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雅典奥运观点: 我们应该是见过世面了! 奥运专题 -- 梦晓半生
作者:李方
我很喜欢朱启南、李婷、劳丽诗他们夺冠后的表情,不是那么张扬甚至痛哭流涕,给人一种见过世面的感觉。是啊,加上雅典,中国在前后参加的七届奥运会上夺得的金牌将肯定超过百枚,我们见过金牌了,那东西对我们来说已经没什么稀奇,尽管每得一块我们还是很高兴。再或者说,多块少块名次甚至总名次前一位后一位应该不会是天大的喜讯或者噩耗了吧。
见过世面了,心里应该多一份淡定,对于比赛(看比赛)应该多抱着一种享受的态度。
尽管大家都不说,但是谁都明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是冲着金牌总数第一去的。几个月前接受南方一家媒体采访我就说,我坚信北京奥运会中国一定金牌总数第一。首先是咱们这种体育体制好办事,其次是东道主之利,至于第三个原因,我说你们就别写了,反正咱们心里都清楚:作为多少官员特别是体育官员最大的政绩工程,什么歪招邪招想不出来,什么歪招邪招不敢往上招呼?莫非你认为全世界盯着他们就不敢?看看整个官场吧,你有什么理由认为体育界一定会特别乾净?
到2008年拿金牌总数第一决非痴人说梦,我认为板上钉钉。事实上中国早就有这个实力啦。如果1993年能够在中国举办一届奥运会,那时候中国就肯定是金牌总数第一。当年中国举行全运会,我做过详细统计,按照当时出的成绩,即便中国仅仅派出女队而没有任何男选手参加,也足以确保金牌总数第一。半边天打天下的例子不是没有,当年东德就是几乎纯靠女子项目把美国赶下金牌榜第二名。田径和游泳历来是中国的弱项,偏偏又有奥运会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的说法。然而在1993年全运会上,中国女子选手按成绩几乎可以掠走女子田径、游泳项目的半数奥运会金牌。如果再加上中国以往固有的强项,金牌总数第一将无可动摇,甚至可能甩开第二名一倍距离。这个判断,至少在亚洲我们是有先例可循的。1986年汉城亚运会我们最后以一枚金牌险胜韩国,但四年后回到北京主场,中国金牌总数甩开韩国几乎三倍。仅仅四年就发生如此天翻地覆,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同样的好戏也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上演。
但是后来我们都知道了,1993年中国体育是靠什么东西创造的辉煌。事实上早在头两年我偶尔客串体育记者的时候,私下里有的教练就并不讳言那些东西。
由于有这个大挫折,中国在1996年亚特兰大能够保住1992年在巴塞罗那打下的江山,已经殊为不易,当时乐静宜、王军霞展示了中国第一个体育全盛期辉煌的尾声。军霞那是晚霞。
然而中国体育的确是壮了,尽管收敛许多,还是在2000年悉尼令人吃惊地冲到金牌榜的第三名,而且多半时间居然压住俄罗斯,最后比金牌第一的美国也就少十来块。当时我就相信,如果那届奥运会是在北京举行,中国登顶金牌总数第一应该有很大希望。如果考虑主场因素,如果考虑官员们的政绩思维,十来块金牌的差距决非想像的那么大。何况那时我们本来就具备了强大的实力。
从本届雅典来看,中国继续保持了上升势头,厚度上应该比悉尼时更胜一筹。目前外电已经在预测中国将超过俄罗斯名列第二,我个人也觉得这个可能性相当大。如果本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或许我们圆金牌总数第一之梦的时机已经成熟。那么,到下届北京,即便我们不玩任何围棋术语中所谓的“盘外招”,只要保持目前这个势头,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应该至少有五成以上把握。
但是我有一个担心。政绩思维跟普通思维是不一样的。如果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觉得有五成把握就可以满意了,那么政绩思维恐怕至少要求九成把握甚至十成。因此不难想像,雅典回来后,巨额资金将天女散花般全面洒向各个奥运项目。与巨额资金同时,明确的成绩指标也将压向各个奥运项目运动队。届时,比如奥运会的前一年,如果中国各运动队大面积取得当年世界排名第一的单项成绩,你可千万不要吃惊。至于怎样取得的,你最好也不要问。事实上我们在1993年就已经吃惊过了。当然世界体坛形势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不相信我们想不出办法来。其实,外国人何尝没在想办法。所谓办法,拿钱去堆而已(至少你可以买到最“保险”的东西),而在未来四年,我相信中国体育绝不会缺钱。
但愿我这只是小人之心。但愿。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想说的无非是,我们已经拿过很多金牌,见过世面了,我们没必要再对奥运金牌充满以前那种饥渴感。何况,我们即便堂堂正正去比赛,估计北京奥运会的金牌第一也不会旁落。
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心?你可以看看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最紧张的是什么人?是运动员吗?如果你看看朱启南、劳丽诗、李婷们的表情,你会相信压力最大的是运动员们吗?你再看看各个运动队的总教练、教练,甚至你再看看中国代表团的官员们,你一定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最紧张的人是他们!
