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05) -- 江南水
地形和可能的阵线实际宽度是骑兵不能成为正面决战的主力,骑兵在正面冲击步兵方阵的效果并不好,尤其当时的骑兵没有马镫,一旦骑兵陷入密集的步兵方阵中,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事实上冷兵器时代的正面对抗从来就是个耗时间耗人力的活,真正有效的突破往往是从后方或者侧翼。在长平之战里,秦军在战术层面上无法达成侧面或者后方突袭,只能通过饥饿等非直接暴力手段来消耗赵军的士气
这篇您的分析还是挺有见地的,很有启发。
这个算诱敌深入之策么?
俺您的逻辑:如果古人的智商不低于今人,纵横之术一定比今人丰富,怎么可能有什么外交和战略上的错误是人家看不到我们倒看得到的呢?况且人家也可能不是没看到而是史料没记载呢(不成功的不记载么)。正确的态度应该也是“在外交和战略上,还是认为古人做得对,因为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战术上不能谈(这个您不许大家YY),战略上也不能谈(这个按您的逻辑合理推论也应该是YY),那还谈什么呢?
平均10平米,不是说战场上撒胡椒面,间距3米一个人
而是可能小队士兵排列比较紧密,小队之间留有较大空隙让其他小队和其他兵种灵活运动。
一个简单的比方,中国象棋。前面是5个卒子,几乎所有棋都可以活动,如果放10个呢?15个呢?棋盘就被塞死了。
理解有误,是我文笔不好。首先,没有什么不可以谈的,言论柿油啊!
我的意思是讨论应该是建立在史书上有记载的事实发生了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假设史书没有记载的的事实没有发生的基础上。
请回顾我前面的纸上谈兵,我的假设一是赵合纵是不是可以脱困,这个事实在虞卿蔺相如列传中有记载,赵王拒绝了虞卿和魏楚合纵的外交建议。所以我可以这样假设,假设成立。当然你会说,赵王表面拒绝了,暗地里还是派人前往魏楚合纵,只是没有成功,所以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个这个。。。。。也许吧!?
我的假设二是赵军主动后撤,寻找另一个战场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这个呢,史书上也有记载,赵括领军后是进攻,而不是后撤,所以假设成立。当然,也可以说赵括领军后其实后撤了,不过秦军没有尾随赵军到另一个战场,所以赵军只好重新返回大营开始进攻。因此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个这个。。。。。也许吧!?
至于说赵军没有派奇兵骚乱秦军侧后,这个史书上没有记载“没有”,所以假设不成立。
当然,说来说去这些都是个人意见,并不妨碍大家YY不是。
看你语气,似乎是不喜欢YY这个词,其实也没有什么啊,其实无论大家如何讨论,如何指点江山,其实质不都是在意淫吗?
战国时的骑兵是轻骑兵,只装备弓箭或弩。利用速度优势迂回、包抄放箭动摇对方阵线,威力很大的。瞧瞧水哥说的:
有了马镫的重骑兵正面冲击步兵密集方阵也不是有绝对的优势,一般都是包抄侧翼或后面,或者追击逃敌。所以步兵方阵士兵排列间距不会大到10平米。
是战场面积除以士兵人数的10平米分散率,不是士兵排列间距10平米。
战国时整个军队阵线由多个密集方阵组成,分为左、中、右三军,各设一帅指挥,听鼓号前进,各军方阵相对位置基本不变。还没有后世的变阵。
即使是轻骑兵完胜重步兵的卡雷会战里,在克拉苏前去谈判前,轻骑兵也没有能够直接杀伤大量重步兵。罗马重步兵是被炎热、疲劳拖垮的。顺便一句,轻骑兵是需要重骑兵掩护的,否则在面对对方重骑兵,即使不被歼灭,也无法完成骚扰任务。
长平之战恰恰就是一个相当不适合骑兵——无论是近战还是远射的——活动的地区。即使按照你所设想的最理想情况下,秦军可以出动轻骑兵对赵军进行骚扰,也只能骚扰到本来就负责警戒的外围部队。假如赵军正好还布置了步射手,那么秦军的轻骑兵就处于绝对劣势。不要提什么秦军的弓弩优势,因为没有任何实际证据证明秦军在这些方面拥有绝对优势。
至于秦军骑兵攻击后勤部队,第一,后勤部队本身就没有很严密的守卫力量,数量也不会比存心来打劫的秦军更多,第二,截杀后勤部队不需要和敌人肉搏,发射完火箭就可以快速撤离,到合适的地点轮番打击。
这种用途恰恰最适合骑兵的快速机动原则,与正面主力战场的面对面硬拼完全是两个概念。
所以可以肯定,在长平的主战场上,骑兵只能偶尔用之,真正的攻坚和防守主力还是肉搏步兵
