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替舍妹问计于野:如何提高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 -- hansens

共:💬402 🌺1349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家园 整理一下用英文博客去争取西方话语权的思路

上次把想法大致写了一下,但是没有章法,这里把思路整理一下。

这个争取影响力,其实就是争取话语权,关于中国的事情,不仅西媒可以说,我们中国人自己更有权利说。怎么把我们的观点卖出去,就是这次要做的事情。

卖东西,第一要考虑的,是你的消费者是谁。这里我定位在西方中产阶级,因为楼主说希望在网络和手机这类新媒体上面有所突破,广大用不起网络手机的第三世界穷弟兄们,对不住了,你们不归楼主的妹妹管;西方的高层,也对不住了,你们住在城里,我包围美国农村先。

定位了用户,我们再看怎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东西卖出去。当年阿贵最喜欢什么?分地,睡秀才的宁式床,最好小尼姑也一起来。现在的美国群众关心什么?为什么我们美国人忽然那么穷?中国人忽然有钱了?怎么分花儿街的奖金?怎么睡三大车厂的私人飞机?我们的工作,是怎么被忽悠没有的?这里面,有贪,惧,恨三种情绪,洪水猛兽,看我们怎么利用了。

上面说的是可以利用的,现在说说要绕开的。设想一下我们是一种病毒,要进入某个机体进行复制,那么第一要绕开的,就是免疫系统。西人的免疫系统,经过多年训练,对党的喉舌识别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我前面建议,改换面貌,用私人的身份出面。因为西媒这手用的也非常娴熟,私人身份,娓娓道来,最让人放松警惕。

免疫系统最怕的,就是敌我不分,如果我们不仅以私人身份出面,更把开始的话题,口吻,攻击的方向,和西媒的方式接近,对方很难下嘴咬人。比如老美有好多博客自诩中国专家,把中国的东西拿来一通胡说。我们开始可以trackback,告诉他们,孔夫子当年其实是这么说的,虽然你说的不错,但是也不全面。这样一来引来了流量,二来建立了对话,三来树立了威望。

有了流量以后,要把蚁穴扩大为管涌,就要利用那三种情绪了:对贪,可以偶尔透露一下国内的收入水平和声色犬马;对惧,可以专门谈论关于outsource的事情,我说我的生意,你自己理解为工作不保,是你的事情;不过,不要把恨加在我头上,因为这是你老板的决定,要恨,去恨你老板吧。或者,兄弟我给你指条明路,跟着我们中国弟兄混吧?

这些都是在这类英文博客不起眼的时候做的事情,等流量大到西媒开始对我们有所动作的时候,就更好玩了。西媒无非两种做法,一个是直接攻击,另外一个是糖衣炮弹,私下使绊。明枪易挡,西媒自己屁股就不干净,随便挑个机会指出错误,报复一下就好;他们如果反咬一口,就更好玩了,玩媒体,不就是弄个热闹,争取眼球么?

暗箭难防,对付暗地的攻击,我没有一定的招数,到时候再说了。

刚才说的是面子:英文博客,针对西方中产阶级,聊点家长里短,顺便炫耀一下我们也富裕了,刺激一下朋友的小心灵;如果西媒说错了关于中国的话,私人作者的错误我们去解释说明,公共媒体的话我们大耳瓜子拍上去,要的就是打一架。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这里要说内部的组织结构,我建议以小组或者个人的形式来组织这些博客,就是说要么是单人博客,要么是一个博客群组,类似ReadWriteWeb一类的。万一操作不慎损失了一个,也不会损失太大。这是狼群战术。

经费方面,最要小心,不能让人抓了把柄,认出是五毛党。贴了五毛的标签,万劫不复,赶紧换个域名算了。所以如果要给经费,也要有点创意,比如人在海外,经费打到国内老妈的帐户,或者干脆让百度学google给弄个英文广告,挂在博客右边,然后大家从国内一通乱点,经费以广告费的名义去搞。

