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癌症村的社会调查报告——0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 方解石

共:💬38 🌺10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癌症村的社会调查报告——0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S 县Z 乡A 村死亡人口死因调查报告

2003 年8月上旬,作者分三次对S 县Z 乡A 村进行调查走访。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一、了解当地因癌症去世者的详细资料,二、根据当地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群众生活习惯,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资料,对诱使该村村民癌症发病的因素进行分析猜测。

时值酷夏,气温高达39℃,而一待天气凉爽,群众又纷纷下地干活。调查人手偏少,难以进行一一走访调查。而农村医疗条件较差,群众患病往往不能进行及时检查诊断治疗,无法确知其病史,也无法确定健在者患病情况。因此,本次调查重点调查死者死因,兼调查生者患病情况。

1. 调查方法:

结合当地实际,本次调查采用以下方法:先与村干部联系,整理村中历年死亡人口记录,得其时间分布,再由各生产队干部回忆具体情况,重点统计去世年龄、性别、死因、既往病史、井深、家中人口、亲缘关系等个人资料。有不详不确之处,再设法与其家人联系,取得有关信息。

2. S 县Z 乡A 村地理位置、人口、经济状况及相关情况

S 县Z 乡A 村地处豫东平原,北靠公路,交通便利。村北有一干渠绕村而过,南有二干渠相连,西有老沟与之相接,三条干渠紧紧围绕村庄。坑塘面积占整个村庄面积40%左右。村内有大小坑塘13 个,坑塘、沟渠均相连。80 年代中期,沙颖河水遭到污染,被污染的河水沿自流灌溉工程——沙南总干渠流入一、二干渠,再顺渠而下,涌入村中坑塘。污染水汇入坑塘后,鱼虾纷纷中毒漂起。其时群众不知其害,多次捞起食用。村中饮水水源为浅层地下水,群众以手压泵抽取使用。井深多在5~9 米之间(少数近年所打之井深15 米左右)极易受到污染。

全村下辖三个自然村,11 个生产队。2002 年底全村共2412 人,560 多户,年平均人口增长率8‰左右。全村2400 亩地,村人多务农,农闲时部分青壮年出外打工,但总体上绝大多数常年定居于村内。全村每年人均收入1000 元左右。

3. 1996 年至2003 年7 月底A 村村民死亡情况共死亡65 人,平均年龄61.42 岁。其中男31 人,女34 人。其他情况见下文。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8 12 6 6 3 4 3 3

时间分布总趋势为:1996 年至1997 年底呈逐年下降趋势,后下降趋势趋于平缓,总死亡人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2 死因分布将该村1996 年至2003 年8 月死亡人口死因分类如下图表:

肝食道肺 胃 其它 心脏 脑出 猝死 消化系统 其他死因

癌 癌 癌 癌 癌症 病 血 (原因未知)疾病 不明者

13 13 6 4 5 4 3 6 5 6

其他癌症:包括肠癌2 人,直肠癌1 人,结肠癌1 人,未知癌症1 人,共5 人。

消化系统疾病:指消化系统非癌症疾病。包括结肠炎2 人,肝病1 人,胃病1 人,糖尿病1 人,共5 人。

其他死因不明者: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但不致死亡者,如残疾、瘫痪等。

由图表中可知,该村村民1996 年至2003 年8 月死亡的主要死因为肝癌、食道癌、肺癌、胃癌以及未知原因的猝死。这5 种死因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20.0%、20.0%、23%、6.15 %、9.23%。因这5 种死因死亡的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4.62%。

因患癌症死亡的人数为41 人,占总死亡人口数的63.07%。因消化道癌症死亡的人数为34 人(包括死于肝癌、食道癌、肠癌、结肠癌、直肠癌者),占总死亡人口数的52.31%。

3.3 性别分布

在65 人中有男31 人,占47.7%;女34 人,占52.3 %;差别不明显。

在死于主要死因肝癌、食道癌的人中。死于肝癌者有:男6 人,女7 人;死于食道癌者有:男6 人,女7 人,性别差差异也不明显。

3.4 死亡人口平均年龄、年龄的时间分布

3.4.1 死亡人口平均年龄的时间分布

参照死亡人口时间分布变化趋势,人为将1996 年至2003 年8 月死亡人口按死亡时间分成三部分进行分析:96 年、97 年、98 年至2003 年8 月。

表3:S 县A 村1996 年至2003 年8 月A 村死亡人口平均年龄的时间分布

1996 年 1997 年 1998~2003 年8 月

28 12 25

平均年龄(岁)55.86 60.58 68.04

96 年死亡人数不但偏多且平均年龄偏低。据有关文献显示,1995 年,我国男性平均寿命达68.3 岁,女性成员的平均寿命达71.7 岁,A 村村民在96 年的死亡时平均年龄显然大大低于该值。各时间段死亡人口的平均寿命呈递增趋势,但是,即使是98 年至2003 年8 月死亡的25 人,若忽略随机因素,其平均寿命68.04 岁,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1996、1997 两年中,低龄死亡者数(年龄小于70 岁)在总死亡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要远远大于在1998~2003 年8 月这个时间段中所占的比例。

表5:S 县A 村1996 年至2003 年8 月A 村死于几种死因的人口平均年龄的时间分布

肝癌 食道癌 肺癌 猝死 其他死因

死亡人数 13 13 6 6 27

平均年龄 62. 59. 63.00 54.50 63.11

4. 分析与结论

就全文内容分析总结如下:

(1) S 县Z 乡A 村村民在1996 至2003 年8 月间,总死亡人数、因患消化道癌症死亡人数均偏高;1996 年、1997 年该村共死亡40 人,占总死亡人数的61.54%。

(2) 该村死亡人口中,因患肝癌和食道癌而死亡的人数偏高,二者合占总死亡人数的40%。但两种癌症在整个时间段中分布较为平均,未出现特殊集中情况。96 年、97年因患肝癌死亡9 人,因患食道癌死亡10 人,该时间段共死亡40人,两种死因死亡的人数合占该时间段死亡总人数的47%。98年至2003 年8 月,该村因患肝癌死亡4人,因患食道癌死亡3 人,该时间段共死亡25 人,二者合占总死亡人数的28%。总体上,两种癌症致死率在总死亡人数中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值得一提的是猝死者人数,其时间分布异常集中,6 人中有5 人死于1996 年,另一人死于2001 年。

