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外公讲述的求学经历 -- cdcdcdd
感觉当然远不如新社会,但也不是说出身一般人家本身又不是很出众就上不了大学。外公老家在安徽桐城的农村,应该算是比较穷的地方,家里也很贫困,不过家里的教育传统应该还是不错的,他的曾祖父是私塾先生,祖父没读多少书,但考过武秀才,应该也算是读书识字的,外公的父亲高小毕业以后因为家境不好辍学了,在外面做学徒,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小瓷器店。外公从小就在家种田,业余时间在私塾学习,私塾老师也是本家的亲戚,不过那时候的私塾已经不是鲁迅小时候的那种了,至少外公那位亲戚接受过一些现代教育,课堂上也会教数理化之类的。外公正式上的第一所中学叫贵池省立第五职业学校,当时家里也没有钱交学费,靠的是一位在学校当教员的亲戚,由于他在当地很有声望,加外公的父亲以前帮过他的忙,学费就暂时减免了。不过这次求学经历不过一年,学校就被安徽省主席刘镇华查封了。第二次上中学也是靠亲戚帮忙,缓交学费才入学的。中学没多久抗日战争爆发了,外公开始跟着学校逃难,后来跟家人到了四川乐山,当时太外公在那里经营瓷器店,收入还算可以。乐山的学习环境应该算是不错的,外公上的乐山一中据说是郭沫若的母校,抗战后武汉大学又迁到那里,太外公在武汉大学有个熟人朱光潜,当时是武汉大学教务长,因此也认识了不少大学教授,这对后来的求学之路影响很大。外公高二的时候考取了一所职业学校,也想给家里减轻点负担,但太外公咨询了不少教授,还是觉得上大学更有意义,于是外公在读完高二后才以同等学历考取了西北工学院。40年的时候上大学还是能承受得起的,学校不收学费和伙食费,当然免费的伙食比较差了。不过同现在一样,毕业以后找工作也很困难,靠校友帮忙才在兵工厂找了一份工作。47年外公自费去美国留学了,听起来好像有点夸张,其实那个时候留学恐怕找offer比凑钱更难。当时同现在一样也有官价的外汇,凭护照和录取信兑换,太外公卖了店里三分之一的存货凑了1500美元,已经足够船费和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了。而外公的朋友凭自己在武汉大学当助教省吃俭用也能凑足学费,看来当时大学的待遇还是相当高的。不过当时经济在迅速恶化,一年后太外公再次去上海换外汇就已经很困难了,排队的人山人海,根本换不到。当然那时也有通过考试公费留学的,外公考过一次没录取,他那个专业上千人报考只有一个录取名额,能考上的真的属于时代的精英了,那批人以后能出那么多大师也不奇怪。总的来说外公的经历有太多巧合,可能不具有普遍性,但似乎经济状况在那时也不是能否接受高等教育的决定因素,家庭的影响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公费好像每年六百还是一千的。
自费是可以按官价换3000。但是,官价和黑市美金价差好多倍。这样自费基本就可以免费读,当然前提是家里要相当的富有。不然,换不出那3000块,什么也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