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埃以关系变迁看真和平换真土地过程(一) -- 正版松鼠妖

共:💬117 🌺9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埃以关系变迁看真和平换真土地过程(一)

从埃以关系变迁看真和平换真土地过程--兼答诸位网友

汇总回答各位的东西

从埃以关系变迁看真和平换真土地过程

--兼答诸位

说明:本文立论基础为周恩来总理劝诫巴解组织领导的三个基本点:1,放弃“把以色列赶入大海”的口号;2,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以色列内部爱好和平的力量;3,放弃劫持客机暗杀平民等恐怖主义手段。

名词:西巴勒斯坦:包括如今以色列地区和黎巴嫩南部上加利利地区

大巴勒斯坦:包括如今以色列、约旦全部、黎巴嫩一部、叙利亚一部

背景介绍:

一,1882年以前的巴勒斯坦地区

巴勒斯坦地区地处亚非交界之处,是强权称霸东地中海地区的必经之路,历来是四战之地,从上古时期就有埃及法老和赫梯帝国在此交战,后来的马其顿人、罗马人、欧洲十字军、阿拉伯人乃至蒙古人都在此征战,当地居民也因此一次次的卷入各种战事之中,被各个历史时期的强权当作棋子,有个历史学家对此有精辟的总结“如果你执意要居住在十字路口,那么不断的被车辆碾压是你必然的命运”。

欧洲人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他们可以绕过陆桥直接与东亚贸易,此地的重要性才有所下降,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东地中海地区以后,这个地区逐渐平静,随着贸易中心的远离和环境的恶化,这里也逐渐荒凉起来。根据1845年普鲁士领事的记载,三教圣地耶路撒冷仅有人口16410,其中犹太人7120,穆斯林5000,基督徒3390,土耳其士兵800,100个欧洲人。1867年,马克吐温访问这里,曾不无感慨地写道:“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中,我以为,它应是首屈一指。那里寸草不生,色彩单调,地形不美。谷地是难看的沙漠,沙漠周围是一些荏弱的植物……这是一块没有希望的、令人沉闷的伤心的土地。”

从1870年代开始,才逐渐有亚洲、欧洲的少量犹太人进入这一地区,加入本地的犹太教团,在罗斯柴尔德的资助下尝试开办农业学校和种植园,这一尝试并不能说是成功的,后续的人员也是零散的。1882年以后,欧洲尤其是东欧俄国的反犹浪潮开始兴起,移民至此的犹太人才多了一些,但由于开垦荒地的体力劳动十分艰苦,犹太人更多的是转入城市成为小手工业者和管理种植园的代理人,但是总的而言,称西巴勒斯坦地区为荒地是不能算错的,1893年奥斯曼帝国的统计,在西巴勒斯坦的非犹太人总共92,300人,其中阿拉伯人55,827人,犹太人59,431人;后来估算阿拉伯人中有70%为穆斯林,30%是基督徒。【这里出现了2个容易混淆的数字,一个是1882年,巴勒斯坦地区有30万阿拉伯人5.5万犹太人,另一个是1905年估算该地有70万阿拉伯人5.5万犹太人,这里肯定是大巴勒斯坦地区的数字,而不是西巴勒斯坦地区的数字,因为1922年英国划出约旦后的人口统计数字:总数约75.7w,穆斯林59.1,基督徒7.9,德鲁兹派0.7,犹太人8.4万,没理由经过17年发展和移民,该地的阿拉伯人口还减少了。】

二,1882-1948年

1882年到1905年期间,欧洲犹太人面对反犹浪潮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1905年的犹太人大会上否决了“乌干达方案”确立了回归巴勒斯坦为纲领。于是欧洲大批犹太人移民此地,由于这些犹太人基本是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的混合,他们提出了劳动建国的纲领。与同时期在欧洲活动的犹太人大会的领导人的纲领并不相同。

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1919年的“费萨尔-维茨曼协议”都没有提到要建立独立的犹太国,而是民族家园,这是一个设想中半自治的地区,类似现代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或者民族自治地区一样的东西,这种纲领比较清楚的表明了犹太人大会的领导人和巴勒斯坦当地的犹太社会主义运动纲领的分歧。