(3) 如上文所述,该村村民死亡年龄偏低,自96 年至2003 年8 月,这种情形有所改变,但仍旧不够令人满意。因死于肝癌、食道癌、肺癌等癌症者偏多且平均年龄偏低,可以认为癌症是该村村民健康的一大威胁。

S县Z乡A村癌症的高发及高死亡现象在S县并不是唯一的。我们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位于沙颖河畔的D村也曾有类似现象发生。且两村患癌死亡者均有一定的地域分布特性。A村癌症患者沿沟渠坑塘分布较为集中,且往往出现夫妻、父母和子媳、兄弟共同发生癌症的现象,其死亡时间分布也有较强集中性。例如该村四组,绕坑塘而居的一二百人的一个生产队1996年去世达7人之多。在D村,村支书介绍,1995~1997年,靠沙颖河居住的人家几乎户户都有患癌死亡者。

结合沙颖河水常年为劣V类水质,河中污染物主要为COD和氨氮的情况,199 3~1995污染尤烈的情况,我们认为,A 村的癌症高发及死亡率偏高现象有可能系该时段沙颖河水通过沟渠渗入含水层污染村民作为生活水源的浅层地下水所致。理由为:沙颖河河水主要为氨氮和COD 超标严重,而S县Z乡A村癌症,尤其是肝癌和食道癌高发现象正是氨氮和COD 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典型现象。氨氮可以通过硝化作用成为硝酸盐,在人体内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体内合成亚硝胺,该物质是一种强致癌剂,可引起多种动物的多脏器(尤其实验动物的食道)肿瘤,与人体的上消化道肿瘤发病密切相关。而据前人研究,消化道疾病(包括肝癌)与水体耗氧量也明显成正相关。但具体致病物质和致病机理,尚待进一步详细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饮用水的污染及其控制,王占生,2001.3, 1(1):21-24

2. 扬中上消化道癌与环境相关性因素,王建明,王理伟,华召来,周琴,李茂生,中国肿瘤,2001,10(11):627-628

3. 汕头市食管癌高低发区居民膳食及尿中亚硝胺的前体物质含量检测,张庆英等,癌症,1993,12(5):399-401

4. 河南省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的分析与保护方法的研究,刘帅霞,安刚,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29-31

5. 我国水资源污染与饮用水安全性研究,肖羽堂,张晶晶,吴鸣,刘辉,张东,许建增,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 10(1):51-59

6. 齐齐哈尔市地下水中氮的化合物污染及危害,李云山,王维国,许亚杰,1995.3,17(1): 34-36

7. 饮用水源中致癌物的探讨,马延生,净水技术,55〔1996〕:30-32

元宝推荐:橡树村, 通宝推:不打不相识,二至,桥上,游识猷,杀猪杀屁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做不了什么,给你送朵花吧
家园 这种调查很不严谨,不要传了。

癌症高发是世界范围的一致现象。几乎每个国家(艾滋病高发国家除外)都是一样的。我可以选任何地方得到一样的结果。

这里的问题是,癌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癌症的高发是由于人口寿命增加还是环境恶化?还是兼而有之?

还要考虑到由于医疗和卫生的进步,非癌症的死亡率下降的问题。

如何定性定量的分析这个因素才是关键。

这个调查搞的人糊涂,写的人考虑不全面,传的人好心没有用对地方。

家园 如果因为您的严谨而错过了纠正很多悲剧呢

这个调查是不够严谨,由十个大二大一的学生做的调查可能是没有一些医学专家去做的严谨。但是现在的中国有多少医学专家在做这个事情?

您可以给点指导。但是仅仅地来说人糊涂也太草率了吧。您有认真地读文章吗?单纯的说糊涂是您这样的河友前辈对小辈应该的态度吗?

您提到“癌症高发是世界范围的一致现象。几乎每个国家(艾滋病高发国家除外)都是一样的。我可以选任何地方得到一样的结果。”

那您可以去找一个,哪个地方的村子,50岁到60岁之间的人大量得癌症的。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一年一个村子死了20多个人啊,平均每月两个,大都是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您是村民,怎么想?

“这里的问题是,癌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文章里面不是统计了年龄了么?

您提出“癌症的高发是由于人口寿命增加还是环境恶化?还是兼而有之?还要考虑到由于医疗和卫生的进步,非癌症的死亡率下降的问题。”

文章里面已经提到了,50、60岁的人因为癌症大量死亡,您觉得这个算是没考虑寿命吗??

关于淮河水污染的事情,可能知道的人还不够多?这条流经全国四省市的河流是中国支流最多的河流,流域居住着近两亿人口。这条河有一条支流(占水量的50%)左右几乎终年水质是劣五类,而这样的水还用于浇地,河边村民的井都只有10米左右深,这难道不算是受到影响?安徽的七里长沟被报道熏死好几个农民,这难道是农民自己死的?河南周口的猴子都在水污染中被熏瞎眼睛,这难道是猴子自己要瞎的?

我承认我转载这个,这个的确不够严谨,然而没人来把它做的更严谨。您去申请个课题做做看?他们做了这个社会调查,这个社会调查不管怎么说,给大家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让人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至于到底是不是,接下来中央台组织了采访,在那个村子抽取地下水化验了。果然是亚硝酸盐超标。您可以去看看《十年污染看淮河》,央视的《共同关注》栏目。

当然您也可以说那是农业污染引起的。反正硝酸盐很容易变成其他的,没有办法把过去的水取来化验,过去也没化验数据。

那这些人就白死了吗?那就看着这样的故事一天一天在我国发生,而抱着“严谨”的态度等着哪天当地政府好心了给你批一个研究项目然后再治理吗?

