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序列】图解美国(0)序 -- PBS
我们讨论美国时,对美国的各个方面应该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但是我看到河里诸多文字的非数据化描述美国,对理解这个国家没有很大帮助。所以觉得数字化描述美国比较好而且很有必要。从数据上可以看到美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细节并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走向。
由于考虑到大家喜欢直观地看数据,我想写出一个系列,用图表的形式将这些有关美国的数据表达出来。英文有句名言:“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畫意能達萬言)。
这个系列不是有系统地写来,可能在各种毫不相关的题目领域里跳跃,题目可能也比较怪。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下面的这张图是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2009年4月的数据,描述了美国一个家庭的平均人口构成和消费: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美国人口平均年龄是48.8岁;其次,每个家庭人口数量是2.5人(这里告诉了大家一个秘密:美国人早就实现了每对夫妇生半个孩子!比中国还厉害,还不要计生委的努力就达到这种水平)。这样一来美国是否缺乏劳力呢?看来还不像:美国家庭中参与工作的人数是平均1.3人,就是说60%的配偶呆在家里不工作。
其他数据就比较熟悉了: (一)67%的家庭拥有房屋(也就是达到了商品扩张的饱和水平,符合黄金分割原理,同时也解释了次贷贷款者的70%是那些购买第二套以上的房子的人们);(二)每个家庭有两辆车,夫妻各开一辆,(能不进口油吗?)。
从拥有房子和汽车就可以推出这两项上的开支将是大头---分别是34%和17%。其次是食品(12%)和保险退休金开支(10%)。
美国人在娱乐上的开支比教育上要多一倍。
每个家庭的平均可支配的消费额是5万美刀左右,那么可以考虑穷人的生活就比较困难了,有报道说穷人就只能光吃快餐垃圾食品来节省食品开支。
这里再给个麦当劳的大麦克(Big Mac)价格做参考:
据称麦当劳的股票价值反映了美国经济,如果其股价高证明更多的穷人去吃大麦克,麦当劳生意当然好。
景气萧条时,美国人少喝星巴克,改吃麦当劳,星巴克股价会跌,麦当劳股反而涨,景气好时走势则是相反。这两家公司代表的是美国人消费习惯的变化,堪称是最具代表性的庶民经济指标。
雷曼事件发生前,两者相除的比值是0.5,曾经降到0.15,等于一张星巴克股票只换得到0.15张的麦当劳股票,之后数值开始回升,上升到 0.35左右时,显示美国人慢慢敢消费了。
不过这个比例在这里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应该可以找到育龄妇女的平均生育数。
假设一对夫妇生两个小孩。两小孩长大到20多岁,出门混去了,弄出三个家庭。这平均家庭人口数就说不清了。
很多单亲家庭的,如果一对生了三,离婚,平均也是2.5。
我是指PBS说得平均生育
一个国家超过一半的人在工作,这个不是正常现象。美国达到了52%(1.3/2.5)
比如一个国家,平均年龄70岁,从20~60岁是工作年龄,大约是4/7的人工作,大约是57%,这就是极限了,考虑到一些不适合劳动的人,到50%算高的。
也就是美国基本上适龄男女都在工作。
我觉得,这个平均年龄能很好的体现出一个国家的老龄化程度。
而老龄化和生育率是直接关联的。
我就是针对他说得那个半个孩子有错。事实上每对的平均生育率,美国在发达国家里面算是高的了,是超过2的。
平均年龄接近40岁,甚至已经超过了40岁。因为第五次人口普查提供的相关数据测算出,中国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2.476岁。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趋势预测,再过10年,到2015年,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将达到44岁,我国将很快步入老龄化社会。典型的未富先老啊。
Consumer Unit is not same as family.
