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螺旋—官办经济感染世界和全球化的破灭 -- 慕飞

共:💬31 🌺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螺旋—官办经济感染世界和全球化的破灭

在中国崛起之前,用简单二分法可以把经济分成两种模式:信奉市场or依靠计划。在发达国家里,信奉市场的人们一直到本次危机之前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既便在当前必须采取依靠政府力量的方式时,市场派的声音依然很大。与发达国家倡导的模式不同,中国用自己的发展模式走到08年底,对应着的成绩是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提高,以及作为比较对象的07年以来西方经济危机。

结合中国最近若干年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由于世界第一的政府组织调动能力而创造的经济数据一支独秀,许多非天然亲西方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必然被这个发展模式的“第二种选择”所吸引。这种发展模式不需要以付出权力和控制力为代价,就可以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和技术。而对于中国来说,需要的是这些国家的资源和市场。这些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需求互补,一拍即合,所以我们看到了中国和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国家在次数和强度上都更加紧密的交流合作,并将近一步看到这种合作的深入和强化。

现在可以说是中国发展模式向全球传播布道的过程。而中国的发展模式,正如陈大在04年的系列贴所点明的:官办经济。将非洲、拉美等地拉入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内,是我国一直在办的事情,危机不过是催化剂,加快了吸收的速度。出面的大都是国字号中字号的集团公司,好作为官办经济的成果展示。但是,官办经济这是中国的特殊制度形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制度可能是造成最终结果的最重要因素。

人们总说“经济周期”,其实所谓“周期”并不完全。周期是把时间设为横轴,某些经济数据为纵轴,可以看成是经济指标的周期;如果把坐标系变成多维体系,以时间为一轴,把某个关键经济指标为一轴,另一个关键经济(or民生)指标为另一轴,那么相对于时间,这两个指标画出的轨迹是“螺旋”。

而螺旋是有方向的。

先写出结论:

1、中国的官办经济,将在发展中国家刮起一股模仿风气。

2、发达国家退回保护主义圈圈,全球化破灭。

3、被中国拉入中华官办体系,围绕在中国核心周围的国家为一方,而经历衰退的西方国家及其盟友为另一方,未来5到10年的国际形势将由这两方的互动决定。

家园 我觉得大大还是过于乐观
家园 官办经济不是那么好学的

中国的独特制度和规模,恐怕没有其他国家可以轻易模仿,在可预见的将来,恐怕还只有中国一家而已。

家园 所谓官办经济就是国家资本主义.

在历史上它有什么表现,大家可以去翻翻书本.一个新名词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家园 对中国未来太乐观了。

记得足下之前的发言都比较悲观,当时不以为然,现在觉得切中肯綮。

中国能否顺利过关还有很大疑问。也不大可能是率先走出衰退的经济体。

现在想了解一下你转变的理由。单看结论还是模模糊糊。

家园 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资本主义,可能更为恰当。

公有制在很多方面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实际操作影响相当大。

我觉得操作方法,受益人,决策机制都有差别。玄乎一点,连资本意志也不同了。

国外的经济界绝口不提,或者不敢讨论公有制在中国经济奇迹中的作用。我倒觉得非常值得研究。

估计是怕动摇资本主义的根本。

家园 谢谢关注

其实去年10月就想写这个,由于工作(和懒的)原因一直没时间动笔。其实现在时间也不多,不过再不动笔,就显不出我来了,呵呵。(达尔文:再不发表,物种起源的版权就给美国人了)

这也是我尝试动手写的第一个系列,我会努力每周更新,试图对一些现象做出解释,对一些趋势做出预测,主要的入手角度是制度和人的本性。更具体的事项,希望能够在后面慢慢分析出来。

没有变的乐观,事实也不容乐观,但是总是要尽力去做点什么的。

家园 既然说是螺旋,总要有具体描述吧

要么是数学表达,要么是图表。只提出一个概念似乎无法说明到底是不是螺旋、是什么样的螺旋及其表达什么含义。

家园 国内的自由派也不敢提

国外的经济界绝口不提,或者不敢讨论公有制在中国经济奇迹中的作用。我倒觉得非常值得研究。

估计是怕动摇资本主义的根本。

家园 中国的特殊之处

官办经济的思路没什么特殊的。就是国家资本主义,洋务运动的时候就是这个思路。

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中国有革命遗产。

大家都知道印度学不了中国。为什么学不了?就是因为他没有这个遗产。

这个遗产直到现在还守护着中国的老百姓,使得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相对于资产阶级还保持着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使得政府要时不时关注一下民生,不敢太过分。

当然,也有很多人横竖就是看这个遗产不顺眼,死活要把它搞掉。

家园 苏联也搞过以所谓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资本主义.

