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吴晓波 中国民企错失的半年 -- 谢家堂前

共:💬169 🌺131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比亚迪就有政府关系,而且相当深厚。

他抄富士康,政府是优容的。

所以富士康开始把许多业务转向武汉和昆山。惹不起,躲得起,减少被偷的几率。

家园 你是富士康专门来黑比亚迪的吧

富士康就是个血汗代工厂,

It自己还不是偷学别人的。

有个P先进技术管理好偷。

比亚迪独创柔性流水线,

是一大突破,

富士康有这技术能力改造流水线。

比亚迪电池能做到世界第一,

当然抢了富士康不少单。

现在能生产汽车,

销量很快也做到国内第一,

单独开发电动汽车,

巴菲特求着要投资,

这技术开发创新,生产能力才是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

富士康才是官商团结,

要不新闻界早就把它的黑幕曝光了。

家园 我八辈子都跟富士康谈不上关系。

恶意揣测要不得。

比亚迪各方面都是抄富士康的,这点他们自己都认。

富士康很黑,但黑不过法院和比亚迪联手,只能搬家。

家园 如果你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06-07年的商业间谍案

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讨论

某杂志:

  “每次东窗事发,比亚迪方面都要求犯罪人员删除证据,让员工背黑锅。”郭台铭对自己的前员工沦为王传福的帮凶深感婉惜。而富士康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层表示,比亚迪对规避法律责任很有心得,随着近年来官司的增多,他们几年前就成立了一个一百多人的“知识产权团队”,说难听一点,就是证据销毁以及专利规避团队。

富士康绝不是什么好鸟,老郭现在也是一堆麻烦,随时可能倒下。

只是,这样的低水平企业,比亚迪都要如影随形地紧逼盯人抄袭,这也叫高科技?

家园 这也商业间谍?就是富士康的人这么说

法院还没判决,就叫人家犯罪分子,

郭才有这本事。

郭不是去香港告比亚迪,可惜没证据能告赢么。

有本事也能去欧盟,美国去告啊。

郭要不是到处秀和前核心的特殊关系,

那里能从地方政府地方银行捞到那么多好处。

200亿美元的出口额,

才给地方上交了2,3亿的税金,

这种血汗工厂还是早点倒闭的好。

富士康几年前就开始往越南搬,

还不是人家越南工人敢争取福利

才吓回了。

比亚迪是什么样的企业,

这里讨论的人多了,

比你懂的人也多了。

你就少在这里咋呼了。

家园 吴晓波是真傻还是装傻.

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民企都是由小企业起家的,小企业发展的规律就是经过市场竞争只有十分之一能够活下来,而只有十分之一中的十分之一才能壮大,国内国外都是如此.政策向大型国企倾斜也是正常的,大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大到不能倒下,否则美国怎么会救花旗,两房,AIG.

家园 呵,这下倒是看出了,您倒像是比亚迪的网宣。

比亚迪聪明啊,急急把操盘做非法勾当的某人改为非执行董事,规避风险的能力的确好。

您前面也说,大家都是抄,本想搅混水,这时候才开始改?这么黑的富士康都抄,觉得不妙了?

某些著名民企就是爱抄袭,不管高科技低科技。某些被国人寄予厚望的汽车民企,连商标都变相剽窃,不只比亚迪汽车一家。

这是事实。

家园 政策向大国企倾斜,那是学习日本、韩国当年的赶超经验了

日韩那些企业,都与官方相当密切。而且不是老大私人关系,而是企业与政府,机构与机构之间相互渗透。

他们官方的基本思路就是抬举大企业,压制中小企业。

不知道有多少家日本汽车零件厂为大集团丰田作了牺牲,被迫给人打下手。

在赶超时代,这种做法总体上利大于弊。

但有一点,国企得了这么多支持,也不能老讲减员增效——你一方面壮大了,一方面又不吸纳足够人力就业的话,那有什么用?中国现在还是劳动力过剩的国家。

私企尽管有种种不是,比如税款猫腻大,特喜欢剽窃,污染环境,福利极差(许多地方架空劳动法搞血汗工厂),但能大量吸纳民工就是它存在的理由。

家园 比亚迪是靠电池起家的 这个就是技术

注意我说的是起家,比亚迪靠手机电池起家,正如富士康靠模具起家,都有独到的技术,但当初起家时大家在这两个领域并没有交集。与富士康的纠纷是起家之后的事情了。(比亚迪95年成立,2003年切入汽车业和手机EMS业务)

