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 复利的观点】知识改变命运!向下的命运 -- 樱木花道
假设你是个重点大学的本科生
96级 2000年毕业 名字叫重修甲
毕业出来,年薪2万5
每年能存下1万元钱
~
同时有个同学 名字叫保送乙
继续读硕士 博士
2006年毕业出来
同样
每年能存下1万元钱。
~
假设 每年1万元 利率为10% 考虑了投资升值等
看看他们的财富积累纪录
——————————————————————————————
重修甲 保送乙
2000 1
2001 1.1
2002 1.21
2003 1.331
2004 1.4641
2005 1.61051
2006 1.771561
————————————————————————————
现在乙开始有收入
2007 1.9487171 1
2008 2,15358881 1.1
2009 2.357947691 1.21
2010 2.5937424601 1.331
2011 2.85311670611 1.4641
2012 3.138428376721 1.61051
到2051年 都是工作50年
重修甲 保送乙
117.3908 66.2640
~
结论是 保送乙是傻x
~
那样 假设保送乙要多牛13,才能赶上重修甲,
那样至少保送乙从2006年开始 每年要保证存
1.115万。
~
另外两个问题:
1
放到现实生活中, 我们可别忘了通货膨胀
北京2000年房价假设为6k,现在同地点的至少为2万
~
重修甲2000年花10万首付50%买房的哈,保送乙至少要花35万,而且利息负担很重。
------------
2
位置 6年 重修甲至少是个小科长了,保送乙还什么都不是
也许还要充试验员作起来。
~
所以说 知识改变命运也是个正态分布。
本科毕业就是山坡的左边, 研究生毕业就是山坡的右边。(牛b人物这里不讨论。牛B人物是藐视规律的,人家是小概率事件
小概率事件是必然发生的。研究生的供求关系这里也不讨论)
~
不过,话说回来,拿钱读书的人可就是什么都不损失了。
难怪 领导都是在职博士,呵呵。
他们可比鬼都精。
~
结论:
1 永远别忘了复利。
2 越早拿到现金越好。
btw:以上思路来自 美国基金经理***.***,非原创,出处我懒得找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而且,硕士、博士时候不一定就没收入的。
再而且,读书也不全只是为收入。
再再而且,读了硕士博士还只有那点收入的,够傻的,也只适合读书了。
再再再而且,你还没考虑学历差异带来的增长后劲呢。
讨厌读书无用论。
实验很累啊,老板很bt啊,哪里有时间兼职啊
办法是人根据具体情况想出来的。。。
看来 你没有机会成本观念。
难道伊是传说中的女博士?
屁股决定观点?
你这是拿刚参加工作的博士工资
和刚参加工作的本科生工资比较,
是最不科学的比较。
你会拿你的工资和你老爹的工资比较吗?
要比较,要同比,这才有说服力。
假设很高的利率,而这在现实中是不太容易实现的。。。
书生可以不精具体事务,却精于思考、发现。书橱只是读了一些书,却没有创见,不会思考,还很容易把自己和书生划等号。其实,做“书橱”也不容易的,不要以为读了几本书就够格做书橱了。
不过,再怎么只是“书橱”,收入啊工作环境啊,也还是平均比民工好很多的。
你可以现身说法,说说你和你同班同学收入的差别。
86 午睡
但是命运改变的方向却是不定的,虽然读书不全是为了收入,但是总不能既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吧。而且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学历差异带来的作用也会逐渐稀释的。
引用了某资产阶级妄想狂的话
那厮说:一便士的硬币以百分之五的年利率计算,从耶稣诞生到现在可以膨胀成一个半径比木日平均距离还大的金球
复利就是忽悠人的
给你看个数据:
全国历年(1977-2008)高考招生录取人数
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约4.8%。
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新生当年秋入学。
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7月7—9日三天进行,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
1980年,预选制后,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当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当年高考共有259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1982年,高考共有187万人报考,共录取32万人。
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
1984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当年高考共有164万人报考,共录取48万人。
1985年,共有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6年,共有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
1987年全国高考共有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8年,高考共有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
1990年:60万
1991年:录取62万人
1992年:75万
1993年:92万
1994年:90万
1995年:93万
1996年:97万
1997年:100万
1998年:录取108万人
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2000年:录取180万
2001年:录取260万人 录取率首次突破50%
2002年:录取320万人
2003年:录取382万人
2004年:录取420万人
2005年:录取504万人 考生867万
2006年: 录取530万 考生880万
2007年,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与30年前报考人数极其接近,但是录取比例约为2:1。
2008年,高考招生人数创新高,计划录取599万人,考生1050万。录取比例57%。
大学生人数30倍的增长大大改变了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同时,总录取人数30倍的增长以及相应每年当期人口的比例改变大约20多倍,大学生从人群的前2%的精英区下降到1/3的普及区,大学生的“平均质量”也大大下滑了(当然,前2%的精英质量肯定没有下滑,还会有提高)。
而硕士数量的膨胀倍数更远远超过本科,硕士的“平均质量”下滑远比本科生的“平均质量”下滑更严重。
这样才是正确的分析方法。
这话没人反对吧。
至于自己的命运,还是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博士读完了,每年回家都会参加初中同学的聚会。十四五个人,有的初中毕业读了中专或者参军的;有读了本科硕士的,还有一两个和我一样把博士也啃下来的。
日子过得最好的是初中毕业读了中专或者参军的,现在都在做生意,当老板,都是有车有房,有老婆有孩子的四有新人,其中有个哥们开车接我去聚会的饭店,我从家里出来,看到门口有辆豪华汽车,都没想到能是他的,直到他伸出脑袋来叫我。
读了本科和硕士的,都进了各种企事业单位,给老板打工,有的稍微有些家底了,正准备拿出来献给所在城市的房地产商。
读完博士的,都刚刚毕业,前途未定,还在飘泊,论过日子来说,是最差的。
酒过三巡,我对一哥们说,我羡慕你啊。他说,你不用羡慕,虽然你这辈子可能挣钱都不如我多,但是,有些事情只能你们去干,我们干不了。
我得承认我这个人喜欢听奉承话。听了这话,我觉得也是,有些事咱不干谁干。瞟了一眼旁边一个读完硕士,到西北去打磨导弹的,他也有些会意的表情。
赚钱的能力,也许和勤奋成正比,但是和知识的相关性确实不高。知识绝对会改变民族的命运,至于自己的命运,还得看你怎么运用自己的知识。
中国有满街乱爬的博士,总会好过只有满街乱爬的民工。只有民工的血汗工厂是不能持久的。虽然我也尽力往金字塔的尖上爬,但是如果有一天中国成为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血汗工厂,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