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具象与印象,分寸在哪里? -- 邓侃

共:💬22 🌺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具象与印象,分寸在哪里?

【1】

这些天中国美术馆在展览英国19世纪画家,被称为印象派先驱的透纳(J.W.Turner)的画展。趁着放假,我也去那里附庸风雅了一番。

透纳的作品不陌生。第一次接触透纳的画,是小学时的作业本。本子的封面印了一张战舰的画。那个时代的课程安排,不太考虑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上课开小差于是成为习惯。枪炮飞机军舰等等,是男孩子们天生的爱好。看到作业本的封面上印着军舰,于是这军舰称为临摹的素材,至于这素材的原创者是谁,当时并不在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1. The Fighting Temeraire tugged to her last berth to be broken, 1839

Courtesy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4/Turner%2C_J._M._W._-_The_Fighting_T%C3%A9m%C3%A9raire_tugged_to_her_last_Berth_to_be_broken.jpg

但是透纳这幅画,却不太容易临摹,舰首和舰身如何衔接在一起,超出了小学生的想像范围。容易临摹的,大多是以形体见长的画作。像透纳这样,不以形体见长,甚至有意弱化形体,而追求光影空气和动感三元素的作品,让小学生们觉得非常诧异。

上了中学才听说,形体的塑造固然是绘画的一种方式,但是绘画的表现方式有多种,注重色彩光线和空气等等,更容易表现主观的感受。中国古人追求意境的营造。形体也好,色彩也好,通通是手段是工具,目的是为了营造这个称之为意境的主观感受。有时候太写实太具象了,反而觉得拘谨,不利于扩展观众的想象力。所以,凭心而论,中国古人有轻工笔重写意的倾向。

很多评论说,透纳晚年的画作,视野变得狭隘,风格变得抽象,主题变得晦涩。我倒是觉得,由于摆脱了对观众的迎合,转而自由发挥自己的意念,晚年的透纳终于突破了传统技法的羁绊,找到了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成就了一番新的意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2. Norham Castle Sunrise, J.W.Turner, 1835-1840

Courtesy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324/3581970596_6234c04c20_o.jpg

比较透纳早期与晚年的作品,Figure 3 “海中渔夫”,是1796年刚出道时的作品,那时候的作品更写实,但是整个画面的意境,尤其是灵动的水雾,和睡眼惺忪的阳光,远不如晚年的作品,Figure 2 “古堡日出”,描摹得那样传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3. Fishermen at Sea,J.W.Turner, 1796

Courtesy http://www.chinadaily.com.cn/language_tips/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090424/0013729e47130b5b6ac617.jpg

前面说到,过份强调具象,有时候反而觉得拘谨,不利于营造意境。尤其是像阳光,空气和动感,这些属于心理感受的范畴,很难用形体来塑造。譬如同样是风景,把注重形体的Constable (figure 4),与开始关注空气的感觉的柯罗(figure 5),与注重光线的透纳 (figure 6),以及早期的印象派的笔法 (figure 7),与后期印象派的笔法(figure 8),直到后来的抽象主义(figure 9),可以看到相当明显的笔法技巧的传承与突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4. John Constable, 1802.

Courtesy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3/Constable_DeadhamVale.jpg

Constable的作品,精致但是过份注重具象,缺少灵动的感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5. Camille Corot,1867

Courtesy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0/Corot.villedavray.750pix.jpg

Corot的作品,优雅同时带着怀旧的惆怅,而这种惆怅的氛围,离开了笔法的革新,离开了对空气的摹画,是无法想像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6. J.W. Turner, 1815

Courtesy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2/Chichester_canal_jmw_turner.jpeg

再看看Turner的作品,虽然作品产生的年代早于Corot,但是在技法上,远比Corot更具有革命性。所以,有评论认为,Turner超越了时代,我认为这种评论不夸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7. Claude Monet, 1872

Courtesy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c/Claude_Monet%2C_Impression%2C_soleil_levant%2C_1872.jpg

