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物】高岗的"五虎上将"(附图) -- KHC

共:💬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人物】高岗的"五虎上将"(附图)

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党内形势,这三种形势怎样呢?是光明面占优势,还是黑暗面占优势呢?应当肯定,不论国际、国内、党内形势,都是光明面占优势,黑暗面占劣势。在我们这个会场上也是如此。不要因为有很多人作了自我批评,以为就黑暗了。这些同志是着重讲了他们的缺点错误,没有讲他们的长处,哪一年参加革命,哪里又打了胜仗,哪里有工作成绩,这些话都没有讲。专看他们这一篇检讨,那末就黑暗了。其实,这是一面,在很多同志身上,这是次要的一面。这跟高岗、饶漱石和张、张、赵、马、郭五虎将不同,他们不能适用这个估计:光明面占优势。高岗有什么光明面占优势呀?他是全部黑暗,天昏地黑,日月无光。至于我们的同志那就不同,略有黑暗,这个东西可以洗干净,用肥皂多洗几回。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五年三月)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讲话记录稿

张秀山 (1911--1996.8),陕西神木人。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共产党员。1934年4月任红26军42师政委。1936年3月,中央调张秀山到中央直属的神府特委工作,先后任组织部长、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特委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张秀山随陈云去北满工作。陈云任中共北满分局书记兼北满军区政委。分局委员有高岗、张闻天、张秀山、李兆麟。张秀山任松江省工委书记兼松江军区政委。

当时北满国民党收编的敌伪残余和土匪有10多万人,其中松江省就有2万多。而我军主力部队总共不到1500人,党政地方干部也不过60多人,斗争形势相当尖锐复杂。为创建根据地扫除障碍,张秀山任松江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在全省展开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至1946年末共进行剿匪作战297次,毙伤俘敌2.17万余人,为建立东北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6年6月,张秀山任中共松江省委书记。张秀山带领广大干部、战士和青年知识分子深入农村,进行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张秀山亲自到延寿县农村蹲点。翻身后的松江省人民为保卫革命的胜利成果,踊跃参军参战,3年中扩军12.7万人,这对于一个仅有200多万人口的松江省,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受到罗荣桓的高度赞扬。周立波的小说《暴风骤雨》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史实。

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张秀山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1949年3月,张秀山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东北局秘书长、东北局党校校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央军委决定,张秀山兼任东北军区副政委。一九五四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监委会主任。后在东北局高干会议上因涉及高岗问题受到撤职处分。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秀山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分管全国林业、农垦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兼任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副组长。1983年全党整风中,张秀山任中共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委员,为加强党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会议上,张秀山当选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6年8月2日,张秀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早期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典型的陕北老红军代表人物之一.)

张明远 (1906一1998),河北玉田县人.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由毛泽东同志主持的广州地区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农民运动特派员和中共玉田县委书记。1927年10月,他任总指挥,组织领导了玉田及附近四县的农民武装暴动,创建了京东人民革命军,开展土地革命,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北方树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面武装斗争的红旗。1928年后,张明远历任中共顺直省委常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天津一区区委书记,陕甘宁边区抗敌后援会宣传部长,中共北岳区、冀热察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冀热辽区党委代理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中共冀热辽分局常委、冀东区党委常委、行署主任,冀东区战勤司令部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张明远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组织部副部长、东北局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后涉及高岗问题1955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文革”中,他受到“四人帮”的迫害。1979年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任国家计委咨询组成员。张明远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党的第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特邀代表。

张明远于1998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党的早期革命活动的领导者之一,资格很老的党的领导干部.)

赵德尊 (1913- ),辽宁辽中人,赵德尊学生时代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1931年“9?18”事变后,不满20岁的赵德尊只身来到北平寻求救国救亡之路。193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22岁时,参加并领导了震惊中外、名垂青史的“12?9”学生运动。23岁,他已是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了。1936年暑假,北平民先队在樱桃沟举办露营,北大卢荻(陆平)和清华赵德尊二同学刻石"保卫华北"。“12?9”学生运动之后,赵德尊脱却长衫换战袍,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奔赴抗日前线。在太行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在艰苦的斗争中,赵德尊成长为太行山六分区地委书记。参加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一九五四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秘书长,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曾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典型的有学生运动背景的共产党高级领导干部)

