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秋兴》之三 -- 九霄环珮

共:💬26 🌺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谢谢回复,花
家园 我赞同“自”表达一种语气

我赞同“自”表达一种语气,问题是杜甫这里表达的是什么语气。

主+自+谓----主体+性状,行为

因为其他主体没有这样的形状和行为,所以当前主体

可以加一自字。

这样理解的话,对于许多地方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下面这个例子呢: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此处长江能流动,别的水系也可以流动。

在实践中,自字仅仅强调语气,并不包含与其他主体比较的意图。

这一点对于理解某些诗词比较重要,如

花自飘零水自流

理解成

花在飘呀飘,水在流呀流

就胜过

花在飘自己的,水在流自己的。

我还是想探寻出杜甫在这里到底要表达什么语气,

如过尾句理解为“五陵那些人的衣是轻的,马是肥的”这么解释就显得太过于“客观描述了”,我觉得理解上还是要把“自”的意思给体现出来。

家园 日日好,

代入了时间、人物以及无奈。

“百处”大平淡。

还有一个版本作“尽日”。

家园 论平仄,江城兄是

独孤求败,呵呵

声语呢?声语,赶紧来和江城打个擂,我们好在旁边学几招!

家园 关于末联和“自”的一点想法,

1.对了,颔联的“还”和“故”这两个虚词体现的情绪。读来有没有一种百无聊赖的感觉?

2.同学少年指谁?杜甫想起了谁?是否也有时光流逝之叹?

杜甫年轻时代也曾漫游吴越齐赵,在洛阳遇李白,后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按老杜自己说那是一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日子。

3.为什么用“不贱”?只是因为避开陈词么?是否他当日想到的同学少年也并非显达呢?

4.秋兴三是由夔州转长安的过渡诗。秋兴四起笔便直陈长安了,三的末联在语意转折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5.“裘马轻肥”到底是个怎样的意象?

(1)南朝范云《赠张徐州谡诗》: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

还闻稚子说。有客欵柴扉。

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

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

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

....... (我颇怀疑老杜此句化用此诗,但意稍变)

(2)晋张华《轻薄篇》

《乐府解题》曰:“《轻薄篇》,言乘肥马、衣轻裘,驰逐经过为乐,与《少年行》同意。

(诗略。)

轻裘肥马素与少年同行同举。

(3)唐秦系《献薛仆射》

由来那敢议轻肥,散发行歌自采薇。

(后略。)

秦系与老杜应同时代人,天宝乱,避乱剡溪,注《老子》不出。“采薇”喻隐逸,则“轻肥”应比议政出世,还是比追寻显贵?

又如曹丕《善哉行》以“上山采薇”怀忧始,至“策我良马,被我轻裘”以亡忧终。

(4)白居易《秦中吟-轻肥》

(诗略)

白生于老杜之后,引其诗是为了了解“裘马轻肥”在古诗词中一般所代表的隐喻。此诗讽刺宦官的豪奢骄横。

6.“自”是什么语气?

无论“自”作动词、副词或代词,不管解作自然还是自己,在嘉木看来,最重要的意趣在“无关”。

比如,”花自飘零水自流”,和你看花人有何关系?如何惹起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来?--正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我自横刀向天笑”,与尔等无关!尔等贪生怕死,我只求仁得仁,尔等评说,我不care!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不管是长江还是别的河水,万古长流,和你人事变迁无关,人世变上几番,与长江何干?所以那种慨叹才更深刻,所谓子在川上见逝者如斯,可曾为人停留?

回到老杜的末联,结合“轻肥”所指代的各种可能,并将“自”和范云的“悉”字相比较,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

(1)同学少年的轻裘肥马与我不相关,他们追寻他们的功业,而我清贫着我的执守;

(2)同学少年的轻裘肥马与国难不相关,国事如此,他们只顾自己的豪奢享乐,置黎民百姓于何地?

(3)现在的生活和当年的年少轻狂不相关。逝去的便逝去,再不回来?

