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问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建国初期的工资为什么都要折合成小米?为什么不是大米? -- 猫元帅

共:💬9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问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建国初期的工资为什么都要折合成小米?为什么不是大米?
家园 据说是因为小米耐吃

据我爸讲,当年他当兵的时候,他们连做饭,小米比大米消耗少的不是一点

(呵呵,那时我爸是连长)

一顿中饭,一连的人,居然可以吃掉230斤大米

将近一人一斤!

但改烧小米,居然只要80斤,我当时就问了,怎么少了那么多。

我爸说:小米,水多加,蒸了以后,都会膨胀开来,吸饱水。而且吃下去以后,还会更加涨,比较容易感到吃饱的感觉

甚至有时候,做小米饭,一人只吃2两就觉得饱的事

当然,之后会饿的很快

具体怎么会这样我也不清楚

家园 战争时代也就罢了

可是建国后制订工资标准的时候仍然用小米折算(比如国家主席是两千二百多斤)就有些不理解了.是不是俸禄制度的延续呢?

家园 可能因为货币得有价格稳定的实物作基础

通常选用黄金,那时候可能中国黄金太少吧,就用小米了,它也是黄色的,至于为什么不用黄色的玉米,俺也有个不大不小的疑问

家园 北方有大米吗?

我党从陕北来,一路吃的就是小米,北方就是有大米也贵得不得了,用代币的原则小米最合适。我记得俺爹叫讲过他那时候挣多少斤小米,开始我还不明白,这又不是给地主家扛活,怎么一个月就给点小米就算了。

家园 这种事情马克思比较清楚.难怪我的政治经济学一直学不好.

家园 曾经变态的想过主席家每月发工资时领两千多斤小米的样子

对当时粮食价格了解不多,不过小米的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呀,况且并不是真的发小米,换算成银子也挺费事的.

总不能这月小米一块一斤,下月涨成两块了,就多发好多钱吧?

家园 好像不是真发小米。

那时叫做供给制,军队是授衔以后改为工资制就是发钱了。挣多少斤小米好像也只是一个待遇,并不真发,具体怎么回事抽空回家问问我们老爷子。

家园 好象中国就西北种小米

东北那时好象主要种高粱,玉米和大豆,河北山东俺不清楚,不过听一些长辈说那时候他们的主食好象是玉米和高粱。

俺虽然生在西北但一直分不清小米和黄米的区别,也算是五谷不分阿。不过它们的产量都不高,不大可能在北方大面积种植。

还有北方有种大米的,东北大米可是很多东北人想念的东东啊,还有俺家现在住的冀中也种大米,而且在清朝时还是贡米尼

所以俺还是认为中国那时采用小米本位制的原因是小米长相好,远看和金砂没什么区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