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海三十年往事(一)走穷命带财运的朱鎔基 -- 大势至

共:💬392 🌺2195 🌵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家园 上海市政府对于保持人口数量还是很有远见的

对比北京,进沪的门槛还是低不少的。

家园 我的意思是说朱这样做起不到警戒贪腐的作用。

反而显得不近人情。他这样的人,不从制度上下手改革,而总是以惩治个别人和事来做样子。其实对惩治贪腐没有任何作用。

家园 这个倒也是

只是“从制度上下手”这个题目太大了,不是哪个个人能在一件事情上就能解决的。

老朱下手比较狠,也不能说全是做样子。

家园 蚂蚁雄兵对拆迁--虹口有些犯难

上海十个老的区里,虹口区与黄浦卢湾徐汇区甚至普陀区比较起来,确实落后了。

原上海齐名的三大商业街:南京路,淮海路和四川路,现在南京路全国闻名,上海旅游胜地,变身成游客商业街;淮海路进而成为上海时尚之街,尤其新起了新天地地标性区域,颇有取代南京路在上海人心目中第一的势头;徐汇区原借的是淮海路的光,现在新起徐家汇商圈,另外衡山路酒吧区,在本地外国人中的声誉也是上升。现在上海的外国老住户对于新加盟上海的同胞给出的忠告是,去新天地看看,回衡山路泡酒吧,新天地太贵了。连普陀区的长寿路商圈都在不声不响之间崛起。唯独虹口区的四川路商业街渐渐式微下去了。改造之举动了一次又次,始终不见定型,不知是什么原因。有了海伦路文化一条街,做得不错,但不见财源。

举个动迁之事作佐证。

外白渡桥附近的一片区域商业改造(有49前私有产权房,也有后建楼房),台湾商人拿下的。早得年份都不能确认了,至少在96年拆迁已启动,户口即行冻结。至今已跨过了14个年头,尚未动迁完毕,没法进行全区域的重建,只能吃一片动一片。

当地商户与居民据说也就500户左右,但小商小户颇多。最早动迁居民的人头费是5万元,对应房价是共和新路延长路一户一厅房总价12万元,现价60万,5万元人头走的是第一批。第二批是10万元人头费,买的商品房子60万,现在过百万,据说两个老邻居算来算去还是早走合算,房价上升8年之差和户均收入上升期的消失都不利于后迁者。近几年一批是2006年的23万人头费,买老闸北的彭浦新村二手房解决一家分户难题。现在坚守的老邻居们漫天要的价码开到了50万人头费,这些人早已自行解决了住房,全指望着老屋解决财富增值问题。

但最难啃的骨头并不在居民,而在商家。区域内众多的店铺和饭店有国企,也有个体,也有民企,这些年来这个房产所有制可不再单一了。

有产权的要价理直气壮,有营业执照的也是得理不让人,您要发财我要吃饭,见照给价,其实坚持到今天都不走的新商铺早安排好了,现在目标是不吃出大肉来不吐口,上海人称的门面小店(40平米)外加合法执照一张,500万也请不动尊神一位。这就是改造商家面对的人民战争深厚动力和持久力,复杂人性的角力大战。

龙应台评说非大陆不能完成此等拆迁,因我们是某某制度。没那么复杂,这位台商的亲身经历可以印证,上海完全可以达到台北的拆迁难度,少拿制度说事儿,百万蚂蚁雄兵,各自为战,外星人来了也要怕呀。

象虹口区类似八年抗战都没完成的地块改造不止这一处,树不起区内中心龙头,就没有动力拉动周边,一旦在上海整个区域落后,区内吸引力就差,调控买家的能力随之也就不强。犹太方舟也在虹口区可惜也没影儿。不知这个因素算不算,虹口区原为日租界,没什么好沉淀。

虽说现在批评土地批租之声日盛,还附上了民生这么一顶大帽子。但是至少对于上海而言,向地求财,借地发力,官家得以大举动土,中心区域人挪活,应该还是双赢的事情。

作为首发阵容,上海当时的优势就是前途不明,面对不确定之未来,官家与民众能够团结一心,作同舟共济之举,求取百年一变。而且当时各单位经济产权的单一性,也大大便利了利益再调整。现在格局明朗,所有利益方全都要争取最大利益,都想从得地的商家身上拉下一块肉,居民求改善民生终还是好办的也应该满足,但要求财就等于以地产对阵商家未来经营利益的分享,最后生财的不是地而是在地上经营的商家,多了少了不是任何一方想当然的,其他方失败丢的无非是财,求改善的升斗小民最是输不起。

最后一句,速度就是生命,有些机会本身就是边行边进中变化的,虹口有些拖僵了

家园 在上海打车,不要乘车牌BX打头的出租车

一般上海人都尽量不乘。

家园 其实我个人觉得BX还可以,并不如传说那样离谱

当然,这只是偶尔为之

家园 客管处现在可以退休了

当年出租公司是百万雄狮过长江,有点钱的都买些车办公司。所以抢手的是司机,不少公司为吸引司机,不仅是按营业额分成,还规定本公司工作满一定年限即可购买出租车,以后就再不用交分子钱了。您想这是谁求谁的事儿呢,司机犯事,公司怕得罪大爷们,告到客管处,禁不住各路神仙唯钱是举高举轻放,所以呢,这形势就一泄千里,谁见谁头疼。

