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杨迪的书以及毛岸英烈士的等等 -- 史文恭

共:💬35 🌺8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关于杨迪的书以及毛岸英烈士的等等

这个帖子,俺本不想写的,因为就像俺已经在之前的帖子里陈述的,一直以来,俺觉得毛岸英的死是一件单纯的历史事件,他的牺牲的确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去朝鲜并不是因为东哥要派他去镀金,他遭遇轰炸也不是因为他当时在炒鸡蛋。-----所有对俺上面提到两条故意大做文章的,大多是别有用心的敌对宣传或不明真相的群众。-----这个事儿,萨苏老大已经说过了,俺觉得他的帖子是一个很好的结论帖了。---但,让俺想不到的是,为了毛岸英,最近青史里讨论的帖子很多,而且似乎群情激昂。-----然而,同样让俺惋惜的是,有一些激动的同学在发泄饱满的情绪同时,忽略了对历史细节的掌握。----此外,很有意思的是,杨迪和他的回忆录因为提到了毛岸英炒鸡蛋,而被标签化了。----而俺最近的系列就是一篇杨迪回忆录的读后感,----因此,俺仔细想了想,还是有必要把俺所了解的一些细节汇报给同学们。以供参考。

首先说一下杨迪回忆录的事儿。

有一些同学很自然地以为,杨迪的回忆录和很多大将军一样,都是别人执笔的。----其实,杨迪三本回忆录,《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和《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分别写于2002年,2000年,和1997年,全部都是杨迪将军自己亲笔写作,值得提及的是,最后一本《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写作时,杨迪将军已经身患癌症,是坚持带病写作的。-----事实上,杨将军从沈阳军区离休时是八十年代中期,而他开始写作的时候,已经只是一个高级的离休干部,并没有什么秘书或写作班子为他写稿的。

而这一点,如果我们通读杨迪三本回忆录,也会感受到书的确是他本人所写,因为其中的叙事和表达的结构都很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点。

此外,正是因为杨迪的回忆录是以他个人回忆和个人搜集的材料为主,因此,也不可避免有些明显的错误,比如,毛岸英遇难的日期,其他的资料都是11月25日,唯独杨迪将军记成了11月24日。

总的来说,俺是把杨迪的回忆录从一个个人回忆的角度来看的,当然,因为杨迪长期从事参谋工作,所以他的文章,在叙事的条理上是清楚的,大多数他回忆的事件是带有连续性的。而且,他很谨慎地把只是把自己亲历的回忆写入书里,这一点,同样值得提出的。

而介绍了那么多,其实是要提醒我们没看过杨迪回忆录的同学们一个事实,那就是杨迪将军写了这么几十万字的三本回忆录,并不是每一本每一页都印满了“毛岸英吃蛋炒饭”,而是三本真材实料的解放军出版社已经全都再版过一次的革命回忆录。关于毛岸英烈士的牺牲只是杨迪书里的一个小小的章节,-----而如果我们通读完这三本回忆录就会感到,杨迪将军根本不是一个为了给毛岸英烈士造谣,而辛辛苦苦编了这三本回忆录的人。-----简单说,从主观上,杨迪完全没有恶意中伤毛岸英的意图。-----但是,俺要指出一点,那就是在客观上,杨迪将军文章里的表述是有瑕疵的。

先把杨迪文章的段落引一下:(大厨兄的工作)杨迪回忆录2008年第三版

“第二天(即11月24 日)拂晓前,-----------

趁彭总和洪副司令正在摆棋子时,我赶快跑去向邓副司令报告。 在我路过彭总办公室时,看到烟筒冒烟,立即跑进里面去看看, 房里还有三个人正在 (用鸡蛋) 炒米饭吃。 (( 这些鸡蛋是前一天黄昏,我看到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派到志愿军任副政治委员的朴一禹次帅(朝鲜金日成是元帅,下有三位次帅)给彭总送来一小筐鸡蛋(约10 多个)。 这在当时的朝鲜是极难得的, 当时彭总已吃过晚饭,还没来得及吃。 )) 三人中我只认识成普同志, 那两位同志我只知道一位是彭总的俄文翻译, 一位是才从西北调来的参谋,他们的姓名我不知道。

