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两首旧歌谣 -- 夜如何其
买房之后,经济压力很大。开始还没什麽,只顾的乐和了。姐夫给我封电邮,有一句真是警人,“我们都是人生过一半的人了”, 原来我也这么老了,第一个月开始还贷,太太忧虑地反复算账,做掉无用的开销。我继续在网上浏览电子产品,只是看看罢了,老也有老的好处,懂得节制。
老的坏处是常想旧事,其实之前我也常自省过去,只不过没有留意,而现在想把它写下来,做个纪念。也不在意什麽章法,意尽了就好。
于是我想起两首旧歌谣。
第一首
咚咚咚咚锵,
咚咚咚咚叉,
咚咚咚咚一个,
咚咚咚咚撒(三),
打不败蒋介石,
绝不回老家。
我记得唱的时候,还要双手轮绕,做些手部动作。细究起来,这首似乎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动员秧歌曲,流传了几十年了,可能现在小孩们已经不唱了吧。初中时,家后街上有个邮局报亭,天天放学后,站哪儿看几分钟杂志。旁边有个摊点,好像卖吃的。一回一个解放战争跑回家的男子和摊主聊天,说起当年没离开的人现在是什麽干部了,别的,我没记住,就一句,记忆深刻,“不后悔,要不然,再也见不到爹和娘了”。朝鲜战争时期,我们老家县里有一个子弟连开赴朝鲜,最后仅5人还乡。山东人服从意识强,既强悍又守信,历来为国家的兵员基地。对越战争时,高中的大喇叭,每到整点就最大音量播放新闻,让大家了解战况。而家里有独生子入伍赴前的,父母就痴痴地坐在家门口,饭也不做,听那个大喇叭。我也喜欢上军事网站上看看,可现实是很残酷的,不要以为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地上的蚂蚁,或是围棋盘上打劫的黑白子,可以忽略不计的。不要像八九的领袖一样,渴望流血,但是别人的。不可避免的战争不能不打,但一定要打胜,不要白流血。
第二首
三国中,
有个曹瞒,
气死下附中(鲁南方言,我猜应为“亲自去出征”,但“下”字难于对应)
大下江南,
领人马八十单三万。
我祖母常唱,识字班的“洋先生”教的,就学几天,就不去了,所以还是个睁眼瞎。三十年代初,梁漱溟先生在山东推广乡村建设运动,这首歌可能与这有关。刚给父亲通电话,说祖母还好,但很想我;祖父已经老得出不了门,离不了人了。写到这里,我刚干的眼睛又开始湿润了。
忽然想起曹操的诗来,但取那句都不合适,结煞了,就用最后两个套句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