长平之战,乃是秦赵两大强国摊牌的一场大决战,在此之前,秦国变法,国力猛增,挥兵东向,一时间韩,赵,楚,燕,齐皆受其兵锋祸害,到了昭襄王时,更是采用范睢之计,远交近攻,注重杀伤六国有生力量;赵国自武灵王胡服之后,军力强悍,夺地千里,灭国无数,力夺强齐四十多年,使之抬不起头,在东方获胜之后,理所当然的想与强秦碰上一碰,以决天下大势。大战,不可避免,于是,双方都借口秦攻韩成皋,将韩截为两断之事,为上党的归属问题开战。
赵国在此战中失去了五十万鲜活的生命,仅剩二百四十人得以生还,秦军则失去不少于二十万的百战精兵,此战战况之烈,情节之曲折,结局之惨,都可以当成军事学院的教科书,以警后学。
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想不用我多说,本文的目的是就此战的得失,白起坑降卒的数目加以点评,推断,望同好者拍之,和之。
上党降赵以后,平原君赵胜力主受降,据其所言,此乃天赐赵地。而蔺相如,廉颇都力劝赵王不受,这里面大有原因,作为老将,重臣,他们的理由比赵胜来得现实,看问题看得远,原因据我推断不外乎以下:一,秦乃有备而来,为伐韩做了大量准备,全国精兵皆在于此,而赵军则是几乎处于无备而战的状况,以无备战有备,难以取胜。二,秦军自变法以后,经数百战,仅失一阵(阙与之战,主帅赵奢),士气高昂,战力惊力,相比而言,赵军虽也屡战屡胜,但相较秦军锐士而言,稍有不如。三,秦断韩连接,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上党,其志在必得,此时若赵横插一杠子,必挟愤而来,难以抵挡。四,此时之赵,新近战败魏,齐,燕,得地不少,从土地上来说,并不缺乏,缺的是人口,虽说与秦军一战不可避免,但为了上党而将决战时间提前,无疑不很明智。
可惜这时的赵王,利迷心窍,哪有工夫听这二人罗嗦,当下便发书使使受了上党,秦军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当下便集攻韩的全部主力直扑上党,这里赵王也命廉颇领兵出援上党。
这里我想有必要罗嗦一句,就是双方的兵力:从各种书刊及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出,此时的秦军全国总兵力约为60…80万人,这也是他的国力,粮草所能支持的最大限度的一支常备军,而攻韩不可能是其全部,各地都要有兵防守,所以其攻韩主力最多约为50万人左右,而能同时集中出现在一地的不会超过40万。
赵军其总兵力大抵与秦相当或稍逊,也有60万人左右的兵力,除去各地守兵及防备匈奴,最多一次只能出现40多万,而史书中都明确记载,此战赵出兵50万,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兵了,国家命运在此一博,双方的命运都是如此,相对来说,秦军更不能败,败则秦国危矣,楚,韩,魏,赵甚至燕,齐,都想分一杯羹。
廉颇军未至上党,上党失守,太守冯亭率军民数万碰到赵军,告诉廉颇秦军随后就到,赵军便在长平待秦军至,未几,秦军抵长平,主将正是伐韩主帅王(齿)奇,赵军出战,两军相交之下,赵军数败。
不服不行,这时的秦军主力依我推断会超过35万,赵军50万,以逸待劳,尚不能胜,可见此时秦军个人战力之强,无怪有人言道:齐之技击不如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如赵之劲骑,赵之劲骑不如秦之死士。看来一点也不差,有人会问了,这时的赵国骑兵不是很厉害嘛,为什么不用?用了,可这赵国的骑兵也只占少数,对于数十万的大军而言,这点骑兵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主力兵种还是车兵和步兵。
廉颇何许人也?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见形势不妙,立马据垒死守,不与秦军战。有人也许会问了:那秦军为什么不绕道过长平直取赵国腹地呢?问得好,这一定是游戏玩多了,再不就是战例看多了的人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下边:长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军虽已数败,尚有不少于45万人马,秦军多少?至少在35万以上,就算车兵,步兵过得,粮草从何而来? 这可不是小数目!有人说了:兵法上不是说要就食于敌吗?是,兵法是这么说过,可要说对手坚 壁清野你怎么办?而当时各国之间的征战时,这一招是常用的,想留兵守粮道?这几十万赵军手里拿的是什么?烧火棍吗?廉颇又是何等样人?勇将,会面对少量护粮秦军而畏敌如虎吗?答案很明显,秦军只有攻取长平才有可能犯赵。