我问成普:“老成, 你们怎么敢用送给彭总的鸡蛋炒饭吃呢? (98版为:老成,你们怎么还在炒饭吃呢?) 赶快把火弄灭。” (( 成普说:“我怎么敢呀, 是那位翻译同志在炒饭.” 我不高兴地说:“你要他赶快不要炒饭了,快将火扑灭,赶快离开房子,躲进防空洞去。” ))

成普说:“我们马上就走。”说完,我就向邓副司令的防空洞跑去.

拂晓后,敌人的飞机编队飞临大榆洞上空,也不绕圈子就投弹,第一颗凝固汽油弹正投中彭总那间办公室,敌机群先将凝固汽油弹和炸弹投下后,绕过圈来就是俯冲扫射,然后就飞走了”

需要提及的是杨迪此书1998年出版后,2003年他再版时增补了6万多字。而且,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尽可能多的补充一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情况”“。-----但是否毛岸英牺牲的细节部分就是这次补充的,俺不得而知。

现在俺要说明的是,杨迪这段回忆的容易让人误解的地方和他回忆的可贵之处。-----首先要说明的是,按照大多数的其他在场人士的回忆,包括洪学智,杨凤安,王天成等人的回忆,毛岸英的牺牲时间是在1950年11月25日上午9点,而彭总等进防空洞是拂晓前,(有资料说是上午7点前,考虑到这时候是冬季,这个时候应该还算是拂晓前)----而敌机轰炸在拂晓后,大概两个小时左右。----因此,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虽然杨迪的文章说明了毛岸英炒鸡蛋饭是在拂晓前,而牺牲是在拂晓后,但他没有说清楚这两件事情之间的时间间隔,所以给人的印象好像毛岸英炒鸡蛋饭,(烟筒还冒烟)然后敌机就来了,-----事实并非如此,拂晓前一般还是天黑,那时候美军还没法子侦查到这个冒烟的情况,所以,毛岸英炒鸡蛋饭和敌机轰炸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但打从杨迪的书1998年出版后,就有人故意把杨迪的回忆曲解,企图把毛岸英塑造成因为要镀金,所以来朝鲜,然后因为擅自炒鸡蛋,所以被轰炸的一个形象。-----而实际上,这种曲解本身,就是一种卑劣的伎俩。

其次,需要注意的第二个细节是,杨迪的回忆仅仅包括了拂晓前的情况,而他看到拂晓前毛岸英,高瑞欣,成普三个在炒饭时,他不高兴的一点,不是在于他们炒饭冒烟,而是在于他们用了彭总的鸡蛋。-----这个细节,俺觉得是真实的。因为这里有两个前提,其一,是杨迪知道,这些鸡蛋时人民军副帅朴一禹送给彭总的礼品,而小参谋们居然敢吃彭总的鸡蛋,他作为参谋们的领导(作战处副处长),很不满是正常的。其二,杨迪为此不满的另一个前提在于他当时并不知道毛岸英是东哥长子,因此,他才不满,否则,他当然不会如此说话了。------但这个细节没有什么好大肆渲染的,因为毛岸英用彭总的鸡蛋炒饭,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大事,而且还有可能,毛岸英并不知道这是彭总的鸡蛋。再则,就算知道,既然彭总曾多次邀请毛岸英和他一起吃小灶,那这个鸡蛋给毛岸英吃,也是合情合理。-----俺提到这点,主要是要提醒大家,这个细节说明杨迪回忆的可信之处。-----而杨凤安和王天成都提到了另外一件事,即9点之后,毛岸英他们回到彭总办公室后还“”了饭,请注意,是“热”饭,而不是“炒”饭,-----这很清楚地说明一点,即毛岸英之前的确“炒”了饭,所以,才有两个小时之后的“热”饭。----而这两个小时间,毛岸英去哪儿了呢?----洪学智上将的回忆是:“那天早饭吃得很早。饭后,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和我们一起上山疏散了。敌机飞来转了几个圈儿飞走了。他大概以为没事又跑回屋子里去取什么东西了。”--------当然,这里“早饭吃得很早”是说洪学智上将的早饭,而不是毛岸英的早饭,-----毛岸英在炒鸡蛋饭的时候,被杨迪碰到,杨迪作为作战处副处长,是他们的领导,而且,杨迪对成普的话几乎就是命令:“你要他赶快不要炒饭了,快将火扑灭,赶快离开房子,躲进防空洞去。”-----显然,杨迪的命令得到了执行,毛岸英他们连饭都没有炒完(如果炒完,大可以带着饭去防空洞),就躲进防空洞了。----但是饿了两个小时,看看敌机也没有来,所以就回彭总办公室,“热”饭填饱肚子了。----但不巧,正好这个时候,敌机来到。于是悲剧发生了。

