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有人喊我学长的话,我会起鸡皮疙瘩 -- 瓦斯
词汇量丰富的语言或文化,说明对于这个方面的东西研究得很细。
例如中国人传统上对于家族成员的关系很重视,在称谓方面就有很详细的词汇来区分,例如,同一辈份的人中,在词汇上就有伯伯、叔叔、大舅、小舅、表叔、表舅、堂叔等之分,而在西方语言中,就是笼统的一个词。
西方人对于私有财产的所属关系很重视,他们在这方面的词汇就比中国人分得更详细,中国人就一个借,他们有借进和借出两个词。
西洋人长于机械设计和制造,他们的工具分得很细,而中国人相当长的阶段中基本上就是钳子+改锥+扳子+锤子四件套,就能做所有的事情了。当然现在中国也有成套的工具箱了,干起活来也就痛快得多了。
分得细,说明研究的透彻,是在这个方面先进的代表。
“学长”这个词,怎么听就是那股子奶油气。请还是叫我师兄或师弟好一点啊。
还有那个“打造”。台湾省同胞他们词汇量少,不管什么都是打造,那情有可原。
大陆人呢,有建设、建造、制造、创造、创建、建立、设立等等很细致的词汇可以使用,却也有跟着词汇越来越简单化的人,不管什么都是一个打造,怎么就像开铁匠铺的呢?
这个我支持。我也听不惯学长、学弟的叫法。师兄、师弟才是我们的一向的称呼。
还有那个“信息”,台湾叫做“资讯”,香港跟着台湾叫。结果这两年越来越多大陆人也赶过去叫“资讯”,一样的意思,弄得好像那个叫法更高雅似的。
难道你没听过大陆同学说“糗(音qiu)”的?
去把那个包“qiu”来。
那个啥,哪个地方经济发达些,人们就对其当地语言感兴趣,甚至可以模仿。自古如此,洛阳纸贵的时候,河南官话是大家模仿的对象。现在,粤语有人学,台湾腔调有人模仿,都是“经济惹的祸”。
想象一下, 郭靖一样的东北大汉对台湾来的黄蓉妹妹说:"好糗啊. 降龙十八掌我练了这么久都没会耶."
我在哈尔滨住了8年也没人说明白, 基本写为"取". 还有"qie3", 就是客人, 怎么写.
另:你不是四川人吗?
和糗不可同日而语,
发qiu的音多了,但是没一个能像qiu这样让人起生理反应的。
他们喊我学长的时候
我都说叫师兄才对
就是古代的鸡皮疙瘩。
49年后台湾人一直没改,其实大陆这边也没停用。我们学校领导讲话提到多年以前的校友的时候一般都是叫“学长”(不分男女),因为叫“师兄”的话更多地给人一种在同一个实验室、同一个老板的感觉,而仅仅是同一个系而前后差了很多年的话,感觉叫“师兄”不太合适
区别是本来是某个特殊群体的话语,在台湾成为了主导。
例如,垃圾这个词,台湾电视上读作lese,这读法其实是大陆华北某地的方言,在台湾成了主流读法。
如果在成人之间,大量地使用幼儿之间的词汇,除了让人觉得老天真装嫩,也就是鸡皮疙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