史载这场攻防战打了四个多月(也有书说是七个月),秦军野战虽强于赵,但攻城时也一样没招,耗着呗,说到这我倒是想起赵奢来,不知他若是在这,赵军会不会胜?赵奢的用兵要强于廉颇,却死得不巧,刚死不久。秦,赵都被这仗拖得精疲力尽,秦军是想战而不能战,赵军也是。于是范睢使离间计于赵王,终于使赵军换将。
赵奢,自秦变法以后第一个在野战中击败过秦军主力的将军,号马服君,其子赵括,袭马服君之爵,自小便酷爱兵书,极好用兵,史载其与其父论兵,赵奢常不能及。然而赵奢却不以为喜,有道是虎父无犬子,赵奢如此这般却又是为何?听其一一道来:兵者,死地也。吾每临兵事,必战战惊惊,唯恐稍有差池,败师没将。而括易言之,不知兵之险也!若赵不用括则赵姓,用括则赵必亡。
可赵王是个无能之辈,与赵括一样"易言之",岂不闻:临阵换将,兵之大忌!更何况是以一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手换久经战阵,深知用兵之险的廉颇?于是战局很快明朗化。
秦闻赵换将,大喜,立既以名将--武安君白起为长平之战的统帅。白起何许人也?不用我多说大家心里明镜儿似的,武安君对马服君,这场仗也经没有任何悬念可言。这里我还有一个猜想,就是秦换赵不换,结果如何?我看白起一样拿廉的乌龟打法无可奈何,也许中国的历史会重写或至少是改写,很明显,没有这仗,赵国不会没落得这么快,秦国也不会正好到始皇帝时一 统六国,而项羽,刘邦,韩信都会一无作为,呵呵,题外话不多说了。
赵括年少,无有能服众之才能和威望,又不体恤士卒,这时的赵军士气比起廉颇在时自不可同日而语。既便如此,只要赵军不出,秦军一样无计可施,于是白起抓住了赵括好战的特点,为其下了一个套,什么套呢?下面说。
赵括初至长平,人头,地形还没弄明白,便出垒与秦战,秦军败退,有人说了:这不挺好嘛。好个屁,这是白起这个老滑头下的套。赵括一看:嘿,我挺厉害啊,廉颇那老东西,畏敌如虎,现下看来,所谓强秦不过如此,看来是天要成我,大运到了拦也拦不住啊?哈哈哈,明日出动全军与其决战,也让泉下老父看看,是他厉害还是我厉害。
第二天,秦军又来挑战,赵括出动全军迎战,我个人估摸着也就留下了万儿八千的人守营,否则白起下面的动作无法解释。如其所愿,秦军又败,赵军追击数十里,这时候,坏事儿了。
白起预先伏下了一支伏兵,人不多,两万五千人,却是精兵。等赵军全军出动,营内空虚,一拥而上,夺取了长平,断了赵军归路。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长平前文已述,乃是一条要道,易守难攻。
秦军闻报长平已得,回转身来,露出真我本色,在秦军营垒之下大败赵军。有人会疑问了:为什么这么做呢?只要守着秦军本营就好了嘛。不然,这时的赵军已知被断了后道,秦军不主动出击,赵军必拼死夺回长平,就凭秦军的两万多人想要守得住这三十几万四十万大军的攻击,我看很难。白起作为一代名将,当然也想到了,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迫使敌人取守势。于是,在秦军强大的攻击火力之下,归心似箭的赵军只好据地死守以待援兵(并且是被打散,也就是说,这些赵军并不是集中在一处死守,而是被秦军分割开了,这从秦军出动五千骑兵牵制,监视赵军各垒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十万等量级的主力被围的情况。
说到这种大兵团野战被围,以后的历史也出现过几次,比较有代表性的依我庞式来看主要有:白登之围,该下之围,,土木堡之围,陈官庄之围,碾庄之围。这其中(包括长平之围)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轻兵冒进,除了白登之围经陈平三寸不烂之舌,该下之围经西楚霸王之威烈得以突围或对手撤围外,被围一方无一例外都身死师亡,原因只有一个:粮食。
赵军也是,出战吧?秦军强于赵兵,被围之后秦国又尽发河内(今河南宜阳一带)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助战,总兵力再怎么的也超过50万,而赵军此时最多不超过三十五万(我个人一直认为在三十万左右),再加上普通士兵的战斗力又普遍不如秦军(此时的赵国代骑兵,楚国丹阳兵有可能在个人战斗力上强过秦军,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数量也有限)。不战吧?三十几万大军一天消耗多少粮食,会加减乘除的人都能得出答案,还有一点,就是赵军这次出战,每人所带的粮食可能很少,甚至没带,毕竟这不是远征,带太多粮食对作战的个体来说反而不利。
四十多天,三十几万人。我不知道对这些赵军来说是怎么过的,能吃的都吃了,可能连死人都开始吃了,粮道又被夺取长平的秦军所阻,饿死多少呢?
