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绝不可行(好吧这其实是吐槽) -- 思考得人

共:💬112 🌺388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票据的无纸化是很快就会实现

再投资搞套基于纸质票据的大系统有点浪费,个人支票和网上银行相比,有多少优势呢?各大行在软件开发上的投资还是很大的。当前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已经具备的大集中的可能,这种情况下,分行和分支网点的重要性和前信息时代相比,大大的弱化了。

家园 老大,蒸笼包子给我这样的小白科普一下吧

顺便给左左们降降温,冰镇一下

家园 同感,技术实现难度比较小,主要还是观念的问题
家园 TG还能找一个试验品国家么,不会是人妖国吧
家园 楼主,你究竟思考了些什么?

楼主,你书读了一大堆,到底实地了解过全国金融系统了没有?

满口的文艺腔,然后直接推出结论,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目前从事金融业。我不想对你的结论做评价,只想把你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地方说一些出来。

不是光读了一大堆书就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

——————————————

银行票据的转让和贴现根本无法监控

——————————————

文艺腔。票据交易怎么样才算“监控”?每笔票据的签发、转让与贴现都需要通过人行的批准或者报备才叫监控?美国也没这么搞法。每星期报一次汇总数据算不算监控?人行给各银行下额度总量控制算不算监控?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就是这么干的,只是后来放松了,因为人行觉得不需要监控了。这就是你所说的“无法监控”?

————————————————————————

四大行完全不存在集中处理业务信息互通有无的可能性

工行和建行不能信息互通,工行天津分行和北京分行,还是不可能

一个分行下属的两个支行,彼此决无合作可能

要想合作,要分行开专门的会议

至少协商3周

————————————————————————

文艺腔again。“集中处理业务信息互通有无”,通什么?你要通到什么程度才算“信息互通”?互通存贷款、利润总量等经营数据算不算?通企业、个人信用状况算不算?告诉你,前者在部分地区纯粹作为银行间自发的行为已经实现,后者呢,你当人行的公司、个人征信系统是空气?

至于分行下属的两个支行沟通状况,你到底描述的是普遍状况还是个例?在没有明确制度规定的情况下,协调两个平级的单位自然需要上一级单位的介入,这个是常识。你想要说明什么?

——————————

现在同城结算,只有上海能做到3日内

其他地方甚至都不能保证5日内可以结算

——————————

你是生活在平行空间吗?听说过“大额实时汇兑”、“珠三角票交系统”吗?

大额实时汇兑系统全国范围内使用已经有5年以上的时间了。同城实时几秒钟之内到账。当然,从柜台递交业务申请到收款方入账自然需要操作时间,但一般可在20分钟内入账。异地省会城市,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只是,实时汇兑收费贵,如果你不特别要求,银行只会给你办理一般汇兑。但一般汇兑也没有说5个工作日以上到账的。如果时间格外长的话,多数是卡在最后一个环节上:最底层网点经办员素质良莠不齐,责任心差别较大。但前面的环节多数由服务器批量处理数据,速度很快的。

珠三角票交系统是在2001年左右启用的。广州、佛山、中山、珠海、东莞、深圳等地通过票据交换,资金划拨3-4个工作日可完成。记住,2001年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现在采用了实时影像系统,可在1-2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划拨。

——————————————————

某地发小额贷款公司执照,半年来共增加50个,于是,(小额贷款公司算准金融机构,可以和银行联网结算)每个本地银行都要额外设置50个结算端!

(当然本来就已经有几十个结算端了,对每一个其他银行都各有一个)

话说国际银行在每个地方就一个结算端,和银行间同业市场结算就一切OK了。不然和几千几万个银行各有一个结算端岂不是要被搞死了。但中国不行,就得N多个点对点结算端。

——————————————————

这一点基本是实情,不过没啥可大惊小怪的。作为一个很熟悉国际、国内结算的人,我告诉你实情:国内和国外的银行间资金划拨,都是依靠帐户行来进行的。A银行在B银行开有帐户或者反之,叫做两银行是帐户行关系。比如说:从东莞工行汇一笔美元到英国伦敦巴克莱银行,其路线是:东莞工行->广东工行->北京工行总行->美联银行->巴克莱银行纽约分行->伦敦巴克莱银行。其前提是:每个环节的两端,都是有帐户行关系的。外国人也是这么做的。中国因为地方大,银行级别多,这如何构成“神奇”的理由?外国地广人稀,银行的Head Office下面顶多一个Branch,直接到了终端网点了,中国呢,还需要再加两个层级。目前的信息化建设还没到那个水平,硬要照搬西方结算体系恐怕画虎不成反类犬。

不管你对中国的银行体系的保守、落后有多大意见,引出什么结论,可现在的事实是中国国有三大行市值排名世界前三。而你的那些西方银行到哪里去了?