您问“如何定性定量的分析这个因素才是关键。”

但是这几个学生是做不到的。他们能做的只有尽量把问题暴露出来。

您说“这个调查搞的人糊涂,写的人考虑不全面,传的人好心没有用对地方。”

恰恰相反,我觉得我用的很对地方。具体理由,因为我也是当事人,我是受害的人,受到污染侵害的人。这种苦痛,你是一辈子也感觉不到的。

我的至亲由于水污染也患上癌症,我由于到河边转转玩,就能被暂时熏瞎双眼,您要化验下1994年的河水水质吗?您要立项来证明一个癌症和废水的关系吗?您的“严谨”能追踪到那个时期吗?能挽回沿河百姓的损失吗???

家园 mm,给点科学精神好不好?

环境问题对于癌症的研究一直没有断过。其间的关联是肯定的,这个根本不用讨论。有人否认污染和癌症的关系吗?要他们再证明一遍浪费这个精力干什么?研究要搞,但不是这样搞法的。mm,给点科学精神好不好?

这里有个文章:

外链出处

是根据天津的人口统计数据和有关资料求算了天津地区特定致癌风险条件下预期寿命损失.

我给你的链接里,人家就搞得清清楚楚。污染致癌对天津的人均寿命冲击是1个小时左右。这样的研究也许从新闻意义上没有太多价值,但就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上是有价值。确确实实可以给决策提供依据。

几个学生没有能力干得不够好,就不要到处宣传了。还是要多鼓励其他更加扎实的调研吧。

家园 我也做过肝癌的遗传流行病学的实验设计

确实,无论是样本数、统计效力、分层分析等等,很多方面,这份报告都很弱。

有热情是好事,但是没有科学指导的热情,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家园 因果之间缺乏联系

主要调查了死亡原因,最后归结为水污染。但是并没有水污染程度的证据。如果当时能对引用水取样,拿回去做个检测,说服力会大些。对于河流污染源上下游的村子对比调查,也很能说明问题。有一门科学叫做流行病调查的,一般都是研究生阶段做的,刚上大学的新学生做太勉强了。

家园 上花鼓励一下

年轻的时候多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对以后的发展肯定会很有帮助的。

家园 我们所说的是两个问题

天津是一个很大的城市,是一个大样本,和我所说的这个小村子一个小的样本是两码事情。我转帖的这个东西里面也具体谈到了患上癌症死亡的人数,以及他们的年龄。但是小样本在统计上也并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然这个样本的确是太小了。但是这并不能说这个样本就完全不反应任何情况,就完全是多余。您真的没有接触过实际问题。

您知道这个社会调查的意义何在?一个是继1993年淮河水污染安徽致使城市饮水困难,淮河污染第一次摆上桌面后,再度尖锐提出了淮河流域的污染问题;另一个就是引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污染水体灌溉及污染水源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这个问题在基层根本没有重视过,甚至今天也不曾被重视。淮河流域有近两亿人,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几乎都是引用浅层地下水,而且由于气候原因,和历史上积累的水利设施,这部分人一直在使用河水灌溉。就出事的这个县,还在申请将水渠花一个多亿硬化,要将劣五类的水直接引向田间地头。结果很可能是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中国的部门割裂,使得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而有关部门的各自利益使得他们对污水灌溉引起二次污染这个问题视而不见。而农民的文化决定了他们得了癌症不知道如何来防治,如何来避免患上癌症的风险。但是这些,靠着几个学生是做不来的。所以才把这文章帖到河里来。

您说“环境问题对于癌症的研究一直没有断过。其间的关联是肯定的,这个根本不用讨论。有人否认污染和癌症的关系吗?要他们再证明一遍浪费这个精力干什么?”

他们只花了国家1200元钱。您要是觉得这个钱比起来什么三河三湖治理算是浪费了,我也没什么话。只能怀疑您是既得利益者。

您说“研究要搞,但不是这样搞法的。mm,给点科学精神好不好?”

我写的清清楚楚,这不是搞研究,是个社会调查,很小的学生的社会调查。在他们做前,他们找不到任何关于淮河流域污染问题的社会调查的文章。老百姓都知道有癌症村,但是为什么,多严重,没有人有任何成文的东西。甚至连这么简陋的都没有。

您给出了一个文章。“根据天津的人口统计数据和有关资料求算了天津地区特定致癌风险条件下预期寿命损失”,作为学生,他们拿不到这些数据。他们唯一能做的是关心身边发生过的事情。

您说“我给你的链接里,人家就搞得清清楚楚。污染致癌对天津的人均寿命冲击是1个小时左右。这样的研究也许从新闻意义上没有太多价值,但就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上是有价值。确确实实可以给决策提供依据。”我认为他们的调查也能提供依据,这依据就是,污染在这个靠河并不近的村庄发生了,死人了,下一步,会有人来继续验证死人是不是跟水有关这个问题,也会有人来讨论这个问题,结果是尽量防范悲剧的继续发生。同时,有人来关注这个问题,污染和癌症的风险将会被更清晰的探讨,而作为公众的我们将了解的更清楚,最终达到你所给的文章的那个水平。

“几个学生没有能力干得不够好,就不要到处宣传了。还是要多鼓励其他更加扎实的调研吧。”我在河里贴贴就是宣传吗?那中央台还引用了这个调查呢,而且还现场取井水去进行了化验,结果也验证了这篇文章的部分猜测。什么调研是更扎实的?1200元钱,又不是一千二百万,肯定是比不上什么三河三湖综合治理,你的要求多高呢?

这个地方,您自己可以去查。是河南和安徽的省级断面。河南周口槐店闸。这个地方是淮河最大的污水源头。

我贴的时候就是知道它是有问题的。本着探讨问题,而不是被人一棍子打死。若是中国都像您这么冷静的话,就全国一片和谐了,因为草民都没有能力将调查做到您要求的那么准确,最终结果就是,任何事情都不会被发现。

家园 关于水污染数据数据之后会上

事实上这个活动的策划人那个时候是得到了老师类似的意见的,但当时是有客观局限的。因为第一,取样和测定他们没有条件。第二,他们只有1200元经费。1200元啊,能做什么?他们是怀着做实事的态度才前去走访的,他们为之付出了很多。几个刚上大学的学生,我想,我们还是要稍微宽容些。

水污染的数据还是有的,来自淮河水利委员会。实际上未必准确。我见过那河边的情况。河水能把黄铜器两年内熏成出土文物的样子。我想有几项污染物的含量不会那么低。比如硫化氢,比如氨。

样本的确很小很小...实际上学生做社会实践就是这样,组织不起来充足的社会力量。我不明白的是,为何大家不能在理智之余来换个角度审视这篇文章呢?设身处地下,倘若你生活在一个村子里,一年中死了20多个人都是青壮年,你作何感受呢???