十万,这个数字相对饿了四十几天的三十几万军队来说并不很多,再保守一些,五万。赵军还有多少?我们算一下:廉颇初战长平,数战不利,迫而守营。这个数战是多少?谁也不能给出具体数字,就算五战吧,对于几十万等级的军队来说,每战不利,损失一万人,不伤筋动骨吧?再少还能叫"不利"吗?要知道这可是五十万大军啊,谁会想到美军的"零伤亡"?对于冷器时代的战争,这种构想无疑是痴人说梦。五万没有了,五十减五,还有四十五万。
秦赵相距于长平四个多月,一百多天,就算每天只伤亡百十号人也有几万,凑个整数,算三万。还有四十二万。赵括出战,秦军夺营,回头又猛攻赵军,迫使赵军取守势,这时的赵军处于一种什么情况前文已说,若不是有很大的伤亡,能放弃回攻长平的打算吗?谁敢说能?请站出来,我庞式给他鞠个躬,随便再骂一句:你白痴啊?四十几万军队仅伤亡万把人就放弃这最后的生机了?
算十万都不过份,但为了不招人骂,再算五万,这就还有三十七万。加上饿死的五万还有三十二万。
谁能告诉我,困兽之斗会如何?俩字:玩儿命。赵军也做了,兵分四路突围,打算是跑多少算多少了,再困下去就死定了。而这五十万秦军又如何?力战。结果赵括身死,赵军降秦。从突围到投降会死多少?要知道这些可都是饿了四十几天的人,算你个七万不多吧?五分之一多一点。还有二十五万,也就是说:如果赵军一开始出动的兵力确是五十万的话,这时最多也只有一半,不要忘了,任何一部历史书都会告诉你:秦军此战过后,伤亡过半。以秦军如此强的战斗力尚且如此,赵军又如何?
所以我的结论是:此战过后坑杀的降卒最多不超过二十五万,可能只有十几到二十万。
怎么会这样呢
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史记平原君列传》
太史公认为,长平的那四十多万白骨,要怨就怨赵国君臣的利令智昏,赵孝成王实在不该财迷心窍,贪图上党这个小便宜。
上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赵孝成王想不利令智昏都不行。再说上党也不是一个小便宜,如果让秦国人在上党站住了脚,那么赵国的战略环境,将以博尔特冲刺的速度(注:世锦赛的标准,奥运会那次不算),走向不可收拾,最后的下场不会比那两晋好到哪里去。
事实上,到了秦始皇时代,秦国拿下韩国后,就利用有利地势,直取邯郸,提前给赵国开了一个追悼会,赵国基本上就算不存在了。
当年,为了国家的安全,救援阏与,狠狠的教训了秦国人一通,那是赵惠文王决策英明,用人得当,赵奢也牛得一塌糊涂。
如今,还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不动一兵一卒白捡个上党,后来因为秦国的凶猛反扑,铸成长平惨败,赵孝成王就是利令智昏,用人失当,赵括也白痴得无出其右。
这种成王败寇的逻辑,倒是正确得无与伦比,可惜没法说服我。
个人认为,长平惨败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赵国的综合国力差点儿火候。
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军事实力上了好几个台阶。到了那个时候,还能够在战役规模的军事斗争中,单挑秦军成功的,似乎只有赵国在阏与做过一次。
长平战场上,在自力更生的情况下,跟强悍的秦军缠斗了近半年,也展示了赵军不同于其它诸侯军队的战斗力。
战争中,军事实力很重要,没有他,其他的再好,都是白扯。但是军事实力不是没根儿的参天大树,他还需要有个强大的经济基础,来提供充足的电量。
恰恰就是这个经济实力,跟秦国相比,赵国压根儿就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一点,赵豹倒是看得明明白白。
赵国的版图跨越今天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简称就是晋冀鲁豫。