顺便说一下,王传福下海前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一直是研究电池技术的,从硕士到副教授,如果不是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公司让他当公司总经理,王传福可能还在搞研究。比亚迪做电池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能自己造生产线,把关键工序分解到人工,降低成本的同时能保证质量,很不简单。手机电池生产线当时只有日本有,但是全自动,过于昂贵,而且新技术是不出口的。

比亚迪95年起家的时候是搞镍镉电池,当时日本已经宣布本土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这个时候双方并没有什么专利纠纷。直到2000年,比亚迪进入日本人垄断的锂电池市场,成为摩托罗拉的首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次年2001年,锂电池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到世界第四位,感到威胁的三洋和索尼发起专利战,分别在美国(2002)和日本(2003)先后起诉比亚迪侵犯其电池专利,结果“比亚迪律师团提供的24件证据和8篇专利对比文献所构成的证据链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辩驳,轻易推翻三洋指控,迫使三洋主动请求与比亚迪和解。2005年2月16日,比亚迪与三洋就两项锂离子电池专利的法律诉讼最终达成和解协议。2005年11月7日,针对索尼第2646657号专利上诉案,日本知识产权高等裁判所做出判决,宣告索尼相关专利无效。”(说到索尼的专利,1998年2月,汤浅、新神户电机、日立Maxell试图追诉该专利无效,最终未达目的,而索尼只是象征性地于两年后修改了部分条限。)

关键词(Tags): #专利战#电池#比亚迪
家园 老兄还是了解下03年之前的情况吧

可以看出兄台对比亚迪的印象是集中在和富士康的官司上,因此得出了“各方面都是抄富士康的”结论。

如果你了解下03年之前的情况,可以发现比亚迪从1995年做手机电池起家,到2003年做汽车,跟富士康都没什么关系的,而富士康不造汽车,也不直接生产手机电池(2005年Foxconn 的兄弟公司Foxlink收购摩托罗拉电池供应商Neosonic能源科技天津公司后,负责鸿海集团手机电池供应,而比亚迪当时已经是摩托罗拉全球最大手机电池供货商了。),双方竞争是从2003年比亚迪进入手机EMS开始的。

关键词(Tags): #比亚迪#富士康#EMS
家园 富士康和郭台铭早就在台湾自己的企业里臭大街了!

近日在跟一个专利事务所打交道,听了很多富士康利用所谓专利技术权战略,去兼并同行的事情。说白了就是他抄别人滴技术,在上面修改一些去注册一个专利,反身就告被抄袭人侵权!否则,以郭入行的时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电子制造行业能成首富?

家园 “民退”是“国进”的必然结果

要左转了吗?可怜我后知后觉,过年的时候才看了《交锋》、《呼喊》,才知道还有那回事,感情自己以前都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啊,这还没消化呢又要转了吗?

看“一虎一席谈”辩论国进民退的一期节目,里面国资委某官员的口气很假,什么央企大而强民企小而弱所以要整合,什么世界五百强,什么央企拿地王是因为要换着做做看。希望他相信自己说的话不人格分裂。下面一文讲的很好,摘录之。

前两年,中央党校研究室的周天勇教授发表关于民营经济的文章,他文章里有一系列的数据说明,2005年以来的这几年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困难、最糟糕的时期。他有一些数据上的支持,包括就业人员骤减、企业亏损和倒闭的数量猛增、得到的金融支持大为下降等等。曾经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搞活经济富民强省主力军的的民营企业在近几年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逐年下降,增速放缓,那些民营经济唱主角的省份,遇到了普遍的增长乏力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全面的、严重的“民退”的时代到来了。通胀的时候,治理经济过热,从民营经济下手;衰退的时候,“产业振兴规划”又挤压民营经济空间。政府救市的4万亿财政、7.5万亿信贷,再次加剧了“两重天”的情况。

在竞争性产业的各个领域,民营经济大幅倒退,原来允许民间企业进入的传统国有垄断领域,这两年基本都被清退出来了。陕北民营油企,被强行国有化,那些不服气的民营油企老板现在还关在监狱里;山西以安全为由治理煤矿,民营企业被强行低价收购,规定比重不能超过三分之一;钢铁业的产能过剩又是重组民营钢企,赢利的民企被亏损的国企重组;航空、高速公路、成品油零售,因其产业链上游的垄断,民营企业被逼迫快速退出;快递行业由于邮政信件专营范围门槛导致邮政专营特权,民营快递成为牺牲品。

