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zt:杂谈《第十三武士》 -- 天地无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zt:杂谈《第十三武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Lo there,do I see my father。

Lo there,do I see my mother,my sisters and my brothers,

Lo there,do I see the line of my people,back to the beginning。

Lo,they do call to me。

They bid me to take my place on Asgard in the halls of Valhalla,

where the brave may live forever。

  这段台词来自《13th Warrior》,也许有朋友比较感兴趣,查出改编自Michael Crighton的畅销小说《食尸者》(Eaters of the Dead)。实际上,剧本也是参考另外好多史料改编而来,以那个阿拉伯商人的回忆为主线,在影片开头就有他的自我介绍:“My Name is Ahmed Ibn Fadlan。”这让我想到从前看过一本关于维京人的书,其中有个阿拉伯人叫这个名字,果然如此。

  这里我们引出第一位证人,伊本?法德兰是个阿拉伯旅行家。公元921年,他奉巴格达哈里法之名出使伏尔加流域,晋见当地国王并递交国书。在那里他将一路所见所闻写成游记――Risala。根据克莱顿自己的说法,食食者前三章根本就是直接转用,也就是影片中他们组队出发前的所有片断。Risala是用阿拉伯语写的,其中部分章节已经遗失,英文版更是残缺不全,这里我找到第四章的部分内容,颇觉有趣。大致讲他与罗斯人(Rus)的交际经过,尽管一些描述不够精确,并且有点个人偏见,这些内容依然是历史学家考据维京人生活的重要资料。这里所谓的罗斯是当地人对瑞典维京商人的称呼,他们的商品包括一些北欧特产和奴隶,根据那时的行规,每交易十个奴隶,当地国王可以得到一个作为抽税。

  下面是原文翻译:

  我见到的这些人叫做罗斯,眼下正在伏尔加河谷。他们长得很特别,像棕榈树一样高大结实,每人都是金发碧眼,红发垂肩。他们的穿着也很奇特,那种外衣既不束腰也没有袖管,还总是将一边肩膀露在外面。他们总是随身带着一把斧子、一柄剑和小刀,剑很宽很重,开有血槽,有点象法兰克人使用的那种。他们人人都有纹身,用深绿色的颜料绘出古怪的树木或人形。

  女人们喜欢在胸前挂一个盒子,盒子是用铁、银和金子打造装饰的,盒子的价值显示出她丈夫的身家。每个盒子下面有环,可以挂一把匕首。这些女人脖子上挂着金银的项圈,她的丈夫每收入1千个迪拉姆,就把钱挂到妻子脖子上保存起来。不过她们最喜欢的装饰品是些不起眼的绿玻璃珠子,每个值1个迪拉姆,她们将这些珠子编成项链,挂在头发和脖子上。(注,迪拉姆是阿拉伯世界的通用货币;法德兰所说的盒子实际上是北欧妇女从孩提时代就佩带的龟壳形胸针,既大又重,北欧人与亚麻逊女战士一样认为胸大不方便劳作,所以要从小抑制咪咪的生长)

  罗斯国王周围有四百个勇士,他们总是簇拥着首领,时刻不离。他们都是最忠诚最勇敢的部下,每人都有一个女奴负责生活起居,另一个女奴帮他取暖。国王则坐在宝座上,四周装饰着最名贵的宝石。他有四十个女奴,每天就在宝座上吃喝、拉撒、行房。即便上马,也是直接将马牵到宝座前。国王有个副官,帮他出谋划策,领兵打仗。罗斯人的首都在遥远的地方,叫做Kyawh,另有两个大城市,叫Crsk和Hrqh。(注,这些城市的名字都是音译,无从追查来历。关于部下们时刻围在首领周围,听起来像一些日尔曼部落的传统;直接骑马到大堂里是可能的,在一些沙迦中有提到;至于副官的说法,可能是法德兰的想象,因为土耳其一些可汗有这样的职务)

