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经济危机、中央集中、长久可能破坏特殊的中国市场环境氛围 -- 投入
凯恩斯的理论是正确的,削平波峰、波谷,经济平稳运行。
但前提是执行人的明智,而人是最有私欲、最不可靠的东西。再英明伟大,也需要制衡才能保证他不会跑偏。
波谷会有人填,波峰未必有人削。而且在庸医手里,速效药会当常规药用,就比如抗生素治病,用多了,就会出副作用。
当政府做为强势经济人出现时,自然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如果是明智的政府,自然就向好,比如最近中国二十年陈经所说的官办经济。 如果不明智,就会完蛋,比如美国约翰逊总统伟大社会时期的扩张财政经济政策、卡特总统时期财政部的跟班美联储放任货币政策。
从长期来看,人为的干预,即使开始时是有效的、明智的,最终,必然是低效的、甚至是腐败的。比如罗斯福的新政,到了杜鲁门时期,所有皆管制、产品全稀缺、腐败横行了。
结合中国现状,现在中央借经济危机收经济大权、搞经济集中,短时必然正面,但如长此以往,一定会破坏目前最有活力的中国市场化的官办经济体系--全国数千个县团级公司,上百个地市级公司,近百个中央、省级公司组成的完全市场经济。
讲点细节来听听。
工资管制、汽油管制、blabla 很多管制。
缺住房、缺汽车、缺丝袜、blabla 产品全稀缺。
新政机关收冰箱、收貂皮、blabla 什么都收。 呵呵
那是战时经济结束。民用经济正在开始。一面是产能过剩,一面是商品短缺。这样的阶段47年之前就基本结束了。
45年时,你要买辆汽车要等9个月。不是没有生产能力。而是汽车厂之前光生产卡车和吉普了,轿车很少。要轿车,没有存货。要买吉普马上有,而且比较便宜。但是轿车就得等。
住房也是。战时房屋需求少。战争结束了。几百万退伍军人,很多是婚龄的。都一下要房子了。同时熟练的建筑工人不多,房子就紧张了。于是在40年代末,大批的房子被造出来。这个只持续了三四年。
这些和中央集权没有关系。和战后经济转型有关。
杜鲁门当政的时侯,是二战结束。 他连任了一次,所以总共做了5、6年总统。
艾森豪威尔竞选胜利,除了他个人的光环外,对选民最大的诉求就是经济管制导致的产品不充足带给美国人的生活抱怨。
你看那已经是二战结束n年后了。
当然也有人说是韩战,就是咱们说的抗美援朝,给杜鲁门在政治上一个致命打击。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到杜鲁门下台,好象还有很多经济管制没有解除。
当周恩来在日内瓦告诉艾登外交大臣在中国鸡蛋不管制,他很羡慕。
英国1939-1955年曾实行票证配给制,战后物质匮乏时期的经典段子是,街道上可以听到母亲拉开窗户对着贪玩的儿子,大声喊道:“约翰,还不赶快回家吃你那半个鸡蛋,再晚回来,你哥就把你那一半吞到肚里去了。”
把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加上数据给大家分享一下。
对中国当前有很现实的指导作用。多谢。
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自由的。
那些限制不能随意缩小和放大。
限制也许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成分吧。
短缺经济时代,鸟笼经济要不得,但现在刚好合适。
1955年中国的农业情况比英国好?如果是真的,那更要叹息大跃进和文革的破坏了。
实际上大幅提高了普通英国人的营养水平
而新政和二战人为制造出了美国的中产阶级社会
打家具。吃饭的时候聊起来,都说50年代生活其实相当不错,和80年代差不多,60、70年代才坏了的。
四小龙快速发展的时间有多长?大概也就三四十年吧?他们的基础怎么样?据说1945年台湾的人均GDP是大陆的3倍。不过朝鲜战争摧毁后的南朝鲜,基础没理由比中国大陆强啊。结果我们快速发展30年、不算慢速地发展20多年(毛泽东时代)之后,人均GDP还比四小龙低很多。我一直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真是60、70年代中国大陆生活水平下降了?
能不能研究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架构
这次危机之后,央企不仅要砍掉一半,地方企业能存货的估计也是只剩下一半。如果这个假设能够成立,那么这个假设对您的话题有什么影响呢。
另:对这次危机最长的推演结果是在10年左右。
清朝民国的四亿在短短20年内成为八亿,TG成功地将死亡率降下来,将人口寿命提上去,也给自己带来大问题。
TG的反馈控制技术不行,白白放弃了一个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