这是印象派的发轫之作,Monet的日出印象,作于1872年。不难看出,Monet的笔法,深受Turner的影响。而这种笔法,对于阳光,空气(尤其是带着雾气的湿润的空气),以及动感的刻划,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特别是与传统的笔法横向比较时,表现力的差别尤其明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8. Van Gogh,1887

Courtesy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38/3581195281_c21959ece3_b.jpg

比较后期印象派的作品与早期印象派的作品,形体进一步被弱化,而更强化的是色彩与笔触。看这幅Van Gogh的草地,很难看清楚每一根草每一朵花的形体,但是整个草地与花朵的印象,却充实而且热情洋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9. Jackson Pollock, 1950

Courtesy http://2modern.blogs.com/photos/uncategorized/jackson_pollock_1.jpg

现代画家进一步发展了印象派的做法,在Pollock这幅名为“第31号作品”的画作中,我们不再明白画家究竟在画什么景物。有人说,这是在表现深秋时节枝叶枯黄的感觉。但是解释成其它景色也未尝不可。其实重要的并不是表现哪一种景色,作品在被画家眼里,不过是向观众传递画家对世界的思考与感受的一种媒介。

问题是,创新是否等同于背离传统?当新锐画家否定所有对于形体的诉求,否定美术之所以被称为美术的所有的传统,他们面临的危险是,观众对于这些新锐的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也很可能采取对等的否定的态度。当艺术和垃圾的界定成为严肃问题的时候,或许应当质疑现代艺术中,不严肃的戏虐的成份,是否太多了一点儿?

【2】

在麦克风发明以前,对于歌剧演员的基本要求是音量要大,保证歌剧院后排听众能听得见。有了麦克风以后,对于音量的要求开始弱化,所以气声,颤音等等新的表现手法层出不穷,目的是追求更强大的表现能力,表现更复杂的感觉。

同理,在发明照相技术以前,绘画的基本要求是具象,画什么像什么。照相机出现以后,对于具象的要求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追求表现更复杂更细腻的感觉,或者更哲理更深刻的思考。

传统油画,通常是在调色板上调好颜色,然后再用画笔把颜色涂在画布上。对于户外风景,尤其是企图捕捉描绘一瞬间光影的变化,这样的画法显得太耗时,不方便。据说Monet为了画“日出印象”,反反复复去赛纳河写生,体验日出后30分钟的光线和空气。

为了画得快,印象派画家们不再用调色板调好颜色再涂上画布,而是略微调和一下,就涂上画布,甚至先把原色涂上画布,然后在画布上调和。传统画家们认为这样的作品显得太粗糙,因为从细节上看,印象派的作品的确是很粗糙,体现在色块的分离,以及笔触的仓促。

但是色块的分离,和看似潦草的笔触,却具有强大的表现力,这一点,传统的画家们始料不及。如果说早期的印象派,如莫奈,雷诺阿,德加还只是小心翼翼地试探尝试这样新技法,那么后期印象派们已经肆无忌惮地挥舞手中的新利器了。

在印象派之后,各种现代流派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林林总总,目不暇接。理解这些流派的兴起和他们追求的目标,一个关键人物是塞尚。美术的传统既然已经被打破,那么什么样的新的艺术形式才算是真正的艺术实践?很多现代派后生们嘶吼着的,深怕音量低了就不具有革命的震撼力的,那些的艺术实践,塞尚在19世纪末,就做过尝试。

塞尚强调的最多的是form。在塞尚眼里,形体被有意忽略了,景物视为众多色块的有机堆积,而塞尚的工作,就是研究这些分离的色块是如何纠结在一起的。所以有人说,塞尚实践的,是解构主义,虽然那时候解构主义理论还没有完整出现。

凡高的突出特点在于笔触。他似乎认为色块分离还不够,每一笔都应该分离。颜料的调和变得不再重要,短促的笔触,厚重的颜料。感觉就是把颜料像挤牙膏一样,直接堆积到画布上。

马蒂斯也觉得色块分离不过瘾,他的做法干脆是把形体切割成几个平面,而每个平面几乎用原色涂抹。

毕加索认为简单的分离不够彻底,他把多个视角看到的不同侧面,摆放到同一个二维平面中去,号称立方主义。

立方主义的出现,使观众们广泛接受了形体的变形。而变形是个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则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变形的表达能力非常强劲,但是破坏性也同样强劲。因为它最终彻底颠覆了绘画要“画得像”这个古老的传统,而这个传统,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美术的根基。

