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炊饼与连环马问题 -- AleaJactaEst

共:💬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炊饼与连环马问题

列位看官当还记得,《水浒传》中武大郎在山东阳谷县每日的营生是什么?是卖炊饼,那么炊饼是什么?有人或许会以为是山东煎饼或今天的烤饼、烧饼之类,错了,炊饼不是煎饼,煎饼是摊的;也不是烤饼、烧饼,烤饼、烧饼是烤的、烙的,而炊饼是蒸的,它其实是南方的一种小点心,类似福建的光饼。这就怪了,籍贯山东清河的武大郎怎么在同样属山东的阳谷县卖起了南方点心炊饼?

  可能合理的解释是,《水浒传》的最初编订者是南方人。

  这可以从书中的气象节令方面的描写找到旁证。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火烧草料场”一段,多次写到彤云密布、朔风大作中纷纷扬扬的大雪,和林冲踏着碎琼乱玉行走于北风中的身影,细腻传神,堪称妙笔。但是再接下来,林冲雪夜上梁山一段,描写便出了毛病。书中交代,林冲在严冬岁末走了十余日,一直是风雪不断,这时北方的河港早已该是冰封三尺,但是林冲到了梁山泊时,见到的却是“山排巨浪,水接遥天”,他本人也坐着小喽罗的船,轻快地渡过水泊,上了梁山,这在北方的冬天怎么可能?还不只是林冲上梁山时水泊没有结冰,在水浒故事发生跨越的十个冬天中,梁山泊始终如终年不冻的良港。

  再如杨雄、石秀杀裴如海和潘巧云时是十一月底,他们加上时迁结伴行了不止一日,到梁山脚下的祝家庄时,应是旧历的十二月,可就在这深冬夜半,时迁等因偷鸡和祝家庄的店伙争执动手,店伙喊人相助,从店里竟冲出了几个赤条条的大汉!随后梁山发兵攻打祝家庄,先锋李逵竟也是脱得赤条条的抡动板斧冲杀过来,莫非祝家庄的店伙和李逵都有抗严寒的特异功能?

  还有呼延灼发动铁甲连环马进攻梁山也是发生在冬天,这样的时令,梁山哪里还用得着费一番周折请徐宁上山,教练钩镰枪,只要放呼延灼的连环马冲过来,只怕还不等交手,连环马就已在冰雪覆盖的大地上滑倒成一片滚糖葫芦了。

  这些情节说明,《水浒》的最初编订者,极有可能是没在北方度过寒冬的南方人。 

  现在再看《水浒》中的地理描写。

  别的不说,先看著名的智取生辰纲一段,杨志从河北大名府出发,押着十万贯金珠到东京(即今河南开封),那就应径直南下,可杨志竟如晁盖的同谋般向东南走到了山东郓城县境内的黄泥冈!

  再看梁山好汉江州劫法场和为救史进、鲁智深,出动大军攻打华州两次行动。江州在哪?在今江西九江,离山东境内的梁山可有一千四五百里!而华州是在华山脚下,从梁山到华山要横穿河南省,还要从当时应驻有重兵的都城开封旁经过,但梁山这两次大规模行动又是何等轻松神速,巨大的空间距离丝毫不见,简直就如空降部队。

  这样的地理常识方面的错误,书中比比皆是,南辕北辙,张冠李戴,梁山好汉们几乎个个是地理盲,史进从渭州出发,到延州寻找师父王进,没找到,居然莫名其妙地来到河北大名府居住,住了几时,盘缠用光了,于是又在山东青州境内桃花山附近的赤松林里,劫道“寻些盘缠”,更妙的是,鲁智深离了山西五台山投河南开封的大相国寺,竟然也路过(!)了山东境内的赤松林,得与史进重会!北方的山川州府,成了一堆积木,随情节的需要而随意搬移。