家园 这只是一个刚入校门的大学生做的社会实践

不算严肃的论文。倘若这篇论文可以引起某些人重视问题,去那个地方来个普遍意义的调查,则这篇小文善莫大焉。

家园 淮河水质调查计划书

淮河水质调查计划书

——沙颖河段水污染现状调查

为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为了对中国五大河流之一的淮河的水污染情况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为了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知识水平,增长才干,培养科学精神,学有所用,增进参加调查同学投身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热情,同时也增强这些同学的爱国情结。我们计划利用2003年暑假,主要在淮河流域的主要支流沙颖河段做一项关于淮河水污染的社会调查。

结合目前全国齐心协力抗击“非典”,各地加强对外来人员防范工作的情况,我们的调查,将主要在各人家庭所在地进行,彼此间以电话、网络等媒介进行联系。

调查对象概况和必要性

1、调查对象概况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区,流域涉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流域面积26.9万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达1.5亿。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淮河各主要支流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水质急剧恶化。90年代初,淮河的16条主要支流,一半以上河段的水质超过国家5类地表水的标准,丧失了任何利用价值,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一些水利设施因水质污染而报废,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给城乡人民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国家虽极为重视,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治理,但由于沿河多为经济较不发达地区,人口高度密集,人均水资源较少(仅相当于我国人均水资源的1/5)等诸多原因,现今仍进展缓慢,污染形势未得到根本扭转。

2、目前研究状况

关于淮河污染的历史资料和现有研究资料,水利部国家环境总局淮河水利委员会已有95年至今的省界断面和重点监测点的各项污染指标的相关资料。但是,水污染可能引起的病例,沿河两岸群众的环保意识,我们还未见过相关资料和论文,此领域的研究调查可能尚属空白。

3、选择沙颖河为重点考察区域的原因

经多方面考虑,我们选择淮河支流沙颖河漯河至沈丘段为重点考察区域。原因有以下几点:

a 沙颖河是淮河一级支流、其年径流量占淮河年径流量一半左右;

b 沙颖河是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几次特大污染事故皆起源于此,且出豫入皖,穿过省界,容易引起地方纠纷,故其污染问题也较引人瞩目;

c 沙颖河流域为河南人口最密集地区之一,且大部分农业人口,环保意识相对薄弱,社会经济不发达,治理困难形势复杂严峻;

d 沙颖河及其下游淮河河段阜阳闸、颖上闸、蚌埠闸,由于上世纪90年代初污染事件迭发,环境监测历史资料较丰富;

e 我们的成员有不少居于沙颖河畔,容易进行调查。

我们的调查计划将分为六部分:策划准备、资料收集、宣传活动、资料汇总以及分析注意事项、可行性和预期达到目的。

一、 策划准备

1、走访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

环境生态,环境工程,法学等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走访本院系相关研究方向的老师,咨询相关问题,请求给予技术性的指导。

2、动员、培训组员

对组员进行动员、培训(如COD——化学含氧量;水类别的判定以及判定标准;环境检测方面的基本常识),根据调查的目的需要和科学的要求,安排行动步骤和数据收集活动。

另外,我们还要在事先明确政府部门有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职权范围,注意一些内部资料的保密要求,以达到既确保资料有效精确,又不违反规章制度,不影响政府部门日常工作的效果。

3、编制调查问卷、绘制相关表格

 期末考试之后,暑期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将在老师指导下,以搜集相关资料、查阅文献为基础,根据环境保护、水污染的常识和各地具体情况、编制出若干种调查问卷。该问卷的目的是体现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例:不同行政区划、同一地区内上下游河段、同一河段离河远近不同)的人的环保意识的差别。

我们亦将根据淮河污染源和河中主要污染物的资料,结合已有病例、病理及分析分布报告,绘制表格以进行有关疾病(如:癌症、畸婴)在一定地域内的发生率。

二、资料收集

1、数据收集

期末考试后,暑期开始前,我们将组织各位组员,从网上收集一些有关信息,包括新闻报导、论文、文献等,并记录重要数据,以备后用。

假期里,我们将走访沙颖河流流域某些市镇级环保局、水利局等有关单位,重点搜集近年来沙颖河段不同时期的各项污染指标及同期水文变化资料。必要时,还可能以电话、传真、信函、E-mail形式与上级主管单位部门联系,请求给予某些必需资料和方便。

2、现场实测

假期里,家庭所在地在沙颖河流域或离河不远的组员将定期去河畔对水体进行大致判断,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用尽量准确的语言和文字描述并记录水体的透明度、颜色气味、漂浮物、粘稠度、是否有泡沫及泡沫量、水中肉眼可见生物等的有关指标,结合本区段河水流量、流速,对污染程度作出简单评测。

3、照片拍摄

我们将对沙颖河某些河段重要排污口,河道垃圾堆放点和违规排污企业进行数量规模的统计,选择突出典例,进行拍照,也将对部分重要水利工程附近的水体情况进行拍照。

4、走访有关人士

  淮河污染由来已久,民间已有人在进行此方面问题的搜集、整理工作,我们在调查前和调查中也将注意这方面信息,一旦发现,即注意及时与他们联系,虚心请教,倾听见解,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适当借鉴和利用他们已有的宝贵资料。