朱公当时用了猛将,成立大众出租,先拿司机作阀子,是真抓真管,但凡举报属实当即罚一赔三,哪位大爷有本事只管跳。

久旱遇甘霖的上海市民哪儿见过这么好的队伍,交口称赞不算,上海人不来口惠但求实惠,举凡坐车必等大众,家中客人到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必坐大众,别的都是强盗车,而且务必保留发票,但凡有理一定赔钱,别怕麻烦赔了钱我给寄。您说这活广告做的。

现在大众规矩,只要有顾客投诉,完全不进行质证,二话不说司机立即上交300元保证金到公司,举证责任在司机,回去慢慢回忆去。但凡能证实无过错,保证金方才退回,如若不然一律秉公而行。司机也是叫苦很多,很多投诉不是当天用车而是过了好几天,实在想不起当时为何走了这条路,为何比常规多了几大元。所以如果在上海您的朋友告诉您走此线大约多少钱,超过数目一多,您只要直告司机为何这个价还没到,一般司机会提前打表,明告您您怀疑多绕路的车钱我不要了,因为耗不起纠纷的精力,根本不用客管处伸手,公司一头就过不去。如果直言相告还无反应,告诉司机打票,只要确属合理,一般司机会即行退钱处理。屡试不爽,完全不用担心司机欺生,纵有坏心也知遇到识货的了。

守规矩孩子一多,犯事的就鹤立鸡群了,一抓一个准。

这份基业的确要归功朱公。人这脑子怎么长的。

家园 【原创】三十年(八)沧海变桑田的生态变迁(1)森林猛虎对

沧海变桑田的生态变迁

(1)森林猛虎与草原狼的较量

其实说到这儿,有个现象就很明显了,上海的政治与经济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的转折性变化,政治的先缓缓,先说经济生态,(谢谢高朋满座、禅人和雷声诸河友们的详说,八十年代上海郊县还是热火朝天的,城区才死气沉沉。不过以后上海郊县开始以城区的后备和第二梯队与城区整体联动了。)上海产业与业态规模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发生了非常迅速的改变。秋草长长的草原一步跨入参天大树的温带森林。

八十年人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来沪的中小台商众多,一开始占据了很大优势。原因就在只要他们持大陆会坚持改革开放之正确大势判断,那么他们就被赐予一双能预见未来的眼睛,他们等于穿越时空重回十年二十年前的台北,所以大量台商无论是行业还是区位俱都卡位精准。

上海虹桥开发区为当年甲级一级写字楼区,不少品质优良的物业花落台商之手,同时台商还拥有周边众多商店,当时许多非外销房可买卖的物业,他们还是设法签了十年甚至更长的租约。称台商造就了虹桥开发区亦不为过。

永和豆浆,台湾珍珠奶茶等诸多创业成功神话还言犹在耳。

1984年上海诞生第一家台资企业。20年间上海平均一天半注册一家新台资企业。90年代中期,台商到上海投资最为集中,平均每天新增3家台资企业。

(关于虹桥地区房地产市场见禅人的坐看高楼平地起-乱谈房地产序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228252,禅人:和尚见官二三事八十年代官场生态图http://www.ccthere.com/alist/330618(我不知如何写链接)。)

但前后不过十年,纵拥有先发之优势,跨国企业以及众多拥有更深厚实力的大企业却能后发而先至,很快将中小台商――那些没法迎风而长速成参天大树的小草――迅速排挤了出上海滩。纵有一些草原狼能驰骋一时,终不敌沧海桑田变迁,草原向森林转换只在弹指一挥间,森林猛虎对草原狼,胜负易手毫无悬念。

最有传奇和典型性的当属台商黄海伯以及他的徐家汇大千美食林兴起与衰落。

1991年黄海伯斥资美元500万元,在当时上海西南交通枢杻地徐家汇建起了一座七层高楼,全部经营中外点心与饮食――大千美食林。

1992年开张的大千美食林创下了诸多他自豪至今的饮食业之最。一年营业额高达1亿元,最高日营业额达86万,那天圣誔,客人蜂拥而入,卖清厨房内所有存货,关门时员工几乎累瘫在地,兴奋不己的黄海伯当即发放了30万奖金给员工。

而这一切只源于极为简单判断。在徐汇区政府的招商引资会上黄海伯敏锐地发现了徐家汇的巨大人流集聚的前景,在徐家汇商圈尚未形成之前,大胆卡位徐家汇。黄海伯久在海外奔波,尽管他本人却从未做过饮食业,但断定移植海外流行上海却未见的美食广场餐饮形式即有胜算,因而大胆进入他为生手的饮食界,果断占地五亩建楼开业。

1992年开张,1999年大千美食林关门,转租他人成为太平洋电脑城,2001年正式卖出物业,前后不过7-8年(真正鼎盛期不过两三年),曾领一时风骚的大千美食林人间蒸发。