马洪 (1920.5─ ) ,山西定襄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经济学家。

  1936年参加牺盟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曾是同蒲铁路总工会负责人之一,后任延安《共产党人》杂志编辑,平泉县县长,中共中央冀察热辽分局秘书处处长。

  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东北局委员、副秘书长,国家计委委员、秘书长,国家经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化学工业部第一设计院副院长,北京石油化工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副院长、院长(1985年免),国家机械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顾问。

1985年起任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总干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93年4月免)。1993年4月起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94年5月起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是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长,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十四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委。

  著有《经济结构与经济管理》、《中国经济调整改革与发展》、《试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等。参与主编《当代中国》丛书。

(既是经济学家,又是资深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

郭峰(1914.3- )吉林省德惠县人,1933年参加革命。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郭峰1933年5月在吉林曾因积极参加中共党组织发动的红五月抗日宣传活动而被捕入狱,9月出狱后到北平、西安、冀西太行等地,坚持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回东北工作。曾先后任中共吉林扶余地委书记、中共辽西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长.1952年1月辽西省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委员会召集省直、锦州市、铁路等单位的局、处以上负责干部紧急会议。省委书记郭峰指示在机关内开展“大家脱裤子,人人洗澡”的普遍坦白检举运动。

郭峰同志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沈阳市委第一书记.后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93年12月离职休养。

(曾在白区坚持斗争,曾经是所谓"白区的党"中的一员)

附录:

三 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

  第一点,有人问:究竟有没有这个联盟?或者不是联盟,而是两个独立国,两个单干户?有的同志说,没有看到文件,他们是联盟总得有一个协定,协定要有文字。文字协定那的确是没有,找不到。我们说,高岗、饶漱石是有一个联盟的。这是从一些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一、是从财经会议期间高岗、饶漱石的共同活动看出来的。二、是从组织会议期间饶漱石同张秀山配合进行反党活动看出来的。三、是从饶漱石的话里看出来的。饶漱石说,"今后中央组织部要以郭峰为核心"。组织部是饶漱石为部长,高岗的心腹郭峰去作核心。那很好嘛!团结得很密切嘛!四、是从高岗、饶漱石到处散布安子文私拟的一个政治局委员名单这件事看出来的。在这件事上,安子文是受了警告处分的。高岗、饶漱石等人把这个名单散布给所有参加组织会议的人,而且散布到南方各省,到处这么散布,居心何在?五、是从高岗两次向我表示保护饶漱石,饶漱石则到最后还要保护高岗这件事看出来的。高岗说饶漱石现在不得了了,要我来解围。我说,你为什么代表饶漱石说话?我在北京,饶漱石也在北京,他为什么要你代表,不直接来找我呢?在西藏还可以打电报嘛,就在北京嘛,他有脚嘛。第二次是在揭露高岗的前一天,高岗还表示要保护饶漱石。饶漱石直到最后还要保护高岗,他要给高岗申冤。在揭露高岗的中央会议上,我说,北京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叫做刮阴风,烧阴火,一股地下水。究竟是政出一门,还是政出多门?从上面这许多事看来,他们是有一个反党联盟的,不是两个互不相关的独立国和单干户。

  至于说,因为没有明文协定,有的同志就发生疑问,说恐怕不是联盟吧。这是把阴谋分子组成的反党联盟同一般公开的正式的政治联盟和经济联盟等同起来了,看作一样的事情了。他们是搞阴谋嘛!搞阴谋,还要订个文字协定吗?如果说,没有文字协定就不是联盟,那末高岗、饶漱石两个反党集团内部怎么办呢?高岗跟张秀山、张明远、赵德尊、马洪、郭峰之间,也没有订条约嘛!我们也没有看见他们的文字协定嘛!那末连他们这个反党集团也否定了!还有饶漱石跟向明、扬帆之间,也没有看见他们的条约嘛!所以,说没有明文协定就不能认为是联盟,这种意见是不对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五年三月)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讲话记录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张明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马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90高龄的赵德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高岗 (1905~1954) 陕西省横山县人。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起在西北地方部队中从事兵运工作。1933年被派往陕甘边苏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第42师政治委员。1935年2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 同年9月任第15军团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书记和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中共西北中央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代理政治委员。1945年 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参与领导解放东北地区的斗争。1949年起,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等职。

