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谍战中的生与死-记一则老故事 -- 索伦

共:💬95 🌺37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谍战中的生与死-记一则老故事

最近热谈谍剧潜伏,让我想起一则老故事。

毕业分配在一个军工单位,报到后例行入院教育,大部分是安全、保卫、反谍防谍 - 这个也的确很重要,几年后就在我身边发生过一起间谍大案。

这则故事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真实的还是“文学创作”,当时教育的领导是按真事讲的,我等也是按真事听的,(不知哪位河友知道?),故事如下:

一次中东战争的前夕(记不得是哪次了),以色列的一位特工受命去阿拉伯军队机关偷拍阿军军队部署文件-以军兵力少于阿军,必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才有胜算。长期潜伏的间谍为其建立了安全通道,计划其夜间潜入用微型相机拍摄文件后,把胶卷包在口香糖里,粘在厕所一个指定位置,然后撤离,第二天会有一个长期潜伏做清洁工的特工把口香糖装在垃圾里运出来。这位特工顺利潜入、拍摄,但发生了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文件有一种反拍摄的功能,(好像是变颜色了,记不清),这个特工略想了一下,随即又拍摄了一个胶卷,前一个胶卷按原计划用口香糖包好粘在指定位置,第二个胶卷放在自己衣服里。撤退,但没有从安全通道走,顺理成章地,他被发现了,击毙。阿军搜出了胶卷,认定机密没有外泄,就没有调整军队部署。第二天“清洁工”默默取走了胶卷,这个胶卷最终影响了战争。

当时我等小青年对入院教育的内容没什么兴趣,感觉离我们太远了,领导讲的也很空洞,但听到这一段真是被镇住了!大家感慨了一番。做特种工作,诚如当时领导所言,信仰是必需的,要清楚地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以色列当时不占优势,而对手的目标是灭掉这个国家。那位以色列的特工只是在一瞬间就做了决定,决定生死!对他来说,死亡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是一个默认的选项,所虑仅仅是要有价值,要能达成任务。这个瞬间决定了一个个人的死,而对他们这个民族来说实在是一种强悍,是他们这个国家生存下来的支柱之一。

回到潜伏这部剧,很多评论结尾很悲剧,TG利用云云,从文艺的角度看,的确是悲剧。从谍战的角度,基本不出圈,档案里“余太太”已经死了,并且是有疑点的。一旦翠萍出现,余立即危险了,他的任务、他这一条线都完了。翠萍的孤苦、余泽成的泪水是支持余继续潜伏的代价。我猜想真实世界里的余泽成、翠萍们也是付出很多代价的吧,而这些代价的受益者是包括我们在内的大多数人。

通宝推:桥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鲜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道理讲的不错 不过

那个特工为什么要自杀 我还是不明白.

反拍摄 那他怎么拍摄的呢? 拍了之后的胶卷 如果有用 的话 他没有必要自杀吧.

而且 如果胶卷没用的话,那他就是自杀了,那自己人拿走也没用嘛.

再说 所谓的翻拍摄 功能,应该是针对闪光灯的. 这种技术不是机密,那种防电子眼的药水就是嘛. 这样的话,不用闪光灯不就行了. 用小手电也行.

如果不是防闪光灯,那就不知道这是什么技术了. 据我所知,相机是利用光反射原理工作的,完全是被动受光,跟人眼的原理一样,如果相机拍不到,那人眼也看不到.(数码相机的材质不一样.不好说)

家园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文件做了反拍摄处理,具体机理不知道,反正是用微型相机拍了之后,原件会变颜色,表示已经泄密了。不过文件内容本身还是可以被拍摄下来了的。

既然已经暴露了,所以间谍拍了相同的两卷,一卷仍按原计划投送,而以另一卷则自己携带,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自投罗网,目的就是要让对方相信泄密的文件已经被截获,没有外泄。

