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是泡沫,就总有破裂的一天。 -- wolfgan

共:💬438 🌺888 🌵4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家园 生命在于折腾嘛。经济泡沫算什么?

几千件核武器都折腾出来了。我都怀疑“人类不折腾,上帝就发慌。”

家园 贫困线

引用你贴的文章的两段:

1979年,贝克曼参考上述数据,计算出一整套系统的国际贫困标准。他以英国政府的社会救助量度表为基础,为不同人口规模的家庭制定出不同的贫困标准,即单身救助对象的贫困标准相当于个人社会中位收入的50%,二口之家的贫困标准相当于个人社会中位收入或二口之家的社会中位收入的50%,三口之家的贫困标准相当于三口之家三口之家的社会中位收入的50%,以此类推。

国际贫困标准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调查,只要知道社会平均收入或社会中位收入,乘上50%,就可以求得贫困线

国际贫困线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吧。

不过我还是不清楚这里的收入是全部收入,还是扣除必要开支后的收入,有待查证。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社会平均收入或者社会中位收入到底是多少又是一团浆糊了吧。

看到有人提印度,我现在觉得中国情况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来开算)。

统计局在《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90226_402540710.htm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7%,城镇居民家庭为37.9%。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4007万人。

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开来算。

城里叫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农村叫人均纯收入(4761),

不知道到底中国人平均纯收入是多少。

在这张公报中,城镇居民人口是60667万,农村居民人口是72135万,

那么用60667*15781=957385927,用72135*4761=343434735,

合计是1300820662,再除以全部人口132803,得9795。

同张公报中农村贫困线是1196元,那么是9795的12.21%。

拿1196和农村居民纯收入的4761除,是25.12%。

(未经验算,不负责任

家园 不解

你给出的资料里,不论中国还是印度,

第4大项中的好几个小项都是空白。

Population living below 50% of median income (%), 2000-2004

Population living below $11 a day (1994 PPP US$), 1994-95

Population living below $4 a day (1990 PPP US$), 2000-04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是衡量贫富差距的话,

这几个指标应当是很重要的。

家园 基尼指数 0.473

在亚洲开发银行网站找到一个相同的数据。

pdf文档,2008年8月

http://www.adb.org/documents/books/key_indicators/2008/pdf/Key-Indicators-2008.pdf

在文档的152页,PRC2004年的基尼指数是0.473。

不过我觉得奇怪的是,亚行副总裁2007年1月在北京的发言提到:

链接

http://www.adb.org/Media/Articles/2007/11363-lawrence-greenwood-speeches/

At the same time, persistent challenges remain, while new obstacles have emerged. At the macro-level, there are widening gaps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Coastal and Western Regions—recent estimates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uggest the GINI coefficient for income inequality reached 0.47 in 2005, perhaps the highest GINI index in Asia.

CASS,是社科院吧?

如果搜索引擎没骗我的话,0.473被广泛传播应当是2007年8月的事。

我想不通的是亚行的0.473从何而来,难道和社科院有瓜葛?

家园 花谢

加好友,同为求实一族啊

家园 奢侈品 12%

中国买家占全球奢侈品份额占12%,大约是来自一位高盛董事。

链接

http://www.time.com/time/2005/style/030105/luxury_for_the_people__24a.html

Experts say China is the best thing to happen to the luxury companies' bottom lines since the Japanese became addicted to logos in the 1980s. China will be the new Japan, suggests a report published in December by Goldman Sachs. Japanese consumers currently account for an estimated 41% of global luxury sales. The Chinese (including residents of Hong Kong) already account for 12% of the total, most of which is generated by travel purchases. Noting a penchant for status symbols and a rise in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Goldman Sachs analyst Jacques-Franck Dossin estimates the Chinese will account for 20% of total sales in 2008 and "become as important as the Japanese by 2015." Affluent Chinese tourists are already spending more than Japanese tourists, according to Vuitton's Delage. If the brands play it right in China, says Dossin, the valuation of some luxury stocks could increase 15% in the next few years. Most likely to benefit are Vuitton's parent, LVMH Mot Hennessy—Louis Vuitton, and the Swatch Group, which owns Omega, Longines and Rado, the watch brands with the biggest sales in China.