国有企业改革从“进退”“攻守”的态势来看,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以前,国有企业迫于亏损的形势,是“放小”,是“改制”。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后国有企业改革转了一个方向。这时候国有企业改革已经不再强调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等等,主调成为“做大做强”。所以我说,2003年是国进民退的一个分水岭。2003年,国有企业的日子已经开始好过起来,因为这之前,通过种种的所谓“改革”措施,比如说减员分流,优化组合,“债转股”,把企业的一些社会职能剥离掉,等等,再一个,朱镕基时代搞了大规模的国债建设项目,为国有企业普遍注入了强心剂。这两个系列动作,使国有企业的亏损情况大为好转,紧接着,国资委成立后又乘势“做大做强”。

但究竟靠什么“做大做强”?今天我们回头看,无非是两条,一是靠严重扭曲的资源要素价格,二是靠行政性垄断。基础产业、上游产业,大多数属于国有企业占绝对优势的自然垄断领域。由于矿产资源极低的价格,造就了这类企业的暴利和迅速扩张,也成为中国经济粗放式增长的根源所在。问题是,这些国企做大做强之后,并没有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那样,向全体国民给予所有者分红,或者使所在地居民得到生态补偿。垄断有三种。市场垄断,是通过竞争获得垄断地位,但也要限制和避免;自然垄断即使不可避免也要加强规制和监管;行政垄断不论什么情况下都是有害的,是必须反对的。但我们的国有企业很多都是靠行政垄断做起来的。那些实施行政垄断的所有理由,都比发展民营经济的理由来得更为“宏大”、更为“高级”,譬如“国家安全”、譬如“根本利益”。于是,虽然发展民营经济也是“坚定不移”、也是“毫不动摇”,但在种种行政垄断的壁垒和逼迫之下,只好摇摆不定、不断萎缩,“民退”也就成为必然结果。

两个“坚定不移”两个“毫不动摇”为什么一再摇摆一再动摇?为什么国企改革一有波折就马上倒退?从根子上看,有两个观点很致命。一个是“公有制为主体”的说法,一个是“国有企业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说法。七大领域绝对控制、九大领域较强控制,以及山西煤矿民营企业只能占三分之一,这些“意见”和做法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根源就在于“主体论”。

第二个是所谓的“执政基础说”与“专政基础说”一样,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从理论上说清楚了,也早已经放弃了,现在又从国资委的官员和央企老总们的嘴里突然冒了出来,这真是太有意思了。这个论调用心极其险恶,它不光是强调,只有“国进”才能“党稳”,同时,这句话也是在告诉共产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这样,国有垄断利益集团赤裸裸的要挟共产党,打击竞争者。它们也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承担着走出去的重任,因为带着浓重党派色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无异于自废武功。其实,说到底,党的执政基础是就业,是税收,是稳定,是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如果一味的“国进民退”下去,不仅严重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国民经济也必将再次面临崩溃的边缘。

国有企业有很多副部级岗位可以安排,而且工资较高,致使权力部门不愿放手,另外,中央与地方,由于分税制的关系,把央企牢牢抓在手里,这些都可以理解。但共产党一定要注意切割自己与特殊利益集团的结合,“党政企不分”带来的是经济体系和整个社会政治体系的败坏,是全体人民福利的损失。这一点,新中国60年来的经验教训是反复证明了的

家园 好文,得宝,谢谢
家园 中央要保八,省里就一定要保十

中央要保八,省里就一定要保十,市里就一定要保十二,重点的县区就必须保十四。好像拍卖会啊。竞争很激烈。不要搞得像当年的浮夸风。

家园 不要太激动

“共产党一定要注意切割自己与特殊利益集团的结合,“党政企不分”带来的是经济体系和整个社会政治体系的败坏,是全体人民福利的损失”

美国早就这样了,拿美国大兵的生命去给石油公司抢石油。

但很多人不还是认为美国人生活在民主的天堂呢。

这种结合只要适当,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国家整体对外扩张。

君不见国企现在有多少海外项目上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