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谈绍兴北伐 -- 查理五世
到绍兴七年,岳家军据说有十万之众......
谁给咱评点评点这种说法阿?呵呵呵
隆兴年间北伐,就是因为张浚手下的两员大将彼此闹别扭,最后误了大局的。
让割据的武将互相合作?宋朝那机制绝对没戏.......
对了,乌某人的名字叫乌陵思谋,金史那边叫他乌林答赞谟
二吴给岳飞送美女(当然没要);韩世忠与岳飞惺惺相惜,彼此都很仗义,这是局面最好的时候,最能打仗的几个方面大将关系都很好,以后再也没有了。
更由此判断,战国时代动辄几十万军队的动员是根本不可能的,不要说给养,这么多人怎么指挥啊?
中国历史的记录,基本上越到近代军队人数越少,人口数却越多,由此推测,越远的历史越是传奇,至少在战争的记录上。
看了诸位高见,觉得有些手痒,正好对这段历史也是很感兴趣,虽然所知不多,也想从自己的角度来谈谈。
窃以为,分析历史上某个决策或者选择的正确性与否,不能静态的从当时的情势进行讨论,而要联系到整个战争的过程来看。
就拿这个话题来说,整体上来说,北宋亡朝之后半壁江山失去,无论从国力对比还是武力建设上南宋都比不上金,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些静态的数据对比提供不了有意义的解答。北宋的国力和宋军的武力总水平肯定要强过金罢,然而亡的那么快。而南宋失去半壁江山,不但整天面临金的进攻,后方的农民起义也层出不穷,但是整个抗金形式却一点点好转起来(郾城大捷后可以说是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的解答一定也可以作为北伐是否成功的原因,起码是原因之一。
看诸位大侠的讨论里,总觉得对南宋方面考虑很多,而对于对手方面考虑的有所欠缺,中兴宋朝,不仅要靠自己努力,也得对手配合才行啊。
仅从武力这方面来说,当时金灭北宋的时候,面对的是阿骨打刚刚覆灭大辽的百战雄狮,而宋朝的军队承平日久战斗力相差的就太远了。但是金的开国部队里名臣宿将老兵到了郾城大捷时可也早凋零的差不多了。再说金兵打仗就掳掠,没死的老兵捞的早差不多了,打折的动力上跟刚开始侵宋时恐怕没法比了。可是看看南宋这边,家仇国恨建功立业的激励下中兴名将个个是英姿勃发,这可都是打仗打出来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帮人当时都正当盛年(岳飞才三十多)。
再说政治上,南宋国内主战主和的分歧不小,难道金国内部就是铁板一块,如果没记错的话,这金兀术(完颜宗弼?记不太清了,没翻书,诸位见笑)也是刚赢了一场残酷异常的政治斗争。如果金国内部本身对中原守还是撤的主张不一的话,那么这种守或者撤的政治主张必然存在于两大政治集团之间,那么金最终采取那种决策就不会取决于到底那种策略对金的利益最大,而是要取决于两大集团的政治斗争的胜败或者在朝堂之上究竟谁占优势,甚至于,最大可能是某方出于政治斗争的目的而不是出于为金牟取最大利益的角度来采取守或者撤的决策。其实说白了,南宋的统治者此时的考虑和金的统治者也是一样,根本都不是为了自己国家的最大利益,而是为了个人或者是小集团的私利来作出选择(统治者的丑陋性)。
时下这翻案风刮得吓人,不过我总得说岳飞北伐受阻于昏君奸相爷不全是为了烘托鄂王的忠贞和冤屈,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整个战略态势确实是最好的时期,也就是从战略相持开始转向战略进攻了。可惜的是岳武穆生不丰时,要是那时候主政的是我红朝太祖,嚓嚓嚓~~~~~。
查理兄这篇文字名字给的好,小时候听评书看小说,每次都是热泪盈眶,大了后每当看到这段历史,也常常是唏嘘不已。
记得在二月河写的康熙大帝里曾有这么一段,当时礼部承上三个人的名单请康熙定夺谁该作为官方祭祀的武圣,这三个人是伍子胥,关羽,岳飞,康熙觉得伍子胥后来撅墓鞭史于这忠字上有亏,岳飞忠孝两全,可惜打的是金,反了满清这后金的忌讳,所以最后选了关羽。这段是小说家言,不知可有实事,诸位大侠有什么考证吗?