50年代初,高岗奉调进京,号称“五马进京,一马当先”。所谓“五马进京”,是指五位中央局书记邓小平、习仲勋、邓子恢、高岗、饶漱石调中央工作。所谓“一马当先”,是指其中的高岗位高权重,声势显赫。 调这五人进京,是毛泽东为加强中央的领导力量而采取的重大步骤,邓小平排在其后。高岗当时同时兼任的职务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等要职。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权力极大,国家最重要的一些部委都归他管,国家计委有“经济内阁”之称,和政务院平行.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揭露了他与饶漱石进行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并批判了他的错误,但他拒绝接受。1954年自杀。

1959年庐山会议上, 8月16日毛泽东作了长篇讲话。毛泽东回顾历史讲团结,多次讲到高饶。他谈了王明的狭隘,随即谈到高、饶:“高饶也是狭隘得很,两个摊摊,都想打倒,剩下的不多。那时我也犯了错误,信任高岗。”他对着彭德怀说:“三十几年的关系难道就拉倒了? 印度话说‘巴依依’,英语GOODBYE。我们不要告别。要尽一切努力,把他们争取过来。过去张国焘、高岗告别了。高岗这件事,我有责任,就是时间延误了。我本来想同习仲勋谈,我已经同他约了。那时高岗想去陕北,回老家,我们想保留他的党籍,还想保留他的中央委员,让他回延安去工作,本人也愿意。可是迟了一步,我还没有来得及讲,他就自杀了。竟是这样一个结局,我也觉得遗憾。所以这事怪我,这是个很不好的事。现在习仲勋表现很好,还有贺晋年、张秀山,也要跟他们搞好关系,他们也表示愿意搞好关系。”

K根据相关资料编辑整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左起)林彪、高岗、陈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9年10月1日<解放日报>刊载的高岗副主席照片

(KHC截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老兄,你的国际歌真是振奋人心,让人热血沸腾,但是

我第一次看你的帖子是在凌晨两点,您那激昂的国际歌前奏曲把我吓的心脏都差点跳出来。还把我的一个宿舍同学从睡梦中惊起,揉着朦胧的右眼骂道:“敌人来了?放狗(她晚上出去估计又去打星际争霸的联机了)。”这里不才不好意思的向兄台提一个小小的请求:大哥您能不能换一换一张美丽精彩的签名画或者照片呀?或者至少能不能换一个稍微曲缓,节奏低沉一点点的歌曲吗?

再下万分万分万分的感谢!

家园 郭峰是个厚道人。

我跟随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领导去辽宁郭老的家里时,开门的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老太太,进门

才知道原来是郭老的老伴,倒完茶水自己就默默离开了。中央组织部考察辽宁副省级干部主要问省委书记和郭峰、李涛三个人,而郭峰的子女没有一个横行霸道的。

家园 Re:边寒剑

贤弟,受惊了.

有时我也是简单粗暴了些,需要检讨.在此特向你和你的同学表示慰问!

家园 现在这个很酷
家园 高的人马在胡赵时代都得到重用 可见确实是有独当一面的本事
家园 回复老巴巴:

其实,在毛泽东的时候,他们几个人已经是独当一面了,只是因为高饶事件只好废掉,但是,并没有十分过分,此后,文革中,周恩来出面保护郭峰和马洪,马洪还被周恩来推荐给

邓小平,没有马洪就不会有袁宝华的崛起,也就不会有朱骁基的经委的经历了(马洪、袁宝华都是朱的恩主)

家园 对 ,就是经委计委这条线上的人物 。一直有‘小国务院’的影子

到了市场时期才彻底消失。

家园 经委和计委的斗法以后跟你详细说说:

上回你说的秘书和名人书法的事情因为太忙了,没有顾的上。回头补上。不好意思。

家园 马洪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很棒

不知道老爷子这么大岁数了。

家园 除了多几个像吴惊连那样的败类以外,还有什么地方棒的?没看出来,都是空谈误国之辈
家园 中国最早做定量分析的单位

分析经济要拿数据说话,人家是正儿八经做数据分析的,您这么空口评论似乎没什么根据。

家园 当年二十八个半还能全本背诵列宁全集呢?能解决问题吗?要不怎么说空谈误国呢

你大概是只相信数字不相信事实吧

家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收集整理收据,定期发布研究报告,大部分内容中性,这些琐碎事情你所提的经济学家是不参与的,决策更是国家上层。不知道你的攻击指的是什么?我们国家难道不应该有经济数据统计?

家园 flash

[FLASH]http://kjapan.sdedu.net/game/guojige.swf[/FLASH]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