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俺感受到的京沪差异 -- 大懒虫1号

共:💬253 🌺48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果没有长达30年的恶意诋毁与污蔑

也不会有这个词的生存土壤

家园 唉,全国第一个开放户籍的城市还不包容

做人难啊

家园 交流应该是双向的

最近的一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徐汇麦当劳员工被杀案,四大门户上的留言真是汹涌澎湃叫好不断啊,如果一方是这种态度,那么又怎么能奢求让另一方保持所谓的善意包容?

家园 巴子是巴子,台巴子是台巴子

巴子早就有了,台巴子是九十年代后台湾老兵大量回沪后才有的。

家园 何谓硬盘

何谓硬盘:

不敢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家乡(此为不忠);

放任家乡父老不管(此为不孝);

心胸狭窄,任何卑鄙事情都敢做(此为不仁);

为在上海生存不惜出卖朋友利益(此为不义)。

硬盘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

家园 消消气嘛 话说

都是中国人 干啥会无缘无故恶意诋毁和污蔑呀 最开始大概都是善意的 批评的声音可以换一种方式听。

上海大都市人难道真的从来没有瞧不起外地人吗,恶意也是从头开始一点点积攒起来的。你说鸡生蛋,他说蛋生鸡,

这种东西没有孰对孰错,但是有更好或更坏的处理方式。

家园 这样的,叫极品

不然我们可以亡国了……

家园 你这个TF!
家园 当然有交流的问题

也当然有双向交流的问题。但是市民阶层有创造和民工阶层交流的空间么?即便有交流的空间,有有效交流的方法么?

个人觉得有些下层在上海打拼的阶层,有时候是通过一种拒绝接受影响的方式来自我保护和自我承认,是非常不容易的。

说得难听一点,现在海外混着的一批中国人,其实有着国内民工的类似的经历。

家园 北京其实也有融入的问题

但是没有那么严重,因为北京二环外基本上都是外地人占主导了,在朝阳、海淀这样的地方歧视外地人是自讨没趣。即便在北京城里面,北方人还是基本豪爽好客的。

90年代初刚到上海和杭州这样的地方,在弄堂里面问路,一些人(主要是年纪大一点的)的装聋作哑甚至故意指错路,一直不解。后来问过一些老上海人,他们说那个年代有些上海人就是对外地人有点气。

其实这些年来基本没有这样的问题了。我觉得主要的歧视来自对穷人的。有点怪脾气的常驻上海外地白领,还是很少。

家园 呵呵 北京本地人

最懒得“上进”,吃饱了不饿万事大吉,大家都是平头老百姓,谁瞧不起谁呀?优越感是有的,觉得北京什么都比别的地方好。我自己也这样觉得,不管气候多差交通多堵,北京就是宝贝。哈哈。这么一想,别人来了就更是说明北京好,非常满足咱的虚荣心啊。

话说回来,老北京已经有点被首都建设挤兑的走投无路了,外地有钱人太多,地价儿太贵,原来住在杂院儿的都被哄到四环外了。有够委屈的。

家园 说的好,花一个
家园 咱也常在KDS潜水

咱也常在KDS潜水,依我看YP怎么解释完全看大家心情如何了,心情好的时候和您说的差不多,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是指身份证号3101开头且生长在上海会说沪语之外的所有人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