家园 俺猜想

楼主故事里的情况是文件材料本身是反拍摄的,可能在相机的闪光灯照射下,文件纸的颜色变了,胶卷上的图像倒是没有问题。这种情况下,第二天对方就会知道文件被偷拍过。故事里的主角选择了暴露,从而让对手相信他身上的胶卷就是拍摄文件的唯一拷贝。

家园 信仰啊
家园 还是讲不通

如果第一次拍摄时文件产生反应,纸张变色了,举个例子,由白纸变成了红纸,那么接下来拍的胶卷已经是红纸的文件了,楼主说,

前一个胶卷按原计划用口香糖包好粘在指定位置,第二个胶卷放在自己衣服里
那么阿军搜到的是已经变色的文件的胶片,由此仍然可知此胶片拍摄前文件已泄密.

家园 老大

那会儿的间谍相机九成九是黑白的啦,不过就是深灰和浅灰的区别啦,应该不明显吧

老大
家园 阿军就是这样的反间谍水平,

难怪打不赢战争.抓到了人,搜到了胶片和相机,拿这个相机再拍一下文件验证对比都不会做就贸然下结论未泄密的话,输了战争活该.

不过也可能是楼主的叙述有误.如果文件变色不影响阅读的话,其实把第二个胶卷安全运出就OK了.

家园 这个。。。

要求太高吧。人抓到了,相机缴获了,洗出来一看果然是文件;这种情况下,有几个人会想到他照了两份啊。

其实,我也同意你的说法,把第二个胶卷运出去破绽更少

家园 入党誓词

为党工作是以愿意牺牲个人为前提的,现版的入党誓词是: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则成和翠平故事所在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中没有“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一条,但也明确了个人利益低于党的利益: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要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所以党让党员为党的利益作出个人的牺牲是很正常的事。

家园 photochromic ink 光致变色油墨
家园 有的地方可能说得不太清楚

回复中提到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胶卷的问题很有道理,我按记忆当时讲的是这样的,先完成原计划步骤,粘好口香糖,再拍摄,然后出去。

抱歉实在想不起那个反拍摄的具体原理描述了,从功能上说,它不影响拍摄,照片能清晰阅读,其作用在于显示出来有人拍摄了,再细的细节当时也没讲。另外有一点,当时的微型相机应该都是机械的、黑白的,认识在搞传统谍报器材单位工作的同志,听其讲过点皮毛。

军队部署是可以调整改变的,做战中参谋部门都应该有几个方案报上去供决策。所以这个故事里的要害是阿军是否判定泄密,如果该特工走安全通道撤出,第二天阿军应该发现泄密了,那么调整、改用另一部署方案,这个特工就无法达成任务目标。(捎带着,长期潜伏的那条线基本也就完了)阿军很可能仍是有机会发扬兵力优势,甚至会发生以军集中兵力突击的不是“柔软的腹部”而是对方的“拳头”乃至“口袋”。所以这个特工决定去死,是让阿军判断文件机密截住了还没有流出,不必调整部署,属于“得”示之以“未得”。

阿以战争的结局是很多因素导致的,包括美国的支援。就军力军备而言以军没什么优势,当时美苏两家军援都是拿出了好东西,不像现在这么一边倒,大家在新闻里老是看见哈马斯弄个火箭弹什么的。但双方“人的因素”差距,绝对有很大的作用,这个特工的瞬间决定生死,并且达到了目的-他的战友、上级完全明白他的决定,最终完成了任务。从中可以看到以色列人的意志,强悍的意志。阿拉伯人不团结,私斗勇于外仇,这是致命的。据说默罕默德开创他的帝国时,把当时各个阿拉伯部落的偶像神都摧毁了,伊斯兰教义特别强调一神,有促成各部落团结的社会原由。而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到现在还是他们的问题。

家园 嗯 这个就比较能讲通了

可能叙述者说反了,应该是变色的胶卷是在厕所

身上带着第一个胶卷.

就对了

不过这个事情其实是给了有关部门一个教训,既然文件颜色都变了,那就应该及时作出反应.管他是不是真的暴露了,都应该做出调整.而不能有侥幸心理.

家园 对执行秘密任务的特工,信仰应该是第一位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