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节议三国的事情 一 -- 明日天涯
我想我的举证已经很充分了,大半个大理寺和御史台都出来为岳飞喊冤,如果这个还能叫做“确实少”,那我实在不知道你眼里是怎么定义“多”的标准的。
岳飞冤狱期间,有武将、有文官、有平民、甚至还有宗室王爷出来上书喊冤。其中大多数人无不在事后,遭到了秦桧一党的打击迫害。
因为此时秦桧携金虏之势自重,大权独揽。不但掌握了军政大权,还掌握了台谏体系,甚至特务系统也在他的控制之下。
我以为,在这样的压力下仍然有那么多正义之士能勇敢挺身而出,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文官集团对岳飞的态度。
韩琦议立英宗,李璋为之强援;蔡确扶立哲宗,燕达为之助力。这都是一文一武通力配合,才最终保证储君继位的例子
所以楼上的朋友口口声声说知道韩琦、蔡确立储的经过,却又说不知道李璋、燕达何许人也,我才不免要感到奇怪了
南宋初年,以主将姓氏来代称某一部队为“某家军”不过是当时的习俗罢了
张俊部称为“张家军”、韩世忠部称为“韩家军”
当然还有担任皇帝宿卫的殿前军杨沂中部,人称“杨家军”——难道要说皇帝的御林军都成为了将领的私人部队吗?
李璋出于外戚,宋仁宗生母之弟的儿子,燕达出身行伍不错,但是主事的都是儒臣,所以他们只不过是在正常的统治秩序里行事,不算出格。宋朝参与这类事务的还有其他人,例如韩侂胄。主要的是,他们和岳飞没什么可比性,即使燕达,也只是任职一地,不象岳飞那样有“岳家军”,且是方面统帅,敬慕他的抗金武装又多,其功绩、名望、势力已经到了任何皇帝都必须警惕的程度,只不过明君与昏君的处理方式不同而已。他处于这种敏感地位,却单独出头掺和敏感的立储之事,是很不明智的,可以说是忠过头了,象唐朝的李靖和李勣,在李世民兄弟的争斗中就明确置身事外,以示只对唐室忠诚,这才是功臣恰当的态度。当然,出了昏暴的皇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于某家军一说,是宋朝以后出现的,模式如何另论,不过岳家军对岳飞向心力强倒是事实。
记不记得艺祖登基前作的是什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