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们没有资格嘲笑西方 -- 北冰

共:💬192 🌺314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果西方任何一个国家有13亿人口,再给它们300年也不够
家园 文明的兴衰,以百年为计,但却是大势所趋

西方文明的兴起已五百年,从科学到人文,从经济到政治,无不大备,郁郁乎文哉。国民集百年之利,无不殷富。但西方文明已经过了它的巅峰阶段,有识之士,无不察焉 (亨廷顿著述中有详论)。中国,或者说整个东亚儒家文明,则处于高速上升期,此亦为共论。

我在国外也呆了十几年。这十几年,国内实在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国外的差距,以极快的速度在缩小,赶超态势,十分明显。和我相似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国外政经界的达人,对此也“触目惊心”,不敢轻视中国。何况中华之崛起,实在是几代人筚路蓝缕,一把血一把汗挣来的。我们这些海外人士,不能做些贡献,还要冷言冷语,未免有失于轻薄了。嘲笑的资格,不是我们希望拥有的。但自强不息的信心,是国民所必须的。

家园 花,做个标记.

文明的兴衰,以百年为计,但却是大势所趋

西方文明的兴起已五百年,从科学到人文,从经济到政治,无不大备,郁郁乎文哉。国民集百年之利,无不殷富。但西方文明已经过了它的巅峰阶段,有识之士,无不察焉 (亨廷顿著述中有详论)。中国,或者说整个东亚儒家文明,则处于高速上升期,此亦为共论。

我在国外也呆了十几年。这十几年,国内实在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国外的差距,以极快的速度在缩小,赶超态势,十分明显。和我相似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国外政经界的达人,对此也“触目惊心”,不敢轻视中国。何况中华之崛起,实在是几代人筚路蓝缕,一把血一把汗挣来的。我们这些海外人士,不能做些贡献,还要冷言冷语,未免有失于轻薄了。嘲笑的资格,不是我们希望拥有的。但自强不息的信心,是国民所必须的。

家园 关于你提到的德国热水的问题,俺想说两句

俺在加拿大,俺们这儿也是家家都俩水管,热的凉的,不过每家都是自己烧的,家家户户有个电锅炉,和国内的电热水器是一回事,电费是自己负担,跟政府的管线建设没有任何关系,俺不清楚德国是不是政府烧热水大家用,如果是,如何保证远距离传输热水不会变凉。还要给你说明一下,我们这里的自来水是免费的,要照你所说,这又是国内不文明的一条罪状。没办法,加拿大天生水资源丰富,国内恐怕没有一个大城市能比的上的,这是地缘因素造成的。俺的同学在墨尔本,据他说当地也没有暖气,冬天也很冷(也就是0°上下,我们这儿-40),但是只不过只有那么几天,所以也无所谓。在国内,基本上长江以北有暖气,长江以南没有,这个和气候环境有关系,牵扯不到文明程度。加拿大的房子普遍注意保暖,通风采光都不如国内的房子,原因很简单,冬天太冷了,设计的时候要把这个问题考虑到首位。这是很简单的气候问题造成的,没必要上升到人类文明的高度。如果你愿意,希望你谈谈德国的热水是如何供应的,免费还是收费,因为每一项服务的背后可能隐藏的都是沉重的负担。

家园 您在哪啊?

自来水免费?俺们这里可是要钱的

家园 蒙城,不算全免,收水税,不过象征性的。

自己买房的付,租房的不用。

家园 别听他瞎说

德国也只有很小一部分地方--比如挨着火电站,为节约能源做co-generation,是集中供暖。

家园 你这个说法比较合理

俺也认为德国政府还没有好到这个份上,这东西毕竟有成本在那里放着,如你所说,国内也有这种集中供热水的,俺高中同学他们家很多年前就这样了,她们家就是火电厂的,整个家属院都集中供热水,这样看来我们国家丝毫不比德国差嘛,哈哈。

家园 说到供热水,中国真有全世界领先的地方

最环保的供热水方式,太阳能热水器,中国占全世界2/3。

家园 以前妄自菲薄太过,这也算是矫正吧

看看地方官员见到洋大人的样子,就觉得八十年代的余毒未清,搞得一代人都没自信

家园 还不停电

,俺高中同学他们家很多年前就这样了,她们家就是火电厂的,整个家属院都集中供热水,

上学时候, 热动专业的号称烧洗澡水的

家园 德国的热水供应

德国一般有3种提供热水的方式:

1.远程供热。热水由发电厂提供。(不知道是冷却水还是经过热交换的饮用水。)供给部分学生宿舍,部分政府办公楼及政府办的养老院,医院,学校等等,以及和供热单位签订合同的私人设施及个人。

2.集中供热。大部分建筑采用集中供热。热水由安装在地下室里的锅炉提供。锅炉一般使用燃油(成分和柴油一模一样,因为少了很多税,价格仅为加油站出售的柴油的一半。为了防止被汽车使用,特别添加了染色剂。如果汽车使用了,尾气颜色会和普通尾气很大不同。抓住后按照偷税处罚,在德国偷税漏税是比较大的罪名。)一般只提供给安装锅炉的这栋建筑物热水。可以是一幢大楼,也可以只是一栋小洋房。没有远程供热的建筑很多采用集中供热。

3.分别供热。每家每户安装电热水器或煤气热水器。一般是比较老或者简单的建筑采用这种供热。

关键词(Tags): #德国#供热
家园 少见多怪

我也在北京上海住过,这两个城市其实不适合大多数人生活.
同样的话适合纽约巴黎东京伦敦罗马日内瓦......

你经历的少,所以和你批评的对象一样少见多怪。

家园 我住的新西兰基督城也是水免费的

不过住奥克兰就要交水费了,南岛水是免费的,北岛要付钱的。

家园 受教了,国内好像用的是冷却水

你说的第二种情况和加拿大是一样的,只不过这里电便宜,所以都是电锅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