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件小事——乞亦有道 -- 快刀浪子

共:💬11 🌺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一件小事——乞亦有道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每星期都要乘一次地铁。几乎是毫无例外,总会碰上乞讨的。不多也不少,每次乘坐遇到一次(我想是地铁管理的原因吧,总得来说比较严,不会有太多乞讨的进来,不过又有意或无意的留个口子,给人条活路)。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两个人一起。大多是身有残疾的,偶尔有不残疾的,一般是老年人。有边唱边讨的,也有只是说一些吉祥话的,也有只是伸手讨要的。一般遇到这些人,我都会给上一块钱。一个车厢下来,他们一般总会得到几块钱,如果是残疾情况特别严重的,或者是表演非常卖力的,掏钱的往往更多。

昨天因为假期,晚上快十点了才上车。车厢里人不多。过了几站,进来一个乞讨的老年妇女,看上去和以前遇到的不大一样,就是觉得很干净,不像一般乞讨的那样浑身脏兮兮。这人身上穿的是好多年没见到的那种蓝布衣服,都磨出毛边了,头上裹了条头巾,左手拿一根木棍,这也是很传统的乞讨工具,轻易见不到了。手里还有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两块萨其马,可能是谁给的吧。右手攥着两张一元的票子,对人伸出手来。(想起网上有人说,要钱的就给吃的,要吃的就给钱,那这个怎么办呢?)

到我跟前时,我一摸兜里有零钱,就给了一块。对面一对年轻的情侣,好像是一个想给一个不想给,最后男孩拿过了女孩的包,在里面掏了半天,老人就在他们跟前站着等。不过掏了半天,好像是没钱还是什么原因,什么也没掏出来,老人就继续往前走了。

过了一会儿,突然听到旁边好像有争执的声音。一看,原是隔了几个位子的地方,那个老人正在和坐着的一个女人争执。好像人家给了她钱,她又不要。嘴里喊着“我不能要你的钱”,而给钱的女的的说“我能看见,我能看见”。

再一看,原来坐着的女的旁边还有一个男的,他们是一起的。那个男的乍看没什么,细一看原来是个盲人,就是眼球看上去正常的那种。不过稍微仔细看一下神态,还有手里拿着一根折叠的马竿,就能看出来是盲人了。

看来是老人收了钱之后,发现两口子中的男的是盲人,所以就不要钱了。争了一会儿,好像终究是没要,还说“你们给过我了,我收了”,把钱又还回去了。(隔着几个座,说话听得清,看的不很真切)。

看来乞讨的也有自己的原则。社会上曾经有过该不该给乞讨者钱的争论。说起来,出来乞讨的人,虽然各有不同的原因,有确实迫不得已的,也有不愿意劳动的,应该还有黑恶势力操纵的,但一般人怎么分辨的清呢?与其花那心思去分辨,不如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一点帮助。对我们来说,没增加丝毫的负担,对他们来说,就是糊口的本钱啊。不管在哪个时代,完全消除贫困似乎都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那应该是政府的责任,我等小民,尽一点小小的力量,多多少少起到点作用也是好的。

偶见乞讨异事,心有所感,谓“乞亦有道”,是为记。

家园 沙发
家园 唉,

留一声叹息

家园 无言,送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唉,但凡有其他出路...
家园 赞这样有原则的人

尽管是乞丐.

其实作为施舍的一方, 讨论给钱不给钱的原则在金钱上的区别是那么小, 小到完全不可能影响生活. 对我们来说, 掏钱给乞丐, 其行为本身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所以, 我们才有闲暇有力气来讨论这个那个, 其实不过是为了确立生活态度, 修身养性 -- "保持同情心"或"看不惯的决不妥协"; 时光也不知不觉的打法了.

对于乞丐来说这些恐怕都是浮云. 除非是特定地点半卖艺半乞讨的, 心中还存有一丝爱惜名声的念头. 大部分乞丐则是越能抛弃原则, 越能放下脸面就讨得越多. 这已经不是给一块钱或不给的伦理话题, 而是讨不到钱就被打, 讨到几百块就饿不死, 或者上千块钱就能有朝一日衣锦还乡, 生活从此改变. 与之相比, 原则, 而且是和他毫不相干人的原则, 轻得无法比较.

家园 不知道你在那里,反正在北京骗子很多,在城铁地铁上经常是

骗子二人组,通常是一个瞎子和一个妇女,唱着歌从这头溜到那头,然后换车,我对同一个瞎子在1个月内看到丫换了2搭档,最有意思的是有此下午出去办事,又遇此人,唱着《祝你平安》,那口,谈不上五音不全,也不算好,有点干嚎的意思,到了一个六十多的老太太身边,那个老太太和他三十左右的儿子在聊天,看起来像是个知识分子,就给了2快钱。也赶巧了刚给完到知春路换乘,要钱的和老太太都下车了,更赶巧我也下车了,呵呵,知春路站甬道两边有个汤灿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宣传,拍的倍漂亮,那个瞎子之前都挺入戏的,一到那个画之前,我立马想起来那个《不见不散》上“这谁的钱包啊”,当时我就乐坏了,更搞笑的是我前面是刚给他们钱的那个老太太,老太太本来和他儿子聊天挺愉快的,看到着,脸上立马没笑容了,然后我听到了国骂--他儿子说的,顺便说一句不过那个盲人的演技我觉得比葛优好,就是唱的差点。

家园 一个朋友的故事

一般除了看出来是假乞讨,还是要给一点。当然很可能上当,不过求的是自己心安。

一位朋友每天上班要经过北京崇文门的地铁,碰上一位带着小孩要钱的中年妇女,讲了一些她被偷钱回不了家的故事,那妇女的高明之处是不要钱,而是要求给她带的孩子买个什么吃的,然后才说需要一点点钱给家里打个电话什么的,我那位朋友心软,给了十几元钱吧。回来把这个事情和他女友讲了。

巧的是第二天他的女友在同一地点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这当然就有点怀疑了。加上女性敏感一些,觉得那孩子和妇女不可能是母子关系,可能孩子是被拐卖的,于是就拉住了那妇女说是要帮忙叫朋友过来送点钱,同时用手机拨打了110,希望警察来了能够盘查一下。可是110竟然长时间无人接,她不敢扣着别人,特别是这些人背后肯定有人看着,只能放手了。事后遗憾地说,也许本可以救一个孩子。的。

家园 望宝.
家园 我都是凭心情

心情好就给点,心情不好就不给。

一般两三毛,只有一次心情大好,给了一块。

也有没零钱的时候,掏了半天也没有。不过人家也挺理解,“没有?哦,谢谢。”转身找别人去了。

家园 善心人有包子!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不过落在我头上了……

最早看见抱孩子讨吃的是94年,还在读中学,聊不到三句话就觉得不靠谱……当时也掏出全身的钱,大概两天的伙食费吧……到后来,这个套路越来越泛滥,到后来,已经练就一听到前5个字就判断得出是真的问路、求助还是乞讨的。

我一般给的是卖艺的,颇有些“民间艺人”二胡、笛子玩得不错的,10块8快绝不吝啬,吉他那种,除非唱得特好,比我还好,我才会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