中国的话,那些有孩子的白领估计一大半钱都花在小孩子教育上了,自己什么都舍不得,小孩子教育上是啥都设得啊
消费单位基本上就是经济独立的最小单位。有几种情况,比如一个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比如独立居住或者与其他人合住但是经济独立的单身人士,比如几个人合在一起共享收入的单位。
基本上来说,判断是不是消费单位的前提是经济独立。判断经济独立的条件是,在三项最重要的支出,即房屋、食品、其他生活必需品方面,至少有两项是以这个单位的名义承担的。
这是美国劳工部喜欢使用的一个统计单位。
用这个单位推测生育情况是完全不合适的,推测不工作的比例也是不合适的。
比如一个家庭,双职工夫妻两个加上未成年三个子女在一起生活,这个时候这个消费单位的人数是5,2个人工作。其中一个子女长大了,独立生活,单身。这个时候这个家庭就成了两个消费单位。一个人数是4,2个人工作;一个人数是1,1个人工作。平均就成了消费单位人均2.5人,工作为每个消费单位平均1.5人。
这里要引用一个互动的图表来看美国的税率和政府财政支出的状况。
我把这个图表的链接放在这里:Tracking taxes: A look back at tax rates and spending(追溯税率和支出)
你把一个假定的收入填入,点击计算的那个钮,然后就可以移动鼠标,观看当今的收入的税率和这个收入按通货膨胀计算回溯历年的收入和税率,以及政府的财政支出.如果你点击那个小钮,就可以看累进税率级数和征税起点,一目了然。
这个表把1940年至2010年的税率和政府支出动态地表现出来,比如我填进2010年的税前收入50万美刀,将鼠标点在2010年处,你可以看到税率是33%。而这个收入经通货膨胀计算后在1950年相当于5万5千美刀(将鼠标点在1950年处),那时这个收入档次的税率是54%。
那么如果在2010年的税前收入上升到1百万时,相应的税率是35%而同样经过通货膨胀调整,这个百万在1950年是12万美刀,税率是68%;要是2010年收入是一千万美刀,2010年税率是36%而在1950年税率是89%.
所以我们说在80年代里根的减税政策以前,美国的税收基本上是高额累进税制。而里根的减税,据说是为了简化税收法律,其实是取消高额累进税制。
里根减税法案声称对中产阶级有利,减轻了中产阶级的税负,这是个谎言:在2010年,税前收入为63,091美刀的家庭(图解美国(1)),其税率是23%,而在50年,60年,70年这个家庭的税率分别是:18%,21%和22%。对富人而言,在2010年收入1百万的家庭,其税率是35%,而其50年,60年,70年的相应税率分别是68%, 72%,61%。
里根的税改明显有利于富人,其恶果是使得人们更为大胆地追求财富,80年代后美国金融界去除管制,金融新产品层出不穷,都是在里根减税经济后出现的。
在美国现代历史上,低税率比里根时代还要低的年代也出现过,那是1920年代,税率曾经低于25%。这个低税率一直持续到1929年,大家都知道这个年份意味着什么。
我们可以确切地判断,美国的低税率是造成经济大萧条的主要诱发因子。人们认为贪婪是80年前的那场大萧条的罪魁祸首,但没有多少人从税收制度上去看待这个问题。
在1929年后,胡佛政府将最高税率提为60%,而罗斯福政府更将其提至89%,二战后艾森豪威尔共和党政府将最高税率提至91%,而这个税率的起征点是20万美刀。
所以那个时代赚百万美刀没意思,亿万富翁通过捐献来减税是个不错的办法--让政府替我花钱还不如我自己花钱。
美国政府花钱的方式从50年前至今有了很大变化,除了军费比例基本不变之外,健康,社安和医保支出急剧增加,而税率在大幅减缩造后导致税收无法赶上开支的步伐,以至于今年美国财政赤字将创下1.3万亿美刀的历史记录,这个缺口怎么补?
中日两国胃口再大也无法买更多的美国白条了。
老兄你的逻辑有误,每个家庭2.5人,可是其中有许多是单人家庭哪。根据官方数据,美国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的孩子数是2.1左右,基本上就是世代更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