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1952-1988农业生产数据解读:工农业发展政策最重要 -- 陈经

共:💬49 🌺19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的确是这样

包产到户这一类的制度因素重不重要,只要认真考察一下改革前后的经济史事实(包括切身体会)就知道了。我觉得润数这样的民科,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值得称赞一下,真要讨论问题,有这个网上写一大堆东西的时间,不如扎扎实实搞搞研究和调查,弄一些正规的东西,要好得多。

家园 转进了,转进了

从粮食转到副食品了,呵呵

家园 计划经济哪里来的价格变动?

上海牌手表,20块钱的成本,120的零售价,一卖就是20年不变.

价格变动那就是市场经济了,计划经济要保持稳定的工农剪刀差,谁敢变价格?

家园 问题在于价格变动对农业产值增长率有没有贡献

GDP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按照当前价格计算的,所以产量不变、价格改变就会改变。实际GDP是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只要产量不变就不会变。政府公报中GDP的绝对数字是名义GDP,增长率却是实际GDP的增长率。不知农业产值的统计是否也是这样?说改革以后农业产值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价格的提高,这种说法对不对,就取决于这个统计方法。

家园 关于农业TFP的计算

这个问题实际上研究的人很多,我查了一下,最早是唐宗明的研究,然后是文贯中的改进,日本有个叫山本裕美的学者,对这段时间内政策体制对农业的影响有一个专题论文。因为没查到原文,只看到张冬雪在一篇论文中引用了这个研究的结果,和林毅夫的研究很接近。

连接: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4926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家园 两种统计体系很难相互换算

1.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话,单位农产品中所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要减少,固定的价格,反而不能反应其内含的价值,依此计算所得的农业产值就是偏高的.

2.工农业之间存在着剪刀差,即农业创造的价值在工业环节里被表现了出来.上海牌手表成本20,出厂价120,中间的100,有相当部分是农业创造的价值.不管是否按不变价格计算,这部分转移表现的价值,是可能会变动的,而且是无法统计的.历史统计数据上的农业产值,是不包括这块的,所以农产品涨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剪刀差减小,一部分被转移到工业产值中的农业产值,重新回到农业产值中得到表现.粮价的上调也是统一的,即政府下文说上调到多少价格,不能视为市场价格变动,事实上在当时的短缺经济中,不论调多少价,都卖得出去,当然调太高了就社会动荡了.

3.粮价确实是几十年不变的,但是粮票的价格却是在变动的,因为黑市(可视为私下的双轨制)的存在,既不能以粮价去计算,也不能用"粮价+粮票价"去计算.我小时候自己去买卖粮票挣零花钱时,500克全国粮票大约是五毛钱,然后它就一路掉到一毛钱,直到粮票被取消.跌价可能部分是因为粮价上调,部分是因为产出增加,黑市需求减少.

"工农业总产值"和"GDP"两者的口径相差太大了,直接套用是不可行的.

家园 工农业关系你说的大概有些道理

但农业方面你基本上都错了,因为你确实不懂农业。等到我那篇第四章贴出后,希望你能再来检查自己写的这篇文章。

集体时代投入那么多的劳动力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食产量增长远高于分田单干,70年代的人民公社时的增长又高于50年代的合作社,可你还是要说集体时代的农民偷懒,我不但要替中国农民抱不平,也想知道你是怎么度量出他们偷懒的。

另外,1952-1958不是单干,是互助组-低级社-高级社。

家园 集体时代农民偷懒,还不是定论?

这让我震惊,我是直接拿过来当事实的。平时有相当多的现身说法,说明在集体中如何没干劲。也不是我一人这样觉得。许多实例加一起,造成大锅饭制度下人偷懒的印象。

从数据上来说,就是人均产量、人均产值。改革开放后几年,农业人均产量与产值都大增。按你说的,农业投入改革开放后不重视,农业机械化拖后腿。那这个几年中大幅增长是哪来的?我认为有一部分需要从积极性来解释,就是原先偷懒,后来给自己干活努力了。

可能你见过一些集体时代不偷懒的农民。但你是认真要论证那年代农民干活积极么?我觉得这个论点太过令人震惊。

家园 没有什么定论,也不用震惊

农民偷懒这个定论是谁论证的,哪篇论文?是你在这里提出论点,我质疑,你震惊谁的什么论点?