不过那是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当然后来失败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先驱是德国,创始人是俾斯麦.后来传到日本,由日本发扬光大.它们都不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从成就来讲,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成就并没有超过历史上的德国和日本,更谈不上奇迹.当然,有德日苏三个榜样后,国家资本主义曾经在第三世界国家大行其道.结果嘛,大都不怎么样.

家园 难,国家资本主义对垄断资本主义,

之间区别并不是很大。

如果老美狠下心,把中产阶级搞下去,螺旋式下降一定程度后摆脱,也能挺过这难关。

家园 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搞不了官办经济

全世界在这个条件限制下就不剩几个国家了

家园 螺旋(二)明白与糊涂的赛跑

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很难模仿中国模式,没有强大的稳定的不被或少被西方势力左右的政府,没有数量庞大的因为各种原因而对不公平和压迫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直至认为是自然的劳动力,没法实现如中国一样的发展。说的好像有点过,好吧,我的意思是,很多发展的必需环境是可以营造出来的,或者说可以用钱营造出来的,前面这个可能是最难达到的。而按照西方给安排的模式,现在再想实现崛起级别的发展基本是不可能的,成本太高。肯定有部分人在发展过程中要做出牺牲,通常这部分人会是最普通的民众。

对于一些权力相对稳定的国家统治者来说,要在“全球化”的国家间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也许最快最可能的方法是集中力量打造一个或几个大型国企,利用国内垄断积累财富,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内是税收现金牛,对外还有一定的竞争力。原来的理论是有输有赢,现在讲究双赢多赢。一个事情,如果对相关各方面都有利的话,或者有损失的方面话语权不大的话,是可以做的很顺利的。比如中国国有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然后上市。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垄断性行业引入国外投资者成为一个垄断特质的巨无霸,对其国家统治者、政府、行业从业人员、国外投资者及投资者背后的政府都是有利的。当然,现在的国外投资者的选择面就比几年前宽泛多了。这段的结论就是:未来将会看到一些国家垄断的大型公司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形成,一般这些国家可以有跟中国相似的特质。

中国为什么要提供资金技术去做这个事情?正如在螺旋(一)里所说的,中国需要的是对方的市场和原材料。

目前的国家间竞争,有中国这个怪异的巨兽存在,所有跟中国的主要产业有重合的国家都体会到了残酷的竞争压力。以中国为界,中国吃不掉的产业里,企业还可以活的很好(如果不算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对其母体国家的整体经济造成的影响),中国吃下了的产业,如果不依靠其他手段,或者说如果现在的全球化还保持不变继续下去,那么很难让中国再吐出来。所谓的腾笼换鸟,现在还有点早。现在认识到这点的国家还不多,对于作为另一面的很多西方老外,中国还只是个落后的大市场,跟封建国家差不多吧,或者只是简单的觉得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对于危机认识的不够,没有把中国当作一个有实力的竞争者的意识。

这正是tg所需要的。钱是人的胆,tg仗着莫名其妙就积累到手的钱,在外交上也横了起来。其实最最根本的要求就一个:“不要贸易保护主义”。本来全球化就是西方搞出来的,没想到中国成了最大的收益者,tg就拉着头脑没转过来的西方经济学者们喊贸易保护的危害,这是中国爱听的,要广泛宣传的。当然西方国家也有“有识之士”,拉拢着那些简单觉得被中国抢走了工作的中产,喊的口号从“抵制中国货”到“只有x国货,只雇用本国人”。但是目前的情况下,敢直接走保护主义的国家应该是没有。主要原因我认为是西方国家间也有矛盾,美国和欧盟和日本等亲西方的国家间的矛盾,让他们很难在目前的情况下放弃中国的支持。但是这种情况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tg和一些西方国家都知道,只要他们的市场和他们形成一种妥协,让明面的“反对贸易保护”和实际中的贸易保护结合在一起,西方自己可以构成(没有中国的)一个经济圈。这次危机的实质,是全球没有做好容纳中国这样一个庞大工厂的准备,而结局,应该是“资本无国界”和“全球化”两者的终结。

Tg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西方达成上述共识前,搭好属于自己的经济圈。

关键词(Tags): #螺旋
家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股份有限公司对决世界五百强

五百强要改变松散的各自为战局面,利用经济危机进行重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