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奥巴马、中国与保护主义 -- 晨枫
从克林顿竞选的时候开始,中国议题就是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门议题之一。但在奥巴马对麦凯恩的竞选中,中国议题出人意料地低调,但这不等于中国在奥巴马的政策中就不重要。奥巴马在和胡锦涛的电话中表示,当今世界上没有比美中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此言应该不虚。
奥巴马的中国政策无非包括三部分:经济,政治,军事。随着台海局势的缓解,近期中美在军事上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性不大。这不妨碍中美各自的悄悄用劲,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会继续甚至加速,美国的军事资源向亚太转移也将继续甚至加速。但这不会是奥巴马的中国政策的重点。
在政治上,奥巴马委任了强势的希拉里担任国务卿,这一方面是整合民主党内前反对派的举措,另一方面也是借用了希拉里在美国内外的人脉。希拉里作为强势的总统夫人或许参与过很多幕后决策,作为参议员对外交和安全事务也有深入的了解,但她实际上没有在外交第一线实干过,常在河边走和到中流击水毕竟是两回事。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最要紧的是,奥巴马任命了一个强势的国务卿,实际上是把外交大政交给希拉里了,自己好集中精力对付国内问题。
执掌外交大权的希拉里对中国的态度不好说。她第一次出访中国是作为总统夫人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会议期间,她坚持不同中国官方有任何接触,这和克林顿当政初期的做法是一致的。此后她就没有独立的对华态度的机会了,除了在当参议员和与奥巴马竞争民主党总统提名人初选时的空洞言论。由于美国目前的相对弱势和布什时代的外交劣迹,奥巴马时代的基本外交方向应该是合作而不是对抗,美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加速经济恢复。
但美国对华政策的大权或许掌握在财政部和商业部手里,而不是国务院。奥巴马政府的当前要务是拯救经济,按照美国新总统对华态度先冷后热的惯例,现在也不是和中国在政治上拉关系的时候,但政冷不等于经不热,美国太需要中国在经济上的帮助了。
当前美国经济上有几个大问题:1、稳定金融,2、恢复生产和消费,3、拉动人民的信心和重建未来发展的基础。
奥巴马的大规模经济激励计划用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然后指望恢复起来的经济产生更多的税收可以还债。这个思路不新鲜,但问题是眼下要借到钱,这才谈得上以后还债的问题。
中国持有和还在继续购买的美国债卷是美国金融恢复稳定的支柱之一。奥巴马的大规模经济激励计划是要有人买单的,美国国内的金融资本在大萧条中已经受到惨重打击,要是有这个能力买单,也就不用政府救援了。否则自己为自己的救援买单,岂不瞎折腾?美联储出面是玩火,这是用美元的信用来买单。在美国经济强势上升的时候,美元的信用不是一个问题;当美国经济在黑洞的边缘滑来滑去的时候,美元的信用就是非常脆弱的东西。用美元的信用买单,玩好了可以打一个时间差,玩遭了就是灭顶之灾。只有来自体系之外的资金买单,才能真正达到稳定金融的目的。眼下环望世界,也只有中国还有能力继续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了。和中国在经济上搞对抗,即使中国不抛售美国债卷,也有充足的理由停止购买新的美国债卷,这就够美国受的。
恢复生产和消费与恢复信心和重建发展基础是一个短期和长期的问题,在《奥巴马与新新政》里已经说得很多了。简单来说,在短期里用大规模基建拉动,在长期里从新能源、环保和节能汽车等科技业重建产业支点。
然而,捱不过短期是没有长期可谈的,而短期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就业,保护主义抬头就不奇怪了。果然,美国众院已经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政府的基建投资只能用于购买美国生产的物资和设备,雇用美国工人那就更不用说了。具体来说,基建所需的钢材和水泥只有在高于进口替代至少25%的时候,才可以用进口替代,参院还没有表决,但参院的议案走得更远,要将这个Buy America扩展到所有政府出资的经济激励开支中。欧洲、加拿大已经表示了严重不满,白宫还没有对国会的议案表态。
国会的保护主义不奇怪,有人指责,去年布什的减税本意是要刺激消费,结果消费全到中国产的电视机和韩国产的电冰箱里去了,并没有为美国制造工作机会。这其实是荒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消费,美国的零售业、物流业和相关产业更要萎缩。那也是就业,而且是当前美国最大的就业领域,从业人员远远超过制造业。
零售业和物流业的工资水平较低,这是事实。但强行提高低工资只能使全社会的消费成本提高,并不能提高消费能力。国会的如意算盘是大大增加较高工资的制造业就业,改善就业和收入结构。不过在基建中规定必须采购美国制造,除了大量增加成本外,并不能实际增加总体就业水平。基建物资和设备制造业的就业固然增加了,但高企的成本使基建规模受到限制,拉动效应降低,其他领域的就业人数就要削减。这其实不是增加就业,而是把就业机会向少数领域转移。
保护主义只能维持经济的低水平发展,不能产生可持续的高速发展。长期的保护主义扼杀经济活力,这在法国等保护主义盛行的地方已经很明显了。但法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够大,还有一方面实行保护主义、一方面钻自由贸易空子的机会,所以还能挺到现在。美国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要是美国实行保护主义,除去“正常”的贸易报复,欧洲和中国都在大力推行各自的经济激励计划,大量的政府投资制造了大量的商业机会,美国的保护主义很难不导致欧洲和中国的保护主义,受到损失的最后是美国,尤其是美国产业中尚且健康的部分。