这些想法都很零碎,不成体系,也少论证。等二月底之后,再来好好品读九霄兄这组佳文。

家园 九霄兄和江城兄是行家,

嘉木在大伙儿的门外耍大刀而已呢。

大人谬赞。

家园 冒个泡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很高兴大伙儿来讨论

首先,有一个原则我很赞同嘉木,那就是解读古诗,诗人的生平事迹和语言的渊源是很重要的,这些背景是文本的根。

另外,我也赞同“自“有无关之意,但仅说“无关“似乎话还没有说尽。从“无关“可以导出好几种可能,嘉木列了一些,我再议议:

一是表现了一种淡然超脱吗?这个不太可能,杜甫的理念里面似乎没有多少道家的东西。

二是表现了一种顿悟吗?也不太可能,杜甫思想里面没有多少佛家的东西。

三是表现了一种万念俱灰吗?也不可能,杜甫至死都还在忧国忧民。

四是表现了要与朱门食肉者划清界限,并表示愤慨、讥讽、或责备吗?也不大可能,杜甫诗歌温柔敦厚,很少攻击别人。

五是表现了对过去朋友自顾自吃肉不分给他一杯羹的不平、艳羡吗?这个太小看杜甫了,更不大可能。

六是表现了一种落寞?我比较倾向于这一点,因为整组诗给我感觉主要是因秋而兴起来的伤感。秋乃天气之变,万物凋零,一片萧瑟,诗人因此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的诸多变故,再进一步联想到国家的诸多变故,对自己和国家的不幸都表达了伤感,伤感之中还有怀念。 但是,这样讲起来,我总觉得还不够透,对尾句总觉得还没有完全解码,再说吧。

另外,我对尾联还有以下疑问:

1 第七句和第八句之间的关系是承接还是并列,也就是说,同学少年和五陵衣马指的是一拨人还是两拨人。

2 尾句和第四篇到底是什么样的承接关系。

最后,我觉得同学少年和李白关系不太大,因为杜甫遇见李白的时候,李白年纪不小了,可能有四十岁左右?

家园 关于尾联有了一些新想法,感觉更合适一些。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同学少年,意思是少年时的同学。不贱,即不再贫贱了。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这些都是豪门之家所居之地。《论语》有:“乘肥马、衣轻裘”。尾联表达了诗人的落寞,但透彻地理解需要深入此诗整体的章法。而对此诗章法的把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的含义。

自,笔者倾向于理解为“依旧”,与上文中“还”、“故”相近。作为参照,“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中的“自”可作为另一个比较肯定地解释为“依旧”的例子。“自”的字义对于尾联的理解关系很大。当解释为“依旧”时,尾句表达了某种“世道不变”的意味——尽管五陵豪门宅第的主人可能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却是没有改变的,即“轻衣肥马”以点带面形容的状况。

如果说“五陵裘马自轻肥”说的是一种“不变”,则“同学少年多不贱”说了某种变化——少年同学不再贫贱了,好比是原来都是一个穷山沟出来的,别的人现在都飞黄腾达了,就剩下自己还是原来的老面貌,此中落寞的滋味也是不难体会的。这样看来,尾联两句的句法模式和“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是十分相似的,都在两句分别的“变”与“不变”之间形成张力。

再回过头来看颈联,字面意思是诗人在仕途的失败,但言外之意是世道的变化——不再是匡衡、刘向所处的世道。从“变”这个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颈联带有一种“不该变而变”的意味;再看颔联,则可以体会出一种“该变却未变”的意味。渔人本当离去的却未离去;燕子本当绝迹的却依然飞飞。颔联影射作者本当离开客居之地而未去,同时也形成了“该变却未变”的张力。诗人进谏忠言本当象匡衡那样获得功名,现实当中却事与愿违,刘向的典故反映的也是这个意味。这就是一种“不该变(所谓仁政)而遭到改变”的内涵,同样具有两种对立的意念形成的张力。

这首诗在极具张力的结构中渗透出诗人异乎寻常的落寞。这,就是本首诗章法上的宏旨!在八首诗的上下文中进一步分析看待这首诗的结构将在后文专门阐述。

家园 先花,占个坐。
家园 这两句把我整得够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