至于谈到面对本地阿拉伯人的态度,犹太定居者以社会主义思维设想,教育将会洗去阿拉伯农民脸上仇恨的表情。如果积极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阿拉伯知识分子不同意这种设想,那只不过因为他们是非无产阶级,通过血缘关系与统治阶级千丝万缕地联在一起。社会主义理论的经验特征使犹太领导人看不到这种可能性:教育不会驱散一个文盲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憎恨,只会使他更有力地表达这种憎恨。

从1920年开始,当地阿拉伯穆斯林开始和犹太定居者发生冲突,并在1936-1939达到高潮,如此的现状,使得英国托管当局和犹太组织都认为,把西巴勒斯坦地区分治成2个民族国家可能是一个看上去可行的方案,于是在2战后各个殖民地人民包括其他阿拉伯国家纷纷独立的年代里,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181号决议,同意阿以分治。这个用个比方来说就是,如果魁北克真的能从加拿大联邦里独立,那么阿尔伯他省动心思是很自然的。

在分治以前,犹太人大约拥有7%的土地,阿拉伯人拥有27%,其他是公有土地。

分治方案如下:

    领土面积(平方公里) 领土比例

     阿拉伯国 11,000 40.7%

     犹太国 15,850 58.7%

     耶路撒冷特区 158 0.6%

     总计 27,008 100%

    区内人口总数 阿拉伯人 所占比例 犹太人 所占比例

     阿拉伯国 828,000 818,000 98.8% 10,000 1.2%

     犹太国 937,000 438,000 46.7% 499,000 53.3%

   耶路撒冷特区 205,000 105,000 51.2% 100,000 48.8%

     合计 1,970,000 1,361,000 69% 609,000 31%

现在做一个简单的计算,犹太人土地占有是 15850*53.3%=8448,阿拉伯人土地占有是11000*98.8% + 15850*46.7%=10868+7402=18270

合计就是 31%的犹太人按人头分到了8448/27000=32% 的土地,69%的阿拉伯人按人头分到了18270/27000=68% 的土地

如果181号决议能够和平执行的话,这是阿拉伯人按人口拿到土地的最公平的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如果犹太国是民选代议制政府的话,以阿拉伯人48%的人口比率和高人口增长率来看,那将是一个从强有力的少数派迅速变为多数派并最终实际控制犹太国的过程。可惜命运女神从来不给第二次机会的。

正题:埃以关系变迁 待续


本帖一共被 8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怎么还没有谈到埃及啊:)

沙发

家园 继续花,

总算得了一个通宝,很久没见过了。

家园 从埃以关系变迁看真和平换真土地过程(二)

主题:埃及以色列关系的变迁 1948-2008

1948年,第一中东战争

1948年,阿以分治方案中规定可以独立建国的日子到了,这个分治方案并没有得到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赞成,反而被所有人批评,但是当时担任犹太工总领导人的本古里安意识到,这个方案虽然不好,但这是自有犹太复国主义以来,唯一允许以色列独立建国的机会,他力排众议,劝说所有犹太党派同意这个方案,并于1948年宣布独立。

当时,以色列周边有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他们不但不同意181号决议,还对西巴勒斯坦的领土有野心。他们在以色列建国之时便宣布“圣战”,开始进攻以色列。阿拉伯的埃及、黎巴嫩及叙利亚三国军队分别从南、北方向压迫和牵制以军,伊拉克军队和阿拉伯军团互相协同渡过约旦河,进攻海法。

5月,其中进攻以色列的埃军共2个旅,7,000--1万人。其中包括装备有“谢尔曼”式坦克的装甲部队、 5个步兵营、 1个机枪连、1个炮兵团。另外,还有 15架战斗机实施直接航空火力支援。其部署和目标是:以 1个加强旅沿海岸公路推进,占领特拉维夫;另1个旅进攻内陆,占领耶路撒冷。 2个旅的进攻都按预定方向发展,未出现所说的埃军作战能力低于以军的情况。

【具体战斗过程懒得写了,与主题无关,有兴趣的请去战研看《中东战争全史》】

经过艰苦的战斗和期间几次联合国要求的停火时期(双方都利用这个时期加强武装,改善部署)。最终,以色列勉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生存下来,但是周边各个战略要点依然被阿拉伯军控制,此时埃及控制西奈和加沙,约旦控制耶路撒冷老城和周边高地,叙利亚控制戈兰高地。

