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网笔记 -- frnkl
【方舟子按:人民大学张鸣教授责我打唐骏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放着满地的官假学假不打,打一个商人,“很扯”。张教授是不是从火星上来的?也不先去查查我以前打过多少官假学假?你本人打过吗?我就不说他是唐骏的枪手了,但是这种信口开河污蔑人的人居然也能当名牌大学的教授,正是学假之一,的确“很扯”! 再说了,唐骏是苍蝇吗?打一只苍蝇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即使是苍蝇,不能打吗?是不是有人杀人,就不能去抓小偷?好,你有能耐,你专打老虎,打一只给大家看看啊,扯什么扯!】
!
我赞成挺汪,但现在最能挺汪的,就是清华大学了。不就是那些理由么,网上那些长短不一的文章能讲清楚,清华还怕讲不清楚?感情上偏袒汪晖,程序上认真对待,对谁都有好处吧。
学校的大权在官僚手里,而没有一个官僚会主动揽这种事的。另外一个难点是目前很难组织一个中立公正的调查委员会。华人学术圈,包括大陆和海外,就那么大;而且盘根错节,没有谁能超然物外。
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这世界上谁比谁精阿,哈哈
这里“鲁迅的著作”就是“梁启超的著作”之误,抄错了,或者行文的时候疏忽了--这句话本来就是裂纹僧的原话。否则不能理解后面的转折关系或者递进关系。
对汪晖的指控大多很勉强站不住脚,反而对朱学勤的指控容易落实。看来鹦鹉学舌和独立思考到底有不同。
严家炎:汪晖博士论文《反抗绝望》的答辩,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汪晖的博士论文是有学术深度的,是扎实的。论文的主体部分属于汪晖的原创。那时的答辩还是很严肃的,很认真的,这篇论文的主体至今看来还是立得住的,确实属于他自己的,不是抄别人的。
注:涉嫌部分基本属于文献回顾。
比如“参见”的问题,就可以讨论。如果一个作者说“参见”,他在自己论述的地方加了个注,说“参见某位作者的某部著作的某章某节”,就应该算是一种交待,不能简单地说这种“参见”还是有意的“抄袭”,这就有点走样了。应该说这也指明了一种渊源关系。作者有时觉得自己说得比较简单,其他著作论述比较详细,请读者“参见”,这是允许的。所以,所谓的“参见”可能有多种情况,经常使用来注明出处,不能仍然说这是抄袭。像汪晖引的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还有引张汝伦的《意义的探究》,注明“参见”的,不能都当做剽窃来批评,不大准确。
但是王彬彬先生文章中摘引出来的地方,确实证明汪晖与他人有多处文字基本上相同,却完全没有注明出处,前后也没有说明交待,用了一段跟别人几乎不差几个字的文字,你说这个部分是抄袭或变相抄袭,我觉得可以说。这类地方对汪晖的批评,我觉得是能够成立的。
注:我觉得严先生还是受王彬彬误导了,看汪晖原文可以发现,那几个所谓硬伤并不那么“硬”。
等级:太学大学士
文章:7454
积分:-154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5月30日
中国思想论坛的盖世太保开始气急败坏,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了。
我用真名徐志跃注册试了一下,几乎不能发帖,说是要经过审查。
但是,批斗会(宣布封我的管理栏帖子)则能进行,还指出我是复旦大学的“人渣”。
汪迷们如此疯癫,让人大开眼界。
之所以在此啰嗦,实在是希望从这个案例来分析法西斯主义不仅是当前中国的思潮,而且是一种实践。
复旦的徐志跃(2008.09.08)是哲学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基地资料室管理员
据说中国思想论坛曾经删除心岳转贴的王彬彬文章。此事成为媒体举证学术界压制讨论的一个例子。
同一个链接后面的帖子
谢谢东民。我现在除了在新浪微博(id:余心岳)说话还比较放肆,在论坛还算谨慎。
我并没有说现政权是法西斯主义政权(这是未来史家的事情,我没有能力去判断),而是说,我在中国看到了法西斯主义思潮和实践,至于出自什么组织,我不知道。这片土地上有过反右和文革这样的惨剧,而且未得真正反思和清算。我有理由保持一份警惕。
“关于汪晖的抄袭(四):我们系和我们学院已被我成功策反,从此成为解放区
2010-03-31 09:04
昨天系里院里开会,副教授以上的人士都到场了,众人见到我都冲过来向我表忠心,表扬我对汪晖这个学术骗子和理论骗子的揭露,连我们学院的总书记大人也当众高声表扬了我对汪晖的揭发。我们系和我们学院已被我成功策反,从此成为解放区。
为什么要来说这个呢?因为大家需要鼓励。因为年青,不明白大学系科里的行事规矩,大家会以为各系科没有什么反应就是大家不在乎了,其实一个举手表决一分钟就让结果出来了。花一万元经费,派调查队到全国五十所大学的人文学院取得表决结果,就可置汪晖钱理群于死地,很简单的事情。我认为全国各大学文科现在就有这样的表决的必要,因为这种关系到:我们应该拿什么样的学术研究来做榜样,我们的研究必须以什么为目标的问题:很多年青人都以汪晖这种写作来做进身之押了,这是很可怕的。
所以,汪晖,你放心好了,这一次学术界一定会来帮你澄清的了,我会让它发生的!”