再说说人民币国际化。

楼上有人已经指出:成为世界货币,更多是国家整体实力所决定的,是政治层面的较量,绝非简简单单技术层面能影响的。

你接触过外向型企业吗?我接触过。而且很多。汇率风险是双向的。去年以前人民币一路坚挺,这阵子又露出贬值的趋势,很多人叫苦不迭。很多港台企业做OEM,赚的就是那几个百分点的“螺丝刀钱”,付款期一般是90天,几个回合下来就白做了。人民币结算,至少在香港和东南亚,还是有很多需求的。你的“结果就是,人家拿到人民币,马上兑换美元”,在2005-2008是相反的情况:拿到美元,立刻兑换成人民币。而现在,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趋势仍然不明朗,很多贸易商很痛苦。你滴明白?

"因为每一笔都要你签字我签字,集体负责也集体不负责。"又是文艺腔。在联行交易中(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什么叫联行),最多有四个人签名。如果除了问题造成损失要处罚的话:经办人负责40%的责任;复核人承担30%的责任;后两人负责20%和10%的责任。所以有的银行内控负责人每年罚款就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啥叫“集体负责也集体不负责”??

————————————————

中国的进出口,上万亿美元,其中中资银行才多少?几百亿。而且绝大部分是进出口银行做的。四大行有这个业务却实际上不开展。

中国90%以上的进出口所需的金融业务是由花旗、汇丰、德意志这样的国际大银行提供的。这一点又和“没有国际货币结算网络做支持,外国公司收到人民币除了马上换成美元就没有别的出路,于是依然不得不要求收美元”构成了闭合循环走不出来

————————————————

搞清楚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只需要查查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量就行了。

举例:深圳富士康,一年上千亿美元的国际结算量,绝大多数放在四大国有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呢,合起来连10%的份额都不到。

楼主,你这是货真价实的造谣。

————————————————————

土共其实也很为难,他想在温室开一条缝,让外面的大老虎伸个小指头进来逗弄一下中国这些衙门银行,让四大行在主场地利中学会大老虎的本事,好出去和大老虎抢地盘。可偏偏四大行巍然不动。

—————————————————————

外面的大老虎?现在已经成了病猫了。衙门银行,的确存在。在内地经济不发达地区。可是在珠三角地区,银行多过米铺,哪家银行敢有衙门作派?

外资银行进来首先瞄准的是什么市场?是高端个人、公司客户。是那些业务量小却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广告效益的业务。所以,抱怨国内银行的同学们,努力挣钱吧,然后享受银行的VIP服务。你会发现中国人学习能力惊人,国内银行VIP服务并不比国外银行差。(大家还记得沃尔玛进入中国吗?在深圳南山。当时媒体上一片狼来了的呼声。但国内超市学得很快,1年后沃尔玛方圆1公里范围内就有好几家大型内资超市业绩超过它,)

主贴里剩下的部分多是文艺腔,我就懒得再提了。

还有,不知道楼主读的是哪些年代的教科书。信用证结算早已衰落,因为其成本高,效率低。 去看看现在全球贸易采用信用证结算的比重吧。汇票么,也没落了。不方便。楼主,你的信息来源过期了。歇歇吧,去实习实习吧。

家园 好吧,俺这个半桶水业内人士也出来晃悠一下

想来想去还是别用自己ID了,河里有熟人一看就知道。用LD的ID登上来给加点分上点花啥的,LD有面子俺就有面子不是,欢迎大家上花

思考的人老兄是老河友了,以往看文章也不是偏激之辈,更非五毛党或者美分党,于是就有了交流基础。

票据?票据!