我记得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共产党八路军就有一个晋冀鲁豫边区,在我的印象里,共产党的根据地,都不是怎么有钱的地方。
即便是在今天,这个晋冀鲁豫边区,也离发达地区,有一段距离。
也就是说,在赵国版图范围内的不少地区,自古以来就不是经济发达的地儿。
现在来看一下秦国的商鞅变法和赵国的胡服骑射,各自对两国的影响。
商鞅变法是一次深层次、多方面的变革,不仅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都是军功奖励惹的祸),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秦国的经济实力(鼓励耕织、土地私有造的孽)。
后来拿下粮仓,蜀地,更是让秦国的经济实力,把其它诸侯远远的抛在了身后。
胡服骑射呢,只是一次单纯的军事变革,基本上没有涉及经济领域,也就只是提高了赵军的战斗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赵国的综合国力。
打个比喻吧,秦国是一个壮汉,赵国也是一个壮汉。秦国这个壮汉一边磨手中的刀,一边不断的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加强肌肉块儿的结实度,赵国只是低着头一个劲儿的磨刀。
秦国的刀越来越锋利,肌肉块儿也越来越结实;赵国只是刀在变锋利,身体基本上还停留在吃素的阶段。当两人拔刀单挑的时候,赵国的刀并不比秦国的强,身体状况更是跟秦国没法比,胜败,还用多说什么吗。
梁任公给赵武灵王送上的那一顶“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的高帽,应该不是一个冷静的人深思熟虑之后的褒奖,更像是一种发泄,面对现状的无奈发泄,当时我们的武备实在是太没法看了。
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这块短板,注定了赵国跟秦国单挑的结局,只能是失败,还得是惨败,跟前线将领的指挥水平无关,也跟赵孝成王白捡上党的这个决策无关。
这么说来,还是赵豹最初的建议最有先见之明,他就清醒的看到了赵国和秦国的差距嘛,要是听他的,赵国就不会这样了。还是太史公说得对,赵孝成王就是利令智昏,晕头晕脑的忘记了自己和秦国之间的巨大差距。
绕了半天,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在巴掌落下来之前,让我再好好想一下。
想起来了,咋把这个实力忘了呢。
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在综合国力中都可以用数字来量化, 简单粗暴,看上去比较强硬,也称硬实力,其中军事实力,更是硬中之硬。
还有一个实力,没法用数字来量化,说不清道不明,看上去比较柔软,称为软实力。
软实力,看上去软了吧唧的,不够劲儿,但是老祖宗告诉我们,软刀子杀人不见血,一点儿都不软。
赵国只要让手中的所有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应该可以避免这个惨败,甚至还可能赢下来。
用下棋来比喻国际斗争,并不是很确切。下棋是一项相对公平的体育竞赛,开赛前双方的棋子是一样一样的(较真儿的话,颜色不一样),并且所有的棋子都在明面,输赢只看棋手的水平咋样,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
国际斗争更像是打牌,手里拿一把什么样的牌,基本上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传说中的赌神、老千例外。
手里一把烂牌,领导人的水平再高,也只能做到少输。例如那个东南亚国家,是谁我就不点名了。在这个弹丸之地上,什么光耀都没法光耀全球,就连在东南亚,他也只能是个听别人吆喝的主儿。
