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根据河北日报唐车厂的报导,估计一下高铁的自主创新程度 -- 陈经

共:💬119 🌺304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答案是显然的。

答案是显然的。

当然是全封闭。

家园 请问:20000个视频信息得找多少人不停地监看?

多么巨大的就业机会啊

家园 好文,送花

好文,送花

家园 高铁几乎是全高架,没有高架的也基本上在山洞里

为了保持线路的平缓,车站站台一般也是在高架上的。全高架了实现全封闭就很容易了

这个有新闻报道,好像还被称为中国高铁的一项创新技术

家园 列车是德国技术,车站是法国设计。。。
家园 集中监控的话,其实不需要多少人的

监控系统平时只是将视频信息完整的保存下来,同时可通过系统设定,对特定的信息进行报警,报警后可把这个摄像头的信息调到集中监控的大屏幕上来。估计百十号人可以把整个系统运行的很好,但是存储可能是个大问题,投资会很大。

家园 尝试补充,不知道对不对,另外发发牢骚

视频监控目前可以采取的是降低贞率和动作捕捉,比方说,某银行的视频监控采取的是12贞/秒硬盘录像,标准24贞能录1小时的硬盘空间这样就可以录两个小时,远程传输带宽也减半,如果远程传输再采用有损视频压缩或者降低分辨率,占用带宽就更小,我以前的单位用的是每秒2贞的方式录像,带宽/硬盘占用减小到12分之一,当然看起来人物一跳一跳得,不过不妨碍辨认画面里的人是谁。

另外,以前我们用过的视频设备有动作捕捉功能,就是说屏幕(指定区域)上没人(动)的时候,它就不往外传画面,远程监控看的就是一个静止画面,当然和实时画面没啥区别,一旦有人动,或者,有鸟飞过,甚至是晚上镜头前有虫子飞(后面照明灯的关系),它就开始传画面了,这时远程监控的地方可以自动切到这个镜头,或者声光警报之类的,这个也许可以解决楼下说的需要多少人看录像的问题。(突然想起来9x年,胡同里的录像厅,10点以后黑灯瞎火,老板放x片,一屋子大老爷们看一个小彩电的情景),几年前北京城铁投入使用,记者采访的时候,就报道采用了这样的视频监控系统,被采访的城铁领导在监控大厅里说,装这个视频监控除了保证城铁安全,也用于防止偷盗铁路设施,依稀在印象里好像还说过视频监控还配合了超生/红外之类的传感器,感觉到有人靠近就让摄像头往哪里转?记不太清楚了。反正监控在技术上不是啥大问题。

另外发发牢骚,高铁速度越来越快,快赶上飞机起飞的速度了,但是,在安全管理上离飞机还有差距。首先机场有手持金属探测器MM扫你全身,高铁没有,另外火车站、机场有那个fiscan(是这个八?名字记不太清楚了,扫包裹行李的),据说能扫爆炸物啥的,我坐飞机,进出火车站,都强制扫,但是上次我坐京津城际高铁,虽然也有这个东西,但是居然没让我扫就放我进去了,这几次我都是背着同一个很破的电脑包(也许是意外?不应该,包上很明显的印着几个大字“中国工程爆破协会”)。机场除了到处监控,还有武警把门,高铁,在京津城际上我还没见过沿线除了监控外有专人沿线管理的,当然,线路很长,想找人监控也不现实。还有,高铁毕竟是在地上跑,比起飞机来,比较容易“够得着”。

假设我是拉登的人,想搞点大动作,在高铁上下手比在飞机上动脑筋要容易。比方说,在高铁经过前一分钟开一辆铲车铲倒围栏开进去停在铁轨上,或者铲掉一米铁轨之类的,反正你1分钟之内停不下来,即时停下来了

,估计也像成龙 超级警察里面一样,车停下来了,人都从前风挡飞出去了。

具体后果,可以参考德国城际铁路脱轨撞桥事故,那个速度只有咱们的一半。

家园 京沪线80%高架,非高架的肯定要全封。

  别说有故意的,就是普通行人跨越高铁也极其危险。

家园 同行啊

我是做公路监控的。老大是做铁路监控的?和利时?新华?浙大中控?

家园 太瞎掰了就漏怯了。

太瞎掰了就漏怯了。

还车站呢。

你听说过连接麦加那条高速铁路吧?知道谁去搞土建铺铁轨嘛?知道是谁中标吗?

家园 咳、咳,你激动了,这和麦加铁路有啥关系?

你去问问吧,武汉火车站是不是法国设计的。。。

上面有贴,足以说明了,哈~

家园 花你的绝对优势。听到这个总是高兴的
家园 武汉新站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和法国AREP公司联合设计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12/26/content_12706820.htm

由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和法国AREP公司联合设计、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施工建造的武汉火车站矗立于杨春湖畔

AREP公司是个建筑设计公司,跟高铁本身关系不大: http://www.chinadaily.cn/cndy/2009-12/22/content_9210659.htm

家园 建议你把具体手法删掉。
家园 泼点冷水吧

说句实话,唐厂的技术水平在南北车系统中都并不算高,我甚至怀疑西门子就是看中这点才和他们合作的。南北车最牛是株厂、戚厂、长客、四方。我兄弟04年去过唐厂,唐厂人给他见识了真正的火车——因为整体设计不完善,车轮和轨道摩擦设计不够,车轮在轨道上磨出大量火星!

ICE3系列设计很优良,我们的材料不知道如何,毕竟我不是搞机械的,只有一些参考数据。反正我记得04年的时候,包括中国最强的株厂的转向架都只能够达到160km时速,当时从乌克兰进口了一批170km的转向架。如果这个300km时速转向架的材料我们能够自己搞定倒是可以算是一个技术的突破,不过,从文章看,没戏。

关键部件,就是网络和传动,这些玩意儿外国佬都知道我们的厉害,对于软件控制很严格,不是那么容易抄的。

至于装配工艺的提高,作为唐厂可能是进步,不过看看别的优秀企业,干得已经不坏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