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给犹太人打工的日子 -- 您很象飞行员嘛

共:💬40 🌺18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给犹太人打工的日子

没去以色列,就在北京;没多长时间,就不到半年吧。那是十五年前的事儿了,毕业后在国营进出口公司干了两年,实在不好混了。外贸体制改革,机械行业的外贸进出口改成了代理制,公司吃老本儿且死不了呢,可对我们这拨刚进来没两年的小年轻来说实在没多大希望,除非赶紧结婚排上队混套房子,俺不乐意,辞职了。

两条出路,一条是去中关村找个小公司打工干起,另一条是去外企,俺选择了后者。北京市当时有规定,去外企打工得走“外派”这条路子,通过“FESCO”或者中智介绍去外企,要不算打黑工。也就是说,先得交钱给这中介先做外事培训,然后或者通过他们或者自己找外企工作机会,档案关系得迁到这两家公司其中之一,算他们的员工,外派到你联系的外企或办事处,谈好的工资都要打到中方办的存折里,其中40%交公司做管理费。俺交八百块钱上了个十来课时的培训班儿,拿着FESCO发的培训结业证自己开始看报纸投简历。

数家公司N轮面试,有两家公司录取了,一家是新加坡公司驻华办,一家是奥地利公司驻华办(那时候绝大部分外企还获得没有注册公司的允许,基本上以驻中国办事处的形式做业务)。通过对当时环境的判断,为了继续加强英语的考虑,俺决定去那家奥地利公司,叫联合发展有限公司(United Developing Inc.)驻华办事处,因为面试的几位都是个外国人,俺那时候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外企。公司规模很大,而且他们的业务范围之一(电力技术引进和电力投资)和原来的工作也有交叉。工资签的是2800(其中40%也就是1120交FESCO),另外加900外汇券补贴(私下换人民币大概核1400吧),一个月下来3000多,相比原来不到1000的月收入,俺很满意了。

到职后才了解到,UDI的实际控股方以色列艾森伯格集团,大老板叫索尔。艾森伯格(Shaul Eisenberg),在以色列可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总理贝京。他的集团营业额占到当时以色列GDP的10%,个人资产数十亿美金,世界上拍60几位(当时的数据,记不清了)。老头儿一辈子是传奇啊,小时候随家人逃难到了上海那个当时难得的犹太人港湾,十几岁为了找生意机会居然去了日本(德盟国啊这可是,犹太人做起生意太厉害了。。。),在那儿成了家。第一笔生意是向日本某经营钢铁的家族提供矿石。。。。。。韩战结束,他结识了当时韩国军政要员,插手战后重建,真正发家的生意是把从美国废旧飞机上拆下来的铝合金制作成厨卫设备销售,后来老头儿的生意做得太大了,以色列国会专门通过了一项“艾森伯格法案”为他提供离岸免税的优惠。70年代末大陆开放,艾森伯格本就对中国人怀感恩之情,加上犹太人天生的商业敏感,迅速将生意做到了中国,和当时上层人物建立了良好关系后,他的生意从代理以色列向华出售军火开始入手,慢慢涉及到农业、化工、电力、交通、建材。。。。。。等各个领域。老头儿几年后(好像是97年)在一次商务旅行中死在了北京,追悼会就在八宝山开的,我在新闻联播上看到这个消息,很是感慨啊。

得去抽根儿烟了,秃别抗铁妞(学坏容易学好难)

家园 送花容易送宝难,等下文。。。
家园 花等下文。
家园 学啥不好,学抗铁牛。

花催下文。

家园 给犹太人打工的日子(续一)

公司办公环在国贸37层(俺走后没多久搬至富华中心),办事处一百多号人占了半层,邻居好像是法国某银行占了另外半层。办公环境不错,宽敞、明亮,PC也比较多(那时候可没有人手一机的事儿,中文处理都还是用WPS呢)。有一个不小的休息间,提供免费茶水热咖啡小零食啥的。有点儿怪的是负责行政的是五六个菲律宾人,很低调但是比较尽责,看来是老板沿用了亚洲人爱用“菲佣”的惯例。公司大致分成5类人,犹太人十来个是管理职位(只有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是首代秘书),西欧和美国人是高级经理,东欧、新加坡、香港人其次,菲律宾人管行政,中国人大多是普通业务(有两个做的时间比较长而业绩突出的做到了项目经理)。