手里一把好牌,只要领导人有个正常的水平,就能保证赢,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传说中智商最低的小布什总统,拿着美国这把牌,照样在国际上搞得风生水起,让世界为之侧目。
争夺上党的时候,秦国和赵国的手里都有一把牌,就看双方怎么排列组合了。斗地主的时候,你非得把顺子的牌,拆成单牌,一张一张的出,输了的话,那就不能怨天怨地了。
按说,别人打牌的时候,咱不能在一边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现在双方把手中的牌都打出来了,咱做个复盘,不算是犯忌讳吧。
双方的牌,基本上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
毫无疑问,在硬实力方面,赵国手里的牌,要比秦国的差一个档次,但是他手里还是有一张王牌的。
赵国的综合国力中有短板,秦国的综合国力中同样也有短板,秦国的短板,恰恰是赵国的长项,软实力。
春秋以来,秦国的国际形象(跟蛮族厮混)和文化基础(基本上没有),就是中原诸侯的笑料,整个国家的软实力,软得不能再软,基本上没有杀伤力。
赵国虽然在中原边缘,但好歹还算是中原诸侯,文明上,也跟中原主流同步,软实力上,不知道比秦国高多少。
在争夺上党的过程中,赵国跟秦国单挑的话,软实力没啥特别的用处,硬碰硬的死磕就是了,结果就是长平的结果。
赵国干吗非得跟秦国单挑啊,哪一条战争规则规定,战争必须是两个国家单挑,不能找人搭把手。人家美国搞伊拉克(本世纪初那一次),还拉了一帮兄弟呢。
记得小时候,邻村之间的小男孩儿经常打架,吃亏的一方,临转进前都会恶狠狠的丢下一句:你等着,我回家找我哥哥去。牛一点儿的,还可能会说,回家找我九哥去。
友情提示:这一招在今天很难再管用了,要想自家的孩子不吃亏,加强身体素质建设,才是王道。
哥哥帮弟弟打架,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会开口要价钱,因为他们是兄弟,这就是软实力的作用。真要是有九个哥哥,那就是一个班的兵力,这孩子再弱小,那也没人敢惹他。
跟秦国相比,赵国就是那个弱一点儿的孩子,但是他有中原兄弟啊。虽然这些中原兄弟帮他打架,不会不要价钱,但是赵国完全有资格,跟这些兄弟讨价还价。
从苏秦开始,赵国就是合纵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且在历次合纵活动中都积极掺和。不合纵的时候,他也经常帮助三晋中的其它两家,跟秦国死磕。
忙活了那么多年,让赵国收获了一个相当良好的国际形象,并且还是绝对正面的抗秦形象,也让赵国有资格跟这些中原的兄弟讨价还价。
反观秦国,一直不怎么遵守游戏规则,国际形象相当糟糕,基本上就是一个绝对负面的形象。不过呢,他的块头太大了,一般人也不敢跟他单挑。
到了秦昭王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单挑秦国,都基本上没戏了。
要是群殴呢?
曾经有一个群殴秦国的机会,摆在赵国的面前,可惜他没有珍惜,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
为了国家安全,赵国利用难得的窗口期,先下手为强,抢在秦国前面,拿下上党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走了先手,也算是一个妙手。
走了这一招好棋后,赵国上下,就有点儿找不着北了,在秦军沉默的那一年当中,他们竟然也玩儿沉默是金,连一次大国外交都没有。
如果赵国利用这一年的窗口期,跟中原的弟兄们走动一下,该赔礼道歉的赔礼道歉,该送礼的送礼,该归还的归还,该割让的割让,先把兄弟们拢到一块儿,帮着自己过了这一关再说。以赵国积攒多年的rp,中原的兄弟应该会给他帮帮场子,到时候,赵国何至于在长平跟秦国单挑啊。
可惜,赵国人什么也没做,这让我很不理解,难道赵国君臣,真的认为秦国还会咽下他们送上来的苦果?
是他们太看重阏与胜利的重大意义了,还是赵国人天生节俭,舍不得下本儿?