我们还会走访对淮河污染深感切肤之痛的群众,重点了解和搜集淮河水污染的历史和现状,污染源和治理中尚存在的问题,人们对待污染各自不同的心态。

5、某些疾病的发生率调查

淮河流域由于经济、历史习惯等因素,农民生活用水来源不同于城市居民,主要是浅源地下水,一般井深只有10~20米,极易受到污染。

因此,我们计划先定沙颖河从漯河市至沈丘县一段流域。在若干个离成员家庭住地较近,条件较适的自然村或行政村,进行若干年内癌症,畸婴等的发生率调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招募志愿者,无条件的地方可以让一些在校高中生参与我们的活动,给予一定的报酬,协助开展调查工作。调查过程中注意搜集一些有关疾患人群分布的资料,如年龄结构、男女比例、职业、不良生活习惯等资料。

6、散发调查问卷

设计若干种调查问卷,每个成员携带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问卷,回家后散发并回收,进行初步统计处理、被调查人必须范围广泛,从事不同职业,拥有不同学历。

三、宣传活动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1~2名组员联系组织,与当地教育机构联合搞一些环保知识普及讲座或座谈会等形式的环保活动,同时,各位成员散发调查问卷、统计资料的活动也起到了宣传作用。

四、资料分析处理

暑期结束,正式开学前,我们将提前一段时间到校,在有关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1、数据资料的汇总处理

a、污染数据的处理

我们将根据环境监测的有关原则和要求,结合所得资料、现实条件,进行汇总分析。力争能得到近年来淮河沙颖河漯河至周口段的某些污染指标的变化曲线,各类水质在一年中所占天数等图表资料。

我们还会就暑期所记录的一些表观资料,大略分析水体污染状况和污染来源河段。

对于有关污染的数据资料,我们将在老师指导下,分析处理成小论文形式,参与开学后学校组织的评比。如果成果卓著,将尝试向有关刊物投稿。

b、有关疾病发病率的统计处理

我们将根据生物统计学有关知识,对不同地域各种疾病统计出其人群特征,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做出当地浅源地下水是否已受污染的猜测。

对于有关疾患发病率的统计数据,我们也会将其处理成小论文,除参加评比外,视其科学严谨程度,也将尝试投稿。

c、调查问卷的处理

对于调查问卷,我们可能将其量化处理进行分析,也可以采取按原始状态进行分析的途径。总之,我们会找出某些关键问题回答状况的不同地域分布和人群分布,以确定人们环保意识的强弱与所在地区环境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水平、从事职业、年龄结构、性别等因素有何种关联。

对于调查问卷的统计处理,将由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成员在老师指导下将其处理成论文形式,参与评比、尝试投稿。

2、其它资料的汇总、分析、加工处理

a、照片资料

我们将把所得照片分类、挑选拍摄清晰、反映现象典型的照片,制作成电子版以备用。其它留存备查。照片资料,将视其丰富程度和质量,开学后某些社团的意向,与其合作搞图片展。也可与文字资料搭配制作成网页,在“海之子”网站上公布。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资料确实性和个人隐私版权问题。

b、走访文字记录

有关文字记录,我们将整理成新闻、札记、评论、备忘录等形式,择优制作成电子版,其它留存。文字资料,较生动有教育意义、新闻价值、文献意义或其它可利用性的部分将被再加工,发布到网上或尝试投稿,也可被处理成调查报告参与学校评比。

c、此外,我们来自法学院的组员将会在充分研究相关法规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给我们的调查结果以相关的法学分析,并整理成文。

五、注意事项

1、保密原则:

向各级政府部门、被采访单位承诺并做到所得的敏感资料仅供科研需要使用,绝不向任何舆论媒体公开。在活动中,除宣传活动外,不会有新闻媒体介入。

2、科学客观性原则:

实事求是地记录资料,并要求一同工作的人也遵守这项原则。如果条件限制,难以达到要求,可以少做或不做一些工作,但坚决杜绝虚假资料。即:我们的原则宁缺毋滥!

3、安全原则:

下乡调查不走青纱帐,尽量不单独行动,女生外出有男生陪同,注意河边及交通安全,外出有记录有计划;防热防暑;为避免纠纷和确保安全,不与排污企业或个人正面接触,不要暴露自己身份。

4、其它事项

a) 形象问题:

各位组员调查期间一定要随身携带学生证、身份证、介绍信和有关证明,衣着整洁大方,与地方政府官员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运用合适礼仪;与基层群众交流时,绝不能以优于劳动人民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说话要有理、有据、有礼、有节,一言一行中展示学子良好风范和精神面貌。

b)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先进文化的代表,始终要将自己的思想定位在坚持“三个代表”高度上,正确合理地履行公民的义务。调查中,每个组员有义务将沿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反映给有关地方部门。

c) 各位组员要注意记录所用资金,若有发票,注意保存。

一、 可行性和预期达到目标:

1、可行性

我们的成员不少居于沙颖河畔,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易于与有关单位部门联系;

a、在保证资料保密注意社会影响有关法规政策保证不干涉政府部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相信,有关单位不会拒绝给予一定的帮助。若由于客观条件制约无法得到某些资料,我们将试图从国家网站历年发表论文中获得。

b、对于使用污染河道附近的浅层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后果,中央二台已有新闻报道,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以诚意和科学精神征得地方政府同意后,进行科学严谨的调查。

c、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我们拟以问卷形式进行,操作方便,处理便捷;

d、对于排污口和企业的图片拍摄,我们将秘密进行,不会遇见太多阻力和危险。

2、预期结果

1、得到较为翔实和系统的淮河水域水污染现状调查数据和资料;

2、使我们的每个组员亲身体味社会实践的内涵,体验科学精神的真谛;

3、以我们的成果引起大家的共鸣,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和有关法规;

4、通过局部流域数据的分析,折射出淮河流域污染的现状和治理前景,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淮河,关注中国的水资源保护事业,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每一滴水。

家园 沙颖河周口至界首段污染形势及污染源试分析

这部分因为原始文档来自pdf文稿,不能直接转成word,可能要先将图片另存,比较麻烦,我就不放图片了。

沙颖河周口至界首段污染形势及污染源试分析

摘要:本文以自2002年4月至2003年5月淮河水利委员会对沙颖河周口至界首段周口贾鲁河、项城上、沈丘槐店闸、界首四个检测地点的连续检测资料为分析对象,结合淮河水利委员会对该段河段的部分汇入支流、排污口的检测结果,定性地分析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一定的治理方针和建议。