俺被分到的部门叫项目二部,负责电力、化工等行业的项目,基本上的业务模式还是传统犹太式的,公司从欧美低息拆来美金(现金投入)加联系国外供货商、技术供应商(设备和技术投入),通过运作合资、合作企业的形式,参与中方的项目建设,并在20—30年左右的经营期限内每年获得15%左右的内部收益率(依据项目不同有调整)。我接触的项目有青海钾肥厂,日照电厂,还有一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新人没经验从打杂儿开始,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客户(国内政府、企业,国外技术、设备供应商)的日常联络,项目初期资料的中英文翻译,一些必要的技术交流组织,国内用户的外训安排等。我的主管是个匈牙利小伙子,三十岁左右吧,工作外的交流很少。其实就UDI的业务模式,中国的经理们大多已经具备某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熟悉国内市场和客户心理,对国际市场的行情和操作模式学习也很快,加上语言优势,相比外籍经理效率更高,基本上一个人出差就能搞定很多事儿,而当时的外籍经理中文能力大多很弱甚至不懂中文,出差都得再带个中方人员当翻译,而且成本巨高(同岗位工资是中方人员的5—10倍以上《看您是哪儿来的了,不同国籍的外籍员工也差着行市》,还有房租和家属、度假等补贴),这也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外企员工本土化刚刚开始在各大公司作为提案讨论呢。

我们(国内的)都爱出差,公司给的补贴不错,住宿标准不吝,基本上都是入住当地最好的酒店(投资方嘛,得有面儿呵呵。。。),而且公司是按外汇券发补助,而我们只需花人民币,这也是当时的外汇制度造成的。这样,中方人员出差每花1000元就能多拿500元左右的差价,有个哥们儿说的形象:打炮儿都挣钱(只要能开发票)。

因为岁数差不多,和首代秘书处的不错。她因为中文很好才有机会进入集团并被派来中国,所以总是一副很幸福的样子,也愿意跟我们多聊练练地道的京普儿,我跟她也学过几句希伯来语,什么傻狼母,拔入河哈趴儿累心之类的,就记得这两句了。小姑娘号称来华前服役时还开过战斗机,我半信半疑。菲律宾人里有个小伙子挺热情,我们几个有时候出去一起喝酒,我发现那小秘书长得虽然不错,可离近了看一嘴胡子一胳膊毛儿,接受不了呵呵。。。。。。

话题扯回大老板艾森伯格,听老同事们私下聊他的事儿。 1978年艾森伯格凭着朴素的感情和敏锐的嗅觉来到北京找商机。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刚结束,中国迫切需要改善武器性能,但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还没有开放,而恰好以色列也需要出卖武器以降低高昂的国防成本,以及需要搞好和中国这的关系。据说艾森伯格打电话告诉当时的以色列总理贝京,说他有能力利用他的影响打开中国的军火市场,只要贝京给他所有军火贸易的独占权。1979年开始,他向以色列国防部买了一些先进的武器和设备,然后再卖给中国。由此抢占了前途无量的中国市场先机和制高点。当然这些生意和我们这个办事处无关了,犹太人的生意和政治“分”得很清楚的。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方面的信息中以双方都没有做太多披露,我也就是传个小道消息五儿的,上面这段纯属转载,请勿追查了。

吐别抗铁牛(醉眼迷离菊花残)

家园 等啊等啊等。。
家园 花催

那个残,怎么整的?椅子坏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花等。。
家园 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花不催,下次拿宝砸

家园 继续花,用通宝砸你等你出下文。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花等下文。
家园 老兄的ID............

小姑娘号称来华前服役时还开过战斗机,我半信半疑。

家园 用荣昌,一切都同泰。

醉眼迷离菊花残

哈瑞阿仆!

家园 犹太人看来也是毛多

犹太血统跟阿拉伯其实是一样的,都是闪族,阿拉伯人毛多,他们也一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