在这个时候,埃及根本不考虑以色列是否有生存权利,他觉得可以联合其他阿拉伯军事大国,在下一次战争中轻松击败以色列,于是埃及在1953年开始,封锁了蒂郎海峡,切断了以色列在红海的唯一出口。在这个时候,所谓土地换和平,是影子都没有的事情。

1956年,第2次中东战争

1952年,纳赛尔通过政变上台以后,埃及从亲英美,逐渐转变为亲苏联东欧,并且开始从捷克进口武器。1956年,纳赛尔在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同时,宣布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样,就等于是向英法同时发出了战争信号。与此同时,以色列决心加入英法,打破埃及对它的封锁。这样在1956年10月底,第2次中东战争开始了。

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军队按计划占领了半个西奈和加沙地带,攻击并逐退了埃及在该地区部署的3个师【第3步兵师、第8巴勒斯坦师、第4装甲师】,大约3万部队。

由于美国和苏联不支持英法的行动,这次作战以英法灰溜溜撤退而宣告结束,以色列也撤出了西奈和加沙。

在1957年,完成了最终停战。战略态势如下:

以色列撤离了西奈半岛,但却达到了战争目的,亚喀巴的航行不再受阻,由于联合国部队驻扎在沙姆沙伊赫和西奈半岛的停战地区,埃及的袭击部队不能再潜入以色列境内。

埃及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了,但它实现运河国有化和使以军撤离西奈半岛的政治目的达到了。

在这个时候,埃及以色列依然是敌对关系,埃及依然以消灭以色列为目的,但由于以色列的战争胜利,以色列不但进一步巩固了生存,还打破了南部的封锁,UN维和部队也暂时保障了以色列南部地区的安全。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待续。

家园 花,这么算领土比例不合适吧

难道犹太国中弱式的阿拉伯人真能按'人

口比例'拿土地?

虽说犹太国分到大片沙漠,真正有用土地

比例没那么高,但是怎么算,土地分布还

是对当地阿拉伯人不公平的。

后来其他阿拉伯国家驱逐了当地犹太人是

不公平的,但这并不能给以色列赶走当地

阿拉伯人以正当理由。

以色列后来的到加沙和西岸地区开定居点

更是不对。

家园 周总理强调

外链出处

1969年,阿拉法特出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于1970年8月访华,周总理与他进行了长时间会谈。在此前后,巴解第二号人物阿布·杰哈德和巴解组织高级代表团也多次访华,周总理均拨冗接见。周总理强调,中国坚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首先要依靠自己,同时要依靠周围国家的人民,还要争取犹太劳动人民的支持;巴勒斯坦的斗争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符合巴勒斯坦情况的正确斗争路线和策略,强烈反对巴解一些组织热衷于搞劫持飞机、暗杀等恐怖活动,反对“把以色列扔到大海里”的口号;介绍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强调坚持长期斗争的重要性,要经得起挫折和失败,要有坚强的自信;要加强团结,共同对敌,做好三层统一战线,第一是巴勒斯坦内部的统一战线;第二是阿拉伯各国人民的统一战线;第三是反对美以侵略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统一战线。周总理反反复复地向巴解领导人讲述这些观点,有的是彻夜长谈,有的是连续会谈,花费了大量心血和时间。中国不仅在政治上、道义上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并给予经济和军事援助,接受巴勒斯坦学员来华学习。

家园 从埃以关系变迁看真和平换真土地过程(三)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

在阿拉伯的官方宣传里,1956年的苏伊士战争是一次胜利,民间反英反法反以的热情很高,纳赛尔成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英雄,这也促成了1958年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不过1961年叙利亚又退出了。但两国依然有紧密的军事联系。与此同时,苏联完成了战后的重建,并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开始介入中东地区,开始大规模军事援助阿拉伯国家。在这种气氛下,埃及决定开始战略进攻态势,不但积极援助从约旦叙利亚出发渗透进攻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游击队,还加强了正规军事部署,准备进攻以色列。

以色列这个时候,刚刚恢复与欧洲和美国的关系,出于能够对抗苏联渗透的目标,以军得以被允许购买了较为新式英美军事装备,但是当时中立的观察家是这么评论它的“艾希科尔总理笨拙的风格在以色列制造出一种犹豫不决和虚弱的气氛,掩饰了政治和军事领导们实际上的活力和果决。但是,还有一种比领导风格更深刻的实质性问题。1965年开始的经济衰退,到1966年底已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危机。到1967年春仍无好转的迹象。向外移民的人数增加,人们的情绪低落。正像五十年代初一样,经济危机又伴随着在以色列国内开展的越来越多的破坏和恐怖行动。1966年2月大马士革政变以来受到叙利亚保护的法塔赫运动,虽然还没有威胁到以色列的安全,但却给以色列人带来了不安全感。公众开始对政府失去信心。这样,政治危机又加剧了经济和军事压力,普遍的压抑逐渐代替了曾经是公众生活象征的积极活力。 ”

