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史文恭”谈起,(3)数字问题 -- 史文恭

共:💬189 🌺786 🌵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就是基层干部和农民看法的分歧了】你的下基层是在县里

没有为走亲戚去向生产队长请过假,也不愿意相信那时有的大队书记(山东烟台地区)居然享有初夜权。

乡镇干部当然更喜欢人民公社,这和周久耕怀念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一样。

1980-1989,除了计划生育外,对农民严酷压迫的还不是特别多。

当然,取消了乡镇提留和农业税的当下农村日子就更好了。

从这点上说胡、温功不可没、善莫大焉,可被称为第四代了。

家园 安徽从五八年就开始粮食产量下降

和大搞水利工程消耗劳动力关系更大吧, 再加上垦荒农场也没搞好. 不过这两项工作, 在有的省份就效果不错, 不知道是因为地理条件不同, 还是管理水平有差距.

另外, 你这个曾李对比光从数字看, 也不是完全具有说服力, 以前有人回过你说, 61年可以说是自然灾害对劳力的影响, 62年以后是个恢复过程.

PS: 你的有些文章要是加个标签就好了. 我记得以前在庐山系列里面看到过你和史教头的争论, 但现在要找可不容易.

家园 【赵在58年还是秘书长】因为62年后管农业和养猪有功

才在陶铸调中央后升任广东第一书记(省长?)的。

家园 你说的这些东西,哪怕在公社体制下也是可以改进的

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问题。比如到外地走亲戚,工分扣掉不就得了嘛。那个初夜问题,严格按毛泽东的人民公社条例,落实民主,照犯罪处理难道不行吗?

要说80-89没问题那就错了,当时的摊派已经很厉害,朱时期的顶峰不是一下子就来的。

当然胡温免除农业税和摊派是一大德政,但问题就是乡村公共事业怎么办,温搞了个一事一议,也就是大家同意之后才出资。但是,有些事(比如改水,修路,图书室等)并不是大家都同意的。修路,有的人路不过自家门口就不出钱,那怎么办?

如果有公社,这些事情都可以通过大家出劳力共同办。但是没了公社,没有了组织人力的手段,就只有通过出钱来解决,农民哪有那么多钱。

家园 这个

58年开始的农业产量下降,水利工程的影响应该不大。农业劳动,除了两个季节之外都不算忙。一般来讲修水利也是利用农闲时间,哪个智力正常的地方领导也不会在农忙时间发动大家去搞别的事。

如果把几个因素都拿来评估的话,如果种子、肥料、灌溉这三大因素没有根本变化,我觉得气候和灾害因素可能始终是第一位的,曾希圣乱搞是第二位的,公社引起的问题如果存在,也不会是最重要的因素。

家园 1956.7-1960.8,广东省书记处书记(分管农业)

1960.8-1961.12,广东省委书记处常务书记;

1961.12-1965.2,广东省委书记处第二书记(第一书记仍为松树的风格)。

我知道你这个老右派想为赵辩护,可惜,他这些公案辩护不来的。

家园 有的

用“有的”来做论据是不是有点底气不足啊?

有的大队书记(山东烟台地区)居然享有初夜权。

家园 右派?不错 老右派?不敢当 为赵辩护?更谈不上

1958年大跃进,全面开花,各省均有主管农业书记,单独以赵为例没有说服力(说58年赵是秘书长有误)。同样的虚夸,湖北、安徽和山东就要王任重、曾希圣和舒同负责,广东打板子也打不到赵的头上。

你这小左大概是在宣传口或搞研究的,说话的口气和你的前辈儿很相近啊。

家园 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广东陶赵一条心,陶对赵非常信任。农业方面基本上是赵出主意,有时候陶在前台,有的时候赵就自己出面。 陶铸肯定是要负责的,但浮夸和反瞒产,搞出事情的都是赵自己,因为给毛泽东写报告的就是他嘛(以省委书记处名义而不是省委名义)。

文革期间我父亲的部队驻广东参加三支两军,当地的群众组织打着标语“打倒陶铸、赵紫阳”上街游行。

而其他几个地方,有的是意见分歧,特别是安徽,曾希圣一边搞浮夸一边打击不同意见的人,那么曾就该负责;像湖北和山东,王任重和舒同一直是自己抓农业,那也该自己负责吧。

家园 怎么没人说!应该是不想听到吧。

我的父母都是40年代出生的,到现在还是经常提起当时的惨状,而且我的父亲当时在太湖鱼米之乡,我的母亲是在鄱阳湖鱼米之乡,回忆起来都是后怕连连。

我的奶奶当时还是在苏州城里国营缫丝厂工作,有口粮定额,但因为是寡妇,孩子又多(两个吃“张饭”的半大小伙,一个嗷嗷待哺的遗腹子),而且还要接济乡下的婆婆叔子一家,(每月都必须寄粮票和钱回去,不然就举家进城来要的),很不好过,我大叔就建议说:妈你明天烧早饭时在多放点水,吃在肚子里总能多饿一会。----刚开始的时候,缫丝厂的职工嘛,小孩还可以溜进厂里抓刚烫死的蚕蛹吃,后来连这也没了。

我爸开始在乡下读书,放学回家饿倒在田埂上,没被人看见的话,就没了。我老家的村子有好几家绝了户的,那还是宜兴鱼米之乡的情况。

至今,我奶奶九十多岁,提起那时也是一肚皮的苦,讲一个细节:她生性节俭,剩菜剩饭倒掉她就要说话的,但是苦菜(比如现在风行的野菜等)却从来不吃,我们小年轻图新鲜卖来吃,她都不高兴,一句话,那时野菜煮饭野菜粥吃多了吃伤了。

