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上) -- 同人于野
对,基于游戏规则,这是理性的最优策略。
话说回来,所有的股市参与者都在参加这个走势预测比赛,收益好坏取决于预测准确率。而在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的投机波动下,最好的策略永远直接抄袭其他人的预测,如果你抄得到(对)的话。为什么呢?因为走势是由所有人的预测内生决定的。
另外一个故事版本是beauty contest。选美比赛大家都想预测谁是beauty queen,但聪明的人不会选自以为最漂亮的姑娘,而是去猜“大众眼里最有可能当选的”那个姑娘。那然后更聪明的人会想,既然谁都知道要去猜“大众意见”,那就应该选大众可能性最大的“大众意见”,也就是平均值的平均值,以此类推,后面还有三阶和更高阶的平均值意见。。。天哪!
此观点来自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领先者不必如此。
但是落后者不必然都会变成创新者,只不过他们的动力和必要性比舒舒服服的领先者更强而已。不创新就去死。
有句老话叫“穷则思变”。
当然,落后而不创新的例子也多得去了,只不过,那些都是注定要消失的角色。另一句老话才有逻辑问题:“哀兵必胜”,何来这个“必”字?哀兵有转胜的,但是失败的兵可个个都是“哀兵”啊。
这就是市场的自我选择能力,要被选择留下,就必须“变”。
这个是抽象意义上的"才要让美国学我们":美国更聪明的做法不是“去赌”更先进的经济模式,而是维持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因为优势实在明显,不值得不必要的赌博。有必要放手一睹的是我们中国,要不然要被压一头到底。
昨天看晨枫新作美国军事的新动向,也有这个意思。
更重要的是质量控制的两位牛人
一个叫戴明,另一个暂时想不起来
到日本把这个观点教给日本当时的企业家
而质量控制和日本文化中的精益求精的态度结合起来
从而导致了日本产品的崛起
这个引论很有分量。
那个英文词叫bluffing是吧。
这些年,碰到很多讲这些企业管理的台湾大师,也总是喜欢用一些个案来证明一些似是而非的“管理理论”。
这些东西,如果不系统的去分析,有时还真容易被带进去。就像前些满大街的那些“励志书”一样。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四朵花四个宝阿!看来今天大派送。
它们之间的关系~嘿嘿
就是指这个啊……
所以我觉得创新跟先进落后这个没有特别强烈的直接因果关系~
充其量是落后的更倾向于创新罢了——但能不能实现创新,那就跟落后不落后没什么关系了……
看出来了,创新的意愿和实现能力是两个问题:落后者有的是意愿;领先者在实现能力上比较富足。这两个问题都要考虑。
我之前的意思是,由于不能创新的落后者后来都淘汰而消失于我们的视野里,经过市场的筛选机制,我们能观察到更多的是落后通过创新后来居上。
落后者创新不是一种有意识行为,或者说为创新而创新,而应该是一种自发的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而中国目前自发的最有利行为是C2C,那么其中的道理就不能用lz这个理论来解释了,肯定有其他的道理。
选股不是选自己通过价值论还是技术论做出的结论,而是通过对股市脉动的感觉,对热度的判断,也就是说对其他人对某只股的判断来决定自己的判断。不同的是,这一套玩过头容易搞成反指。
这句话是对的 —— 先进者创新只不过继续先进,落后者不创新只不过继续落后,这两类人都不受关注,更关注的是落后者通过创新赶超先进者,只不过,这样的比例很小……只是我们更加关注罢了,所以LZ选取的故事流传了下来,而更多失败的故事没人们遗忘。
想起来一个类似的问题。比如说,XX人又做XX生意发财了。而实际上,有更多的人做这个生意没发财,只不过人们不说,而只关注于成功者罢了。但要是从中推出这样一个逻辑:即做XX生意会发财。这个就错了,我想说的LZ的错误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