在埃及相对低估了以色列的情况下,纳赛尔决定开始发出战争信号,5月15日,埃及向西奈增兵,并命令联合国维和部队撤出西奈,5月22日,埃及宣布封锁蒂郎海峡。在此情况下,以色列决定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以航空兵为先导攻击,陆军进攻了西奈、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这是一次辉煌的胜利,6天之内,以色列军队摧毁了用新式苏制武器武装的埃及叙利亚军队,完全改善了周边的战略态势。

以下引述以色列人自己的评论:

以色列在1967年战争前处于岌岌可危的军事境地,因为以色列缺乏展开部队的战略纵深(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不得不在敌方领土上展开)。埃及人在1948年占领的加沙地带就象一把匕首,直指以色列南部和沿海一线人口集中的主要城镇;耶路撒冷被分割,约旦士兵或当地的约旦人经常使用各种遗留下来的武器在该城中心制造枪击事件。约旦部队只要从沿着通往耶路撒冷主要街道的地区推进约500码,就能切断通向以色列首都的主动脉。驻守在卡勒基利亚上方山头上的约旦部队,瞰制着居民约占以色列人口40%的特拉维夫和它的卫星城市;而驻守图勒卡尔姆的部队,则能监视10英里外的滨海城市尼塔尼亚。他们完全明白,只要他们用装甲兵突过这一短短的距离,便能在以色列国的细腰地带把它切成两段。在戈兰高地的叙利亚部队则瞰制着约旦河谷的以色列村庄,并且多年来不断地对他们进行火力骚扰。

1967年以后,以色列的所有人口集中地区现在都已远离埃及军队,约有150英里宽的一条沙漠屏障把以色列同苏伊士运河隔开,而沙漠地本身是不能用通常的面积来衡量的自然屏障。现在受到战争影响的不是以色列的城市,而是沿苏伊士运河的埃及城市——塞得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其总人口约超过75万。一个想要进攻以色列的埃及司令官现在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不仅是要计划如何渡过苏伊士运河,而且是要计划如何穿过西奈沙漠地实施重大的进攻战。这样,在以色列人看来,埃及人只要真正经过深思熟虑,就不会在这条新战线上再次开战。

  约旦前线也获得了同样有利的态势。耶路撒冷圣城现在统一了,而且远远脱离了约旦的炮火威胁。在过去的20年内,该城曾两次遭到约旦炮兵的无情轰击。实施反攻的约旦军队,现在已不能在耶路撒冷或在其接近路上仅前进几百码就可有所收获,或是仅仅前进10英里就能把以色列截为两段,他们现在不得不发动一场横渡约旦河的大规模进攻战,尔后越过约有40英里的便于防御的山岳地带,横跨朱迪亚沙漠,发展进攻。甚至在叙利亚前线,以军也有了不管多么有限却是有一定深度的纵深,这使得加利利北部村庄的生活稍为安定,并解除了村民们对连续炮击的恐惧,他们不用再在掩蔽部里抚育孩子了。

  这样,以色列总参谋部现在有了选择权:或者在战争迫在眉随时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或者用另一个办法先让敌人进攻——这就使敌人在国际上增加了政治上的不利条件,尔后利用西奈沙漠提供的纵深来实施机动,集结和反攻;此外,从埃及机场到以色列人口中心的距离大大增加了,现在以色列可获得的电子警报时间已有大约16分钟,而不再是六天战争之前的4分钟了。这种战略态势是使以色列政府和领导人确信下列观点的一个主要因素,即几乎不存在再次向以色列发动大战的危险性了。

  但是,在讨论这些战略有利条件时,以色列没有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埃及人占据的西奈半岛,对以色列军队来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警报因素:埃及部队渡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奈的行动,肯定会给以色列敲响警钟并使它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动员。这种情况曾多次尤其是在1967年发生过。然而六天战争后,沿苏伊士运河出现了彼此面对面的局势。由于大量埃军经常驻扎在河对岸,几乎与以军直接接触,因此使消除了这一非常重要的警报因素,它使得沿苏伊士运河集中的阿拉伯军队能以他们现有的部署在最短时间内实施进攻。