  但是令人吃惊的是,《水浒》在讲述征方腊之役时,对江南地理的描述竟又是惊人地准确。据浙江籍的《水浒》研究者马成生先生研究发现,《水浒》对浙江境内尤其是杭州地区地理的描述,小到一些村庄、桥梁、山头、庙宇,都很具体、详细而准确,就象是照着沙盘模型写出来的。 

  如此鲜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说明作者至少在南方,尤其是浙江境内的杭州地区生活了很长时间。

家园 【文摘】施耐庵的真假有无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让人头疼。

  说简单,是因为一般人都知道作者是施耐庵,说让人头疼,是因为历史中到底有没有施耐庵这人其实还是个问题,即使是认为有,那么他到底是何方神圣,这到现在也说不清楚。

  鲁迅先生认为根本就没施耐庵这一号人物,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提出,“疑施乃演为繁本者之托名”,也就是说,明代的某书坊老板,在将简本《水浒》补充改造成繁本时,随便弄出了个“施耐庵”的名字挂了上去。

  随后戴不凡先生,进一步提出,施耐庵是郭勋的托名。郭勋何许人也?是明开国名将郭英的后人,封武定侯,喜好小说,写过(很可能是让门客代笔)《明英烈》,将老祖宗郭英抬得格外英雄,还有,现在所知的最早的《三国演义》刻本中,也有他组织刊刻的。郭勋还刻印了《水浒传》,戴不凡先生在《小说见闻录》中说,在郭刻印《水浒传》之前,从来没有人说过《水浒传》是施耐庵作的,郭勋刊本一问世,大家就突然都说《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作品了。

  此后张国光教授在此基础上继续论证,认为“施耐庵为郭勋门客之托名”。

  但也有不少认为施耐庵确有其人的。有人认为是元代著名南戏《幽闺记》的作者施惠,有人认为是元末明初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兴化、大丰)人施彦端,还有人说,施耐庵就是南宋末为《靖康稗史》做序署名“耐庵”的那一位。聚讼纷纭,还出土了不少文物,但这些文物,也有不少人说是真,有不少人说是假。

  更麻烦的是除了“施耐庵”,还扯进了个“罗贯中”。有说《水浒传》其实就是罗贯中写的,没施耐庵什么事儿;也有人说,《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俩人合写的,据说罗贯中还是施耐庵的学生。可就是这个罗贯中,他是哪的人,是干什么的,生平如何,现在也不是十分清楚。

  总之,《水浒》的作者问题远不象一般人想的那么简单,到现在还是扯不清,如在烟幕中。

  其实还不只是《水浒》有这个问题,《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乃至《红楼梦》等古代白话小说的作者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搞清楚。

  那么是谁放的这一颗颗烟幕弹?

  是古时的思想观念。那时一般文人的观念里,做诗文是雅,写小说,尤其是写白话小说,便俗,不是什么上得了台盘儿的事,甚至在不少一脑门子正统观念的人眼中,干这种事,那就是作孽,定遭报应。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就说,罗贯中编撰《水浒传》,“其子孙三代皆哑”,正是“天道好还之报”。清代又冒出一个铁珊,在《增订太上感应篇图说》中将此说“发扬光大”,其书云:

  施耐庵作《水浒传》,子孙三代皆哑。袁于令(按:明末清初小说、戏曲家)撰《西楼记》,患舌痒症,自嚼其舌,不食不言,舌尽而死。高兰墅(按:即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高颚)撰《红楼》,终生困厄。王实甫作《西厢》,至“北雁南飞”句,忽仆地,嚼舌而死;金圣叹评而刻之,身陷大辟(按:指其因“哭庙案”而被杀事),且绝嗣。

  一句话,做小说(外带戏曲)就不得好死,祸及子孙,而且还什么“自嚼其舌,不食不言,舌尽而死”,种种恶毒咒骂,真是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但这就是当时人的观念,明初李昌祺很有学问,还做了不小的官,但就因写了本短篇小说集《剪灯余话》,被人嘲笑,死后还被取消入家乡庐陵乡贤祠的资格,成了告诫读书人不要写小说的反面教材。