至于手机,美国人用twitter很多,可以在上面搞一搞西媒,比如他们歪曲中国新闻的时候,在上面骂一句,比喉舌叫唤半天还提神醒脑。

顺便说一句,这个id我还是没有认证,能在西西河顺利的看贴发帖,已经是我理解力超水平发挥了。 :P

家园 最有力的武器是商业文艺,以电影为主

先问一句:大多数中国人对美国的直观印象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就是好莱坞大片。 美国的主流电影就像过去中国的样板戏,对于所谓美国价值观的张扬那是不遗余力的。当然多数电影宣扬的确实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英雄主义、正义战胜邪恶、牺牲精神、敬业精神... 这中间再夹杂着“美国领导/拯救世界”之类私货的时候世界人民也就接受了。

中国要打造在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走媒体这条路现在是非常困难的。 这是因为西方主流媒体反华倾向非常明确,同时我们自己的媒体在西方受众中间的公信力也很成问题。 当然这是西方刻意 宣传的结果。 经常西媒在援引中国媒体的报道时会加上一句:这是中国官方媒体的说法,无法通过别的途径加以核实。

中国现在搞的什么文化交流活动、中国节等等措施,应该说在改善中国形象方面也是颇有效果的。可惜受众面太小,效率太低,无法在短时间内向大量群众有效的传递信息。 加上这些活动所展示的都是中华文化的抽象的、不连续的片断,无法像电影那样讲述一个集中完整的故事, 更重要而且是最关键的是,无法塑造一个或一些西方群众能长期记忆的、感人至深的或者动人心魄的中国的形象。

现在中国明星也有登陆西方电影市场的,但要么只是配角,要么是形象模式化的功夫明星,离上述创造经典、正面、世界观众可以长期津津乐道的中国人形象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当然这些现有的中国明星的功绩也是不可抹杀的,他们为今后的中国电影试了水、开了路。

那么以现在中国电影的实力,如何才能尽快实现这个目标呢? 以下是一些想法:

1. 电影贵精不贵多,一部经典的比一亿部平庸的还要管用。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我们中国电影底子薄,起点低,但我们擅长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次奥运就是明证。

2. 选题是关键。 以前中国导演为了迎合西方口味,尽拍些展现中国阴暗面的东西。在国际上也拿过一些奖项。可是结果是弊大于利。 但是如果不顾西方观众的口味,只管讲自己的故事,那就成了鸡同鸭讲,也是不会有效果的。 我们应该选择西方喜闻乐见的题材,用中国的元素和手法,宣扬大家都认同的理念。 拍的落俗套不要紧,哪怕是落了好莱坞最常见的俗套也不要紧。最关键是让中国人成为片中的绝对主角并塑造成绝对英雄的形象。(施瓦辛格能当上州长和他常年演大英雄不无关系吧?)

3. 技术层面上要重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西方人能理解的极为有限,还夹杂着大量误解和定势化的故意歪曲(想起那些违背物理规律飞来飞去的中国功夫我就起鸡皮疙瘩)。 因此我们不得不好好下下功夫, 力求能拍出一部西方人能正确理解个85%以上的电影。另外还要不惜笔墨,用电影语言向他们好好阐释 1 到 2 个中国概念,比如孝、比如义。 这需要精通中西文化的,并且注重细节的电影人才。

4.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很好的切入点。看完Lord of the Rings,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射雕英雄传拍成这样还过得去。 如果金老爷子不反对,我们完全可以仿效指环王的模式,把射雕改成一部以成吉思汗攻伐天下为大背景,郭靖成长成一代大侠最后牺牲为主线,穿插浪漫悲剧爱情的好莱坞经典。

抛砖之作,大家如有兴趣下次接着聊...

家园 这个太难,没有人可以做得到。

我绝对不相信西媒的“偏向性的评论和宣传”是这几年才开始的。只不过这几年才被中国人看穿罢了。媒体只要是有人给钱的(商业也好,国有也好),就无法不考虑给钱的人的立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媒体可以做到绝对的公正。

新闻信誉,呵呵,在实现社会主义之前我都不会太相信这个。

宣传绝对是重要的。民众是可以被说服的(如果要用难听的词就是被洗脑)。这和正义无关,和利益有关。国家利益,中国人民的利益,甚至是海外华人的利益。

但是宣传中不能让人明显看出来是宣传,这是成功的关键。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提议是从电影、旅游、文化、NGO等等名义去做。

