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随笔,也为经常找不到的帖子保留下链接 -- 神仙驴

共:💬485 🌺2169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家园 本来记者的责任是

报道事实,全部的事实,除掉事实没有其他,让读者自己在事实的基础上得到自己的观点。现在看来,很多记者往往喜欢剪裁、歪曲甚至伪造事实以迎合某种观点。长此以往,媒体的监督功能将完全丧失而成为宣传的工具。

家园

其实就像大众们反感那些中央媒体的官方论调、报喜不报忧等等一样,有些普世派媒体跟他们反对的中央官家媒体又有何区别,都是剪裁事实、宣扬自己观点,手法和煽情没有变化,只是屁股挪了下位置而已。

说恶心点的例子,海外民运那帮人,不就是用他们最反对的“共产党的方式”去打击对他们有不同意见的人吗?

家园 是啊,只图一时之快,而忘记媒体最重要的资产是人们的信任

同样,大家当年对海外民运那些人其实不无好感,但这些年来他们的信誉彻底破产了。看看他们干的那些烂事。这帮人其实才是TG最好的盟友。

家园 同感,同感,哈哈哈!
家园 恶性事件炒作的示范效应

简单一写:

南平杀害小学生的凶犯刚刚伏法,就这两天,又相继发生广东、江苏两地凶手惨无人道砍杀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儿童的恶性事件。这里只从一个角度说点看法。

我的观点在这里,对某类恶性事件过度关注,引起其他罪犯注意,认为这样的手段可以更好的报复社会、引起更大的注意,从而再三仿效、导致类似恶性事件的被传染。这点应该引起警觉。

引用一下这个文章的一个观点:

外链出处

郑民生案发生后,舆论一片谴责声,然而也有一些人站到了同情他的那一边,认为郑的精神问题源于社会的精神问题。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顺着这种逻辑,郑民生会被描述成反抗体制、反抗不公的英雄。这种思维看似深刻和站在道德高地,实际是鼓励以暴制暴的嗜血逻辑。郑民生心灵扭曲了,我们不能跟着他一起扭曲。对校园的杀戮,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开脱。

终结郑民生式的恶性犯罪,首先就是要击碎这种“报复社会”的道义幻觉,收起那种不分是非的同情。社会要有这样的共识,报复社会杀人,是不可赦之恶;拿最无辜、最脆弱的孩子下手,更是万恶不赦。

自己的帖子其实也说过类似情况,某种情况下过分的渲染是否必要:

神仙驴:扎针这事,说出来怕更伤感情

扎针,我看就是敌人利用7-5影响,扩大民众恐怖心理作用和增添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适时的火上浇油,让民众起义来推翻政府,某些势力更可吃血馒头坐享其成。而扎“毒”针的说法,只能让民众的恐怖、愤恨情绪加大。为什么不愿意过分渲染?这种事情最好是内紧外松,严查紧守、尽快抓捕犯罪嫌疑人和动用全力保障民众安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外宣传上,要发出我们不吃恐怖主义你这一套的声音。如果宣传上把类似事件过分渲染,将人心惶惶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一是恐怖主义分子会认为这种计策有效,二是一些心怀叵测甚至误入歧途的少数民族也会认为这样的方法可以对汉族平民造成心理上的优势、从而效仿,反而可能会造成类似事件的一再出现。更有甚者,一些本来反华势力,看到扎针事件的影响,也充分利用民间情绪,自己出手。举个例子,新疆扎针事件后,民间大哗,之后不久内地如四川等地竟也出现扎针事件。结果发现,扎针者都是轮功分子,无非是借机把水搅浑、意图引起当地民众去造政府反罢了。

通宝推:渔樵山人,故园湾里,
家园 铁手也同意。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西方的心理学应该研究过这种恶性事件扩展的现象。

忘了是在哪本书里看得了,反正劫机、自杀、恶性群杀案件以后,短期内都会有大量的同类型事件出现,在媒体上细节描绘得越详细,在案件的来源追踪上越真实,这种势头就越明显。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要证明这是一个地狱般的必须改变的社会,会用一切理由和借口来公开这些细节(虽然这些细节只对少数专业人士有意义),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迎合大多数人的需求能获得利益(比如对于抓眼球的媒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必须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所以也乐得随大流,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成为棋子——没办法,绝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是棋子。

所以当我们要求绝对的无限的新闻自由的时候,当我们充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的时候,我们只能共同承担这样的后果。

家园 为什么会出现此类事件?

为什么会出现此类恶意报复的事件?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个别人的神智丧失?还是有着普遍性的成因?

如果是限于个别人,是什么造成了一个人如此行为?如果不是限于个人,又是什么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新闻如果能够深入探寻原因,会更能引发思考;即便没有深入报道,此类事件的重复出现也值得深思了.