为什么教练员、官员会比运动员还紧张?这时候你不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此皆政绩工程的压力所致。
由于这种压力,团长可以直接冲进游泳队的会议室,向教练质问罗雪娟为什么半决赛游得那么差;由于这种压力,许海峰可以在女弟子惨败后冷若冰霜(当然,我怀疑陶璐娜入选本就不是许海峰总教练的意思,而是迫于上级的压力);由于这种压力,举重队竟然由于女举丢失首金而惶惶不可终日……
我想我们都已经感到,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一个什么样的体制在背后主导这一切。这种力量、这个体制,它的名字叫作恐惧,而决不是奥运精神追求的快乐。大概只有从“基层”运动员身上,我们才可以感受那种相对纯正的快乐。这也正是我觉得朱启南、李婷、劳丽诗他们特别可爱的原因(当然,我也绝对惊叹跳水队哪里搜罗来那么多美女)。特别是朱启南,我觉得这孩子特别大气,出息,让我想起两届奥运冠军杨凌,不声不响拿两块金牌,可没惊天动地哭得跟泪人似的。且不说那些美女,我想多少年我都会是朱帅哥的忠实FANS。
这样,实际上我们就可以同时感受两种东西。一种是体育本身带来的纯正的快乐;另一种,则是那个依靠恐惧的鞭子督促中国队无可挽回地冲向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的力量和体制。
我们要哪一样?至少对我个人来说,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可能我有点老了,已经不太在乎他们拿的是金牌还是银牌(我承认我特别在乎过),我更喜欢看见那些发自内心的微笑对,是微笑,而不是巨大压力释放后的忘乎所以和得意忘形。并且我相信,即便我们这样微笑着,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总数第一也是我们的我们正在接近具备那个实力,不是吗?
--文学城 www.wenxuecity.com--
言必提制度,言必提领导,也算是中国某些小报记者的惯用伎俩,这也可以理解,这样可以掩盖自己对体育运动本身的无知,就像小学生写作文总要凑出个字数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这位记者竟然能将运动员表达喜悦方式的不同与“体育官员”的政绩联系起来,也算是为以后体育评论文章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佩服!
记者提到了射击的19岁小将得了金牌不哭,然后就发了一通感慨,这才是见过世面的。真绝了,40多岁的老将,同样是搞射击的王义夫拿了金牌哭了就是没见过世面就是做秀,反倒仅仅参加过三次世界大赛的小将是见过世面的?
提到王义夫,当时看到他站在领奖台上,我这个看客都止不住泪水,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王义夫参加了所有的奥运比赛。一位功勋运动员,用自己的坚定信念,用自己的努力,对事业的不懈追求诠释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真理。当他站在领奖台上那一刻,当他回想起四年前由于身体不适痛失金牌的那一幕,当他回想起自己为此付出的艰辛,我们有何种理由有何种权利剥夺他“喜极而泣”的权利!我们的运动员所付出的,是你们这种小报记者所能体会得了的吗?!
奥运金牌几乎是每个运动员的最高目标,这一方面是奥运代表着最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员希望以此实现登上事业的顶峰,实现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奥运金牌由于与祖国的荣誉联系在一起就更加的弥足珍贵,因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运动员更希望以此来报效祖国的栽培。而后者给运动员带来的压力也是其他比赛所无法相比的。这位小报记者将这种压力单纯的看作是“体育官员”施加给运动员的,难道我们的运动员就真这么狭隘吗?难道我们的官员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我想任何一位对故乡对祖国有深厚感情的人都不会这么想!
做为一名体育迷,我为运动员的完美表现叫好,我为运动员体现出来的精神叫好,我为运动员付出的艰辛所感动,更为祖国拥有如此许多的优秀运动员而骄傲!
我们自己难道不应该多体会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奥运精神”?通过观看奥运,我们不应该多想想我们的运动员是如何付出努力收获金牌?多想想自己人生目标为何,应该如何实现,这才是观看奥运的收获,而不是如小报记者一样煽风点火,狭隘无知!
平时扒粪整花边什么的也就算了,还假正经整出些深沉的,每次看了都想吐。
有些记者就是喜欢瞎扯,就象XXX同志说的一样喜欢凑热闹,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不懂体育似的,这专业嘛,分分清楚点好,娱乐记者来写体育已经够麻烦了,现在又多一种.......
我看外国运动员也紧张也流泪啊,难道他们体制也有问题?
唉,这些记者啊,估计是学鲁迅学的
我怎么读出他认为奥运有很多收买裁判的事情,在中国的奥运会肯定中国的体育官员也会干同样的事情,所以奖牌会多很多呢?
不懂,原文是说运动员的喜悦是真情的表现,与背后领导好功的喜悦完全不同,从领导又讲到体制,如此而已。
汗。
请问如何知道裁判是受贿了的?请给出证据!否则如何有由此得出的中国官员一定会行贿裁判?!为何总是唯恐天下不乱,为何总是喜欢这些扑风捉影的事情?
这不是报纸啊老兄。
要不我心里憋得难受。只要我不违反站规。
不是有世界级运动员跟你一样用跳冰棍的办法跳水,也有象我一样按眼观六路的原则打枪嘛
我觉得原文好象暗示了吃药问题。吃药这种问题不好说,“药”和“补”的区别在哪里?我不是学医的,不懂。是不是应该以公布的禁药为准?
同志,革命热情要有,认真精神也要有,你说你朝我抡棍子时怎么就那么认真哪?
人说tabloid虽然臭,但80%是真的。
奥运裁判有受贿现象也不是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