当然,我不是说中国的新闻系统不应改革。不过改革是为了国内的百姓,可不是为了国外。我敢说,即使新华社变成全世界最公正的媒体,在西方人眼中一样会是“共党的喉舌”。

家园 关于意识形态和民办媒体

说实话,中国的文宣很失败。这种失败,不要怨别人,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第三世界,没有自己媒体而依赖西方媒体的国家,基本上就是让西方来替自己想问题,可悲啊。中国要以“另外一种发展道路”的面目示人。这种形象国际上已经有一定基础了,要强化,要理直气壮。

在意识形态上,不要输阵。西方的价值观,你说是他们真的信呢,还是推行自身利益的工具呢?两者皆是!中国要以“和平与发展”对抗西方的“民主与自由”。这种对抗,绝不是否认民主自由,而是强调和平和发展,说服第三世界国家必须在健康经济发展和国家组成完善的前提下,在能谈得上民主和自由。看我前面强调的,这种说法是我们推行自身利益的工具,但是,也是我们从心底里的确信的,从实践中得出的真理。这样,我们才能以理服人,而不是遮遮掩掩,不敢和人辩论。这种辩论的两方,其实都是无法反驳的,口水战而已。有人可以说中国以发展的借口牺牲民主,我们就以西方以民主化的借口把很多国家陷入了灾难,无疑是事实。美国自伊拉克战争之后,在国际上丧失人心,更证明和平和稳定的重要性。关键在于你强调什么,以什么为重心。一定要把“和平与发展”喊得扯天响,描绘出让人心动的画卷。

对不同国家要有不同的方法。对第三世界要宣传建设成就和国家实力,对发达国家要宣传人性共通的理念,用活生生的人做宣传。宣传中国的建设成就是第三世界有效,对发达国家就免了吧。他们不可能不理解从一个战乱赤贫的国家到一个富强的国家对人民心理上的影响。争论吗,不能各说各的,要听别人说,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争论。西方在中国文宣失败是因为不理解中国人,中国对西方宣传失败也是因为不理解西方人。

我没看过半岛电视台,看过几段视频。这时可以成功的。中国要学习他们办媒体的经验。

央视国际台这种有国家利益在的媒体渠道还收费,搞错了吧。应该倒找钱!应该宽带全天上网播出。中国人为了学英语听美国之音,现在很多人学汉语,自然会来听。

另外要讲文化渗透。其他很多人谈到了,我就不多说了。我看过美国人里的一个调查,中国相对美国成为大国的最大的实力在那里,经济、军事、文化、等等。文化是突出的第一位。(没有历史,是美国人心底的一处痛。)

还是回到我最开始说的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我读过中国对外文宣的东西,我也听过大使馆的官员发言。唉!这个水平真是……无法恭维。所以短时间内很难有根本改变。

我同意晨枫说的,我觉得新华社来做这种事情还是有天生的短处,就是毕竟是个国家所有的新闻机构。外人看着难免在可信度上要打个折扣,这是人之常情。就好像你看到一个公司暴了负面消息,有人出来为他们说话,一看称呼,是该公司的企业宣传经理,你从多大成分上相信他的话?

所以还是要把民办媒体作大作强。比如《财经》在国外还是有些影响力的,他们比较独立,专业素质高一些,并且,重要的是,勇于暴露问题。媒体的信用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那么,国家能不能容忍,甚至鼓励这样的媒体?我这么说,会不会有人觉得是在给国家下套?媒体一放开,收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其实,媒体即使不是国家所有的,从政策方面限定,不难吧。凤凰卫视是全面支持官方说法的,但是是民间身份,好做得多。所谓宣传,就是要以貌似公允的态度把自己的观点施加到听众。我们现在这套班子,能不能改,怎么改呢?

家园 西方媒体的公信力问题不是只在中国有

在西方同样有。我周围的一些人已经对西方媒体也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了。

宣传而不让人看出来是宣传是不可能的,早晚问题。不要低估人们的智商。这对西方和中国的新闻界是一样的。

“我不是说中国的新闻系统不应改革。不过改革是为了国内的百姓,可不是为了国外。”

完全赞同。

家园 【原创】关系万千重--第二个案例

接上文:

【1】王道还是诡道?

