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辛弃疾为什么不提岳飞?回复更精彩,敬请多关注。 -- 王小棉她妈

共:💬221 🌺894 🌵1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淮西

大溃只是杨存中和王德的兵马~而且是遇伏。之前张俊的乖张举措也影响很坏~

金方的兵力总共是九万,比起十年南侵时兵力,仅中路即有十几万众,已经是小数字了。另外,绍兴十年金人的东、西路损失均不大。岳飞计划中的北伐,在攻克汴京后也必需有西路和东路的配合,仅凭他一部兵力还是不够。否则也不会班师了~

家园 北兄高见。献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献花一朵。通宝一个。
淮西
家园 绍兴十年的北伐 应该是个东西配合之局

秦长脚的可恶就在此处,岳飞撤不下先撤别人,再断岳飞的辎重,导致岳飞撤军时也大溃数百里.可惜了.

家园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家园 何来“大溃数百里”?

兄大概是看那个撤军时“旗靡辙乱”和“军皆溃”的记录。后一个记录出自高宗本纪,而这个本纪的主要依据就是秦桧儿子所编的高宗日历前一个记录即便真有其事,也只能说明撤军时士气低落,说明不了大溃。岳飞当初与其部下以“直捣黄龙”相互砥砺,结果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这个士气倒是能高得起来阿~

何况史实也与“大溃”的说法不符——岳飞最后撤军时是做了精心准备的,一方面虚张声势扬言要渡河,一方面对断后的部队也作了部署,为的是掩护北地百姓南迁和接应在敌后的梁兴等人。有个叫赵秉渊的同学(就是岳飞一次“酒失”中差点打死的那位,此君后来一直避着岳飞,但在绍兴十年还是被拨到岳飞麾下)就是在断后作战时打了他这辈子惟一一次胜仗(这个也有转官文书证明)。再就是岳飞当时尚能留军五日以待百姓随大军迁徙,可见撤军时还是相当从容的~

关于颖昌偃城,老兄如果还是信不过岳珂,那么紫微集里岳云等人在绍兴十年的转官文书也信不过么?另再提示两个比较有意思的史实:一是兀术在岳飞撤军后重取河南地,用的是孔彦舟作先锋,孔在此之前不受金人信任以致一直是“单马随军,并无军权”,但是此时却被重用;二是赵构7月18日在接到偃城捷报后,态度有所反复,派杨存中开赴淮南西路;7月25日,也就是颖昌捷报到后,又发手诏令岳飞“且留京西,伺贼意向,为牵制之势”。当然,由于之前的金字牌和兵机延误,这两份诏书已经于事无补,但是向来畏敌如虎的赵构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复?窃以为是大可玩味的。

最后再补一条关于十一年淮西之战的史料:据叶梦得奏章,金军此次南侵,“士马匮乏,粮馈不继,”以致到了“相食人”的地步。会编中也载兀术自己也承认“有食奴婢者”,并且最后还军于汴梁时,各将官所带奴婢,“十中无六七”。这个惨状,是金军以前南侵时从来没有过的~显然绍兴十年金人军事上的失利已经扩大到经济层面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可不仅仅是高宗本纪这么说

还有《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编》都有如此记载,这两本虽然是以断代史为基础,但也经过了一些考证。我认为岳飞兵溃有可能发生,这和他撤退时的布置、军队的训练等都无关,而是断粮的缘故。

关于绍兴十一年金兵南伐时补给困难的记录,我也看过。但是我认为这未必是绍兴十年军事失利的缘故,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金军从灭北宋开始,在河北、河南都大肆掠夺,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二,河北大量签军以及梁兴、赵云、耿京等忠义山寨的反抗,破坏了金方的后方;三,金人败盟后,南宋绝了岁贡;四(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金军在宋境的作战,很可能采取因粮于敌的掠夺式补给,但是金方拜盟、南宋北伐、金方再南伐的拉锯战之后,黄淮之间早已坚壁清野,野无所掠,金军粮秣困难也可以理解了。

家园 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编都不是一级史料

历史系的学生,如果写宋史相关的论文用这两个资料,那是一定会被老师打回来的

岳家军第二次北伐时也出现过断粮的情况,并且由于坚持不劫掠饿死了一些士兵,但没有出现军溃的情况。

至于十一年金军断粮,我以为不用比太早,和十年比一比就很清楚了。so第一个理由恐怕说服力不足。第二,宋朝的岁贡金国的确主要用以犒赏军兵,但不是其军需粮饷的主要来源;第三宋金之间当时也没有坚壁清野,金人此次南伐,就因为张俊的玩寇而得到可乘之机,在伏击杨、王所部后劫掠了濠州。

老兄提梁兴、赵云等破坏金军后方的大功,这个理由俺倒是很愿意承认但不知此二人是何人部下?绍兴十二年以后又去了哪里?

家园 梁兴赵云是受岳飞旗榜而已

起兵是自己搞的,南渡投岳飞倒是顺理成章(不过南渡似乎也说明他们在河北立不住,五马山那么大的规模都破了),岳飞本来就勉强算是河北军系出身。另外,在当时的通信条件下,岳飞能对他们有什么有效指挥才怪。

关于金军的补给问题,首先,金军作战时通过掠夺来补给在宋金双方的记载中都不少见;其次,绍兴十年金方败盟时,兀术出兵顺昌在7月,战局绵延至于秋季,那么当地的秋收被破坏是顺理成章的,绍兴十一年的淮西战局发生在春季,因此,金军野无所掠是正常的推论,倒未必需要坚壁清野(而从顺昌之战看,刘琦还是坚壁清野的)。

家园 没有受旗榜那么简单

投岳飞以后又被派回北方,而且都是在编的统制,绍兴十二年杀回南宋也受过赵构封赏。必须有正规军策应这个倒不假,但这进一步说明了他们和岳飞所部的关系不是仅仅扯个旗号而已~

说起来,韩、吴、岳均和北方义军有往来,但搞的动静最大的是岳飞。这个玩意不是光有声望有人缘就玩的转的。何况为将者的声望人缘又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补给问题,绍兴十年的南侵,主要战事都集中在7月、8月,唯独东线有两场仗持续到九月。而且此次兀术的南征就是以不按通常时令出兵为特点的。

ps: 关于新回复的问题,宗泽当时收的那些兵,因为杜充的缘故能散的都散得差不多了,没什么前后联系,至少梁兴赵云没有~再就是李宝,这厮按照活动地域明显该归老韩,但还是七绕八绕跑到岳飞那里去了。后来老韩要他他还大闹了一场,岳飞去了信才留下~另外,岳飞往敌后派的不止投奔的义军,还有原本就在岳家军中的军官~

well,雪兄,到此为止如何?俺想说的基本说的差不多了,愿信者信这个楼歪的太远了。才给小棉妈送啦个宝赔礼,再扯下去通宝就送净了

家园 关于北方义军的问题

我觉得有另一重原因:北方义军多活动在河北、山西、山东一带,最早是接受宗泽的旗榜,而岳飞是出自宗泽麾下,从这一重关系来看,他们多投岳飞倒也是正常的。

家园 赞楼主的分析.

一股英雄气。

“东坡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性生,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平和。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正则为郭、李,为岳、韩,变则桓温之流亚,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 ”

家园 后来本朝太祖又山寨了一把苏的.

请看: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丛林尽染.

开头四字何其相似.

不过词的字数都一定的,剩下的只是填空,后世诸人也只能山寨吧?

家园 “怒发冲冠”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更早的《庄子》中有“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家园 最后一首不是文天祥的

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这首是邓剡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