  他们从装满毛皮和美丽女奴的船上下来,拿着面包、洋葱、牛奶、肉和啤酒,向一个直立的人形大木雕行礼,周围还有一些木制偶像,用插入地下的小木桩支撑着。他们匍匐在雕像前祈祷:“啊,吾主!我从遥远的国家来到这里,带来了许多女奴,许多貂皮。”列举了所带来的商品之后,他们说:“谨献上一切祭品”,并放下了所有带来的东西。祈祷的内容更加具体,求神给与商业上的成功:“我希望您给我带来一个商人,拥有无数的迪拉姆和第纳尔,他能够买下我想卖的所有商品,不要和我斤斤计较。”

  如果他的买卖不顺利,行期要延长,他就会带更多的礼品来拜祭。这次每个小神像都有一份,他向每个神像行礼祈祷。如果今后的买卖顺利完成了,他就会说:神对我的礼物很满意,我要回报他。于是牵着几头牛羊到神像前杀死,把肉块扔得满地,再把头插在木桩上,半夜里一群野狗跑出来大块朵颐。而第二天,他会故作惊喜的说:看呐,神对我的礼物很满意,全部都吃光了。

  罗斯人常常用貂皮代替货币,不过他们并没有固定的兑换标准,每次都是讨价还价决定。这些蛮子居然吃猪肉,他们恐怕是神灵创造出的最污秽的人种,出完恭不擦屁股,夫妻行过大礼后也不清理(这家伙观察很细致……),吃饭前从不洗手。在来到这个河谷后,他们在河边造起木头的大房子,每个房子里住10-20个人,每个人都带着躺椅,身后跟着一长串奴隶。只要高兴,他们就拉过女奴开始行房,旁边的人则熟视无睹。有时候整个房子里每个人都在做这种事情,而上门来买奴隶的主顾只好在门口等待,旁观。

  每天他们都要洗头和脸,当然是用一种最最恶心的方式。每天早上,女奴会给主人端来一盆水,水盆里有只梳子。于是他用梳子梳头,在水里洗手和脸,然后对着这盆水擤鼻子,吐口水;接着将这盆水递给第二个人,这个人照样为之;所有人都对着同样一盆水擤鼻涕,吐口水,然后再用来洗手和脸。(注,法德兰是个穆斯林,根据穆斯林的习惯,洗漱应该使用流动的活水,就是说清水决不能和用过的水相混。而在维京沙迦中,一个女人服侍男人梳头是爱情的象征,想来每个人洗完后应该是要换盆水的,使法德兰感到恶心的可能是他们共用同一个脸盆,描述因此夸张了一点,不过电影里还是照他说的拍……)

  如果有人生病了,他们就把病人单独留在一个帐篷里,在他身边放下一罐水和一些面包。没有人同他讲话,也没有人来看望他。几天后如果病人自行康复,就可以回到同伴中去;如果他没能捱过去,尸体会被火葬。如果他只是个奴隶,尸体多半会被扔到野外,被野狗和秃鹰啄食。如果一个小偷或者强盗被人抓住,就会被挂在很高的树上,直到他腐烂自己掉下树来。

  有人告诉我,在罗斯人的首领去世时,火葬其实是葬礼中最小的部分。这让我十分好奇,想知道更多有关葬礼的细节。一天,我得知有个首领去世了。罗斯人先把首领的尸体放在墓穴的一边,守护10天,一直到他们把寿衣做好。如果死者是穷人,他们就做一艘小船,把尸体放进去然后火化。如果死者是富人,他们就将他的财产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留给他的家人;一部分用来做寿衣;第三部分用来做“纳比得”(nabid,可能就是erfiöl,葬礼上喝的酒精类饮料),在举行火化的那天喝,一名女奴将被杀死陪葬,与死者一起火化。别的人则拼命饮酒,甚至有人醉死在葬礼上。

  当一个首领死去后,首领的家人就问他的奴隶和女佣们:“你们谁愿意和他一起死?”她们中有一个答道:“我愿意。”这个答话的人就必须陪葬,她不可能再后悔。若她想反悔,人们也不允许她反悔,愿意陪葬的人大多是女奴。从这时起,就有另两个女奴看护她,甚至亲手为她洗脚。人们开始为葬礼做准备工作,给死者做寿衣,那位陪葬的女人穿起盛装,头顶花饰,每天饮酒唱歌,好像在等待一件快乐的事情。