变形最初是对现实形体的夸张和扭曲,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能够突出重点,而且可以操纵和引导观众的视线。但是夸张和扭曲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远离了现实形体。以至于很多现代流派,干脆彻底放弃对现实形体的描摹,转而表现纯粹的意念。表现纯粹意念的动机固然值得同情,但是如何评判美术作品的优劣,却呈现出了极大的随意性。

当美术之所以成为美术的标准被随意定义,一幅作品,究竟是艺术还是垃圾,就成为严肃的问题。某些艺术家从事作品制作的时候,被大众视为制造垃圾,这是现代艺术的悲哀。但是悲哀没有用,应当思考的是,教育大众,使之认同现代艺术家们的观点,还是艺术家们自己需要反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1. Jas de Bouffan, by Paul Cezanne, 1876

画面被分割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的用色相当单纯,笔触整齐而短促

Courtesy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d/Jas_de_bouffan.jp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2. Portrait of Victor Chocquet, by Paul Cezanne, 1876-1877

夸张的前额和头发,拉长的脸,以及视线不在一个水平面的双眼,操纵观众的视线从前额到头发,最终停留在右眼,颧骨和鼻梁

Courtesy http://www.dl.ket.org/webmuseum/wm/paint/auth/cezanne/portraits/chocquet/cezanne.chocquet.jp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3. Cypresses, by Vincent van Gogh, 1889

注意凡高的笔触,不同于塞尚的直线,凡高的笔触是虬状弯曲的,笔触与笔触完全没有调和,而是层层叠叠堆积起来。

Courtesy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1/Vincent_Van_Gogh_0016.jp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4. Portrait of Daniel Henry Kahnweiler, by Pablo Picasso, 1910

这是毕加索给自己的经纪人作的画像。整个人物形体被切割成若干三角形和四边形,然后摆放到二维画面里去。注意,有些三角形和四边形被故意摆放到“错误”的位置,例如公文包和头发

Courtesy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6/68/Picasso_Portrait_of_Daniel-Henry_Kahnweiler_1910.jp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5. Deux Fillettes (Two Girls in a Yellow and Red Interior), by Henri Matisse, 1947

整个画面给切割成有限几个大的区域,每个区域用色朴实天真,形体的塑造仅限于轮廓的简单勾画,如果连这个简单的轮廓线也没有了,形体就荡然无存了

Courtesy http://www.dl.ket.org/webmuseum/wm/paint/auth/matisse/matisse.fillettes-jaune-rouge.jp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6. 三人扇舞,by 潘玉良 1955

潘玉良惯于夸大女人的臀部和大腿,配合扭动的腰肢,来描摹女性的性感。描摹女性性感的方式很多,潘玉良的办法是变形,但是不过份。

Courtesy http://www.luxee.com/upload/img/12387505674680.jpg

http://pic1.nipic.com/2008-12-03/200812381742645_2.jp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7. Woman V, by Willem De Kooning, 1952-1953

抽象象征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曾执教耶鲁大学艺术学院,他说,“指望艺术家把秩序引入混乱的世界,我认为这个念头是荒谬的。我们能够企盼的,顶多是给我们自己立一点规矩。(The attitude that nature is chaotic and that the artist puts order into it is a very absurd point of view, I think. All that we can hope for is to put some order into ourselves.)”

Courtesy http://www.artquotes.net/masters/willem-de-kooning/woman-painting.jpg

关键词(Tags): #印象派#现代艺术#油画#透纳
家园 回帖整理

这两个段子,原先是对小张关于透纳画展的回帖,起初写得很潦草,后来费了点时间润色配图。

为了能从“家园博客”的主题贴找到这两段文字,现把它们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篇。

家园 【原创】自然 - 艺术 - 人

脉络很清楚, 象篇review paper了。

绘画艺术以破坏开始,创新发展, 陷入自由和迷失。

最后一句我觉得这样更好。“自然(世界)是混乱的,艺术家给自然找到秩序。我认为这观点是荒谬的,我们能够企盼的,顶多是我们自己给自然找到一些规矩。”