另外,我的姑姑,和我的大姨都是那时候为了补贴家用,早早嫁了人的,我的姑姑嫁给了一个比她大近二十岁的码头工人,因为码头工人是重体力,粮食定额高,又无父母,省下来的钱粮可以补贴娘家;而我的大姨更是因为我外公有病,草草嫁给了一个过路的外乡地质勘探员远走天涯,除了每月寄回五元钱来补贴家用以外,再回家已是十几年后的事;我妈妈十四五岁就辍学,参加啥工农兵大学(其实就是技校短训),进了厂干活。

总的说来,我家因为那时都是城市户口,还不算太惨,跌跌撞撞熬了过来,但以现在的眼光看,都是触目惊心,那些农民就更惨了,比如我上文讲的宜兴老家村子,吃树皮吃土的有之,倒毙路边的有之,绝户的有之,逃荒不知所终的有之.....。当时有老人言: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一顿饱饭吃!

----不是没人说,而是没人愿意主动去提这伤心事,也没人愿意主动去听这惨痛事,毕竟这都是需要勇气去忍受去直视的。

真正要想知道的,费神到乡间走一走,故事不要太多!

通宝推:多多益善,
家园 我的看法

赵紫阳肯定是要负责任的, 尤其是反瞒产运动, 例如在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毛泽东传里面提到:

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结束了,毛泽东的心情一点也没有轻松,他感到很烦恼,睡不着觉。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一九五八年农业大丰收,为什么从一月开始,特别是二月,全国发生了缺粮、缺油风潮,大中城市蔬菜供应很少,肉也很少?他百思不得其解。正在这时,一个材料送到他手里,是广东省委转发的省委书记处书记赵紫阳关于雷南县干部大会解决粮食问题的报告。报告说,雷南县去年晚造生产有很大跃进,年底却出现了粮食紧张的不正常现象,结果查出瞒产私分的粮食七千万斤。雷南县的经验证明,目前农村有大量粮食,粮食紧张完全是假象,是生产队和分队进行瞒产私分造成的。报告说,必须交待两条政策:一、粮食政策。明确宣布一九五九年夏收之前粮食消费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包干,以解除大家对粮食问题的顾虑;二、对待瞒产干部的政策。应明确宣布瞒产是错误的,但只要坦白交待,可既往不咎;拒不交待的,要给以处分,甚至法办。广东省委的批语也说,去年粮食大丰收、大跃进是完全肯定的,粮食是有的。必须坚决领导和进行好反瞒产、反本位主义的斗争,才能保证完成粮食外调任务和安排好群众生活。

  毛泽东看了报告,异常兴奋,认为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二月二十二日,中共中央把这个报告批转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毛泽东为中央写了一个批语。其中写道:“赵紫阳同志给广东省委关于解决粮食问题的信件及广东省委的批语,极为重要,现在转发你们。公社大队长小队长瞒产私分粮食一事,情况严重,造成人心不安,……在全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立即解决。”“瞒产私分是公社成立后,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惧怕集体所有制马上变为国有制,‘拿走他们的粮食’,所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的决议,肯定了公社在现阶段仍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这一点使群众放了心。但公社很大,各大队小队仍怕公社拿走队上的粮食,并且在秋收后已经瞒产私分了,故必须照雷南县那样宣布粮食和干部两条正确的政策,并举行一个坚决的教育运动,才能解决问题。”

赵紫阳的左, 即使是在某些"右派"的宣传材料中也时有提及, 比如杜导正写的 赵紫阳“痛定思痛,改弦更张”, 他至少也一笔带过: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就在赵紫阳的领导下工作。当时赵紫阳是中共广东省第二书记,陶铸是第一书记。我是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赵紫阳说他过去很左,确实。在反右派、公社化、大跃进、反右倾、农村社教等等极左性质的运动中,他并不消极。1959年反右倾,错误地把我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时,他也没有能公正地站出来讲一句保护我的话。

可惜政治影响比较严重的时候, 有些只顾宣传不负责任的作者, 例如89年初出版的, 赵蔚的赵紫阳传, 就不提这个报告, 只是说"公道的讲, 赵紫阳在大跃进中的表现并不过火"之类, 然后用广东省后来的一些纠偏工作来粉饰. 受这一类资料影响, WIKI 无论是中文英文都也没有提赵紫阳的污点, 可是一个不懂中文或对党史不甚了了的人, 很多都会去看维基百科.

雪里蕻向来只写短的, 不写长的, 他就那么一说, 又不求四平八稳, 左右平衡, 这倒是让好些人眼前一亮: 反正都怪赵紫阳. 呵呵.

家园 【大行不拘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以82高龄奋起捍卫改革开放

实在令人敬佩

而且不惜背叛诺言,接连以普通党员身份威胁中央
;386生存能力很强,在92南巡之后还能绝地大反击连挫杨、陈也算得上是一个本事人儿。

家园 这也值得佩服?

所谓“大行不顾细谨”,许诺毁诺,无非就是免得百年之后掘墓鞭尸而已。好在骨灰也洒了。

杨氏兄弟是邓“改开”的支持者,最后是被交易掉的。

这更证明不是路线之争,不是主义之争,而是私利私心之争。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
家园 也就是赵倒了,在文献版的毛传中才能点名

其实58年开始的浮夸风,赵也是先锋。

家园 想起南巡以后的一些事

太宗南巡以后,报纸上发表文章,论证说斜坡式的经济增长不行,台阶式的经济增长才好,过几年就努那么一下子;386和月月鸟一改治理整顿的调调,也在报上写文章要解放思想大干快上;各地都提出要加快发展,实际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过热,朱上台之后用铁腕才把这些压了下去,实际上朱的经济思想,更接近陈会计,难怪被称为沙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