【2】关系万千重 — 第一个案例

前文主要停留在文宣的基本功这个层面。在这个帖子里我想跳出基本功的层面,到项目立项这个层面上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什么叫好的立项?作为一个文宣部门的小头目(假定俺已经升级了哈),我的基本要求就是“不折腾”,也就是我开一个头,注入第一笔资金,后续的就不劳我操心了。而且要效果显著,有政绩。如果能够少花钱甚至不花钱,那是最好。(强烈批评中央领导几年之内必须花掉多少多少钱的指令。太不注重事物的客观规律了。

回头看《纪念白求恩》这个策划,它至少有以下不足:

1.由政府部门出面制作,走的还是计划经济的路子,不能保证市场真的有这个需要。万一反响冷淡,我的考核怎么办?

2.要保证质量,片子的拍摄肯定费时费力,无法立竿见影。一句话,“太慢太花钱”。

所以我对项目有两个要求:

1.市场的确有需要,不光外国人,甚至中国人也需要。

2.见效快,易炒作,而且不用我亲历亲为,只要给出第一推动力就行了。

这其实就是对文宣的效费比提出更高的要求。解决思路就是把“官办”变成“民办”,把“计划”变成“市场”。一句话,“用生意养文宣”。

我的策划就是《通过后门游中国2009》。明眼人都知道我在剽窃谁的创意了。不错,这个想法来自于《瑞克斯蒂夫斯的通过后门游欧洲2009》。介绍一下斯蒂夫斯同学。他是一位爱好旅游的美国人,尤其喜欢欧洲。在过去的25年中,他经常在欧洲背包旅游。他的哲学是

"The more money you spend, the bigger the wall you build between yourself and the culture you traveled so far to visit. Stay in the small inns, eat in family-style restaurants, visit out-of-the-way places, rub elbows with the locals. You'll spend less money and have a great time in the process."

【翻译】你花钱越多,你在自己和你访问的文化之间建立的墙壁就越高。待在小客栈里,去家庭餐馆吃饭,访问大家不常去的地方,和当地人交朋友。在此过程中你会过得很愉快而花更少的钱。

他把自己的旅游经历写成书和DVD,推向广大的旅游爱好者。读者反响热烈,他也成为了欧洲自助旅游的权威专家。

点看全图

前面的网友都提到要让外国人到中国来多看看,尤其是年轻人。但是大多数人的思路都是让我们主动花钱,包括拍摄风光纪录片,播唯美的旅游广告,发奖学金等等。我觉得都很好,但是我是“梁生宝买稻种”,为国家心疼钱呐。而且主动邀请人还有一个筛选过程,比如说奖学金怎么发。我怕麻烦。

我的想法是搞一个《通过后门游中国》和《美国最搞笑的家庭录像》的二合一。后者是美国电视上的一个节目,专门播观众寄来的录像。然后大家投票选出优胜者,最高奖金好像可以达到十万美金。

我准备这么搞。首先找电视台竞拍,最好让央视和湖南卫视这两家死掐。掐完后的优胜者开始向全社会发出消息:为了促进中国旅游业,带动内需,本电视台发起《央视/湖南卫视带你游中国》节目,欢迎大家把自助游途中拍到的趣事美景心得窍门寄到本电视台。本台会在网上滚动播出,让大家参观投票,投票方式参见超女快男。同时也请广大旅游爱好者把自己旅游的小窍门和大家分享,征稿胜出者也有重奖。

录像和征稿大赛要搞得和奥运会一样,有很多类别。其中有特别为外国友人设立的《老外游中国》大类,下面包括很多小类,涉及老外在中国旅游的方方面面。项目的设立有指定项目和自由发挥项目。指定项目是组委会自己能想到的,比方说《最有用的中文》,《如何挑选旅馆》,《如何找厕所》等等。自由发挥项目是为观众的创造力留下空间,比如我记得有网友说他的一个外国朋友第一次吃四川火锅就把汤给喝了,其后果可想而知。这个归不到任何预设类别,但是却可以是“最搞笑的”,“最丢人的”。通过这个节目,也可以记录下老外和中国人民的互动,体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项目结束后观众的反馈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他们可以反映中国作为一个旅游大国,还有那些不足,尤其是政府的官办经济能使得上劲的地方。我能想到的一点就是旅游沿途的油站、厕所、餐馆、旅社都有什么不足。好的要使劲曝光,让良币淘汰劣币;不足的地方当地政府看到市场有需要也能投入建设。这可以有旅社经济、厕所经济等等。