综上所述,杨迪,王天成,杨凤安,洪学智上将的回忆是同一事件,几个时间段的几个片段,而整个过程,需要把这些片段拼合起来才看得完整。同时也要注意一点,至少对于上述四位当事人的回忆里,他们互相之间的回忆没有明显的冲突,而有内在的联系。

最后再提一点,杨迪回忆录里98年版和03年版之间多了一个“朴一禹的鸡蛋”这个小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俺的推测是两个,

要么,1998年的时候,杨迪将军把这段写上了,但可能编辑考虑到这个细节无关大局,但却有损毛岸英形象,于是把它砍了。----但到了2003年的时候,觉得这个细节也是历史真实,或者当时编辑尺度放宽了,于是把这个细节印了出来。

要么,就是上面说到的,2003年再版时,杨迪补充进去的。

当然,的确会有可能是杨迪对毛岸英有意见,特地添油加醋的。------但俺通读杨迪全书的感觉,是虽然他可能由于一个人回忆,在具体的细节上或许有所参差,然而,根据他里面的暴料情况(这一点,俺在之后邓华上将帖子里面,会继续提及),俺觉得杨迪是很坦诚地回忆历史。-----希望有读过杨迪全书的同学指正俺的谬误。

但俺想提醒大家的是,杨迪这个“炒鸡蛋”的细节产生的原因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好几个可能性的,如果判断那个可能性大,最好是在多接触杨迪回忆录之后再作决定,这样会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历史事实。

末了,还要和大家报告的一个体会就是,陈述历史的叙述一定要严谨,回过头来看,虽然杨迪的回忆又被别人恶意解读的因素,但他的关于毛岸英牺牲的叙述里,的确不够严谨,尤其是没有突出说明他文中“拂晓前”和“拂晓后”的时间间隔。----这产生的误导后果是严重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sofa
家园 教头啰啰嗦嗦地象骑白马的

水浒里教头骑什么马的?到这里来骑白马过瘾了?

但到了2003年的时候,觉得这个细节也是历史真实,或者当时编辑尺度放宽了,于是把这个细节印了出来

这段话我好像在你哪个帖子里见过,怎么又文摘出来了?

