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阿富汗地缘政治对中国的未来威胁 -- 明日天涯

共:💬19 🌺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阿富汗地缘政治对中国的未来威胁

这是摘自百度百科的阿富汗地缘政治现状的简介:

军事上,阿富汗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阿富汗东接中国,南接南亚印度洋,西接产油区,北接中亚俄罗斯.

经济上,阿富汗拥有的自然资源.阿富汗的东南方拥有金矿、银矿、铜矿、锌矿以及铁矿 等的自然资源,亦拥有珍贵的宝石矿脉,诸如东北部的青金石、祖母绿和青蓝矿。在北部还可能蕴含重要的石油与天然气。另外也拥有煤炭、铬铁矿、滑石、重晶石、硫、铅和食盐等自然资源,而且由于国家受到苏联入侵和随后爆发的内战(阿富汗市民战争)影响,这些重要的矿产和能源资产多数保留原状而未加利用。

阿富汗是美国进入中亚地区的桥头堡,保住了阿富汗的现政权,也就为美国将来更进一步影响中亚地区留下了一扇窗.

俄罗斯与中国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拉美地区。随着南美地区一个个左翼政权的出现,美国在南美地区的向心力正在逐渐消失。与此相反,俄罗斯与中国的影响力却迅速正在加强。因此,阿富汗在亚洲的特殊战略地理位置的价值便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作为制衡中国与俄罗斯而存在。因此,可以说,当俄罗斯与中国在不断瓦解美国的后院时,美国也将以阿富汗为基地对俄罗斯及中国的"后院"进行瓦解。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保住了阿富汗,也就保住了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也就握有了制约中国与俄罗斯的棋子。

另外,与阿富汗接壤的伊朗也是美国的头号问题国家。对于伊朗核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相关国家间的会谈更是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尽管奥巴马总统宣称将会在伊朗核问题上与伊朗政府进行谈判,以合作的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但显然,伊朗政府是否会接受奥巴马的橄榄枝,还是个未知数。因此,美国必然需要阿富汗这样一个国家,以备不时之需。在未来,阿富汗可能成为亚洲的"波兰",成为美国反导系统的一部分。

中亚地区不仅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同时,这些地区的国家也正在寻求独立于俄罗斯之外更为独立的国家政策。这就为美国进入该地区提供了机会。另外,上海合作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也是美国担心的原因所在。因此,美国必然需要在上合组织成为一个成熟的地区组织之前,对其成员国施加影响,以使中国、俄罗斯在其中的地位受到削弱的目的。

基于以上原因,阿富汗的战略地位也就越发地明显了。美国支持阿富汗境内的反恐战争,打击塔利班势力,以保住其未来进入中亚,制衡中俄伊的目的,也为其未来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加筹码。

百度百科一般来说也象官方宣传资料,基本材料可以看看,观点就免了吧。例如说文中所言的把美军在阿富汗的存在和中俄对南美的影响相提并论,从现实的事理来说,美军将波兰,以及未来可能的完全的阿富汗收拢为盟国,把军事警戒线,也就是军事前线进抵中俄眼皮底下,中俄在南美的影响程度能与之相提并论吗?从军事上的实质部署和存在来说,反导系统和前线基地建立在你家门口的威胁实在呢,还是你对其没有什么支配能力,或者说稳固的盟友关系的南美国家对美国的威胁实在呢?这是以防御而言的,军事存在的本身就是一柄进攻和防御作用并存的双刃剑,从进攻上来说,美国当然不会直接与中俄起武装冲突,但是也不可能不利用现有的地缘政治优势。虽然美国不可能建立什么圣战者组织来养虎为患,但是如果以所谓的民族解放,宗教自由来挑动阿富汗那些部落对中国,以及中亚的攻击性行为呢?那时我国的新疆的局势就会紧张了,可是中俄对美军存在的阿富汗必然会投鼠忌器,这就使那些分子有了稳固安全的后方基地,从而大胆地向新疆,甚至中国的腹地渗透。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美国未来解决了阿富汗问题的基础上的,不过美国最近宁可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为阿富汗问题而增税,就表明了其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决心。何况,阿富汗行动不是美国一家的独自利益所在,而是西方文明圈,也就是现实中的北约对中俄争夺战略利益的一个势力消长的关键所在。

地缘政治即使在列强的帝国时代,也不是个简单的征服与消灭——虽然当时军事的作用确实比较大,而是包含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领域的竞争,不过,这些竞争的最现实体现,就是军事存在,因为武力既是攫取利益的手段,也是维护利益的保障。即使在今天的现代社会,武力的作用降低和受到限制,但是武力保障的价值毕竟存在,例如台湾吧,要持续得到美国的起码保护,就必须与美国保持紧密的全面联系,购买美国的商品,大陆要想维持对台湾的影响,在军事上无法威胁其完全服从自己的意志的情况下,只有采取其它的方法来弥补和维持,也就是必须付出其它代价。

即是说正常的商品经济吧,除了商品经济的正常规则,还有类似黑社会的安全费,例如日本一直给美国付的政治军事等方位的安全费,这种安全费甚至会使你不得不在其他领域按照对方的规则,服从对方的利益行事,例如九十年代的日本,为美国的经济而牺牲自己的经济。

