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运动与科研:前言 -- 打造顶顶

共:💬519 🌺817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话说的

70年代出成绩的那些人和80年代不出成绩的那些人又不是同一批人,怎么能拿来说明牛棚的作用。况且70年代基础科学也未必有多少成绩可言。

比如数学。华罗庚最大的成果是70年代作出的么?不是。冯康两大成果,有限元是60年代,辛算法是80年代。那么他70年代干吗去了呢?回老家自杀未遂去了。

家园 积累率并不决定于重工业

轻工业买机器的钱也算到积累率里。随着重工业的衰落,轻工业需要更多的钱向外国买机器,积累率可能继续提高。

家园 陈景润在70年代完善了1+2

计算机理论在这期间飞速发展。

家园 美国和日本钱多

即使科研效率低,充足的投入也能大出成果。

家园 日本哪个数学成就超过1+2了?

1+2完善于70年代末

家园 那时候人才断不断层

看看各科研单位50-60岁的研究人员和30-40岁的研究人员哪个水平高就清楚了。从我了解得数学界情况看,答案是很显然的。

这个“断层”现在,至少在数学界,已经慢慢补上了。中国已经有了一批40岁左右相当不错的数学家。当然要想达到当年陈省身华罗庚的水平,这批人基本也没戏了,只能指望现在30岁以下甚至更年轻的新秀。

家园 1+2根本算不上多大的成就
家园 请看 运动决定科研(4)低学历人才的贡献
家园 计算机理论有什么能影响世界的发展?说来听听?

至于1+2,从数学上讲算不了什么。即使比起现在陶哲轩那些东西也不占上风,更不要说和真正的开创性工作比了。

家园 只能说你没搞清楚什么是科研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现阶段是应该大力发展科研,还是强调紧密结合实际的课题,也是可以讨论的。

家园 日本的诺贝尔奖可不是拿钱砸出来的。

我跟日本数学界的人聊过,问他说你们那么多成就,国家怎么引导的?他说他觉得跟引导没关系,就是那些老头自己个在小黑屋里憋出来的。最近那个诺奖老头应该可以为他这个话做个注脚。

家园 技术与知识的结合是科学的必要条件

文字在传播技术和技术思想时的作用巨大,但必须是与实践技术相结合的文字。瓦特的蒸汽机包含有众多技术大家的成果,就是文字带给瓦特的,而瓦特的蒸汽机能够迅速推广,也是文字的力量。

但没有技术经验支撑是发展不出科学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文字也不可能带来科学。古代中国与阿拉伯的缺点就在于技术无法转化为知识,无法传播。沈括惊奇于毕升,但他无法理解毕升的技术细节,<梦溪笔谈>只能是杂记。宋应星即精于技术实践也能写书,天工开物〉就包含有科学思想的火花。可是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喜欢<梦溪笔谈>,不喜欢〈天工开物〉。任何知识他的价值再大,也是需要受众其价值才能发倔出来。

看看文艺复兴的科学家们,哪一位不是精通技术的大家?

科学是能够指导实践,但科学更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没有实践技术基础的所谓科学其实是玄学,少量实践技术支撑的理论也会偏颇狭隘。

后三十年中国的科技发展是没有技术根基的,只有引进技术没有自主技术,这样大量的实践第一手资料并不掌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论科学也成了无源之水。

华罗庚是数学家另当别论,李四光之所以能够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就是因为他亲自参与了众多的地质实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技术到理论也就功到自然成。

家园 能够制造世界领先的计算机就算不错了

当时,最紧要的是先把产品造出来,理论的东西,需要大量的投入,长期的坚持,得等国家富裕后才行。日本到一战时已经可以造世界先进的设备,到二战后才有大量的理论出现。

家园 any 数据??
家园 不要急

我现在给全文找数据,很快就有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