关键词:淮河;水污染;沙颖河;氨氮;COD 沙颖河是淮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其污染物主要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COD 等有机污染物。沈丘——界首为豫皖省界断面,多年来,因为水污染事故常引发地区间矛盾。在淮河干流基本已经保证三类水质的情况下,沙颖河该河段水质却从未好于五类。认清污染形势,分析污染成因,可以有助于我们惩前毖后,也有助于警醒其他地区,教育群众,警惕污染恶果再次发生。本文有关数据皆来源于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淮河流域省界水体及主要河流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和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淮河水利委员会防污调度办公室主办的《淮河及沙颖河污染联防信息》。

1. 污染现状

表1:沙颖河流域四个重点监控断面氨氮、CODMn 、COD 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数据来源:《淮河流域省界水体及主要河流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总第98 期至总第101 期,总第103 期至总第111 期)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河段四个断面三项指标超标均十分严重(根据表2 所示GB3838 -2002 标准)。

1. 1 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年际变化及其原因四断面13 次三检测指标的年际变化规律如图1、图2、图3: 从以上三图可以看出,沙颖河冬春季节河水中三项污染物浓度均较高,而夏秋较低。 造成枯水期河流水质恶化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 淮河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冬春降水少,加之闸门很少打开或只是少量放流,污染物经过浓缩,浓度较高;夏秋降雨多,可占全年总降水量60%~70%,稀释了污染物的浓度。

(2) 整个流域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小,水环境容量变小,而沿河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并未变小,上游来水水质较差.

(3) 冬季气温、水温较低.水中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水体自净功能差,导致污染物累积性增加。

1.2 不同检测地点同种污染物检测结果平均值、其地点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对不同监测点同种污染物13 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如图4所示:

图4.沙颖河流域重点检测面氨氮、COD、CODMn含量平均值比较

以GB3838—2002 地面水质标准V 类水质(见表2)作为比较标准,四个检测点超标情况如图5 所示:

从图4、5 中可以看出,COD 、CODMn 随河段呈下降趋势。氨氮浓度变化总趋势是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在槐店闸检测点达到峰值。槐店闸氨氮污染情况明显严重于其他三个检测点。13 次检测,平均氨氮含量达20.8mg/L ,高出前一个检测点项城上8.4mg/L, 高于Ⅴ类标准近10 倍,令人震惊。

综合污染指数计算

2. 污染成因分析

点源污染该河段沿岸城镇分布较为稀疏,因堤岸高于地表1~2 米,故非城镇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入河不多。该河段COD 、CODMn 变化趋势大致符合地面水体中随流动过程逐步降解,浓度逐渐降低的规律。而氨氮浓度变化则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从图5 中可知槐店闸氨氮污染十分严重,并且在该检测点,氨氮平均浓度与COD 、CODMn 平均浓度之比也并不符合一般生活污水中的比例。可以猜测,氨氮很可能来自于特定的工业废水。究其原因,在于该处上游至项城沿河皮革、酿造等工业的废水排放。据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淮河水利委员会防污调度办公室共同主办的《淮河及沙颖河污染联防信息》所刊载的2002 年5、6、7、9 四个月对项城市5 个排污口的20 个检测结果显示,5 个排污口共有9 次氨氮含量超标。其中牛营桥排污口次次超标,超标倍数最高的一次是2002 年6 月,氨氮浓度达201mg/L, 超出允许标准7.24 倍。2002 年7 月所测超标倍数最低,为42.5mg/L ,超标0.70 倍。但该月此排污口流量达30240 吨/日,排污总量仍十分可观。牛营桥排污口上游有一乡镇皮革集团,该集团所排废水是该排污口污水主要来源。味精生产厂家、国有企业水寨味之素4 次检查中共超标3 次,最高值为2002 年6 月所测,氨氮浓度达113mg/L, 超标3.52 倍,该月该排污口日均排放废水7086 吨,总量亦十分可观。当然,这两个排污口的水量和氨氮浓度还不足以解释河水中氨氮的异常升高。建议地方环保部门加强对偷排的监督。

面源污染各种面源污染对河水水质也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污染源有6 个:

(1) 城市垃圾。城市垃圾堆放不规范,有些地方利用河滩河道露天堆放垃圾,一俟有降雨或水位涨高,污染物受冲刷流入河中;

(2) 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开展进度缓慢,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造成污水不能达标排放。该河段周口、项城、沈丘三地,周口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刚开工建设;项城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己建成,因管网未配套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农业氮肥污染。据有关资料显示,淮河流域每公顷耕地平均施氮肥240 千克,为作物直接吸收的仅是一小部分,通过不同途径流失的可能达60%以上.其中若按 10 %进入水体计算,整个流域每年氮肥的流失量在176 万吨,将可能有 17 万吨左右的氮进入水体,其中有一部分是对水质影响较大的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具体到沙颖河该河段,此种因素亦不可忽视。

(4) 畜禽养殖业和渔业污染。据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典型调查,目前我国农村畜禽粪便有很大一部分流失了。这部分污染造成的主要是氨氮污染。

(5) 秸秆污染。秸秆腐烂形成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可造成相当可观的COD 排放量。淮河流域秸秆年产生量约7500 万吨,沙颖河流域农业的地位极其重要,秸杆产量极高。随着农民日用燃料从秸杆向煤转变,秸杆早已堆积为患,农民利用沟渠堆放秸杆的现象也随处可见。

(6) 农村生活污水。虽然由于生活习惯和河岸筑有高堤的影响,沙颖河流域农民习惯于各家挖有渗坑,储存自家生活污水使之自然下渗,虽居于河边却很少向河中排污,但是,并不排除一些地区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沟渠汇聚流入河中。

总之,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不可忽视。

3.总结综上,淮河流域沙颖河支流周口到界首段污染比较严重,污染治理形势严峻。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其次为COD 、CODMn 。这些污染物不仅增加水体耗氧速率,还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破坏生态环境,污染地下水,造成沿河居民健康受损。污染物浓度大体随进入水体的时间增加而降低,但氨氮除外。这一现象可能是生化降解速率变化或闸坝拦截富集所致,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偷排所致。面源污染存在来源广泛、涉及面大、难于避免、治理需要较多资金投入等特点。