引述完毕。

埃及方面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以至于纳赛尔不敢正视以军的战斗力,在2007年解密的纳赛尔和约旦国王的电话录音中,纳赛尔电话里再三强调一定要对外宣传说有英美军队参战。阿拉伯民众在头一天还在为埃及击落23架以军飞机虚假战报而狂欢,但是接着就要在街头面对从西奈逃回来的败军,这个巨大的反差也使他们认定一定是有美军在后面帮忙,从此美国就彻底成了以色列小魔鬼后面的大魔鬼。

六天战争以后,以色列从一个被包围的国家忽然变成了占领国,对绿线以外领土控制,使它从一个国际眼光中的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当时笨拙而对胜利没有准备的政治领导人缺乏俾斯麦那种有节制胜利的眼光,全然陶醉在安全范围扩大的感觉里。

不过反过来说,俾斯麦及其国际对手并不是更大强权的代理人,用有控制的胜利换取政治实惠是他们自己可以做主的事情。而1967年以色列面对的阿拉伯诸国并不是能完全做主的自主实体,很大程度上还要看阿拉伯诸国背后的强权苏联,苏联在那个时期在中东西亚北非处于扩张阶段,以色列即便打算用土地换和平,也未必真的能够实现。

而埃及等阿拉伯世界这时候才发现,原先低估了以色列的军事实力,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向苏联要求更多更好的军事装备,他们的要求被满足了,那么,顺利成章的后续动作就重建军队,准备再次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这种疯狂的互相刺激的举动所引发的就是小规模的军备竞赛,以色列在考虑到人口差别以后,偷偷加快了原子弹的研制与装备。

在这个阶段,阿拉伯诸国的战略目标也有所调整,从原来真有的打算完全消灭犹太国的最高目标后退了不少。

1968年中,苏联补齐了阿拉伯诸国的军事装备,在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全世界都知道必将有一次新的中东战争,问题只是何时而已。

1973,赎罪日战争……

家园 从埃以关系变迁看真和平换真土地过程(四)

1973年,赎罪日战争

6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更深的卷入越南,他本身的贸易也逐渐处于失衡状态,此时的苏联基本处于上升阶段,并逐步在战略核武器力量上形成均势,此消彼长,2个超级大国宣称进入了缓和时代,这个缓和仅仅是2个大国之间有了不再处于古巴导弹危机那样直接冲突的默契,他们变的更喜欢利用代理人来进行地区权力的争夺,中东就不幸成了这种争斗的一个热点地区。

1969年,补充完整的埃及军队,开始发动了“消耗战”,这主要表现为隔着运河相互炮击,小分队在沼泽地带进行游击战斗,空战等等,这场消耗战到1970年停止,期间埃以两国各自得到苏美的军事技术援助,交火地带也成了大国新武器实验的实验场。

1972年5月,美苏签订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定》,苏联为了示好,主动停止了向埃及继续提供进攻性武器——这通常是指地地战术导弹和中程轰炸机,埃及认为,没有远程攻击以色列主要城市的手段,就不能威慑以军空军在战时轰炸开罗,因此萨达特戏剧性的做出了驱逐全部2万名苏联军事顾问的决定。

与此同时埃及制定了和叙利亚联合在犹太人的赎罪日联合进攻以色列的计划,有趣的是埃及计划的战役目标:跨过运河,占领部分西奈地区,并固守之,以便在停战后达成收回67年以前全部或部分地区。这表明埃及事实上是知道自己的军事力量不足以消灭以色列了。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如期发动战争,并在早期取得一定进展,但在以军的反击下,埃及和叙利亚最后还是失败了,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阿拉伯联军,摩洛哥沙特伊拉克约旦等国全部派出了精锐部队在联合指挥下参与了战争。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战研阅读《赎罪日战争》《跨过苏伊士运河》《中东战争全史》来了解细节。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美苏直接的接入促使了双方的停火,在战争期间和停火后的谈判中,美国或多或少的排挤了苏联的地盘,开始挤进开罗的高层政治,基辛格说美国的目的是“削弱苏联的影响、降低阿拉伯激进派的地位、鼓励阿拉伯温和派、确保以色列的安全”,这个目标,起码看起来是在开罗部分实现了。