这里说的票据,下文如无特别说明都是指受益人为银行客户的银行承兑汇票。嗯,老毛病,必先正名乎~

票据可背书转让,可贴现,是当前企业喜闻乐见的工具。贴现成本低先不说,可避税是个好用途,销售收回100万的票据,转手背书给上游100万,这两百万的支付完成了那是根本不经过银行,更不可能反映在报表上。对于一些想去这板那板融资IPO的企业来说,票据更是调节资产负债表的好工具,给银行存1000万人民币,开出1000万的票据,找个上游企业配合一下做个代理贴现,银行存款涨1000万,短期贷款涨1000万,这资产负债率就飕飕的上去了。资产负债率高有啥好处?废话!低资产负债率您老人家融个屁资啊?

顺便说一句,目前3mshibor大概是1.2%-1.3%左右吧,大金额的票据贴现(一般要100万以上吧,有些地方定义大额贴现是500万)通常在不少地区都可以做到1.8%以下,我知道在广东有些银行可以给到1.5%左右。那么你存1000万定期存款然后开票,扣掉万分之五的开票费,可以套利大概0.4%左右,搞这么一次就白赚2万块,是不是很爽?如果你的增值税票复印件足够多,嘿嘿,俺啥都不说。

银行喜欢票据是因为票据可以带来存款,更可以吹胀信贷投放。如果你是个银行行长,上头死命令要你一季度放款1个亿,你怎么办?当然不能乱放,乱放后果很严重滴。好不容易搞了个客户同意提款5000万,死活还是不够啊,头疼咯。翠花,上票据!5000万贷款100%保证金开银承,再贴现,1亿目标达成!(算一下,客户套利的话可以拿多少钱,呵呵)

对于银行而言,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规模。规模在中国,就是孙猴子头上的紧箍咒,所以只要能想方设法搞宽松一些总是好的。目前银行间市场上信贷资产的专卖还不是那么流行,票据转卖却已经非常普通。因此各家银行在当前的情况下,只要能吃,总是尽量把票据量做大一些,万一又规模控制了,票据一卖就能空出信贷规模来。直贴转贴那点儿利差才多少钱?存贷款的大利差才是银行的立业之本。

所以老兄说的“几百亿几百亿的票据放出去了,现在不知道流动哪去了?”其实不然,如今的银行也不傻,胸脯拍的震天响,风险敞口可是不敢大意的。至于各地金融办,呵呵,那帮家伙懂啥?

企业要贷款,一定要有个贷款卡。贷款卡是啥?就是这个人行企业征信系统。一个企业只要是从银行贷款,那怕是基本没风险的票据贴现,都要登录相关信息。说“四大行完全不存在信息互通有无的可能性”,这个说法稍稍偏颇了一些。至于“一个分行下属的两个支行,彼此决无合作可能。要想合作,要分行开专门的会议”,确实是实际情况。俺们这些整天和稀泥的也是颇为头痛,为啥,归根到底还是考核制度的问题,这事儿,不说也罢。

捎带说几句这个全国清算系统,没有老兄说的那么不堪。借虎大的一个名词ICT应用这些年在国内还是挺厉害的。同行内的自然不说,那都是自家大把银子喂出来的,跨行清算目前人行有两大系统,全国小额支付结算和现代化支付。前者有点儿类似票交,没啥问题的话一般下一工作日到帐(以下都是指公司业务,私人业务兄弟真不熟悉);后者是实时到帐,当然业内通常承诺2小时到账,其实快的话10分钟就OK了。为啥时间会差这么多(2小时 VS 10分钟),主要是有一个目的地行的落地过程,这个资金落地对于跨行转账的汇出行来讲是没法控制的。但目前来说,只要户名账号没问题,半个小时一般都OK的。小额支付手续费便宜,走现代化就贵,如果大家想省钱,可以考虑在上午11点或下午2点左右去异地汇款,这是因为小额支付全天集中清算三场(分别是8点半、12点和15点半,最后一个存疑,实在记不清楚了),清算完资金就入账,其实效率跟实时差别不算大。

再多嘴一句,这个人民币跨境支付,深圳的试点好像深港之间用的就是现代化支付,当然你要说用CNAPS那绝对是业内人士了,呵呵。这一点上俺是很佩服深圳人行的,上海那个纯粹就是把代理行模式拿来主义而已,没什么新意。再想到深圳当年推行银联的力度,再佩服一次。拥有自己完全掌握的海外清算网络,这是TG多少年梦寐以求的事情啊!车公庙深圳金融联老地址看起来挺破的,换了新地方就没再去过,不知道下午茶还有没有,呵呵。