我认为这样更好,不是因为翻译的准确性,或Willem de Kooning的本意如此,而是因为我是这么理解的。

“艺术是一个人与自然互动的过程。 没被人理解,解释的自然态是无秩序也就是混乱的。 理解自然,抓住自然的本质特征,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出自然的本质特征(put order into nature), 这个工作长期被认为是艺术家的工作。但事实上,这是人自我的工作和需要。 艺术家的工作必须被受众理解,接受,才能影响受众。与其如此,不如承认艺术行为本身是每个人内在的需要,最终的完成是由每个人自我完成的。艺术家的工作虽有启发引导作用,终不如每个人自觉自发地从自然中找到答案来得本质。”

如果put some order into 最后跟的是 ourselves , 那么讨论和思考将转向“自然是自在还是人心所化,庄周梦蝶....”之类。 这个基本问题我已结案,不想讨论.所以在我这里,把 put some order into ourselves, 理解成了 put some order into (nature/it) ourselves,

家园 这种理解方式也说得通

回头给de Kooning打个电话,让他澄清一下。

家园 呵呵,我的一点谬论引得邓大意兴大发,实在荣幸得很啊
家园 难得D兄有此雅兴

小弟就胡扯几句,助助声势好了。

真善美,作为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划分的三大标准,现在看起来,好像有些简略了。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文艺作品,尤其是绘画作品(更主要的原因是妖道是音痴,听音乐听不出感动来)。常见的说法是,有一种XX的力量,或者感觉,在作品中。

而这个所谓的感觉或者力量,其实就是文艺作品的最早的,也是我认为最根本的作用,移情。或者用一个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引起共鸣。建国后,我们的宣传部门,秉承了俄国的理论和传统,得出了一个教条就是,文艺是为大众服务的,而具体的服务作用,只剩下了简化的一点,宣传。但是不可否认,既使是为了宣传,能够被大家交口传颂的,也都是那些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作品来。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真善美的东西才能够引起共鸣,人类的天性中的每一点,都可以。我们的宣传机器,就费尽心力,挖空心思的给我们把别的所谓的丑陋的,低速的,下流的,不人道的……给我们过滤掉,然后给我们只留下了那些具有漂亮的大义外壳的东西,或者是所谓的纯粹的文艺作品。

我不想在此讨论究竟应该不应该展示一些反面的东西,以及展示多少的问题。我只想提醒大家一下,初次接触的时候,往往是最没有抵抗力的时候,无论是对于文艺作品,还是对于流感病毒。

但这并不是说,你第一次看见的,就一定会觉得是好的,就一定会喜欢上。比如说,透纳的作品,或者莫奈的作品。

但是好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够给予你一些移情或者共鸣的,尤其是在见识了众多的平庸之作之后。

人是一种永远不会被满足的动物,其实所有的生物也都是一样。并不是造物把我们内部软件设定成了这个样子,而是因为我们的感觉体系,有一个自我保护的对于刺激的消减机制存在。简而言之,就是对于任何的刺激,我们的感受体系所接受到的信号,会越来越弱,最后,熟视无睹。这个无论是对于当年觉得美若天仙,现在横看竖看都是黄脸婆或者猥亵男的自己那位;还是对于所谓的网络美女照片,从全副武装到越穿越少,直到如同真理般的存在,大家的感受都是一样的。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类存在了思维;更在于思维并不是简单的反映了现实,更是从无数的现实存在中,提炼出来了共性,然后诉诸或文字,或音乐,或绘画,或建筑,或者就如同你我一样在这里堆砌文字。以期望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

而这种经过提炼的表述,比起那些真理版的存在,显然就已经高了一个层次,也更容易是我们在自我和社会承认两个层次,得到满足。

但是,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过的过程,当周围的人都已经存在这种能力的时候,那些简略的表述,就会逐渐被舍弃。而转而向更高层次发展。

西洋绘画也是如此,从一开始早期的岩画,只是简单的进行描述性的勾勒,到追求形似,到发明透视和比例,到用油画来追求色泽和笔触……直到最后,创造出一个堪比用镜子作画的超写实主义。这条道路,终于走到了头。