哎,别拿个这个文摘帖来蒙我们,赶快接着写是正事儿。

送朵花儿,下不为例

家园 启禀牛哥。。俺也不想写这个帖子。。

但您想杨迪将军的98年的回忆录到现在十年了,影响犹在。。俺接下来写邓华上将,又不是啥光荣事迹。。所以不把事儿说清楚,很有误导同学们的可能。。

没办法,只好做三藏法师了。。。

家园 明白的都明白,不明白的还不明白,不想明白的还会继续

从鸡蛋里挑骨头,你有100个细节,就有10000种解释

不是每一个疑问都值得回复的,手指头脚趾头都用上数来数去还不如马甲一篇文章有说服力吧

当然写了也就写了,下不为例,还是接着写正文吧

家园 先花后说

毛岸英曾在老毛子的队伍里打过仗的

记的好像是斯大林还接见过

单单从你这个文章的用来论证你的观点的材料,觉的和有鸡蛋没鸡蛋的关系不大

喜欢看你的文章里你的坚持和细节

但一些地方的确也觉的你有强词夺理的地方

再合情合理的推测也是推测

再难以置信的事实还是事实

家园 谢谢您。。。。BTW,是毛岸英。。。您要改一下。。
家园 晕死呵,刚写完就发现啦,您真快呵
家园 还您,晕死:我也去改一下,也用您
家园 杨迪的回忆录里关于毛岸英的内容是不值得推敲的

1.杨在回忆录里说的很清楚的

他不知道这个翻译是谁

那么他知道还是不知道这个翻译为什么要在彭的身边

他知道还是不知道这个翻译在朝鲜的具体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一个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讲的情况看与不看都没什么关系的

杨是毛岸英的领导?嘿嘿

杨自己的工作职责在他自己的书里有写,大家去看看

2.回彭总办公室

这些参谋回彭总的办公室去做什么?

吃饭?

还是工作

这么多人去吃饭?

3.一个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的回忆录再坦诚对事实的真相又有何帮助呢?

4.网上google下,聂帅也有个关于毛岸英为什么去朝鲜的回忆,大家自己去找

5.毛岸英在朝鲜工作职责是什么?

注:杨是否恶意杨是否坦诚不在我的讨论之列

注1: 我并不在意杨是否恶意是否坦诚,希望的是看看当时的事实到底是什么?

注2:有想讨论杨是恶意还是不恶意,坦诚或者不坦诚的请和杨讨论

注3:希望参与讨论的大家的言行是有助于事实的澄清的,其他的多说无益,如果真的是要比其他的话,开新帖吧

谢谢

家园 杨迪的这段回忆,有褒贬吗?

同意史教头的说法,所谓“恶意”应是后来被某些别有用心者恶意解读出来的,以至给一些同学留下杨在蓄意中伤的印象。忽然想起研究蒋介石的专家杨天石教授,他研究老蒋的严谨学术文章,曾被海外某些人冠以“大陆一流学者为蒋介石翻案”或“杨天石痛说民族英雄蒋介石”之类莫名其妙的标题,于是引起对原著不甚了了的另外某些人士义愤填膺,乃上书中央要求严惩,所幸中央没有因此血压升高。史教头与认真看书讨论的同学反复讨论是很有意义的,不过对一砍人品、二砍屁股、三坎脑袋的三板斧同学,你做唐僧念也是白念。记得妖道曾经对你有过教诲:有的人不是来和你讨论的...后面怎么说来着?

家园 大和尚。。。就像电视剧里说的那样

“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个小朋友从来都是手拉手的。。但俺是怕不明真相的同学以讹传讹,因为杨迪的回忆录到现在都十年多了。。依然影响深远,所以,俺不得不多唠叨几下啊。。呵呵

家园 找到一本杜平的《在志愿军总部》

俺比较懒,一个字一个字敲上来太费时间了。还好俺的山寨手机有照相功能,虽说只有200万像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的来说,俺比较赞同史教头MM的观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惭愧,惭愧。。探花兄夸奖了。。俺没有啥独门资料,

也是蒙啊。。杜平中将的回忆,有一个很靠谱。。那就是落下的炸弹数目是几颗,而不是上百颗。。。一般有“上百颗凝固汽油弹’的“回忆”,通常都是作家的作品。。

家园 对,凡是

“上百颗凝固汽油弹’的“回忆”,就不要认真看了。

不过跟教头认真一把:落下的炸弹数目是“许多”,落到作战室上的是“几颗”。其它严肃的回忆一般说“几十颗”。鉴于是4架飞机,每架扔个个位数,是可能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