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纪念9-18】纪念9-18-抗日名将三个系列之一赵尚志 -- 【蓑笠翁】

共:💬10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纪念9-18】纪念9-18-抗日名将三个系列之一赵尚志

赵尚志出生于农民家庭。1919 年随家迁居哈尔滨。1925 年2 月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学习期间,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阅读进步书刊,探索救国之道。1925 年五卅惨案后,他同哈尔滨和东北大中城市的许多学生一起,纷纷起来开展反帝爱国斗争。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的指示,赵尚志在许公中学发起组织学生会,被推选为副会长,这是哈尔滨最早的学生组织。不久,学校以“不守校规”的罪名将他开除。这年底,他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6 年5 月“中山舰事件”之后,赵尚志退出黄埔军校,按照党的指示,返回哈尔滨工作。1926 年秋,赵尚志奉派赴长春开辟党的工作。10 月,中共长春支部正式成立,赵尚志负责党的长春通讯站。同年11 月,根据地委指示,他和一些国民党员一起成立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担任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不久,他的活动被特务机关发现,奉系军阀将其逮捕。狱中,他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暴露身份,1929 年5 月2 日获释出狱。同年6 月,党组织派他到中共北满特委负责学生运动。年底,到中共满州省委机关做团的工作。1930 年4 月第二次被捕,在狱中,他与满州省委取得了联系,成立了狱中党支部和经济委员会,同敌人进行了巧妙的斗争。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党中央和满州省委的积极营救下,他和其他同志一道被释出狱。1932 年,赵尚志回到哈尔滨在省委军委工作。为打击日本侵略者,他同杨靖宇、冯仲云等一起到学校、工厂进行反日宣传,组织工人、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斗争。1932 年春,满州省委派他去巴彦一支抗日游击队工作。这支游击队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他曾率领部队转战于呼兰、绥化、兰西、安达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没收地主粮食。后因受张甲洲等旧军官的排斥和地主武装的袭击,使游击队失败。满州省委根据北方会议的精神,认为这是赵尚志执行右倾路线的结果,将其开除党籍。1933年4 月,赵尚志到宾县参加了义勇军孙朝阳的队伍。同年10 月,他任珠河县__反日游击队队长。1934 年6 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扩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赵尚志任司令。他带领部队处置汉奸特务,毁坏敌人交通,狠狠打击敌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创建了哈东根据地,扩大了哈东支队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实力。1935 年1 月,中共满州省委根据珠河中心县委的请求,作出了“恢复赵尚志党籍的决议。”同时,东北成立了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他被任命为军长兼第一师师长。随后,他带领部队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讨伐”,巩固和扩大了哈东游击根据地。9 月,珠河中心县委决定将第三军主力转移到下游地区。赵尚志率主力同第四军一起北上,与汤原游击总队汇合。1936年1 月,北满抗日联军决定成立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赵尚志被选为总司令。这个司令部作为抗日游击战争的最高指挥机关,在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给养,统一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同年8 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仍由赵尚志任军长。9 月,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汤原中心县委和三、六军党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北满临时省委,赵尚志为执委主席,冯仲云为书记。随后,赵尚志率领部队远征黑嫩平原,从松花江下游到黑龙江岸,纵横数千里,大小百余战,攻克20 多个城镇,歼敌800 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赞扬。1938 年1 月,为了同党中央联得联系,赵尚志按照北满临时省委决定,应邀赴苏联,由于误会,被苏方关押一年半。1939 年5 月,由共产党国际决定,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回东北主持工作。不久,又再次赴苏。北满临时省委有某些同志,在他去苏联后不久,就发动了“反赵尚志的斗争”,批判他反对王明、康生“六三指示信”的所谓反党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并撤了他三军军长、抗日联军总司令职务。1940 年3 月,北满省委错误地作出了“永远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使他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批判。但他依然坚信共产主义,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1941 年秋,苏方允许赵尚志带五人的小分队回东北活动。1942 年2 月,赵尚志在一次战斗中受伤被捕,面对残酷的敌人,他宁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1982 年6 月,中共黑龙江省委作出了《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撤销了1940 年3 月中共北满省委《关于开除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为赵尚志同志恢复了名誉。