  这就难怪,当时一些颇有才华而又心痒难熬写了小说的人,不愿在作品上署名或不署真名。

  而且,说到《水浒传》,还有一个问题,它其实并不是出自某一个作家之手,而是经过长期的民间积累,再编纂而成的,而且在初步编成后,还有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前面说到的那时有过各种版本的《水浒传》,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现在讨论的“作者”问题,实际上就是那个最初的编订者问题。关于这个最初编订者,若从外部材料(指生平交游方面的文字、文物资料)来研究,因材料不足,难免如雾中看雾,但是《水浒》的内部,却留下了种种的蛛丝马迹。

家园 八十万禁军教头休书的文化功底

现在再来看一下,这个最初编订者的肚里有多少墨水。

  这个问题乍一看有点多余,在一般人心中,《水浒》这部伟大名著的作者,不用说,肯定是屈原、李白这一级别的大才子,天底下还能有作品伟大作者不伟大的道理?

  但这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别的不说,天底下会有哪个伟大作家会在写作必备的地理知识上无知得一塌糊涂?《水浒传》的伟大,不应归功于某个具体作者,实际上,早在南宋,就有说书人讲说“花和尚”“武行者”“青面兽”故事,经过百多年来无数民间说书艺人呕心沥血的锤炼,这些故事日渐丰富,人物也越来越血肉饱满,后来出来一些有一定文化水准的下层文人,将它们编订加工,成了最初的《水浒传》,又经不知多少人对它继续补充加工,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伟大的《水浒传》。

  了解了这些,伟大作品《水浒传》的“作者”--最初的编订者不伟大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这个不伟大的“作者”,在作品中,也确实留下了不少不伟大的痕迹,如林冲发配前,写给娘子的休书,其文曰: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年月日。

  列位看官看出毛病了么?他一个发配上路的“贼配军”,写休书还要这么威风凛凛地写上“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天下有写休书还把自己的职衔也署上而且还是署被罢掉了的前职衔的么?是林冲愚妄可笑,还是这个水浒故事的最初编订者文章功力并不十分到家?

  列位看官如有兴趣,还可以看一看代州雁门县张贴的悬赏捉拿鲁达的告示,那文字也是半通不通。

  再看现存的一百一十五回本《水浒传》的回目,这种版本,一般认为最接近早期《水浒传》的原本,它的回目有的是这样: 

  “豹子头刺陆谦富安,林冲投五庄客向火”;

  “郓哥报知武松,武松杀西门庆”;

  “夜叉坡前卖麻酒,武松遇救得张青”:

  “王庆遇龚十五郎,满村嫌黄达闹场”

  ……

  这种回目的水平,这种对仗功夫,是不是伟大作家的手笔,诸位自有明断,不必在下多说。需要说的是,今天能看到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这种比较工稳的回目,是后出版本的《水浒传》在早期版本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

  由此大概可以得出结论,那位将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水浒故事整理加工成最初的《水浒传》的编订者,他的文化水准,并不如何高明,绝不是个伟大作家,但是话还得说回来,他对《水浒传》的最初定型,依然功不可没。

好汉故事背后的历史

  现在再来看《水浒传》中好汉故事的来源。

  可以肯定的是,一百二十回的《水浒全传》中,征田虎、王庆故事是在全书其它内容成书后加入的,最简单的证据是宋江带领梁山人马征田虎时,滚雪球般陆陆续续收了一大堆降将,然后再让他们在大军推进的各战役中陆陆续续死去,没死净的还有好几十人,那就在征王庆时接着死,而梁山好汉的原班人马却无一阵亡,直到征方腊时才如雪崩般纷纷死掉,这种极不合理的情节安排,说明征田虎、王庆部分十九是后人加入的。(征大辽时梁山好汉也无一阵亡,但这是因为此部分内容寄托了特殊的民族意识,和征田虎、王庆性质不同。)

  除了上述后人插入的情节外,其余的原装货,它的第一个故事来源,是历史中的宋江事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