  要火化首领和陪葬女奴的那一天,我来到他的尸船停泊的河岸,看到人们把船拖到岸上,那里已经竖起四根桦木桩,他们把各种木料架在木桩周围,搭成一个巨大的木棚,然后把船一直拖到木棚下。人们开始绕着船的周围走动,口中念念有词,但我没听懂。尸体仍然放在墓穴里,他们还没有将尸体搬出来。罗斯人在船的中段搭起一个帐篷,接着搬来一张长木凳,放在帐篷里,把从拜占庭运来的地毯、以及用“迪巴格”(dibag,染色的丝绸)做的垫子铺在登上。这时来了一位老妇,人们称她为“死亡天使”。她把丝垫铺在凳子上。她负责整个葬礼的过程,从给死者穿寿衣,到火化尸体。我看到这个老妇身材高大硕壮,令人望而生畏。影片中的angle of death:

  

  人们来到墓前,扫除木框架上的土,把尸体连同木框一起搬出来。然后脱掉尸体上的衣服,应该是由于冰冻的缘故,我发现尸体已经变黑了。当初把尸体放进墓穴时,同时还放了一些啤酒,水果和一把鲁特琴(luth),这些东西现在都重新取出来。他们开始给尸体穿上衬裤、长裤、靴子、上衣。然后穿上用“迪巴格”做的大衣,大衣上还镶着金扣子,再戴上用“迪巴格”和貂皮做的帽子,把尸体运到船上的帐篷里,用软垫支起来。他们拿来酒、水果和香料,放在尸体周围,还拿来一些面包、肉、洋葱,扔在尸体面前。他们杀了一条狗,把狗劈成两半,将肉块扔进船里。他们在尸体身边放下他生前使用的武器,同时,牵来两匹马,让马飞奔,待马跑得浑身是汗时,用剑将它剁成肉块,扔进船里。又牵来两头母牛,如法炮制。接着,人们又抓来一只公鸡,一只母鸡,也杀了扔进船里。在这整个过程中,那位自愿陪葬的女奴来回走动,走进每一个帐篷,每一个帐篷的主人都与她发生性关系,对她说:“告诉你的主人,我是出于对他的热爱才这样做的。”

  这个星期五的下午到了。人们把女奴带到一个像门框一样的东西前。她把脚放在男人们手掌上,被举到门框上方。她用外语说了些什么,然后他们把她放下来。他们又把她抬起来,她又像第一次那样说了几句话。他们再把她放下来,又第三次举起她,她还像头两次那样说了些话。有人给了她一只母鸡,她砍下母鸡的头,扔进船里。我问翻译她说了些什么话。翻译答道:第一次抬起她来的时候,她说:“看!那里有我的父母!”第二次,她说:“看!那里有我死去的亲人。”第三次她说:“看!我看见我的主人在天堂里,美丽的天堂处处绿色,还有他的同伴和部下。他在呼唤着,让我去与他团聚吧!”(注,克莱顿在小说中作了改动。由于法德兰并不了解北欧神话,他根据阿拉伯人的理解记下那些祷词,把阿斯加德和瓦尔哈拉记成天国,原文如下)

  

  Lo, I see here my father and mother.

  Lo, now I see all my deceased relatives sitting.

  Lo, there is my master, who is sitting in Paradise.

  Paradise is so beautiful, so green.

  With him are his men and boys.

  He calls to me, so bring me to him.