但是艺术依然要发展,于是,简单的表现现存的自然,会逐渐被将自己的感触加进去,并且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表述,并最终产生共鸣,就成为了现阶段艺术家们的追求目标。

这个目标,并没有错,错误是,过多的关注了自我的表达,而忽视了艺术作品的本来用途,是用来产生共鸣的。如果你的作品,没有人看得懂,那么只说明,你要么太超前了,要么就是在装模作样,不懂装懂。

有句网络俗语,莫装B,装B遭雷劈。

今天西雅图,大晴,所以妖道不虞遭此天谴。

诸位不必挂念。

家园 共鸣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产生共鸣

过多的关注了自我的表达,而忽视了艺术作品的本来用途,是用来产生共鸣的。如果你的作品,没有人看得懂,那么只说明,你要么太超前了,要么就是在装模作样,不懂装懂。

前半段没有问题,但是关于后半段,前卫艺术家们会辩解,说观众跟不上时代,需要教育观众。观众们反驳说,这些所谓前卫艺术是不懂装懂,是忽悠。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是无解的问题。给艺术制订一个标准,限定一个边缘,这样的企图,终将是徒劳。

理想的办法不存在,能做的,只能是在所有不理想的办法中,挑选一个最接近于理想的。

这个办法说来可笑,就是让市场决定,让时间决定。艺术家们尽可以胡闹,但是让市场决定哪一种艺术方式更能赚钱,哪种艺术式样能赚钱,就会吸引更多实践者。更重要的,经过时间的检验,大浪淘沙,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后,过滤积淀下来的作品,是精品的可能性更高。虽然精品在初次问世时,也许并不受欢迎。

家园 其实国内早就以市场决定了

不仅仅是现代,明清已降,但凡画家,书法家,成名或许比较早,但是字画的价钱升上去,还是要等到这人临死之时,或者是死了以后。

不是说大家欣赏不了,而是市场决定了。活着的时候,你再有名,总还会画,会写。等死了以后,就有一件算一件,再也不会多了。

其实我倒是乐见所谓的艺术家们来进行宣传的。那些鼻孔朝天,个个以为自己是梵高再世的家伙们,大概不会拉下脸来进行基础的普及性教育。但是,你没有一定的美术知识与欣赏水平,根本就不可能去欣赏他们那些所谓的超越了几个层次的作品。

伟人说,要领先时代半步。因为你领先一步的时候,就没有人会认识到你的价值了。我承认这些我看不起的后现代主义,包括野兽派,超印象派,后印象派的艺术家们。也许在几百年后会被人记起,倍极荣哀,但是这些人这辈子,恐怕能够跟高更下场类似的还是极少数吧。

说句不客气的话,他们恐怕个个想成为毕加索,不是要具有毕加索开创性的天才和水平,而是要有毕加索的钱财和名声吧?

而且要是人人都是毕加索了,那么毕加索也就不值钱了吧。

还是您说的对,让历史来大浪淘沙好了。

不过呢,我别的不记得,唯独记住了一句话。自古文章憎命达。文章和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类恐怕很类似吧?除了那些极个别的个例,要想名垂青史的所谓艺术家们,有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呢?我看是没有的居多吧?

大家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事,后面还隐藏有一句话,

有多大的失败,才有多大的成功。你不要指望一只老鼠,生出一头大象来。

这个道理,不是没人懂,但是人人恐怕都盼望,自己就是老鼠生出的那头大象吧?

家园 丁兄?
家园 得花,天上是会掉馅饼的,馅饼也是会砸在他们头上的
家园 四哥有问题?
家园

哪位丁兄?莫不是。。。

家园 难道邓侃是马甲

老道偷偷告诉我

家园 大哭去面壁了

错把冯京,当了马凉。

家园 嘻嘻,我就抓住了一句话,

更主要的原因是妖道是音痴,听音乐听不出感动来

我小8一下,道长是哪种音痴,是那种只是唱歌五音不全还是说完全没有乐感,听音乐也听不出旋律来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