赎罪日战争,逼使埃及等阿拉伯诸国开始比较彻底的审视自己的力量,理智的高级军官已经进一步明确了这样一个苦涩的事实“在可预见的将来,阿拉伯诸国已经无法在军事上对抗以色列了”。那么,用和平换土地开始作为一个选项浮现在大家面前。

战后不久,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卡特成为美国总统,他首先采取行动,和苏联一道发表了解决中东问题的总原则。然后鼓动萨达特和贝京互访,终于在1978年9月贝京、萨达特和卡特相聚在戴维营。形成了“戴维营协议”。

“戴维营协议”分两部分:一是为“全面而长久地解决中东争端”建立了一个框架,包括一个“和解的基础,不仅是埃及与以色列之间,而且是以色列与每个想以此为基础同它谈判和解的邻国之间”。协定还规定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自治,并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利益及正当要求”。协定的第二部分为埃以和约规划出了一个总框架。

以下引述当时的批评者对戴维营协议的看法:

在实际上,只有“戴维营协议”的第二部分得到贯彻。埃以和约于次年3月签署。卡特与萨达特都不愿由埃以单独签订这个条约,主要是这样可能会得罪阿拉伯世界其它国家。而实际上这正是他们得不偿失的结果。威廉·匡特既参加了戴维营会谈,又是其历史的主要撰写人。他写道,“一旦阿以和解,就不再有什么东西能促使贝京建设性地处理巴勒斯坦问题了。”总之,“戴维营协议”分裂了阿拉伯世界,不但没有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反而使它更尖锐化了。

“戴维营协议”还导致埃及同苏联的正式分裂。安德列·葛罗米柯通常以平和的语气回首往事,但在谈到戴维营协议时,他把激愤和蔑视全发泄到了萨达特身上,说他“出卖了巴勒斯坦以及所有阿拉伯人民的利益,并且把埃及领土交给美国人支配”。萨达特的“政治生命彻底完蛋了……他有歪曲事实的非凡能力……他一生狂妄自大,当上总统之后将其发展到了病态程度”。戴维营会谈之后,直到80年代,阿拉伯世界处于分裂状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战斗精神越来越强。苏联便开始设法利用一直没有解决的巴勒斯坦问题从中渔利了。

引述完。

从今天的观点看,戴维营协议是划时代的解决阿以冲突的第一步,明确提出了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埃及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和保证以色列的基本安全权力,以色列则归还除加沙以外的土地,两国最终实现了和平共处。除此之外,埃及和以色列双方还各自得到了大笔的美国军事与经济援助。真和平的诱惑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以色列的强硬右派如贝京、沙龙也不能抗拒。

不过,维护这个得之不易的和平,代价也是高昂的,1982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被陆军中的穆斯林兄弟会【哈马斯很多成员属于这个组织,最著名的是其精神领袖亚辛】成员暗杀,所幸的是他的继任者穆巴拉克对埃及所处的环境有深切的体会,还是坚定的维护了和平的局面。

在当时,除了埃及约旦叙利亚这几个直接与以色列接壤交战的前线国家以外,其他阿拉伯国家并没有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以色列已经不能被军事手段征服了。自然也就不肯放弃“消灭以色列”的纲领,所以一直和埃及保持距离,直到冷战结束,埃及才开始逐渐修复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关键词(Tags): #以色列
家园 周总理说的是多年经验的总结,分开诠释一下

1969年,阿拉法特出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于1970年8月访华,周总理与他进行了长时间会谈。在此前后,巴解第二号人物阿布·杰哈德和巴解组织高级代表团也多次访华,周总理均拨冗接见。周总理强调,中国坚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

表明立场

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首先要依靠自己,同时要依靠周围国家的人民,还要争取犹太劳动人民的支持;

首先要自力更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然后也要积极争取盟友,积极分化敌人内部。

巴勒斯坦的斗争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符合巴勒斯坦情况的正确斗争路线和策略,强烈反对巴解一些组织热衷于搞劫持飞机、暗杀等恐怖活动,反对“把以色列扔到大海里”的口号;

恐怖不能解决问题,过高而实现不了的口号容易让自己人失望,也无助于促进敌人的分裂。

介绍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强调坚持长期斗争的重要性,要经得起挫折和失败,要有坚强的自信;

