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鄱阳湖—中国最大的候鸟越冬地竟成屠场 -- pit

共:💬37 🌺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在鄱阳湖保护区做过志愿者

在湖边保护站呆了一个星期,也走访了周围农村,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确实有盗猎,下毒,这个一直存在,但是并没有严重到威胁种群的地步。 鄱阳湖在候鸟富集的地方修了保护站,有人值班,边上就有瞭望塔。候鸟栖息的水域到岸边有相当一段开阔的泥沼,白天想偷猎湖里面的候鸟非常困难,只有晚上下毒,或者对那些落在村庄中农田里的候鸟打主意。

保护区的投入还是不足,保护站很简陋,连一架尼康单筒望远镜都是老外来参观的时候赠送了,站长原配的是一千多的塑料架子业余天文望远镜,视场小的可怜,根本没法用。那个地方地势开阔,观测距离很远,非常依赖望远镜。当时一个站是三个人,站长,司机,还有一个助手,配一辆2025,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非常寂寞。 如果能增加人手和夜视设备,我觉得基本上能杜绝保护站周围的下毒行为。那些生产夜视仪的厂家应该送点设备过去,这么好的实战检测机会。

我觉得保护动物有一个间接的办法,就是从终端消费上解决,很多消费都是愚昧无知造成的。还有一堆以讹传讹,比如楼下的“江猪油可以用来治烫伤”,野鸭如何美味啊,天鹅肉是如何的珍馐啊,实际上这些东西的口味和效果和一些普通的禽类,动物制品根本没有区别,纯粹是炫耀,吹嘘,以讹传讹给大家带来的印象。中央台应该多宣传禽流感啦,SARS啥的,给那些跃跃欲试准备吃野味的人泼点凉水。

家园 很多吃野味的确实无知

野禽肉也见识过,而且当地负责招待的还强调不是毒杀的,是套来的

只可惜我看到这类东西一般都躲着走。为啥?如果你做过野生禽类携带禽流感比例的调查,就会知道吃野鸟真可以说是拼命

家园 小时候吃过腌过的大雁,不记得是谁给的了。那时候,

俺吃啥肉都觉得香。邻居有次关着门偷偷在屋里炒麻雀吃,让俺家碰上了。弟弟看见是光秃秃的小鸟,吓得不敢上前。只有俺,直吃到一个也不剩,手上,嘴上都是油。香啊!长了这么大,就吃过这两次野味。

家园 遗憾啊

在鄱阳湖住了那么久,啥野味也没吃过。咱们离得不太远啊,怎么听起来不像是一个地方。是不是因为我那住的人都是从外地去的缘故?

不过鄱阳湖的保护比以前好多了,以前连候鸟都不待见鄱阳湖的。

家园 鹿虱很致命。。。

鹿是泛滥成灾呀。。。。。

家园 鄱阳湖的动物保护工作接触不少

鄱阳湖的动物保护工作接触不少。

也跟随过考察

现在,渔民的保护意识已经有了,虽然钱财对任何人都有诱惑力,但鄱阳湖的资源保护更让大部分渔民重视,就想农民爱惜良田一样。

但动植物被破坏的现象只能说是少数利欲熏心者的所为

据我了解,在每年大概3-5月份是鄱阳湖野生育苗的生长繁殖期,当地渔业管理部门就有行政规定,此期间渔民不准捕鱼或者不准捕特定的鱼种。

鄱阳湖区生物的迫害,还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因子就是水体及周围环境的恶劣。在考察中发现,湖区及长江汇入口和上游等地,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都是直接伸到水体。那种黑魆魆、恶臭的水,SIGH,,,,

还有刚才飞燕提到的江猪--江豚,在湖里的数量也在日益减少,虽然有很多人在做很多努力。70年代前湖区常见的白暨豚,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能够偶尔出现的就是死亡的白暨豚个体----通过死亡推断存在是多么的悲哀啊。

整个湖区的境况,已经不是哪个人,哪类人的意识问题了……众多大环境交错影响,带来自然选择的后果…………无力+堪忧

家园 破坏栖息地肯定比捕杀野生动物个体的危害要大得多

VC兄一语中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