊战、反恐――来讨论;二是美不希望看见中美有新的摩擦存在。从911后,由于反恐需要,小布什已经完全更改了刚上台时对中国的强硬政策,从“潜在的竞争对手”改为“战略性伙伴关系”,在朝鲜问题上,美国也需要一个对朝有影响力的中国发挥重用,美国在伊拉克局势尚未稳定的时候,也不希望亚洲出现危机,给美国增加军事负担,鲍威尔说,“美国在亚洲唯一的问题是朝鲜核问题”,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不想用台海问题招惹中国,影响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但是上诉两点都不是小布什和克里不把中国问题作为辩论议题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美国的精英们和决策者们在对待中国的态度和政策上已经达成了共识,驴象两党自然不会把一个没有分歧的话题拿来炒作。

克里选前对拉登录像带事件说,在拉登和国际恐怖主义面前,“没有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分别”,而对中国来说,也没有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分别,无论谁入主白宫,对中国的政策都不会来个甚至45度的转变。对台湾的军售依然会继续进行,克里上台也不会立刻停止对台军售,更不会解禁对中军售和取消对中高科技出口法案。这就和美国的民主一样,只对美国人有意义,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说,美国的民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美国不会因为日本人的抗议而从日本撤军,也不会因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而在当初就放弃攻打伊拉克。

共和与民主只有在面对美国人的时候才有分别和分别的意义,对中国来说,两党依然是孪生兄弟,既无分别也无分别的必要。

家园 这就是个笑话

当不得真的.

家园 没办法,基督教根本不是出世的....

既然进来玩,肯定要选一边的~~~~~

他们有他们的价值观

家园 美国从根本上说可以算基督教国家

夸张一点,十步之内,必有教堂。

家园 我也一直觉得Kerry不行

虽然我希望把Bush选下去,但总觉得Kerry在外交上很被动。

家园 历史上并不是这样

圣经里说得很明白了。

家园 请教:圣经什么地方啊~~~

真心请教.....

家园 可能是指“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这句话吧

从《新约》的四福音书本身来说,耶稣还是有相当的出世倾向的。当然,耶稣之死主要是因为他的存在对当时的犹太长老们神权地位提出了挑战。而他又没有和罗马人搞好关系,当然就给当成邪教分子镇压掉了。

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其实是使徒保罗的功劳。《新约》中接近一半的篇章都是保罗所作。而且保罗积极向非犹太人传教。如果没有保罗,基督教最多也就是个不成气候的犹太教分支罢了。

而君士坦丁把基督教立为国教并且自封为基督教的教主把基督教和世俗政权完全结合起来了。给教皇以世俗权力的契机来自于蛮族的入侵。教会几次作为和蛮族的谈判代表洽谈投降事宜,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而西罗马灭亡之后,后继的诸蛮族内部四分五裂,但又都逐渐信奉基督教,这就给教皇建立一个基于各派平衡,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的政权创造了条件。(呵呵,青木堂里谁都有能力当香主,结果就是谁也当不成香主。只好选韦公小宝了。)

家园 的确。保罗是个非常执着的人,甚至可以说偏执

印象中是说保罗原来是极其反对耶稣,要和他的门人去辩论。在路上的时候,突然在幻觉中看到耶稣,于是彻底转变,从极端反对,变成了极端的追随。

也就是因为这种偏执,才能够在他的努力下把基督教进行传播。

家园 我觉得关键在于保罗将基督教和希腊思想结合了

虽然这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但基督教自保罗以后,才能真正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在此之前,实际上只是一种部落宗教了。

家园 不是去辩论的途中,嘿嘿

保罗当年的角色是迫害基督教的积极分子

他当时是受了授权,去大马士革抓当地的基督教徒呢~~~~

奇妙的就在这里,这样一个人,什么样的力量改变了他呢?不仅观点在到达大马士革之前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还写下了那么多后来成为新约圣经的“学术论文”....

家园 如果兄台熟悉基督教徒的“主祷文”就该知道....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所以大多数基督徒都是把天上地下看成一体的。

也才会去干预身边的事情。

而“信的与不信的不可同负一轭”这样的教诲,则说的是价值观方面不要妥协....

家园 呵呵,基督教的思想跟希腊的思想那时候可没有融合

参看圣经里面保罗写的《使徒行传》17章,已经写的很清楚了,保罗所代表的基督教思想,与希腊文化在当时完全是格格不入的。

这种格格不入,也使得基督教在后来的两百多年里受尽了苦。俺倒是觉得,这一时期(从耶稣上十字架到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喻令)的基督教,才是很好地体现了用爱战胜邪恶的真谛。愚以为,这也才是能彻底取得胜利的最好方法。后世的甘地主义则是对这一时期基督教抗争方式的最好模仿和继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