http://hi.baidu.com/%C0%ED%C2%DB%B3%B5%BC%E4/blog/item/88097531a9d59d15eac4af33.html
—— 期待华东师大也尽快成为“解放区”。
注:心岳下面有这样一句话:“同济大学的那位老师陆兴华,我以前根本不知道,我还在那里问别人,陆兴华是谁”。
vivo称,现在把目标转向《现代思想的兴起》,而另一位豆友 Epiphany(也是上海的)用英语对他说:
Warning: If you persist, Mr. Wang Hui may threaten to kill himself. :)
If this happened, you would find yourself before a court judge to answer a lot of tough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sordid affair.
Let's agree once and for all that Mr. Wang is not an original scholar and that he may have committed the sins of plagiarism, which is a shame to him in particular and to China's scholarship in general. But, why spend so much time and effort on a second- or third-rate scholar and on his work that is a hodgepodge of other people's ideas and thoughts? Better bury Mr. Wang in silence than exhume him in brouhaha.
Haha, just my own take on this matter. I stand corrected if I am wrong.
Thank you!
有进一步说:
In my circle from Shanghai, no one regards Mr. Wang Hui as an original scholar or a public intellectual. He may soar in Beijing, but turns sour after crossing the Yangtze.
There are bunch of phonies in the capital, you bet.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473304/?start=300
读了解气。
我想说:华东师大哲学学科的朋友们,别再让人×了。
也露脸一次,希望原道的上海网友捧场(标题疑为“如何做理论”,另去证实)。
------------------------------------------------------
标题:【今天,我们读书37】如果做理论?——学术的规范与伦理
【读品】季风系列沙龙
地点: 上海卢湾区陕西南路季风书园咖啡廊(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站厅)
时间:4月11日(周日)14:00
主讲:陆兴华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攻法国现、当代哲学,较多关注其政治哲学、美学和艺术理论。
评论:徐志跃 自由学者
嘉宾:vivo
主持:梁捷 【读品】
主办:【读品】季风书园
提供一个间接证据:会议评述:“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重建”研讨会综述 日期:2010-4-20 11:00:50。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承办的“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重建”研讨会于4月11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出席了会议。
针对日前逐渐增多的学术剽窃事件以及学风浮躁的现象,与会学者认为,重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在当今的学术界十分必要,即使在功利与实用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学术依然要保持独立性,要维持学术的基本准则,以清正的学术精神推动社会进步。会议围绕如何从制度层面维护学术规范、重建学术道德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不少所谓全盘否定文革,甚至全盘否定毛时代的,恰恰继承了最坏的文革遗风。这就是一个例子。
我一般不回复。诸位朋友见谅。
最早报道此事的《东方早报》称,Isaiah是某大学在读博士,暂时还不愿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记者昨日15点49分给Isaiah发去邮件,Isaiah 16点15分回复称,“我现在不接受任何采访,请谅解。该说的,在七篇文章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有网友称 Isaiah就是《追风筝的人》的译者李继宏。李继宏对本报记者表示,“Isaiah不是我,文章不是我写的。他是我一个朋友,正在欧洲某大学读博士,他的专业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