走上了跟秦国单挑的羊肠小道后,赵国也就走在了失败的阳光大道上。
事实证明,跟秦国单挑,赵国没便宜赚,当廉颇在前线跟秦国人搞成了消耗战的时候,赵国硬实力的缺陷,就暴露在显微镜下面了。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赵孝成王打算停战,这想法绝对正确,停损点选的也比较合适。不过呢,要想真正停损,就应该按照虞卿说的去做。
在当时,秦国也耗得够呛了,只要其他诸侯一接纳赵国的使者,哪怕是他们只聊一下天气,都能让秦国人睡不着觉。在那种情况下,再跟秦国人商谈停战,赵国人将掌握相当的主动,极有可能弄个和局,比如,在上党搞个非军事区之类的。
可惜,赵孝成王又一次失算,竟然鬼使神差的单独去跟秦国媾和,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中原孤儿。
整个长平战役中,赵孝成王就犯了这么一个错误,唯一的,却是最不该的错误。
犯下这一个错误后,摆在赵国面前的就是一座独木桥了,单独跟秦国死磕到底的独木桥。
失败的前景,在向赵国人风情万种的招手了。
从先前不进行外交工作,到现在跟秦国单独媾和,赵孝成王的这一系列表现,让我不得不不怀好意的揣测,这小子就是个战国版的葛朗台。
该省的,一分钱咱也得省,该花的,天文数字咱都得花啊。做人不能太葛朗台,做领导人更不能跟葛朗台沾边儿。
媾和失败后,廉颇在前线战术上的成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虽然他的一切战术,都是从战场上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的正确选择。
恰恰是这个正确的选择,极有可能给赵国带来最不正确的结果。
如果赵军按照廉颇的打法,藏在乌龟壳里,打死不主动进攻,那么赵国的所有物资,就得源源不断的投向长平这个无底洞。
如此高数字的消耗下去,即便能够把秦国拖垮(这个概率并不太高),解除了秦国对赵国的威胁,那赵国自己恐怕也就只剩下半口气了。
别忘了,那是在战国,其它国家看着半口气儿的赵国,能没啥想法?
这个半口气的赵国,正好是其它诸侯的猎物,不可多得的合时合口味的猎物。
到那时候,赵国死得会更难看。
后来,燕国就曾经以身试法,虽然失败了。
为了避免这个可怕的结局,赵孝成王必须change。
在我看来,这会儿赵孝成王可以从两个方面change:换前线的将领,充分利用现有的力量,搞定秦国人,守住上党;换自己的思想,放弃上党,存人失地,希望以后能够找到机会,扳回一局。
赵孝成王选择了换人,因为实在没有更多的人,供他挑选,就换上了赵括。
赵孝成王自己也知道,秦国人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的歼灭赵军的有生力量,还做这么一个决定,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我恶毒的揣测一下赵孝成王,他是在拿那四十万赵军将士赌博。换个将领去跟秦军赌一把,赢了,在上党站住脚,那赵国就赚大了;输了,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消耗秦国,让秦国即便能够拿下上党,也累得吐出心肝肺,给赵国争取一个相当长的喘息时间。
四十万赵军将士,就这样被扔到了赌桌上,输赢就看新来的老大,水平怎么样了。
赵括的水平到底如何,说不清楚,在史书上他只有这么一个表演的机会,还让他演砸了。
我只能说,如果他再谨慎一点儿,赵军将士即便最终还是全军覆没,应该不会死得那么窝囊。
不对啊,后来霍去病千里远征,无后方作战,咋不说他不谨慎呢?
又给了自己一个嘴巴,这个嘴巴我只能受着了,虽然我尽量不成王败寇,但是历史总是免不了成王败寇。
赵括惨败长平,是纸上谈兵;霍去病千里立功,是年少有为。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赵国的处境,让我想到了美苏争霸时代的苏联。这头北极熊跟老美缠斗了近半个世纪,有一阵还站在上风,但是因为他的经济实力还不到美国的一半儿(40%左右),最后只能落个解体了事。
也许赵孝成王看了看自己国内的经济状况,就知道了,只要失去了上党,赵国将永远不会再有机会了。
赌吧,赌吧,不是罪。
在那一刻,我们处在赵孝成王的位置上,能不能下一个“存人失地”的决心呢?
赵孝成王的赌博虽然输了,可能都输得超乎他的想象,但终究还是起了一点儿作用。
在长平战役的最后时刻,秦国上下拿出了吃奶的劲儿,总算是完成了任务,同时也把自己累得七荤八素,后面再想干什么,脚步就没那么轻盈了。
拖着灌满了铅的双腿,秦国人下了太行山,来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这会儿,在硬实力上,赵国是一两,秦国也没有半斤了,是拼软实力的时候了。依靠着自身还算不错的软实力,赵国渡过了立国以来的又一次危机。
———————————请假分割线—————————————————
PS:本来想分两部分发的,想了想,还是一块儿发了吧,发一个长的,请个假,休息一个周末。
这一部分是我最累的一部分,从仅有的文字记载中,想象当时天下的状况,想象秦赵两国的状况,再揣测当事人的思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在脑子里打成了战国。作为一块不是写小说的料,我承认,这些想象已经挑战了我的想象极限,再这么想象下去,我不疯也傻了。
下一步,写一写邯郸保卫战,一场决战在场外的战役。
写完这个就该回家过年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您写得带劲,俺看的也带劲!