4.建议地方政府作为水污染治理的主体,对污染治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议:(1)加大对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城市污水排放的治理和对垃圾堆放的监管;(2)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督,严格执法,提高企业处理污水的能力;(3)提高重污染企业的准入门槛,对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坚决关停;(4)加强对群众的教育,提高大众环保意识,以减少面源污染。

参考文献:

1. 傅国伟,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框架研究,《环境科学研究》1999,12(5):6-12

2. 李松,淮河水污染再审视,中国投资与建设,1999,5:12-16

3. 李学荣,陈晓东. 周口市地表水环境污染状况及改善措施,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 19 (5):51-52

家园 不简单,真是不简单
家园 公民环保意识调查

公民环保意识调查

淮河的水污染治理工作2000 年以前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近年似有反弹的趋势,居住在淮河岸边的人们早已为此痛心不已。为此,我们利用暑假时间,组建了赴淮河流域暑期社会实践团。除了进行实地考察外,我们还组织了以发放调查问卷为主,访问笔记为辅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意识调查,想借此机会了解以下信息:第一、面对污染群众的心态如何,对污染、环境恶化有何看法;第二、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如何以及群众关于环境保护的前景展望,关于一些环境问题解决办法的思考。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调查问卷各个选项的选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被调查人当地的环境情况,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商榷一下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

本次调查地点为我们实践团的组员在各自家庭所在地,时间为2003 年7 月-2003 年8 月,被调查人群区域分布如图:

结合淮河支流沙颖河沈丘至周口市段为实地考察地、沙颖河区域受水污染影响较大的情况,我们将沈丘、项城、周口市界定为沙颖河区域,而其它四个县市定为非沙颖河区。

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实地考察中遇到的群众、接受访谈的群众、街道流动人群以及乡村、学校、政府机关、企业等公共关系单位的工作人员。被调查人年纪最小的12 岁,年纪最大的达70 岁以上,年龄分布大致呈以青年人和中年人为峰值的正态分布。其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中专这一层次的最多。职业组成有学生、教师、政府公务员、农民、个体工商业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

本次调查因人力及时间原因,共发放调查问卷642 份,回收544 份,有效问卷439 份。总回收率达84.7% ,回收问卷有效率达68.4% 。本文拟根据调查问卷回答情况和走访情况,从①公民居住的环境;②环保意识;③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信息的获取方式;④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⑤环境保护的前景展望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仅就自然环境而言,一般是农村优于城市,无河流的优于邻近河流的。因为城市人口集中,垃圾、噪音、汽车尾气等问题比较突出,再加上城市建设过程中,许多东西都杂乱无章,造成某些地方在某段时间很难保持清洁的居住环境;并且,流经城市的河流也不再清澈,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河流不再清新可人,而变得面目可憎。当然这只是某些地方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有一本书上说:人类的文明与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成正比发展的,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下。

就本次调查来说,问及居住的环境里什么环境问题最严重时,沙颖河区域中选水污染的占62.5%,可见当地水污染之严重。而非沙颖河区域中选水污染的为21.1%, 可以看出,水污染在非沙颖河区域只是局部现象,或者问题还不够突出。非沙颖河区域更多的人认为环境中固体废弃物污染最严重,占总人数的40.2% ,而有11.2% 的人认为周围无污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们看一下在沙颖河区域被调查人居住地附近的沟、河、池塘、水库等地表水的质量便可清楚:97.5% 的人认为这些地表水的质量差,如此大的比例几乎是异口同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问及地表水被污染的原因时,37.1% 的人认为水污染来自河流上游,35.8% 的人认为是由于附近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了水污染,28.7% 的人认为是由于附近造纸皮革厂的污水排放,只有3.8% 的人认为附近无污染(注:此题为多选题,百分比表示选择了此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看来,除河流上游已受污染的地表来水和工业废水的影响外,小造纸厂、皮革厂造成的污染也占到了相当的比重,这些企业经过前几年“关停并转”的治理好转之后,现在似乎又有反弹迹象,这一事实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在沙颖河区域的周口市,我们组员遇到一位家住颖河北岸,就读于周口市第四初级中学12 岁的初一学生,他每天上学都要经过家门口的河堤。他说从他们家搬到这儿(7 岁那年), 五年了都没有看到过清清的河水,当我们的组员问他河水应该是什么颜色时,他说:“都应该是墨绿色吧!”没有见过外面河水颜色的他竟认为全世界的河水都是墨绿一个颜色。这应该是全社会的悲哀。

非沙颖河区域的环境问题不是那么明显,当问及与过去十年相比环境的变化时,38.2% 的人认为比过去差,25.6% 的人认为和过去差不多,26.6% 的人认为比过去好(主要指交通、居住环境而言),还有9.6% 的人“没感觉,说不清楚”。认为环境变差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更大些,他们提出,环境变差的具体表现有:“天空变灰了,风沙变大了,水变脏了,噪音变多了”;以及“白色污染大幅增加”……等等。原因是多方面的,城市建设、城市改造固然是一方面原因,更主要的原因的是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在面对环境时没有主人翁态度。一位12 岁的农村学生这样写道:(集市上)烂菜叶随便乱扔。这是一位少年眼中的大人们的行为。或许大人们意识不到什么,赶集买东西时,将烂菜叶随手往地上一扔了事,殊不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破坏着环境。物质生活丰富了,有些东西却不能不注意,比如这些身边小事。

中国的环保事业,需要每个人都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态度,将目光放长远些,需要整个社会共同来寻求环境与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文明的进步若是以环境恶化为代价,恐怕这本身就是文明的倒退。

环保意识

我们是通过被调查人对环境的关心程度以及对环保知识的了解这一指标来衡量公民的

环保意识的。在城乡对比中,城市人群对环境的关心程度为92.9%,其中非常关心者为31.2%, 而乡村人群则分别为77.1%和19.7% ,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城市受环境问题困扰较多,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信息渠道比较广,接触这方面信息的机会比较多。