家园 【纪念9-18】纪念9-18-抗日名将三个系列之二-抗日英雄赵一曼

抗联女英雄――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霸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在那里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具有反侵略光荣传统的东北人民决不屈服于敌人的残暴统治,他们对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许多反侵略的爱国英雄在斗争中英勇献身。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位女英雄。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人。她从18 岁起就投身革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21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组织派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以后又被派到苏联留学。回国后,化名赵一曼,在江西、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她被派往东北。 1934 年春,到哈尔滨南面的珠河县任铁道北区区委书记。她一面组织群众做军鞋、洗军衣、支援抗日队伍,一面组织农民自卫队,配合抗日军队作战。有一次,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团在战略转移途中,被日伪军包围。第三团战士英勇战斗,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由于敌人不断增援,逐渐陷于敌众我寡的危险境地。赵一曼得到消息后,立即率领农民自卫队赶去支援。乘着夜幕降临,农民自卫队在敌人指挥部背后发起突然袭击。赵一曼骑着一匹白马,高举起系有红绸子的手枪,呐喊着带头向惊慌失措的敌人冲杀。第三团战士听到喊杀声,知道农民自卫队支援来了,就精神抖擞地突围冲杀。敌人被打乱了,狼狈溃退。第三团乘机突围转移。农民自卫队俘虏了一批敌人,缴获了许多武器弹药。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组为抗日联军以后,赵一曼担任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1935 年11 月,她指挥抗日联军和农民自卫队联合作战,在打了一次胜仗后的休整期间。突然被日军派来增援的部队包围了。日军拥有大炮等重型武器,天空还有飞机侦察扫射。抗日联军和农民自卫队虽然奋勇抵抗,但战士死伤很多,形势越来越危急,赵一曼当机立断,命令抗日联军的大部队突围,她自己带着农民自卫队掩护。这一决策非常正确,抗日联军很快突围转移,保存了实力。赵一曼在战斗中受了伤,被农民自卫队战士搀架着退出战斗,隐蔽在一户农民家里休养。但由于叛徒的出卖,赵一曼被敌人发觉了。她和前来搜捕的日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搏斗,又一次受伤后被俘。日本侵略军头子听说赵一曼是抗日联军的政治委员,亲自进行审问,想要从她那里得到关于抗日联军的情报。赵一曼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虽然受尽了种种酷刑,但对敌人的审问一句也不回答。赵一曼还利用敌人的法庭,大声宣传中国抗战必胜,侵略者必败的真理。在被关押期间和到医院治伤的时候,赵一曼热情地向每一个中国人宣传反侵略、爱祖国、团结抗日的道理,深深地感动了那些还有良心的中国人。有人曾经暗暗筹划,把赵一曼救出送到抗日联军去,但没有成功,走到半路又被敌人抓捕回来。敌人害怕赵一曼真的逃回到抗日联军那里,就在1936年8 月2 日把她杀害了。赵一曼牺牲时才30 岁。

家园 【纪念9-18】纪念9-18-抗日名将三个系列之三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

宁死不屈的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

1940 年2 月底的一天,一辆日本鬼子的军用卡车开到了吉林?鹘?县城的医院前,几个日军从车上抬下一具中国人的遗体,匆匆放到手术台上。日军指挥官吼叫着:“赶快解剖!我要看看他到底吃了些什么东西!”烈士的腹部被解剖了,在肠胃里竟找不出一粒粮食,里面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日本鬼子们惊呆了,他们为中国有这样的刚强铁汉感到恐惧。在场的中国医生和护士们,慢慢低下了头,流出了眼泪⋯⋯这位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将军。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他在少年时代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22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南部领导革命斗争。1929 年,被党派到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担任东北反日救国总会的会长。东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一开始,他出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凭着杨靖宇卓越的组织才能,抗日武装队伍迅速壮大起来。第一独立师发展成为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后来又发展成为第一路军,他担任总指挥兼政委。抗日联军的斗争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他们既要不断地打击日本侵略军,又必须避开日军大部队的围追堵袭,一直在白山黑水之间进行着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部队的给养,主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或者从敌人手中去夺取。