然后作为当初谈妥的条件,电视台要向对外文宣部门无偿转让观众的反馈。再由国家旅游局出面整理后放到专门的网站上,例如《如何在天安门广场上找厕所》,《最受外国旅游者推崇的烤鸭店》,《十分钟教会你用筷子》等等。网站要有部分搞成开放式的论坛,让老外们能够交流切磋。其实这个对于中国的消费者也是需要的,只不过老外能用中文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只能搞内外两个网站了。

奖品也有讲究,要是高档的旅游专用器材。我能想到的就是北斗导航系统。如果我是厂家的话,我会提供终身保修,并对持有者提供终身免费升级。当然这是假设奖品量不多,量多就两说了。这样的好处是,为中国产品打了广告。如果这个产品确实好,老外回国后还会把它借给其他要到中国来旅游的亲朋好友。产品升级后,以前的老款厂家也不要回收,让老外子子孙孙传下去。产品记得要做得特皮实,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北斗最适合穷山恶水孤立无援的地方用。这也是为Made in China 的科技含量高做宣传。

中国时时刻刻都在搞基建,基础设施变化大。所以这个《游中国》节目可以每隔几年搞一次。如果真的有利润的话,也不用文宣部门招呼,自动就滚动下去了。作为文宣部门我只是出点子,然后整理资料,可以不改动现有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也不用花多少钱。项目的立项有电视台做前期调研:如果市场有需要就做,不需要就停,避免了计划经济下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见效快,容易炒作。最重要的是通过补建缺失的基础设施带动了内需,通过宣传好的餐馆油站旅馆,促进了服务业,加快了淘汰伪劣商家。同时把对内对外统一了起来,不是为了文宣去刻意花钱结交外国人,而是以我为主,通过服务好中国游客顺带方便了外国游客,符合“内外一体,不卑不亢”的原则。

在对外介绍旅游资源的时候,不需要自己专门制作广告。买断BBC《美丽中国》的某些片断即可。甚至不需买断,只是帮助BBC在海外市场推销《美丽中国》即可。还是那句思路,“用生意养文宣”。刚刚看到简单飞翔的帖子:看《美丽中国》散记。我觉得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宣模式,首先了解外部世界需要什么(市场),然后通过合作展现真实的中国,通过工作人员展现中国人的素质,减少偏见和误解(民间外交)。

前面提及的录像也要搞开源工程,让网友自由下载传播,帖到YouTube上。也可以做一个精华集锦,自己主动帖到YouTube上让网友寻根溯源到国家旅游局的网站上。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一个《最感动我的中国》的节目,例如可以有人把[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fNn_V4EC9wQ&feature=related# ]西单女孩翻唱《天使的翅膀》[/URL]这个视频放上去。电视台如果有心的话,可以接着炒作,发起《寻找西单女孩》的活动,找到后跟踪报道。如果她最终成名了,这就是一个“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觉得在中国存在着很多的可能。就像YouTube上这个网友说的那样:

lixuanlin (1 hour ago)

有多少人,多少个梦想,来到北京。在追逐自己的梦!这样的音乐人 不知还有多少!曾经的我也有着一份音乐梦想!看着他心中满是感慨 ,感动,感伤!在这祝他梦想成真!为了他的音乐梦想!加油~!支 持你~!