家园 犯罪心理的发生机制

犯罪心理的发生机制主要分为内外化机制,刺激-反映与反馈机制,量变质变机制,防御机制等4种,此外,还有心理变态机制,过度补偿机制。

而常常在实例犯罪种,各种机制都是互相结合与渗透,不是单独存在的。

1、内外化机制

包含了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化机制,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外化机制。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化机制中,又包含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模仿学习机制,角色扮演机制,自我强化机制的等多种子机制,外化机制中,又划分为情景互动机制,挫折反应机制等等,他们综合的起作用,共同构成犯罪心理的内外化机制。

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促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行为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犯罪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产生犯罪动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内在的需要和愿望;二是外界的诱因与刺激。

家园 希特勒也能找出产生的社会根源。
家园 人是会受启发的。
家园 对于这种仰望星空似的文艺感想,“概率”二字就是冰宝贴

十三亿人口这么大个基数,人渣的数量要是为零才不正常。

家园 不要忘记以前某些人是怎么诟病对这种恶性案件“捂盖”的

做法的。——什么言论不自由啦,什么报喜不报忧啦,什么河蟹横行啦,什么粉饰太平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说不定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正义之士跳出来爆喝:出了这档惨事,你还不给我们警示,我又不知道去接送小孩,这要是万一再有什么疯子,你负得起责任吗?要真听了某些人的意见,每个幼儿园小学门口都杵俩武警,他还能有话说:这年头家里有片儿警路上有交警银行拿个钱有经警小孩念个书还有学警了!学警要没能阻止这种神经病吧,那自然是该活剐之并声讨派出方尸位素餐;学警要是一过激像那个拿枪指着郑渊洁的押钞员了吧,人又委屈了,在小孩子面前动手动脚动刀动枪,你真的是在维护小孩子的安全呢还是在给小孩灌输暴力至上?……

——————————————————————————————

我从没像这两年这样严重地觉得某些人为了维护自己“权益”已经到了老子天下第一横竖你都没理的地步。

这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心态,这种我就是不喜欢别人给我添麻烦的心态,这种什么好处我都想要什么麻烦都滚开的心态,这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心态,发展到极端,就是郑民生的心态。

什么不调查清楚他前女友在他背后说他坏话导致他对无辜幼童施暴,死去幼童的眼睛就在天上盯着他前领导和前女友,他也死不瞑目之类的。最后的法庭发言,简直荒谬得让人想活掐死他。

好吧,我就冷漠了,我就无情了,郑民生死不瞑目关别人什么事?

他最好死不瞑目。

他活该死不瞑目。

他不配死得瞑目。

他不把别人当人,为什么要当他是人?那些为他辩护的,离他的20cm的厨刀一定很有点儿距离,无论身心。

哦不对,正确地说:那些为他辩护的,身一定离那把20cm的厨刀很远,心倒是贴得很近;如果身离厨刀很近,那……

希望他们的心还是贴得很近,嗯哼。

————————————————————————————

对了,我查了一下新闻,泰州镇中心幼儿园一案只说是持刀,没说是什么刀。不过拜南方系某篇煽情文字所赐,说郑民生倒是用的“20cm的厨刀”。

菜刀党威武!

——我说刀是在中国能通过合法途径弄到的大杀器的时候嘲笑我的,都去哪儿了?站出来啊,既然刀不是大杀器,枪才是,劳烦您各位去给小学生幼儿园的孩子们挡挡可也。

我并觉得,菜刀党们很应该去向这几个砍人的变态当面普及一下什么大改锥啦什么三棱刺啦什么磨尖伞骨啦这种冷门兵器。省得万一以后tg不耻下问向小日本学习无正当理由不许带超过铅笔刀刀刃长度出门的时候,菜刀党要哭天喊地控诉自由啦隐私啦侵犯啦防君子不防小人啦没有可操作性啦阶级矛盾激化啦当年是人民战争现在是和人民的战争啦刀不是大杀器啦元朝几户人家合用一把菜刀啦,冤枉伐冤枉伐。

——————————————————————————————

南平事出,说那个小学是“贵族小学”

雷州事出,说那个小学背景不简单

泰兴事出,说那个幼儿园里都是达官贵人之子

查了一下,两个小学是省重点,幼儿园看介绍不错,大概也是重点的那种就是了,不知道具体怎么称呼。

然后?

我就不明白了,省重点而已呀,就达官贵人了?就贵族小学了?就和官员贪污腐败有钱人为富不仁搭关系了?于是凶手挑上这几个地方就有那么点儿可以理解了?

这年头,学习成绩好都是有原罪的了,谁让你进了重点。你进了重点,那就是进了达官贵人小孩儿的圈子,就是贵族小学的学生——omg,确定这不是某些loser从小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心里不平衡?

从省重点小学到省重点初中到省重点高中一路直升的我,也只能冷笑。

再怎样粉饰,再怎样合理化,也掩盖不了事实的苍白。

真的,呼唤两个人也好,宣告苍天当死黄天当立也好,

能不能不要踩在孩子们尸骨未寒的小身体上?

通宝推:黑翼炽天使,南山贼,大黑蚊子,bluesknight,海水,听枫,老光,居庸叠翠,发了胖的罗密欧,静思轩主人,清风席卷,bigwolf,曾自洲,飞马萧,afdsjl,隔路山贼,方恨少,赫然,左手拈花,
家园 我也是这个感觉,为什么以前凶杀案只是偶然,

现在有被大量效仿的危险?就连犯罪途径和攻击对象都是一样的。这只能说明之前媒体的关注点存在问题,不但没有起到警示的目的,还让人觉得这是报复社会、引起关注的好手段,这在有犯罪倾向的人群里形成了一种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这很可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