1936 年冬天,日军纠集了16 万人的队伍,对抗日联军进行“冬季大讨伐”,并悬赏捉拿杨靖宇。日军穿戴着厚厚的棉大衣、棉帽、皮靴御寒,而抗日联军战士穿的是破棉袄、破棉鞋,有的甚至还穿着夹衣、单衣和布鞋、草鞋,转战于冰天雪地之中。在粮食接济不上的时候,只好吃树皮草根充饥。为了战斗方便,抗联战士还得化整为零,分成小队活动。有一次,当杨靖宇带着警卫排的30 名战士转战到辑安县(现在吉林集安县)黄柏甸子附近的山上时,突然遭到了大队日军的包围。由于众寡悬殊,硬拼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是先隐蔽起来,不让敌人发觉,然后找机会突围转移。杨靖宇和战士们找到了一间不起眼的破房子,在里面挖个坑藏身。敌人几次上山搜索,都没有发觉,但是他们估计杨靖宇一定还在山上,所以一直不肯撤围。杨靖宇和战士们把身上带的干粮都吃完了,又没法走出破房子去找东西吃,肚子饿了,只好撕开身上的破棉袄,掏点棉花出来充饥。他们就是以这样坚强的毅力,一直隐蔽了15 天。敌人以为杨靖宇和战士们不是饿死,也一定是冻死了,就撤围下山了。杨靖宇和战士们这才得以安全转移。1938 年春夏,杨靖宇率领抗联战士500 多人,活动于通化、辑安、临江一带,对敌人进行多次奇袭。3 月13 日,他们奇袭通辑铁路工事场,毙伤日伪军10 多人,俘虏83 人,毁坏敌人房屋12 座、汽车两辆,还缴获了被服等许多物资。7 月,杨靖宇又率领抗联战士1000 多人,在摩天岭伏击敌人,两次击溃伪满军精锐部队三十四、三十二两个团,毙伤俘第三十四团团长和日军指导官等1000 多人。日军气急败坏地调集大批精锐部队前来包围。杨靖宇率部队在临江上下岔沟突破敌军包围圈,安全转移到山林里。1939 年冬天,由于日军急于想结束旷日持久的侵华战争,加紧了对东北抗日联军的“搜剿”。他们封锁交通要道,接连不断地在城市和农村清查户口,严格控制粮食和食盐的买卖,用这种种办法给抗日联军制造困难。东北__大地严寒,冬天在冰天雪地里很难找得到能解除饥寒的东西,又由于长年转战各地,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许多抗联战士都饿瘦了,累病了,但他们仍然忍着寒冷、饥饿和疾病的折磨,继续不断地坚持战斗,打击敌人,不让侵略者得到片刻安宁。

转眼到了1940 年春天,杨靖宇带领战士们走出深山密林,准备打击敌人,却不料被敌人侦察到了。两军打了一场遭遇战。敌人是有充分准备的,而抗联战士在忍饥挨冻了一个冬天以后,健康状况很差,武器又远不如敌人,他们虽有坚强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但是无法打退源源不断而来的敌人。杨靖宇带着战士们奋战了5 天5 夜,战士们都牺牲了,只剩下杨靖宇一人,且战且走,向?鹘?县撤退。2 月23 日,当他到达?鹘?保安村西南三道崴子时,已经是精疲力尽,支持不住了。跟踪追寻上来的100 多名日伪军,见此情形,喊叫着要他投降。杨靖宇毫不畏惧,他镇静地靠着一棵大树站立,用双手开枪射击,一连打死打伤了20 多个敌人。不幸他自己的左手负了伤,只好用右手继续射击。敌人又一次喊叫着围上来要他投降。杨靖宇回答他们的是慷慨激昂的呼声:“抗日联军万岁!”最后,一颗罪恶的子弹打中了他,杨靖宇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纪念杨靖宇烈士,人民政府把他最后牺牲的地方?鹘?县改名为靖宇县。

家园 开除老赵的是李兆麟

老赵自己也不无污点,错误地枪毙了矿工起义军首领、抗联11军军长祁致中,又和4军闹矛盾

看看现在,还是当汉奸舒服

家园 【感叹】不要忘了历史啊和这些先烈啊!
家园 老兄,文章不错,但是这里抗日英雄不如汪精卫得宠。
家园 小赵写了两份遗书,很怪异

一份是广为人知的,励志性质的;另一份是说“我来东北找工作,不想今日这个下场”云云。好象两份都是她亲手写的,都是写给孩子的。很怪!

家园 电视采访当年抗联一军的儿童团团员,问他杨司令的情况

问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老战士答:“他说(河南)话我们听不懂”

家园 按照这里一些人的观点,这些抗日名将不值得纪念,

因为就是他们才有了今日中国的反日情绪,这种反日情绪是没有长远战略目标的蠢货思想,这些人认为还是汪精卫的行为可取。

这里有一些人是“曲线爱国”伟大思想的发明者和拥护之人。

版主,我说的是实际情况,就是对于这里一些人的实际情况,不要在删了。

家园 顶这句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