这个段子如果是老外发掘了最好。如果是中国人发掘了,翻译成外文也可以用。要相信人性有相同之处,一定要倾听人民的声音,触摸到人心底最温柔最美好的那部分。

这个想法是否具有操作性,还要看大家的意见。即使这个点子有漏洞无法操作,但是我想我的思路已经很清楚了:要展示“真实的中国”,要真的发掘满足人们的需要,要借助市场的力量提高效率。要“内外一体,中西合璧,润物细无声”。

先写到这里吧。

关键词(Tags): #心理战#新闻宣传#对外文宣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上wiki搜了一下,发现还是有不少资料的

外链出处

特别是External Links,有很多好东西。

有一个link是关于白求恩的posters,TG以前搞宣传弄的,很有意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新华社力量有限

这个事情,应该有个国务院办公室统一来办,协调各方面资源。

作为新华社,可以考虑成立一个文化基金,对国内一些有才华的创造者/创造者团体进行资金支持。再利用新华社的海外发行优势,将这些成品发行到海外去。制约中国产生杰出作品的,不是中国人才华不够,水平不高,是一些外部因素和资本的限制。新华社如果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并提供初始资金和发行的畅通渠道,也许几年后还能拿回一些收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呵呵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新华社也是可以的

既然中国要以“另外一种发展道路”的面目示人。...要理直气壮。那新华社也可以理直气壮啊.

家园 支持逐水而行。子曰,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很难想象说出污辱性语言的人是理智地看待现象、分析问题

家园 培育文体明星,输出武术教练

根据我在德国的经历,对于普通德国人来说,最出名的中国人是毛,李小龙,成龙,现在逐渐有些人知道李连杰.前些年杨晨也有点名气,现在姚明的名气也挺响.所以我们在影视方面应该主攻动作武打,张巩章什么的没用.在体育方面主攻影响比较大的球类项目.可惜不争气的足协啊.

另外外国人对教头可言听计从,国家应该鼓励派出传播中国文化的武术教练.

家园 花,风风火火送通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原创】关系万千重—资金的支持

接上文:

【1】王道还是诡道?

【2】关系万千重 — 第一个案例

【3】关系万千重 — 第二个案例

接着聊。前面已经有网友谈到要用基金会的方式支持文宣事业。我不习惯宏大叙事,就单谈一个问题:如何巩固扩大已有的成果?一个具体的例子,如何从资金上帮助西西河这样的网站?

一个思路是直接出钱收编。但是如果网站创办者想要保持独立中立的姿态呢?就算他接受收编,那是不是网管就要接着入驻,以后有什么突发事件也要接受文宣部门的指示?“反动文章”的比例超过多少我就得向上级汇报?

另一个思路就是暗中支持。在这里我推荐三篇文章。第一篇是颜子网友的大作:【原创】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这篇文章专讲新加坡政府是如何通过门面公司运作政府资金的。按照他们的思路和经验,文宣部门不宜直接出面,可以以文化部的名义建立基金。然后再设立这个基金的基金,甚至是基金的基金的基金。通过这些子基金和孙基金来支持类似于西西河这样的网站。具体操作上手段要干净,要弄得象投资生意一样:“我投资西西河不是要搞第五纵队搞文宣,我看重的是西西河的点击率。请看我和西西河签的合同,都是纯生意的--如果上市我的投资要换成多少原始股;广告收入如何分成;我如何帮助西西河扩大影响,拉国内外广告商的赞助,等等”。

第二篇文章是一些报道,只要放狗搜“CIA Venture Capitalist”就行了。没错,伟大的中央情报局有自己的风险投资基金, IQT。建议文宣部门都去看一看,人家打的是“反恐”大旗,基本思路就是投资一些发展反恐用得上的高新科技的小公司。成果出来了之后政府采购,公司被其他大公司收购了基金就分享巨额利润。我们的文宣部门可以通过文化部的基金以“推广文化产品”的名义支持促进中外交流的网站和公司。这个和孔子学院不同的是,孔子学院是政府主办,是国企,容易引起戒心并且不自负盈亏。而通过风投基金操作,就是市场导向:我也不知道西西河好还是东东河强。两方都投钱,西方不亮东方亮。如果有好的文化产品出来了,基金也可以牵头购买你。比方说王外马甲的《中国骑兵》是正面宣传土共的。出书做促销的时候,文化部可以用自己的渠道在暗地里帮忙。

第三篇文章是西西河友老马丁的大作:《风帆时代的英国海军为啥这么成功?》。这个涉及的是对国企的监管问题,同样也对监管风投基金的投资对象有启示。我只需要把各个小节标题列一下大伙儿就明白了:

(二)监管和激励

(三)英国人海上无敌

(四)怯战和私肥

(五) 有效率的工资制度

(六)间接监管制度

(七)间接监管制度 续1

(八)间接监管制度 续2

(九)间接监管制度 续完

这个风投基金的运作和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例子:如果我今天砸了一百万美金到西西河,我如何保证网站创办者明天不会携款潜逃到夏威夷泡妹妹?就我所知的一个例子,一个在得克萨斯的人接受了风投基金,为了接受监管,就必须迁居到基金所在的城市土狼屯,方便就近管理。国内的基金如何监管远在美国的西西河?

