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达雅
最近官方哥本哈根峰会后的宣传文章,用了一个非常文艺的题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稼轩的句子,全篇我也就不抄了。我觉得吧,这两句,是写出了那种无法言说的味道的。这种味道你可以表达,可以理解,可以共鸣,但是却不可以用文字直白地写出。
个人认为,在所有写出无法言说味道的古典文学中,这两句可以排第二。第一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大家同意么?
想了半天想不出好的来,先推个卿云歌。回头再看看有没有好的。
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天地不仁
那种冲破了重重阻碍,胜利已经在握,微笑的望着后面群山说到,青山遮不住,然后继续看着前面,掩饰着内心兴奋说,毕竟东流去~~~
那是对末路强者地怜悯和无视,是胜利者含蓄地表达自己地胜利呢?
这句跟人探讨过,我找找当时地解释看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比如《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看似写景,但凡是离开过家的人,都能体会到文字里隐藏的那种说不出的感觉吧。
不纯洁的人脸红心跳的飘过
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白了?哥本哈根气出来的……嘻嘻。
那就是……没事偷着乐。
或者是因为女人的独特的视角。
本质就是“客观对应物“,也就是在思想感情和外部形象之间建立对应联系。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和流水都是一种象征,具体象征什么,可以用在许多地方,这是诗歌的妙处之一,也是“客观对应”的妙处,因为没有直接描述思想感情,而是截取了一个外部客观对象,所以这种对应不是固定的,而只是作为一种模式,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也类似,但是这个例子里面直接地点明了“木“(客观)与“人”(主观)之间的对应,具体是如何对应的,没有完全明讲,但似乎也是比较清楚的,他说的是树木尚且因时间而枯朽摇落,人又怎么能够承受时间的摧残呢?
第二我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