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围歼美蒋女特务 -- 履虎尾

共:💬33 🌺8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围歼美蒋女特务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稀奇古怪,就连首善之区京师,七十年代也有著名的四大怪,这就是:

豆腐比肉卖得快,

剪绒帽子不系带,

头巾围两块,

女孩比男孩坏。

“豆腐比肉卖得快”,说的是文革期间,除北京外,其他城市猪肉一律凭票供应,每人每月只能买到半斤猪肉。北京是首都,猪肉不限量,敞开供应随便买。然而,虽说是随便买,京师一般百姓的收入有限,天天吃猪肉,没有几家吃得起,所以,只好去买物美价廉的豆腐了。当时,关东人进京出差办事,别的不说,必定要先买上几十斤、上百斤的猪肉。当时离京火车的行李架上,每一辆都几乎是清一色猪肉遏子。

“剪绒帽子不系带”, 说的是冬天京师男孩头上的棉帽子。当时京师最常见的棉帽子有两种,一种是麻绒的,称为“棉帽子”,档次低一点儿,五圆钱一顶;另一种是羊剪绒的,称之为“皮帽子”,档次稍高一点,十几圆一顶。这两种帽子的样式,远看都差不多,近睹方能区别。帽子的两个“耳扇”都是齐的,平时翻到上边,用两对领钩挂在一起。在耳扇下边两个领钩之间,又各有一根黑绒布带,本来是用来绑“耳扇”的,京中少年却一律不动它,让两根黑绒布条垂将下来,在脑袋后边拖着,这也是一种时髦。

羊剪绒皮帽子十几圆一顶,价值不菲,买不起,又想戴,怎么办,呵呵,好办――抢!当时京中抢皮帽子成风。常用办法是,两个顽劣少年分工协作,一位在前边踩自行车,一位手持半截砖头坐在车后货架上。发现目标,自行车驶近,在被抢对象身边掠过。坐在后边的少年左手探出,将帽子摘下。被抢者必定抬头观看,呵呵,少年右手的半截砖头就势轻轻拍下,给你一个满脸花。等你明白过来,自行车早已无影无踪了。这也许是今日网上“拍砖”的先驱吧。

“头巾围两块”,是说冬季北京天冷,妇女们要围上厚厚的羊毛围巾;又因为京师冬天的风沙灰尘特大,她们在毛围巾外,再加围一条尼龙丝的薄围巾,以便于清洁卫生保养。

“女孩比男孩坏”,呵呵,京师女孩可是不含乎,前有“虎妞”,把祥子收拾得一愣一愣的;后有“谭厚兰”等女红卫兵,抄家游斗扫地出门,巾帼不让须眉。京师的女孩嘴巴厉害,象把刀子,训起人来,能把你骂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身手也了得,举手能打,抬脚能踢,用武装带抡起人来,那是一点儿也不留情。

呵呵,闲话少讲,言归正传,却说宣武门外,有一妙龄女子,刚刚招工回城,参加工作。此女生性喜欢打扮:头上两块围巾,外白内红,名曰“红妆素裹”;上身穿一件粉红棉袄,外罩浅灰色的的确良罩衣,故意把红衣领和红下襟露出约半分;下穿裤线笔直的毛蓝裤子,裤线直得能削土豆皮;足登半高跟闪闪发光的黑皮鞋,苍蝇落上去要来个大劈叉;腕上一块上海半钢防震坤表;肩上斜挎一时髦塑料小挎包(即今时地摊上五元一只,十元三个的那种)。此女子虽说是只有三分容貌,但,眉淡描,唇轻点,经此七分打扮,竟然也显得十分人才也。

惟有一事难全,就是荷包太瘪,囊中羞涩,此女每月只有三十刚出头的工资,既要打扮,还要攒钱买自行车,置办嫁妆。怎么办,只有精打细算,从牙缝里节省。于是此女乃响应“要节约闹革命”的伟大号召,每日晨、午二餐,只食一小块烤白薯也。

星期天无事,此女便上街争取“回头率”。她把一块烤白薯用纸仔细包好,藏在小挎包之内,精神抖擞,来至大街之上。街上人多时,便挺胸收腹,装模作样;无人注意时,就取出烤白薯,悄悄地抿上一小口,再赶紧装回去。她不想让别人看见那块烤白薯,所以,两只眼睛不停地左顾右盼,四处打量。