再说商品经济的市场,市场的存在必须有地域和作为消费者的人吧,除了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则,文化与政治等方面的作用也始终存在,因为人们总习惯于信任和自身文化习俗相近的人的,在白人所占地域广大的情况下,白人的市场也相应地占据优势,至于其他的市场,只能说是在其固有市场下的扩张。当然,这是一般规律,也有个别没有种群文化等向心力的个人和群体的,反正这个世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出个特别BT的也不奇怪,只要不是不幸地出在自己国家就行。

太祖说原子弹是纸老虎,这是个光辉论断,因为原子弹一使用,就不是威胁,而是毁灭,所以谁也不敢轻易使用。现在的什么导弹防御系统,只要其实战价值没有到达有效限制导弹作用的程度,我们也可以视其为纸老虎。不过地缘政治势力却是真老虎,就像中俄当年在越南政治盟友实力的发展,逼迫美军撤出越南一样,如果美国解决了阿富汗问题,就会在中俄眼皮底下,在穆斯林世界树立一个强有力的盟友和影响深远的典范,从而对中俄和穆斯林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现实威胁。这个强有力的盟友,尽管谈不上什么经济与科技实力,但是却是产生善战不屈战士的摇篮,有了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强大的综合实力的支持和利用,就会对别人产生巨大的压力,这种结合曾经逼迫强盛的苏联撤出阿富汗。所以,我很不愿意看到美国解决阿富汗问题,那些以塔利班和基地的行为为理由希望阿富汗问题解决的朋友,正义感固然可嘉,但是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未免就有些不足了。其实基地组织干中国人鸟事,他们斗美国人还顾不过来,哪里顾得上和穆斯林世界亲善的中国?如果不是美国把基地组织逼到中国周边,新疆的问题至少不会象现在这个样子。

由于是在看电影中间码字的,所以不免有些凌乱,请见谅。

家园 沙发

沙发

家园 说的有道理,中国的韬光养晦被别人视为软弱。
家园 中国要在两种一神教文明冲突中寻求自己的国家利益

这是最重要的,其他什么道义之类也重要,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核心利益甚至自己的命都保不住的话还奢谈什么道义。

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家园 一神教什么的最讨厌了……

儒释道共存多好,再来基督耶稣妈祖默罕默德也行……

家园 中国文化讲包容。基督教原来也偏激,文艺复兴后

渐渐包容,所以美国等才会吸纳各种文明,才会兴盛。

可见人类文明的发展是选择包容。

家园 有人形容美国是一盘色拉

虽然大家都混在一起,但仍然黄瓜是黄瓜,生菜是生菜,分的狠清楚

怎么说中国的忘了,好像说像汤,大家都混杂在一起,分不出谁是谁啦。

家园 所以我特别爱唐朝
家园 你说的阿富汗与南美的对比有道理。可是不完全。美国直接出面

占领阿富汗有优势的一面。但是已经有出全力的架势了,招式用老,这次增兵一旦不能一举成功,就免不了腹心暴露的危险。而中俄对南美的扶植是隐性的,买资源卖武器借力打力,轻松多了。许多后招也备着呢。为什么美国着急在哥伦比亚建7个新军事基地?后院起火了啊。所以美国这三板斧看起来威猛但是刚不可久。

我对美国在阿富汗未来不看好,而且就算最后美国能相对体面的离开,阿富汗也不能成为“镇独平露”的欧洲大波波。因为以中国对阿富汗经营之深远,将来的阿富汗政治力量肯定不会完全倒向美国的。

家园 唐代的确是一个兼容并蓄的辉煌时代,以至于它不是因外敌入侵

唐亡于军阀

家园 唐是把外敌都引到家里来了。

结果宋反思唐失败的结果就是明了华夷之辨,强烈排斥异族,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当然唐宋立国的背景不同。要是把开唐功臣里的汉化鲜卑人和含鲜卑血统的汉人剔除出去,估计半个朝廷都剩不下了;而宋一开始就面对着契丹人的威胁,自然难以对胡人包容。

家园 有唐一代不修长城,出于军事上的自信。

唐代比现在的美国还牛逼,打仗都是用突厥、昭武九姓胡国等雇佣军,可惜最后就坏在这里,导致安史之乱。但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但没有使得唐灭亡,最后是藩镇割据军阀亡唐。

家园 安史之乱是藩镇之乱的开始。只不过这个藩镇军阀是胡人

唐朝军事重用胡兵胡将的做法,是延续了北朝的传统。藩镇这种大军区制度的确能保证士兵战斗力。只是也利于军阀叛乱。肃宗为了收复东都洛阳,答应回纥人“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看到这样的不平等条约,恐怕没有人不动容吧。宋就是反思这种制度,搞个杯酒释兵权,结果军人被看得死死的,也造成了战斗力低下。

家园 中国大多数的确是分不清了,但也有难融合的

一些宗教或许就是阻碍融合的那层塑料薄膜。

家园 美国想全身而退了。这点大家都看得出来

我对美国在阿富汗未来不看好,而且就算最后美国能相对体面的离开,阿富汗也不能成为“镇独平露”的欧洲大波波。因为以中国对阿富汗经营之深远,将来的阿富汗政治力量肯定不会完全倒向美国的。

中国如何经营之深远了呢? 给讲解一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