法塔赫缺的就是这个,相比之下哈马斯还好些。

要加强团结,共同对敌,做好三层统一战线,第一是巴勒斯坦内部的统一战线;第二是阿拉伯各国人民的统一战线;第三是反对美以侵略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统一战线。

至理名言,可惜很多人不懂。

周总理反反复复地向巴解领导人讲述这些观点,有的是彻夜长谈,有的是连续会谈,花费了大量心血和时间。中国不仅在政治上、道义上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并给予经济和军事援助,接受巴勒斯坦学员来华学习。http://www.ccthere.com/thread/1983490

军队,组织,外交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件武器,缺一不可。巴勒斯坦的问题在于后两者。

家园 从埃以关系变迁看真和平换真土地过程(完)

一个插曲:在1978年埃及宣布放弃加沙地带后,加沙群情激愤,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埃及当局出于报复心理,不但停止发放加沙地带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还禁止加沙学生到埃及上大学,从而彻底把加沙和埃及的纽带隔断,为穆斯林兄弟会等极端组织控制加沙创造了条件,在今天看来,实在是有点可惜。

结论与感慨

从1948到1978年的埃及以色列关系变迁来看,埃及从不承认以色列,直接军事进攻想消灭以色列,到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保障以色列的基本安全权力,用了30年时间,数十亿美元的军费和几十万军人的鲜血。实在是令人感慨,但是不付出这么高昂的代价,怎么才能让人真正认识现实,承认现实呢,又怎么能让人知道和平的珍贵呢。

好在这埃以之间的30年战争(1948-1978)和30年和平(1978-2008)为中东各方面前树立了一个从战争到和平,用土地换和平的真实典范,让后来的理智者有轨迹可循。

一点多余的话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各个国家的发展路程在大框架里几乎是一样的,要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进化到工商业社会,其进程犹如走兽蜕变为飞禽,不但长期而且痛苦。因为社会结构的大变革必然以大量的流血牺牲为代价,世界各主要大国中无一例外,美国有4年血腥的内战,英法砍掉了国王和无数贵族的脑袋来献祭,德日拖全世界进入最血腥的2次世界大战,俄国历经大战内战70年共产主义实验,中国更是历经1840年到1978年一百五十年的长期革命才将一个现代工商社会建设的初见倪端。

伊斯兰社会的进步,也必将经历这一进程,由于其宗教束缚尤其强大,这一过程也将更加痛苦,届时不知要有多少生命成为祭品。目前看来,伊斯兰社会中唯一成功的是土耳其领袖凯末尔所引领的道路,他以大智慧大勇气与大毅力,不但几乎彻底改变了一个腐朽老大帝国的基本结构,也对世界历史结构做出了深远的影响,是近现代穆斯林世界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关键词(Tags): #以色列#伊斯兰#阿拉伯
家园 又是这种有选择引用史料的文章

起码以色列不是在六日战争后才开始原子弹开发的。我看过的一个外国史料(未得到其他证实)说纳塞尔当时有先发制人摧毁以色列核计划的想法,但是被苏联阻止,以色列则抢先一步。

这个先不论,六日战争的爆发实质是阿联解体后阿拉伯内部的互动,而失败和当时三国斗争密切相关。

开头是苏联把叙利亚要遭到以色列进攻的消息给埃及,埃及为了面子而动员兵力进入西奈,西奈联合国部队的处置把纳塞尔希望的局部反应变成直接的短兵相接。而约旦的敌意宣传让纳塞尔为了面子不顾战争的危险而对以色列进行封锁,结果反而把约旦弄到死角也和以色列敌对。但是各方根本没有做好对以色列开战的准备。说白了是军事示威玩过头遭到有准备的以色列的打击。整个过程中阿拉伯一方与其说在准备消灭以色列不如说是自己窝里斗,别说军事准备没进行,连自己要达成什么目的都不清楚,纳塞尔认为以色列会接受这个结果不敢开战从而让自己赢得宣传胜利。

可以说在开战前几个阿拉伯国家统治者是根本没把以色列的威胁放在心里,一心内斗。在此之前真正遭到以色列侵略的是巴勒斯坦,受损失的也是巴勒斯坦人。第一次战争的失败对巴勒斯坦人是丧失家园,而对其他三国来说无非是插手失败而已。第二次主要矛盾是英法和埃及。以色列是打手而已。而第三次中东战争才是阿拉伯国家统治者真正感受到以色列实质的威胁和打击。这才迫使阿拉伯人在战后扩军备战和努力联合。第四次战争埃及终于实现自己的目标收复失地后退出和以色列的战争。而如此则对以色列的战争基本不可能。