上文中提到的高盛在12月发布的报告,我没有找到报告原文,找到的是相关的报道。

这次发布应当是2005年12月7日,地点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主角应当就是这位Franck Dossin。

搜到此人一点简短的资料,是否是现在的情况不祥。

Jacques-Franck Dossin,

Head of Luxury Goods, 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

Goldman Sachs International

中国证券报在12月8日A4版,经济参考报在12月9日1版就此新闻做了报道。

新华网转载了经济参考报的文章,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12/09/content_3898739.htm

12月7日,高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发布的关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研究报告称:除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外,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已经达到了60亿美元,在全球奢侈品消费中的份额已增长至12%。在这12%中,只有约2%的销售额来自中国本土市场的消费,其余约10%左右都来自到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高盛预测,中国在2015年将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

简单地说,这份报告应该确有其事,如果媒体没骗人的话。

再考虑到经济参考报(wiki)

经济参考报,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全国性报纸,是中国大陆第一张经济报纸。社址位于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现任(2005年12月开始)负责人为总编辑王树成。

《经济参考报》创刊于1981年7月,现报名由邓小平于1990年题写。目前《经济参考报》为对开大报,周一至周六出报。

大概不会骗人的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送花得宝:)

这个宝应该给你才对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俺的回复在这里:【讨论】关于中国奢侈品消费额

家园 俺听说了也是大吃一惊

夫妻俩个都打几份工,早上送牛奶,白天上班,晚上踩三轮,底层人的生活真不容易啊

家园 关于贫富分化,俺补充个资料

数据表明,1970年代以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工人实际工资水平是下降的。其中,美国生产性工人的实际工资在近二十年中下降20%。(参见:美国国会独立派议员波·桑代斯《波·桑代斯:美国民主往何处去?http://www.pinggu.org/bbs/b4i192915.html》 原载于《洛杉矾时报》1994.1.16)

俺摘取一点给大家看看:

人口中最富有的1%拥有37%的全国财富,这比90%的人民所有的还多。就500家福布斯杂志所列的有限公司来说,其总经理平均收入之多,已经超过157个一般工人收入的总和。贫富间的差距已经成为自1920年代以来最大的了。从1983到1989年,家庭财富增值的50%归于最富家庭的1/2%,而中产及以下的阶级却[损失]了2500亿美元的财富。

一般美国工人生活水平继续下降。美国生产性工人的实际工资在近二十年中下降20%,而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工资不错的工作大量消失。新涌现的工作大都是临时工,半时工,工资低与津贴少的工作。二十年前,在工人的工资和津贴方面,美国曾经领先于世界之林。可是,今天我们排名在第十二位。我们在工资,健康医疗,休假时间,为照顾幼儿的双亲休假与教育机会上,都比其它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为低。我们许多经济和社会生活越来越象那些好转无望的第三世界。我们的儿童有百分之二十二生活于贫困之中。五百万儿童经常饥饿。现在大约有两百万美国人居无定所或露宿街头 其中很多是精神病患。十分之一的美国家庭仅靠食物救济票才能杷食物放上桌子。数以千万计的人们勉强挣扎,求生于这张和下一张薪水支票之间。

另外,俺最近也看到一些文章,介绍日本赤贫的人群。

俺引用这些资料,是想说明,贫富大规模分化,是全球化后全世界普遍存在的情况,广泛存在于穷国和富国。

全球化,是富人的全球化,是大规模制造穷人的机器。

家园 其他数据没问题

劳动者报酬这个,似乎统计口径不对,以前看过讨论,说中国的这个口径实际只含体制内的人(广义),包括国企、公务员、事业编。

家园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关于印度的基尼系数超过中国的说法,网上流传很广,屡屡被用来指证中国的贫富分化的困境。虽然,中国的贫富分化确实很严重,但要说超过了印度,这和大家的直观感受并不相符。

中国确实有很穷的地方(比如定西之类),但是多数农村地区,百姓还是能够吃饱穿暖的,虽然陈设简陋,也一般还有一幢过得去的砖瓦房,这个和我们看到的印度穷人的处境还是差别很大的,部分印度人的穷那是真的穷,叫做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与之相对的是,印度富豪的奢侈与张扬,似乎在世界富豪榜上,印度富翁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了中国,请注意,这是在印度人均gdp只有中国1/3程度背景下发生的事实。如果说印度的贫富分化还没有中国大,那真是没有天理了。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其实出在基尼系数上,因为中国与印度的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是有差别的。中国的基尼系数是按照收入法计算的,而印度则是按照消费法计算。众所周知,人群时间的消费差别比收入差别来得肯定要小得多(很多富人的钱是花不完的)。

没有数字没有真相,但是数字有时候也是骗人的。

下面给个链接,看看经济学家对于印度基尼系数问题的解释。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60802/06412783970.shtml

家园 虽然有两种译名

窃以为还是叫蓬巴杜夫人比较好,毕竟说起蓬皮杜,想到的基本还是法国总统而不是法王情妇啊

家园 世行的贫困线的标准

如果我没有记错,所谓“每天1美元”是指生活支出。

中国对农村收入的统计是按纯收入计算的,农民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部分是不算的。

所以,两个口径不一致,不能套用。

家园 中国的统计数据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

你说的这个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我也不清楚。

家园 更确切地说法是。

蓬皮杜夫人对路易十五说,我们死之后,洪水将会滔天。所谓路易十五说那句话是革命党人的谣传。不过路易十五的一生对得起这种谣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