在年龄构成中,40~60 岁的人群对环境最为关心,选择“比较关心”和“非常关心”的人数占总数的93.7% ,其中选择“非常关心”的比例也是所有年龄段中最高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已成为主体,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思考问题更全面些,也更长远些,经历了许多事情,对这方面认识比较深刻。在文化程度的比较中,对环境表示关心者在大专及大专以上这一知识层次的人群中占的比例最大,占该文化层次总人数的92.3% ,其次是高中及中专学历的92.1% ,初中和小学分别为75.3%,58.8%, 我们发现对环境的关心程度与其文化程度呈正向关系,可见个人受教育水平在培养环保意识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农村,人们对化肥、农药、杀虫剂、除草剂是很熟悉的,这些东西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必要的,但是过量使用又会造成负面影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并且可以沿食物链传递,最终影响人们的健康。当我们问及这些东西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时,65.8% 的人认为会造成污染,23.5% 人认为适量使用一般不会造成污染。这个结果令人欣慰,绝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是具体有什么影响?让我们听一下被调查人的声音,听一听他们的认识和看法:①对呼吸道有一定影响;②(周围的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提高;③肠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高;④城市居民患各种怪病的几率升高,但不知是否与河水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有关;⑤一位护士这样写道:(环境污染)降低抵抗力,导致基因变异,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环境保护法》自1989 年12 月26 日颁布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某些团体和个人仍旧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于这些,广大人民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若将人民大众用法律武装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鼓励其运用法律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中国环保工作必将呈现一个崭新的形象。但是事实是,在整个调查区域内只有11.2% 的人知道一些具体的法规,这个结果不容我们乐观。我们的普及环境保护法规的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

环保意识获取渠道

环保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努力,不但环保部门要做,政府、学校、新闻媒体都应参与进来,因为这是关乎每个人身心健康的大事。宣传到位了,广大人民群众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就会将环保转化为自觉性的行动,很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让我们看看被调查人藉以了解环境污染与环保信息的各种途径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多选):

因为此题为多选题,各种途径可以并行选择,所以各项之间的比重并无制约关系。电视报纸杂志占到了绝对大的比重,与当地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由于经济欠发达,电视报纸杂志是人们日常了解外界信息的主渠道,在宣传环保知识方面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值得肯定,并应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相对来说,政府宣传(19.6% )和学校教育(14.6% )做的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学校教育,被调查者中学生约占30%左右,加上从学校里出来走上工作岗位的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受过长年学校教育的人在总人数中的比例更大,但是通过学校教育这个途径了解环保知识的人数所占比例还不到15%。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在环保宣传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环境问题是随近年经济发展刚刚出现的问题,受社会重视程度还不够。但是,对教育部门来说,更应该给予这个问题足够的重视。毕竟,在未来的中国,环保意识将成为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虽然力量相对薄弱,却占到了相当比例(9.1%),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其在环保宣传方面的力量将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在以后的时间里,环保工作者应加大网络上的环保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迅捷功能。

解决办法

对于环境问题,世人一直在寻求着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即寻求经济与自然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在保障环境的同时,也可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在寻求的过程中,教训比比皆是,环境与经济发展似乎是一对矛盾,西方是“先污染,再治理”,虽然我们现在都明白要避免走这条路,但是似乎大家都在途中。

在我们的调查中,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据2003 年8 月10 日周口新闻报道,周口市一家公司有两处锅炉硫酸泄漏,适逢连日阴雨天,附近居民普遍感觉呼吸道不畅,被刺激性气体堵得胸口发闷。我们组员去电厂附近调查,发现气体仍在泄漏,厂方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避免污染的继续。厂方认为这是正常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生产造成的污染,应该由谁来督促治理呢?督促治理的工作又进行得如何呢?这些过程只能用“很艰难”这个词来描述。

为此,我们设计了相关选题,在调查问卷中与被调查者共同商榷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多选):“您认为中国要治理污染应该主要靠那方面的努力?”结果正如我们所料,选“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使群众共同参与进来”占最大比例61.7% ,法律手段次之,占到45.8% ,其它依次是“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强对污染物处理力度”(34.8%),“政府政策,行政手段”(22.8%),“民间环保机构,团体的宣传和努力”(14.8%)。看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使群众共同参与进来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然而中国的治理环境问题还需多方面努力。在调查过程中,有两件事给作者以很深的印象:一是家乡一位老人在谈到这一点时,说了句很朴实却很感人的话:“家家户户都应该搞好环保”。是呵,每个家庭、每个企业都搞好环保的话,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肯定会出现崭新的一页。二是河南周口市环境监测站业务副站长朱斌在做这一题时,在所有的选项后都打了对号,他说:“现在中国治污中存在的问题决不是某一项措施、努力就可以弥补的,美好的治污前景也不是个别手段所能实现的!”

前景展望

中国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从宣传、工作方式、法律、政策实施以及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亟待进一步完善。在被调查者的呼声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若干问题:

1. 力度不够,无论是环保部门的监督,还是执法部门的执行,都存在力度不够的现象。为了发展经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造成执法部门在污染企业面前心软手软,执法不力。

2. 执法部门采取“以罚代管”的手段,致使很多大型排污单位只要交纳排污费便可继续排污,而政府在治污方面的资金却由于环境保护事业累计欠帐过多,投入不足。

3. 治理中治标不治本,没有采取积极手段来调整地方产业结构,造成污染反弹。

4. 治理技术和工艺更新速度赶不上污染程度的发展。

5. 宣传不够,没有发动群众,政策不到位,法律亟待完善。尽管如此,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环保事业能打破局面、全民努力的前提下,仍有70%以上的人对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是需要先走上一段艰难的历程。

完善环保法规、加强环境保护的法规建设,是依法治污的根本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是使全民族认识深刻的唯一途径。另外,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归根结底,中国的治污还有赖于技术的发展。

中国治污面临着极大的考验: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大,如果不能有效治理污染,恐怕就要给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所以,我国不能照着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走。虽然前途艰难,但是我们相信,如果在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的同时,坚持依法治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的环境保护还是能纳入正常化、法制化轨道,拥有美好前景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