农民干农活时的劳动量有农忙农闲之分,农忙时,劳动力不够,有些地方还要城镇支援,农民决无偷懒之理,也没机会,因为事关该季的收成和吃饭的大问题。非农忙或农闲时,农活就那么多,剩余劳动力也没去处(能否找到去处是另一个问题),大家就可以松弛一些,与偷懒完全是两回事。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说过,极少数偷懒的不是没有,但拿来说整体的农民就不确。而且,分田单干后是否就没有偷懒的,谁作过调查和对比研究?

林毅夫看到增长,除了积极性外,还找了一些其它原因,你的眼睛却只盯在积极性上,不知道如何去找别的原因。还是希望你沉住气,耐心一点,看了我在第四章如何解读那个增长后,再下定论不迟。

家园 这个还真不是定论。

看来老陈离开农村很久了。

所谓集体时代农民偷懒,这纯粹是表象性的文学描写,是对勤劳农民的侮辱。与其说是偷懒,不如说是人浮于事或者是集体劳动带来的溢出效益。

举例说明一下吧。单干时,我们家6口人种6亩地。全靠我父母2个人用镢头刨。母亲还要照顾家务、准备饭,基本上就靠父亲一个人打理。一亩地一个人差不多要刨10天,而且是一个人一整天寂寞的机械的重复那一个刨地的动作,干完一天下来很累。父亲为此常常累的大发脾气,自己爱好拉二胡,唱京剧,集体时时我们十里八乡出名的,单干以后,我再也没见过他老人家动过二胡。

大集体时,10几个人一块刨地,说说笑笑,没觉得怎么一亩地就刨完了。本来一亩地,7个人1天也许就能干完,结果队长安排了10个人,那多出的三个人就有可能偷懒--没有足够多的活干。

家园 说到底,还是备战经济嘛

你不看1979年前后中国从备战经济走向和平经济的巨大转折,跟着政治课本念叨“比例安排错误,'重工业过重'”,明确一下,你是在搞宣传还是在讨论问题?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农产品价格能提高,而之前农产品价格就不提高?因为1979年以前是备战经济。备战经济下,国家必须掌握足够多的粮食。据未经证实资料,当时的粮食储备是183天,而粮食储存过程中损耗相当严重。也就是说,相当一部份粮食必须被国家收购来,然后霉掉烂掉被老鼠吃掉,不能作为商品流通,不能酿酒产生附加值。国家为了能够掌握这些粮食,就必须垄断粮食收购和销售,必须搞“以粮为纲”,发行粮票且粮食价格长期固定。这样做的结果是,农民收入提高缓慢,国家得以用较低的价格收购粮食并保障城市的粮食供应,从而以较低的成本保障城市人口的生活。换句话说,国家强力榨取农村和城市的剩余价值,去填备战这个大坑。

到1979年,备战经济结束,国家减少了25亿公斤粮食征购,同时提高小麦等6种粮食收购价,搞粮价双轨制,粮食就可以流通产生附加值了。因为备战这个坑不用填了。

家园 3线开支一度超过国家总投入的36%的说。

del

家园 我记得农忙是,家里人经常是抱怨很累,而且都很晚才回来.

我记得以前,农忙时,家里人经常是抱怨很累,而且都很晚才回来.当然很早就下田了.

如果偷懒,恐怕不用抱怨很累吧...

农闲是,确实是基本没什么事做....

家园 集体时代农民偷懒,还真不是定论 ...

那个说法是有政治目的的....

家园 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