轻骑兵轻装的特点注定了它不是用来攻坚,它的优势是机动力。所以它的主要作用是侦查、突袭、袭扰、追击。一个会突然出现在你侧后的敌人难道不是可怕的敌人?古代军阵的防御方向大多只有一个,面对背后的敌人就只能调整防御方向或部署,这就给正面的己方部队产生机会。轻骑兵就是一个寻找机会与制造机会的家伙。
看来秦的轻骑兵太生猛海鲜了!粮道绝了赵军竟不敢派个几万人出来保交,你看作用大不大。
因为也许在你以看待白痴的眼光看待不同意见的时候,你自己可能就在不经意间扮演了这个角色
长平之战中,赵军损失40万人无疑是事实,因为在随后的秦攻赵之战里,赵国已经窘迫到了无一兵可发的地步。但是,这40万里有多少是真正受过训练的士兵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在古代,占用人力最多的军事部门不是作战部门,而是后勤和运输部门。以后来的秦为支持北部戍边而征用的人力为例,据北宋沈括的计算,平均每个民夫只能背六斗米,而自己每天要吃掉二升。民夫返程也得有粮食吃,实际每天的路程要消耗四升。用牲口的话,可能多运一些,但赶牲口的人要消耗粮食,牲口也要耗费饲料。如果牲口在途中死亡,损失就更大。(见《梦溪笔谈》卷十一)。如果民夫每天能走四十公里,如果他的行程达到十五天,即六百公里,他正好将自己背的粮食全部耗尽;如果他走十四天,就只能在目的地留下四升粮食,只能供应一个人吃二天,有效率为6.7%。要维持一个人全年的粮食就得有一百八十人次来保证。假定由专人负责,至少需要十五个人。要供应北部边疆六十万人的生存,至少要动员九百万人专门运输。从太行山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到河套的距离远不止六百公里,所以只能采取接力的办法,由更多的劳力分段运输,那么以上的估计是最低限度。
事实上,民夫40公里的日行程是完全达不到的。即使我们算赵的民夫都是身强体壮的青年——事实上不可能,这样的青年一般是优先补充进作战部队,后勤系统一般应该是30-40岁左右的人。从邯郸到上党地区200多公里,至少也要走6天,这还没算天气、道路的承载能力等(秦的数据有个前提,就是秦已经建设了从咸阳到北方的干道)。那么维持前线一个人的正常日消耗,大概需要10个人来服徭役。这就是说,如果前线有10万军队,那么相关的后勤系统至少是100万人在不间歇地工作。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条粮道并不是很安全的,廉颇一直没有发动大的进攻,极有可能是其将主要部队用于保障粮道安全,如果增兵则其消耗可能超过这条道的承载能力。但是长期耗下去也是死路,因为赵国还需要这100万人来种田,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赵国的粮食储备可以想象是根本经不起消耗的。从赵的外交求援情况来看,如果能从其他国家获得粮食,那么赵国或许还有能力和决心和秦国耗下去。但外援是没有的。
这就是为什么外交失败后赵选择换将的原因——因为赵没有选择了。
那么现在回到长平,既然我们知道了赵军的后勤系统是其整个战略的死穴,那么站在赵的角度来讲,前线最理想的兵力大约为多少?我估计可能是10-15万左右。这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数据基础来推算的:我国2009年15-59岁年龄段人口占68.7%,我假设15-30岁年龄段的人占其中的1/3,那么实际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3%,其中还得抛去一半的女性,就是说,真正适合负兵役的青年大概只有12%。难道赵国总人口只有200多万?据秦在统一后统计,全国总人口大约4000万,简单地除以7,相当平均到每个国家是近600万,但我们知道当时的人口分布并不平均,加上战乱时期户口管理混乱,流动人口的数量是很难计算的,那么我们就多算点,算赵国500万人口。同时别忘了,赵国还有一条北方防线要防卫匈奴,这些人也是需要吃饭的。所以综合统计下来,长平之战里的赵军士兵数量大约在10-20万之间,我个人倾向20万左右,但绝对不会超过25万。
所以,在赵军被秦军截断后路之后,包围圈里应该是20万左右士兵,剩下的主要就是民夫。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秦军出动2万5千人去截断赵军后路,在有地形和主力的配合下,这2万多人完全可以堵住20万赵军的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