正如老人家????教导的那样,“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此女鬼鬼祟祟的行踪,终于被我广大革命群众所察觉。于是,这批无名英雄们便紧随其后,严密地观察之,跟踪之,监视之。

“发现美蒋女特务!正在与台湾通话!”一人民警察接到了群众的报告,也跟了上来。广大群众见有警察同志领头,更加兴奋,人也越来越多。能亲自参加围歼美蒋女特务的战斗,三生有幸。

此女发现有人跟踪,起初还以为是“回头率”上升,心中不由得洋洋得意。但很快就发现情况不对,脚下步子开始加快,由疾走变成小跑,想逃进胡同溜走。警察见“女特务”发现了自己已经暴露,想要溜走,乃当机立断,决定立即收网。于是警察快马加鞭,穷追猛赶,并高声喝令曰:“站住――”

一下子,革命群众围了上来,把“美蒋女特务”水泄不通地包围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警察乃挺身而出,喝问曰:“你是干什么的?挎包里装的什么?交出来!”

此女惊慌失措,吱吱唔唔。

革命群众也齐声曰:“交出来!”包围圈也越缩越紧。

此女被逼无奈,又恼羞成怒,便喊了一声“给你!”掏出烤白薯,摔在地上。

我广大革命群众见女特务投出“炸弹”,纷纷卧倒。早已训练有素的行人,也在街上躺倒一大片。

“毛主席万岁!”说时迟,那时快,人民警察在高呼革命口号的同时,腾空而起,合身扑上,将自己的胸膛紧紧地压在“炸弹”之上。他要象王杰,刘英俊那样,要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捍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十秒钟,二十秒钟,半分钟,一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听见爆炸声。几个革命群众觉得有点奇怪,开始探头探脑。

三分钟后,广大革命群众开始慢吞吞地从地上爬起,并把死压着“炸弹”不放的人民警察扶了起来。

只见洁白的警服上,黑一块,黄一块,人民警察头上的汗水也流了一片。而“美蒋女特务”,早已无影无踪。

注1:当时,人民警察穿洁白的警服,红领章,红五星帽徽。即,“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是也。

注2:白薯者,一种富含淀粉的植物块茎也,味甜。又名“地瓜”,红薯,番薯者也。

注3:此故事有多种版本,四川版的与本帖大同小异,人民警察喊的是:“我的入党申请书在枕头下面!”

元宝推荐:范适安,
家园 Hao Wan :)
家园 太精彩了!

不过这个警察还真是好样的。就是这个口号,那里真能反应过来吗?

家园 可惜了那个烤红薯。。。多香啊。。。
家园 你要是年年吃,月月吃,天天吃,

就不大叫“香”了。

家园 那个时候,人还是很纯朴
家园 嘿嘿。
家园 为虎尾注释

那个年代抢帽子叫“飞帽子”,夏天抢绿军帽,盖因当时年轻人都以能头戴一顶绿军帽为时尚。冬天抢皮帽子,就是虎尾所说的那种,叫“羊剪绒”。记得大约是十几块钱一顶,在当时是绝对的奢侈品,因为一个刚工作年轻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这些。那时候年轻人谁要是带一顶这样的帽子不仅是显示有钱,而且证明自己在社会上身份地位的标志,因为一般人即使买的起也不敢戴,会被抢啊,还有人看你不顺眼来打你。所以那时候带“羊剪绒”帽子的大多是社会上的“顽主”,也称为“玩主”,是能打架斗殴,能混,有一帮兄弟的意思。

那个年代国防绿是社会流行色,时髦的搭配叫做:板绿藏蓝,上身绿军装,下身海军蓝或空军蓝,实在找不到军裤也得买布做一条藏蓝的裤子,否则你就不“玩”。

家园 多谢狼兄,

另外向狼兄请教,棉帽子耳扇上的黑绒绳不系起来,拖在脑袋后面,又有什么讲究吗?

家园 拽呗。

以为自己是海军哪。

家园 呵呵――

明白了,多谢狼兄指点。

家园 回忆里地瓜都能文诌诌的,

现在是:

豆腐和肉各有所爱,(注重饮食搭配了)

帽子不带头发帅,(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头巾全是反动派,(拉登,萨达姆的头巾我没少看见)

女孩男孩都挺坏。(清纯一代难找啦)

哈哈!

家园 那时的玩儿主还有两件宝:

水银墨镜,10元一个。

小轱辘自行车, 134元一辆。

家园 还送一朵狗尾巴花……嘿嘿!
家园 搞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