我其实在两年前就开始想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没找到一个可行性强的方案。现举例如下。CIA 的风投基金投资成功与否很容易衡量

1.有没有好的产品开发出来;

2.是否被大公司看上收购了。

那么西西河的产品是什么,如何量化定义“好”的产品?第二条完全不适用,我作为文宣部门最怕的就是西西河被外国组织收购了。不过这也体现了间接操作的好处:就算铁手中了美人计投敌了,商业合同摆在那里,虽然丢失了一个舆论宣传阵地,我至少还能连本带利收回投资。但是一个连CIA也没解决好的问题就是基金管理人如何考核成绩?也许陈经提的建议可以一用,就是看我投资的对象是否确实做大了:

设立一个民间网络宣传奖,硬数据评奖[陈经 于:2009-02-05 08:57:29

比如可以对外国著名网络媒体如youtube上的,给直接间接提升中国影响力的视频评奖,标准:

1. 点击率

2. 影响扩散率,外链数,传统媒体转载等

3. 直接正面宣传中国,揭穿对中国的抹黑,揭穿西方虚伪鼓吹中国价值观的都行。

内容重要性,正面提升效果由专家估计,评估过程就大炒一通。

但是要保证网站的独立性和创造活力,政府的基金会就不能直接插手。不直接插手是“王道”,因为网站还是独立的,能够及时反馈出民心民意。是的,我的确出钱支持了,可是网站做得不好,我也会撤资的。所以网站自身的生命力保证了即使我被揭穿也可以理直气壮,这就是所谓的阳谋。直接插手了,甚至让五毛党入驻了,这个网站的原创生命力就没了,反正我是不愿意到“中宣部下属西西河网站”上发帖晃悠的。

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我“间接”得如此彻底,以至于铁手除了生意上要受合同制约之外,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网站了,那我怎么办?凉拌。如果天下之大找不到一个为中国说话的网站,按照茅叫兽的说法,政府也该反省了。但这不是说我就完全撒手不管,一切奥妙都在合同的制定上。如何把合同制定得既能对我有利,又能保证网站的独立性和活力,还能保证网站创办者有动力把网站继续搞好,老马丁的文章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示。但其中细节我也没有彻底想清过,只好交给国内的专家教授了。不是要“制度创新”吗,不是要“头脑风暴”吗?这就是一个题目:如何通过风投基金暗中扶持对中国有利的文化事业?

我能想到政府方面的问责制就是,负责挑选扶持投资对象的政府官员和专家教授都要签字,要年年打分评估。扶持对象的performance要和相关人员奖金挂钩,挂钩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五年是个不错的时间。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这就是一个可以向国家要钱的项目。这个项目搞定了,国外国内都能用。自己有政绩,学校智库也可以分一杯羹。我的观点就是“政府要力争做那只幕后的黑手”,通过间接调控给政策来引导文化事业的发展。

大家会问,这样是否变成了帮助政府以更巧妙的手段操纵舆论?是不是说反正大家都操纵,中国也有样学样?我说王道与诡道只有一线之差,全看操作:如果政府给了这些网站足够的自由,那么这些网站就能成为民心民意的反映;如果政府坚持了“只要网站不再反映民心(点击率等硬指标下降到某种程度),我就坚决撤资”,那这就是王道。如果政府坚持只支持那些为自己说话的网站,那这就是诡道。要想办法给出一个衡量网站是否真的反映了民意的指标出来,政府依据此指标行事就是被人戳穿了也没什么道德问题:要阳谋不要阴谋。

匆匆成文,不妥之处肯定很多。大家使劲批评,我接着改。

关键词(Tags): #心理战#新闻宣传#对外文宣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支持一把花!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