这些是ZX文章避而不谈的东西。

和他们面对十字军的先辈比其实也差不多,在敌人进入之初不当回事,继续内斗,损失利益后才奋起。顺便说一句,在十字军国家发展过程中也有这个和埃及和平的阶段,也恰恰是十字军国家最好的形势,但是之后十字军自己进攻埃及迫使阿拉伯人团结起来,结果就是叙利亚人统治埃及,接着就是萨拉丁。

家园 你这样自己树个靶子然后乱打,很好玩?

举个例子,我的原话是“以色列在考虑到人口差别以后,偷偷加快了原子弹的研制与装备”

你说的什么?“起码以色列不是在六日战争后才开始原子弹开发的。”

是一码事么?

你这样自己树个靶子然后乱打,很好玩?

家园 你没发现战争细节在这个楼根本不重要么?

同学,这里通篇讨论是战争的结果,不是战争本身。

67年战争一个很实际的结果就是约旦再也不敢在约以边境上发动对以色列的进攻了,1973年,约旦装甲旅宁可加入叙军从叙利亚方向仰攻戈兰高地。

另外,请仔细看本楼的题目:

从[SIZE=3]埃[/SIZE]以关系变迁看真和平换真土地过程

家园 【讨论】真和平的诱惑还是军事失利的结果?评ZX的文章

与此同时埃及制定了和叙利亚联合在犹太人的赎罪日联合进攻以色列的计划,有趣的是埃及计划的战役目标:跨过运河,占领部分西奈地区,并固守之,以便在停战后达成收回67年以前全部或部分地区。这表明埃及事实上是知道自己的军事力量不足以消灭以色列了。

对此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参考埃及参谋长的回忆录,事实上早在这之前很多年,阿拉伯国家军队将领就知道他们的军队不如以色列军队了。事实上所谓几次中东战争是以弱胜强这个观点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在几次战争前战前以色列有高素质而且训练有素的军队,而阿拉伯人的军队缺乏战争经验,素质很低,又处于外线四分五裂无法充分发挥兵力优势,被以色列依靠内线机动各个击破是并不奇怪的。要毁灭以色列这种具备质量优势以闪电战为目标的军队,唯一办法就是把以色列拖入一场消耗战中,用兵力优势和不断的伤亡消耗掉以色列战前高素质的兵员。二战苏联就是靠这个获得胜利的,可惜以色列面对的不是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而是分裂的阿拉伯国家。要比方更象甲午而不是抗战。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如期发动战争,并在早期取得一定进展,但在以军的反击下,埃及和叙利亚最后还是失败了。

这个是有问题的,因为决定战争成败的是战争的目标,埃及的目标,突破运河在西岸建立坚固的桥头堡打破僵持局面迫使以色列撤退,事实上完全实现了。以色列依靠美国的支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实现了战术胜利,但是这个胜利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他在西岸的占领区根本无法继续占领,而因为他的行动丧失了清除埃及东岸桥头堡的最后机会。而且获得胜利付出的伤亡对这个人口稀少的国家来说是不希望再来一次的。于是才有以色列决定和埃及议和摆脱两线作战。

如果没有埃及军队的奋勇突击打破了运河对峙的局面,不管埃及谈什么和平,以色列还是会呆在运河边。

真和平换来真土地?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如此而已

ZX总喜欢一个自力更生的弱者依靠艰苦奋斗击败了周围的巨人实现光荣和平的神话,可惜神话就是神话。

从开始的苏联捷克到英国法国再到美国,以色列背后从来没有缺少大国的支持。

而他周围那些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国家也不是什么巨人,

只有以色列真正威胁他们的利益的时候才可以让他们短暂的团结起来。

但是仅仅这种短暂的团结就可以让以色列被迫妥协,

如果历史上一战后阿拉伯人真能建立一个而不是若干小国,历史会如何呢?

四次中东战争暴露了阿拉伯人的弱点,但是也暴露了以色列的虚弱。

如果真的有一个雄才大略的领袖把一部分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

只要得到有利的国际环境,必然可以击败以色列。

当然,从他们的历史看,这需要以色列人帮忙。

从目前看,以色列人是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