美国需要保护的是夕阳产业,但夕阳产业之所以是夕阳产业,是因为成本效益已经不符合美国的经济层次。只要有经济活动存在,市场经济和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则总是适用的。依靠保护主义人为扶持的夕阳工业在美国经济恢复之后,将再次成为负担,短暂的复苏只能增加加速跌落的痛楚。再则,美国的夕阳产业经过这几十年的失血,已经很是老旧衰弱了,需要大量更新和升级。在这些行业大量投资自然可以在近期内拉动就业和生产,但远期的竞争力还是死胡同,这样的投资的是否明智很值得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私人不会向里面投资,政府投资也是肉包子打狗,但不增加投资,美国是否有能力提供必要的钢材和水泥都是一个大问号。
相反美国依然有一个健康的朝阳工业,甚至包括一些传统工业的企业,像卡特皮勒、杜邦,高技术的波音、通用电气、英特尔等更是世界领先的行业霸主。这些公司由于优秀的产品和技术在国际上依然主导市场,也因此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美国实行保护主义将严重损害尚且健康的朝阳工业,到头来保护了不该保护的,损害了应该保护的。
美国的保护主义还有两个招数,那就是关税和汇率。奥巴马在竞选时号称要废除北美自由贸易协议,随后又私下向加拿大打招呼,说这只是竞选语言,不必当真。奥巴马的竞选纲领中也抨击中国操纵汇率,新任财长在国会听证的时候也把这拿出来说事,但奥巴马随后又向中国打招呼,说这不是正式政策。人们除了对奥巴马的政治语言加以怀疑外,也容易看出,大选中讨巧的语言在现实政治中实行的困难。
关税和汇率都最终指向一个问题:自由贸易。在历史上,美国是自由贸易的得益者。外国廉价产品和强势美元人为地维持了美国的高消费水平,废除自由贸易或许意味着低收入工作岗位的增加,但代价是全社会生活成本的提高,实际消费能力相对降低。有钱人其实对这样的生活成本提高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受害的还是穷人。更应该指出的是,美国梦是美国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根本,美国梦的核心在于upward social mobility,低收入工作岗位在本质上是不能长期稳定存在的,有多少美国人愿意长期在车衣厂、玩具厂、制鞋厂、五金厂以最低工资(依然远高于连运输成本在内的中国成本)为生?新移民或许会,但这些人其实不是美国主流社会所关心的。
人民币汇率问题也是一样,美国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中国出口美国的物资中,生活资料居多,人民币升值更直接地影响美国人民的生活,但不能实质性地增加美国的就业机会。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出口受阻,中国的美元收入就降低,就减少购买美国债卷的能力,美国就降低稳定金融的能力,对美国一点好处也没有。正在英国访问的温家宝表示,中国未来会否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要视乎中国本身的需要及对外汇保值的要求,而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并表示可能动用部分外汇储备用于国内经济激励,不太隐晦地表示表示了对美国的反压力。
奥巴马以变革的口号当选,在奥巴马就职的那天,人们哼起了圣诞节歌曲O Come, All Ye Faithful,但把耶稣基督的名号换成了奥巴马。人们对他寄予厚望,尤其在经济领域,期盼奇迹快快出现。但奥巴马在只能在嘴上过瘾的自由贸易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迅速地将伸出去的拳头悄悄地缩回来后,人们不禁产生疑惑:变革的口惠何日才能实至?或许美国也到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地步了。饶是如此,索性挑明了也好,只是欢唱O Come, All Ye Faithful的人们要失望了。
搬个板凳前排细看。
----------------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他上台后一系列举措没有那啥救世主滴风范啊。说不定是先抑后扬,在打一盘很大滴麻将
现在向银行投入那么多钱,其实应该把它们国有化,把华尔街那些人变成公务员,加强管理。造汽车造鞋的也应该由变成政府雇员,稳定人心。
外汇储备对内需是没啥作用的,要激励只能是激励进口,采购外国商品
朝阳产业自身永远没有可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尤其是在美国的这些朝阳产业只是相对领先的时候。因为外国的企业基本可以在相同层次上竞争。美国的朝阳产业本身短期内已经不太乐观了。目前阶段,在大规模利用朝阳产行业带来的机会方面可能潜在收益更多,而不是朝阳产业本身。而这就需要社会总体上有更多的购买力。
不可能的,这就不是美国了。
但既然他这么对《金融时报》说了,就不会是空穴来风。
然后投资到国内。不过总的说来外汇应用的大头仍然是对外。
真国有化了才叫大祸临头了。没有活力没有动力的庞大的高薪阶层,政府要哭死。
然后政府就将人民币拿来国内投资。公司就到外面攻城略地。
那也是公司用人民币到外汇局购汇,然后基础货币减少;财政(政府)怎么可能用这笔钱?
老温那是瞎忽悠,外汇储备只能在外用,刺激什么经济。这和一帮人瞎忽悠用外汇储备设立股市平准基金(A股市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