查理兄认为:[QUOTE]
由此,俺相信以宋之富也养不起太多的军队。更由此判断,战国时代动辄几十万军队的动员是根本不可能的,不要说给养,这么多人怎么指挥啊?中国历史的记录,基本上越到近代军队人数越少,人口数却越多,由此推测,越远的历史越是传奇,至少在战争的记录上。
[/QUOTE]
我认为这里是可以商榷一下的。战国的几十万军队其实并非常备军。这些军队基本是临时征发的平民。如魏国的“武卒”之类的雇佣兵,荀子当日就说过是要伤害国家根本的。因此在当时主要还是靠临时征发的平民打仗。“武卒”之类恐怕只是少量的精锐部队。
动用几十万士兵的战斗必然是要妨碍生产的。所以因粮于敌也是重要的。而敌人对付的方法最有效的办法是坚壁清野。所以战国时期的战争真正开打的往往只有几个月。拖的时间太长的话,大家都受不了,都要回家种地去了。
战国时代的战争有时候也可以一打几年。但是不是大家在任何时刻都是满员的呢?也未必。例如长平之战从公元前262年秦夺取野王切断上党开始。但是直到两年之后秦赵双方才真正开始大打出手。按照《史记》,公元前260年四月到七月双方开始反复争夺壁垒。廉颇一直采取坚壁清野的方法。秦虽然采用强攻能够夺取一部分赵军的堡垒却始终不能有大的进展。秦军远道而来,再拖下去对秦军补给不利。这才有秦用反间计促使赵国换将。赵括上阵后主动出击。结果不是白起的对手,到了九月就全军覆没了。所以真正的战斗也不过五个月。
那么赵国为什么要换将呢?我以为不仅仅是秦国反间做得好。也不是仅仅因为赵王过于冲动,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秦国固然拖不起,赵国一样也拖不起。长平之战,双方主力尽出。秦军补给不容易,赵军的补给也不容易。廉颇统帅的赵军从赵都邯郸西上,逾“太行八陉”之第四陉滏口陉(今河北磁县西北),再西行过壶口关(今山西黎城东阳关),始人上党腹地,从此折西南行,沿八谏水(今淘清河),经八义村(今长治西南),过秦关 (今高平东北与长治界故关)才进入长平战区。这样一条补给线可能比秦军还困难一点。廉颇在这里固守,正应了古龙的那句话“让别人等的时候,他自己岂不是也在等?”在把全国可动用的兵力都投入前线的情况下,赵国也要速战速决,否则战事胶着下去,秋收不去说他,来年的春耕又怎么办呢?
从长平之战的结局来看。秦军在九月大胜尽觎赵卒之后,到第二年十月才能够平定上党全境。上党这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而且部分已经为秦军控制,秦的得胜之师居然要用一年多才能够最后平定,秦军主力大概是一打完仗就立刻收兵回去割自己地里的庄稼去了。
由于只打几个月的仗,每次能够动员的人数当然不会少。补给也是跟得上的。由于年年有战争,老百姓其实早就全体受到了足够的实战训练。
岳飞的例子正好相反。中兴诸将的军队其实都是常备军。要维持一支常备军,开销和维持一支临时征召的军队不可同日而语。常备军不事生产,因此不能够象临时征召的军队那样自己解决一部分军粮和被服的问题。临时征召的军队在作战时虽然不带粮食。但是在前往集结地的时候就已经自己带好一定的口粮了。日后作战的补给的一部分也在集结的过程中由士兵从各地顺便带来。这样作的好处是补给成本低。坏处是对敌情反应速度太慢。常备军反应速度快了,但是对后勤的需要大大提高。自然不能够维持很多人数。当然,象北宋的禁军,清朝的八旗其实都已经是一堆国家养着的闲汉了。每年的漕运就是养活他们这些人的。可见后勤补给的巨大。
如果战国时代的战争模式可以动员几十万军队,那么为何唐宋以后,人口更多,经济更强,技术更先进,反而能动员的军队更少呢?
南宋初年,生死存亡的关头,应该不顾一切地最大限度动员,可军队人数只有20万(记不大清楚了,差不多吧),主力野战部队人数更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象长平那样倾全国之力的大规模会战后来就很少了。但是并不代表动员能力的下降。
就说唐宋以降。唐朝平定天下打过的十万人以上的会战就不少。至少平定王世充,光窦建德的援军就有十万(《新唐书.太宗本纪》)平定安史之乱,双方兵力也是动不动就以十万、二十万计的。
完颜亮南征,总兵力多少记不清了,好像是号称百万,实际至少有五六十万吧。
元朝出兵倒是不多,但是征日本好像也动用了二十万人吧。
明朝朱棣叔侄相争,李景隆好像也是动不动就是六十万人马。后来朱棣出塞,也是五十万人以上。
南宋刚刚建立的时候其实地方政权一团糟。赵构连自己的禁卫军司令都指挥不了只好看着他们兵变。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实际上收不到多少税收。军队当然就只能够靠各地将领他们自己招募了。既然是募兵制,自然人数不能太多,否则无法供应。
另外,南宋的人口始终相当低。到南宋灭亡也只有一千二百多万户。如果要在两国边境维持一支百万的常备军,那就别过日子了。
现在的台湾年轻人,对大陆已经没有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