说到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个在其过程中稍微出过那么一丁点儿力的人来看,TG走的路是比较扎实的。先是周边国家及地区的货币互换协议,然后逐步开放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人民币支付。整个过程目前看来比较可控,慢是慢了点儿,但还算扎实。就连清算方式都批了上海的代理行模式和深圳的CNAPS模式,俺仿佛看到TG的那只“咸猪手”在黑夜里晃啊晃,到处乱摸,呵呵。

“银行是衙门啊,不是企业,可靠无责的需求远大于快捷低成本的需求。”
如果银行都是衙门,那衙门是啥?一笑。可靠无责的需求?其实所有公司的岗位都希望自己无责任吧,毕竟要保护好自己。

“因为每一笔都要你签字我签字,集体负责也集体不负责。”
这句话深表赞同,大家签字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负责,最后还是干活的人买单,唉。

中国的进出口,上万亿美元,其中中资银行才多少?几百亿。而且绝大部分是进出口银行做的。四大行有这个业务却实际上不开展。

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哪里来的,可否给个出处。换句话说,俺啰哩罗嗦这段话基本上是被这句话给逼出来的。2008年全球最大的贸易金融清算银行,恰好就是咱们国家的中国银行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仍逆市增长,全年累计完成业务量近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逾21%,继续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90%以上的进出口所需的金融业务是由花旗、汇丰、德意志这样的国际大银行提供的。
老实说,俺真没看到任何一个地区外资银行成为当地市场主流银行的。像俺们那帮专做国际贸易结算的朋友,从来就没把那些Citi、HSBC啥的放在眼里,有本事你放马过来啊。

事实上,几千年你争我抢下来,中国人是最不怕竞争的。沃尔玛当年在深圳开了店,很多人唉叹即将到来的深圳百货业之死。现在呢?茂业、天虹、岁宝、人人乐、新一佳,个个活的都挺滋润,其中茂业是私营,而天虹则是中航技旗下的公司。所有制是问题么?

划拉出中投的钱砸个几百亿上千亿下去买一家不大不小的外国银行,然后反过来让这个新平台把四大行收购重组。

无意评价老兄的这个说法,但是外国的和尚,在国内想念好经,很难~

别的不说,能够有能力管理整个欧洲那么大的区域,上万家分行的一家“不大不小的外国银行”,俺真想不出来。

儿子要吃奶了~

通宝推:然后203,
家园 目前国内电子银行的使用日益广泛,其实结算的成本已经很低

关键还是企业自身,愿不愿意参与到电子结算体系中来。国内金融体系的结算之所以支票少,因为,中国目前的个人支票业务很少,企业间乐于接受支票的,也不多,毕竟,支票不如汇票安全,资金收到的时间也慢。

家园 这样说不准确。

规模企业间市场,票汇是主要的。之所以小企业不采用汇票,主要原因是汇票成本高。

家园 老林,握手握手

俺也是看不过楼主满口胡说八道才憋不住冒出来........

家园 花一个

什么东西都要看土共国情。13亿人精兑一块,赫赫,专蒙中央和老外.

家园 老朱任期如果是十年就好的多

可惜岁数到了,只有5年,所以把十年的事情挤在五年做,自然局促。影帝根本就不是干这活的料。他的最适合位置本来应该是曾庆红那个。

家园 有业内人士出来了太好了

我之前说国家整体实力决定货币,楼主立马给我发读书卡,我不是中国金融圈内的,不知道啥,只好且去读书,兄弟的这些别的不说什么,外资银行的vip服务挺有意思,前两天朝廷2台报了中国国内好些烧包的富豪去搞什么外资银行vip服务,两个月内存款八千万变成欠银行九千万,听得我汗如雨下,够vip啊,小老百姓哪行啊。

家园 对于长见识的帖子不花没人性啊
家园 思考的人一思考,西西河就发笑~
家园 不要笑话楼主

思考得人河友的帖子自有它的价值,至少从专业角度为我等外行增加了知识,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问题的角度。至于他的知识不准确,观点有偏差,自有其他河友来争论和纠正。作者和读者的认识就是在这样的交锋中得到提高的。错误谁都会有,何必发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