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在文革和改革中的心理感受:改革比文革更文革。 -- 万兹
但是不讲博爱。八十年代引进国外电视剧,血疑之类,讲到人道、爱,国民惊诧莫名,觉得这个词非常陌生,好像还有人专门撰文,说明那种人道是假人道。
至于阶级敌人,其实是虚拟的,根据政治风向再实体化。平时老百姓之间,以至于跟领导之间,还是比较平等。
他们所谓的“平等”是大领导所谓的“普世价值”,而你认为文革当时的平等,他们是没法体会出来的,因为那个平等有鲜明的阶级性。
那时的意识形态认为当时的平等才体现并扩大至真正的博爱,大爱,人道;而当“博爱、人道”被大领导们“普世”以后,有权有势有知识的人就会无所顾忌,他们得到了“博爱、人道”——看看现在,只要你有钱,谁不“爱你”呢?谁不对你“人道”呢?可没钱的很多人连寡爱都得不到,得像牛马一样的干活,得风餐露宿蜷缩桥洞,那谁又能看到呢?政府能用行动看到吗?大领导能用行动看到吗?所以说,文革不能做到100%的人平等,“普世”以后更不能100%的人一起平等。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嫌工资太低,于是回家修理地球,到现在。
看来不是诳语,文革整人还大体是单个的,而文革后反攻倒算运动则是大规模,有人说关的关杀的啥,有几百万?
文革和改革既是社会变革的“左右面”,侧视如同看钟摆一样;同时它们又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不同“上升点”,三维图上如同“螺旋曲线一般”。在近代社会中,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中华民族落后近两百年,要想赶上或是接近西方“称帝或称王”的发达民族,对外扩张?先机已逝,德意志和日本大和民族也是用数千万条生命以战争的形式换回今日的进步;都有代价被付出的,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欧美的新教文明是有道德规范的,而中国的西化者只知道皮毛,只以经济为中心放弃了道德规范的学习,使得中国既没有传统道德,又没有文革时的共产主义道德,也没有西方的新教道德,这才丧失一切道德底线,政府放弃了传统政府具有的道德教化的责任,全靠民众自己的良知来维持社会运转。]
我记得那个时候,反官倒反腐败是群众那边的重要口号。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老百姓还是有道德的,倒是您所指望的认为负责‘教化’群众这个工作的政府丧失了道德,反而去做什么腐败或者官倒?
我觉得国人还是很有道德和良心,否则也不能在政府这么腐败这么滥权的情况下继续维持天朝社会的大致稳定。至于您所期望的政府教化,个人觉得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了。
[我在高中时第一次看到道德经,一时惊为天书,觉得世界上怎么还能有这种书,从此打开了一扇精神的大门。]道德经是很另类哈,不过不知道您的‘这种’,是哪种?
而政府都是灰太狼。
如果真是这样,天朝社会还会稳定吗?
其实所谓道德建构,主要针对的就是所谓精英阶层,道德从根本上说是要建立在信仰之上。所谓政府教化不是硬性规定,而是在社会需求的潮流下的自然响应。古代这种教化是很正常的,现在的政府没有作好,不等于将来的政府做不好。走着看吧。
你觉得道德经“另类”的话,就没有必要进一步讨论了。呵呵。
第一段到底是啥意思?
第二段么,大家走着看吧。另外最近又翻了翻水浒,里面的反贪官不反皇帝以及义薄云天让人印象深刻,估计每个政府看了都会皱眉头。
第三段么,道德经当然是非常另类的,您能找到一个和它一样或者类似的东西出来么?
道德来自于文化。文革努力破坏封建文化建立共产文化是大破大立,虽然毛没有完全成功,但他还是建立了从属他统治的道德文化体系。总的说来毛还是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邓上台后为稳固自己的势力,就必须否定毛。否定毛就要否定毛的理论以及毛所建立的文化。破坏容易,建设难。邓那一代理论水平太差,所以他们采取实用主义。一切采用短视的手段。他们心中无底,只能走到那黑就在那歇,所以才有“摸石头过河”论与“猫”论。一时西风东渐,西方文化被中国人囫囵吞枣。造成中国人思想混乱,道德观混乱。各行其是的做法是造成如今民族、阶层、族群分裂的根源。
第3代领导人就更别提了,他们忙于权力的争夺,哪有时间、精力投入思想、文化的建设。道德就更不入他们的法眼。口号、标语式的理论就是他们救命稻草。
近年来,处于道德底线的中国还是有一些道德反弹,呼唤旧文化的回归。但还没有出现领军人物。如果不能尽快建立新的文化、道德体系,恐怕认同感的缺少就会加速国家分裂的趋势。谁知道中国会是满清崩溃式的模式还是南斯拉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