为什么呢,这种如此简单的业态引进只是领先一步,没有任何门槛阻挡后来者进入。很快许多百货大楼同样的美食广场迅速跟进,先发优势立刻失去。

此外,没有深厚行业根基和雄厚财力支撑,没有高端管理经验和真正前瞻有效的商业理念,残酷的竞争对手和顾客淘汰你没商量。

徐家汇不同于其它上海商业商区,并非沿着马路线状延伸的商区,而是围绕十字路口中心构成的圆形商圈。半径不足500米的商圈内,光肯德基就有4家之多,而且4家又全都赢利,必胜客分店是全上海唯一能见排队的分店,麦当劳就开在肯德基店旁。目前进入中国的所有饮食业巨头都在徐家汇商圈开了店,中西美食,甜食点心咖啡一样不少。一个大食代美食广场引进了130家商家。如此激烈的竞争,如此强劲的对手,非一流管理和强大资本实力根本不能战而不殆。

当然,淘汰虽无情但领先一步回报仍巨大。2001年物业转卖价为9600万元人民币,因此黄海伯虽兵败徐家汇,但上海发展抬高的物业价值保证他全身而退还留下了东山再起的本钱。现在该楼物业价值3亿人民币,当年黄海伯在美食林的台干们倒反而混出世了,美林阁就是其中一个自打的天下。黄海伯曾颇为自嘲道:我带来的小兄弟们都出道了。龙头老大反而折了。

2000年之后,台商走进上海媒体渐多,我记得2000年前后一二年内,曾有个台商介绍上海经验时说到,上海台北太不同了,我的当家食品多年不变,而大陆食品三个月即为一周期,一款产品内容与包装经久不变成为人一生的记忆根本不可能,大陆求变求新之坚强神经与充沛活力令人吃惊,无力适应者根本无法立足上海。

不断有朋友问,我现在去上海投资能干些什么,我听了无话可说,他们不明白与他们竞争的是谁,且不说大陆本地商家成长迅速根本不能小看,所有国际大牌企业都到上海了,打得赢上海市场,就是打赢了世界大战级别的商战。你们以为上海滩是好进的,拿着两三百万能干什么,早几年还行,现在来上海摆地摊还差不多。我不知道他所说的是新台币还是人民币抑或是美元,有这么昂贵的上海地摊嘛。不过这足以说明,上海从92年之后的速变,迅速筛选和淘汰着商家,改变着上海的经营版图。

台商非顶级无力久占舞台,外资国企民营也一样。

曾有一家民企发韧于海南开发,资本做大后退出海南。这批知识商人,与八十年代迫于生计而发奋的根在乡村的农民企业家不同,对企业超常发展有高度自觉追求,判断国家大势准确,捕捉全国范围商机极为敏锐。第一时间对上海开发浦东作出了反应,来沪寻求项目,接触市政府之后发觉上海胃口太大,以他们的实力不可能与市政府对等,马上退出城区转往两厢,前往上海郊县,后一直下到大队一级(是乡镇级别吧),酒足饭饱之后表示有意在当地投资合作项目,当地官家只问一句,您想投资多少?千万级别吧。官家手指一农民汉说,他们大队自有资金即达千万。知识商人咋舌而退。那还只是九十年代初期的经济生态环境。

以后台企进入长三角地区渐成潮流,但是多以产业集群进入或是世界级别数得上的龙头企业迁入为主流。民企也是如此,非猛龙就别想过江来。

至多不过2000年前后,上海对企业进入开始有留有舍,直到以后产业选择性筛选,官家强身健骨补气益血之后,这身手日益矫健,手舞足蹈于上海各行各业,生活百态之中。官家势力做大不可逆转。

自此上海进入了资本逐鹿的时代,进入巨无霸博奕的时代,是名家名角占据舞台的时代,舞台大幕巳在无名之辈面前合拢了。

家园 心态归纳准极了

空手套白狼就是浦东开发的处女相。

浦东开发管委会朱公主持挂牌时那副青涩样,那里想到她日后会如此风姿绰约。

女儿要富养方能入得厅堂,此言不谬。

家园 你觉得这样对司机公平吗?不过朱借他人脑袋成全自己罢了。

你觉得这样对司机公平吗?不过朱借他人脑袋成全自己罢了。

让朱云来开出租,你看朱会这么干不!

家园 您是觉得绕路反而公平?

还是觉得必定有一大票人

各种捉弄司机来赚那么十几块钱?

家园 老朱在应对88的时候发表了一个电视讲话

能敢于在风口浪尖,安抚民心,说一些政治上并不完全正确的话,甚至有断送自己政治前途的可能,这样的好市长是值得市民们惦记的.

家园 问题是这样的处理程序,是把司机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问题是这样的处理程序,是把司机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是牺牲司机的利益讨好市民罢了,慷他人慨。

你来保证那一大票人?

家园 出租车都有卫星定位,诬告也不容易。

应该有数据保留,否则倒难以保证乘客的素质。反过来说,如果乘客诈骗司机是常态,那规矩早就改了,司机们不会这么做下去的。

家园 时代变了兄弟

打不到车的时候谁还管啥字母打头捏。。。

偏偏经常打不到车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