  人们把女奴带往船停泊的地方。她取下戴着的两只手镯,交给“死亡天使”,将由这位老妇来杀死陪葬女奴。她又取下戴的戒指,交给这十天来她的女伴,她们都是“死亡天使”的女儿。人们把她带到船边,但不让她进帐篷。

  这时,来了一批手持木盾的男人。有人给女奴一杯“纳比得”,她唱着歌一饮而尽。翻译告诉我:“她是在向她所有的亲人和朋友告别。”接着,给了她第二杯,她接过来后,唱起了一首很长的歌,那位老妇催促她快点把酒喝光,进到她主人的帐篷里去。

  这个时候,我仔细盯着她看,她一副惊恐不安的模样,想走进帐篷里,在船和帐篷之间探着头。老妇人抓住她的头,把她推进了帐篷,她自己也跟着进去。男人们开始用木棍敲打盾牌,想压住女奴的叫喊声,让别的女奴不要害怕,以后不要拒绝为主人陪葬。六个男人进了帐篷,与女奴发生性关系,然后,让她躺在主人的尸体旁边。两个人按住她的手,两个人压住她的脚,那个叫“死亡天使”的妇人,在女奴脖子上缠了根绳子,然后把绳子的两头交给另两个男人。当这两个男人拉紧绳子勒住女奴时,老妇人手持锋利的宽边匕首,多次刺进女奴的肋骨间,知道她咽气为止。

  这时,死去首领的亲戚到来,他脱光衣服,拿起一条木板点燃了火。然后背对着船向人群走去,一只手举着火把,一只手护着屁股。他用这支火把点燃众人手中的木柴,最后燃起了放在船下的柴堆,船里放了女奴的尸体和她死去的主人。大家拿着火把拥上前去,每个人都把火把扔到燃烧的柴堆上,整个柴堆都燃起了熊熊的火焰,船烧着了,帐篷也烧着了,所有的一切都在火焰中化为灰烬。一个罗斯人对翻译说了几句,我问那是什么。翻译答道:“他说,你们阿拉伯人是傻瓜。”“为什么?”他说:“你们把自己最亲密的人,曾经使你引以为荣的人埋到地下,让蛆虫吞噬他们。而我们用火焰来净化,伟大的神灵吹来大风,一下子就把他们带入天国。”

接着他们在岸边原先停船的地方造起一个大木堆,圆圆的仿佛一座山丘,他们在丘顶立起一根桦木桩,刻下死者和国王的名字,然后彼此道别,四散离去。

  以上是《食尸者》头三章里面的场面,至于去降妖除魔,则是参看了盎格鲁-萨克逊的叙事长诗《贝奥伍夫》(Beowulf),讲的是贝奥伍夫和他的十四个部下去北方杀老怪,应该十五武士才是,当然没有阿拉伯人。网上要找这首诗很容易,但我看不懂那种混合古英语和凯尔特语的东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找看。

  开始不着边际闲谈,里面的食尸族看来像是尼安德特人的一种翻版。尼安德特是一种史前人类,生活在大约3万到7万年前。他们的颅骨比现代人类大,从后部看是个圆球形,但从侧面看会发现他们后脑和最部突出,前额往后塌陷,相当……流线型的长相。影片中的食尸族都戴着熊头,这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当然是北欧神话,奥丁大神在战斗时常常化身为灰熊,这种法术称为狂暴术(Berserk),暴走的维京海盗因此被称为狂战士,也常常在身上披张熊皮;第二种解释,让我想起大学时代看过美国作家Jean M Auel写的系列小说《洪荒孤女》,英文原名Earth’s Child,也可以翻译成大地的孩子。我看过的是吉林出版(中文出了四部,英文版第五部已出),其中第二部就是《洞熊家族》,讲的是尼安德特的穴居人部落,他们以洞熊作为自己的图腾,相信自己得到熊的灵魂的保佑。(洞熊是三万年前欧洲一种食草的大熊,比今天的棕熊体形大两倍,性情温和)。

  作者给食尸族起了个名字叫Wendol,至于这个词本身还有很多说法,有人猜测来自Grendel,这是《贝奥伍夫》中一种半人半兽的怪物;也可能来自Vendel,那是瑞典的一处墓地考古遗址,据认为是铁器时代开始后北欧的一个现代人类种族,推测是维京种族的祖先。看来作者留下了太多线索,供爱好者随意想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